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82章 外甥?安排!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常恬的儿子黄承恩今年已经二十一岁。他全无父亲黄元的才气。童生试考了三回都没过。

常恬四十寿诞时曾跟大哥提过一嘴,你外甥都二十一了。总在京里闲着逗猫遛狗不是个长久之计。大哥你帮忙给他找份闲差做吧。

常恬不常求常风。常风自然将此事放在了心上。

这日一大清早,他来到了中军都督府。他是中、前两军都督,中军都督府是他的本衙。

常风找来了中军都督府的经历官王以升。

这位王经历是弘治第一名将王越的远房侄子。常风平日里对他照顾有加。

王经历拱手:“侯爷有何吩咐?”

常风道:“你知道我有个外甥吧?”

王经历答:“知道。是宛平郡主府的大公子。”

常风微微颔首:“他二十一了,科举正途走不通,没什么正经事做。我打算给他补个军籍,就落在咱们前军都督府。”

王经历提醒常风:“补指挥佥事以上世袭军职,需圣上旨意。”

常风连忙摆手:“用不着那么高。给他补个总旗就是了。”

当初常风保储起家时就是总旗。在之前三年,他兢兢业业办差,几次与死亡擦肩而过,才得以升到了总旗。

常风自嘲的想:可惜我当年没个权倾朝野的亲舅舅。

王经历道:“总旗?是不是太低了?”

常风道:“不低。就是给他找个闲在差事干干而已。不落军籍不好安置。”

说完常风从怀中掏出了黄承恩的履历条子,递给了王经历。

王经历道:“侯爷稍后,我这就去开籍底。”

不多时,王经历拿来了军籍底子,双手奉给常风。

常风起身,吩咐巴沙:“走,去夫人那边。”

巴沙问:“回府嘛?”

常风笑道:“你怎么胡涂了?母老虎如今管着五城兵马司,天天到兵马司那边坐堂。”

正德帝几个月前下旨,命威国夫人刘笑嫣监管五城兵马司。刘笑嫣很尽职,每日在兵马司那边靠着。

半个时辰后,常风来到了兵马司大堂门口。自己夫人的官衙,他没让人通禀。

还没进大堂呢,他便听到刘笑嫣在训斥下属。

刘笑嫣怒道:“南城最近的盗案多了一成!堂堂天子脚下,首善之区,如此下去可还得了?”

“你们巡视街巷时要打起十二分精神!抓他一批佛爷,当街重杖,杀鸡儆猴!”

五城兵马司共有五千员额。本来兵马司是都察院的五位巡城御史管。下面的兵丁也都是他们的裙带。

一朝天子一朝臣,一任官一任属下。刘笑嫣到任后,原本五千人足足裁撤了四千人。空出来的员额,由十二团营中超过四十五岁的老兵补上。

这些老兵上了年岁,打仗不怎么行了。但管下京城治安,抓抓佛爷、地痞还是绰绰有余的。

而兵马司的五十位百户、试百户,更是全都换成了刘笑嫣的义子尤敬武的旧部。

朝廷官员私下议论,如今京里的武衙,锦衣卫姓常,团营姓尤,兵马司姓刘。

但归根结底,三者皆姓常。

刘笑嫣又高声道:“弟兄们,咱们都是团营出身。得让刑部、顺天府那群饭桶看看,老团营的人比他们强百倍!”

“巡夜时若遇贼,则必捉拿归案!”

一众百户齐声道:“是!”

刘笑嫣虽是女流,百户们却从未轻视过她,对她言听计从。刘笑嫣毕竟是他们老上司的义母。

一名百户禀报:“禀威国夫人,前儿东山伯家的世子跟吏部于侍郎的公子当街斗殴,被咱们给关了。他们在牢中叫嚣他们老子要找咱兵马司的后账呢!”

刘笑嫣轻蔑一笑:“东山伯?不就是黄大眼嘛?你让他来找我一个试试?黄大眼他娘见了我都得恭恭敬敬称一声‘姐姐’。他还成了精了!”

“还有那个于桓诚,怎么,堂堂吏部右堂要徇私枉法?他的侍郎不想当了?”

“把他们两家的小崽子再关一个月!他们嘴要是不老实,就把他们锁了尿桶上!”

百户拱手:“得令!”

刘笑嫣再道:“南城锣鼓巷前日起了火,烧了二十间民房。那些百姓着实可怜。南城兵马司那边派三百人去,帮着重建房屋。”

“司里最近抓佛爷,缴获了三千多两赃银。尚未上交户部。扣一千两出来,帮着百姓重建房屋用。”

百户道:“禀威国夫人。户部的北直隶司员外郎刚来过咱兵马司。抓赃的账目已经上交了。扣一千两,恐怕户部会找茬”

刘笑嫣道:“找茬儿?告诉他,我是他们管事堂官的亲娘。觉得不妥让他们堂官来找我!”

常风走进了大堂,笑道:“威国夫人好大的官威啊!”

百户们齐齐跪地拱手:“见过常侯爷。”

刘笑嫣命一众百户:“罢了,都下去办差吧。”

一众百户散去。

刘笑嫣问:“你不在锦衣卫待着,跑我这儿做什么?”

常风笑道:“我来求刘兵司办事来了!”

刘笑嫣白了常风一眼:“哎呦。如今的常侯爷权倾朝野。内阁首辅都要看你脸色。你怎么求到我小小兵马司头上来了?”

常风坐到了椅子上:“说真的,我是来安置咱们大外甥。”

刘笑嫣道:“承恩?”

常风点点头:“那晚老糖糖说了,承恩总在家闲着不是个事。”

“他没功名,文官衙门进不去。他又是个弱不经风的身板,到团营效力风吹日晒的,他娘不心疼死?”

“我思来想去,还是兵马司闲在又安逸。这不,我刚在中军都督府给他补了个军籍,塞给你们兵马司吧。”

刘笑嫣道:“成。以后就让大外甥跟着我,当个笔墨总旗。”

常风道:“我派人去趟郡主府,这就让他来找你这个上官。”

不多时,时年二十一岁,身材瘦弱但一表人才的黄承恩来到了兵马司大堂。

常风道:“承恩,我跟你舅娘商量好了。以后你就在兵马司当个笔墨总旗,也算有个正经营生。”

刘笑嫣补充:“笔墨总旗嘛,顾名思义就是动动笔杆子,写写档底,录录供词什么的。闲在的很。”

黄承恩却道:“舅娘,兵马司是管巡夜、抓贼、维持京城地面平安的衙门。能不能让我去抓贼?我打小就喜欢玩兵抓贼的游戏。”

刘笑嫣道:“你喜欢抓贼?成,那就听你的。不过我事先言明,抓贼的巡城总旗可累得很!一天要走不知多少路。”

黄承恩笑道:“我不喜欢待在衙门书案前枯坐,就喜欢四处逛。”

常风插话:“巡城可不是瞎逛。这样吧,你先干干试试。若受不了那个苦就跟你舅娘说。”

“如今五城兵马司是她管事。给你调个差事是她一句话的事。”

黄承恩笑道:“那就多谢舅舅、舅娘的照应啦!”

常风让黄承恩到兵马司,本是无心之举。哪曾想,日后竟成全了一段“兵马司第一神捕”的佳话。

就在此时,九夫人火急火燎的冲到了大堂,见到常风、刘笑嫣都在,她大喊一声:“可出大事了!”

常风面色一变:“出什么大事了?镇定些!慢慢说!”

九夫人上气不接下气:“灵儿,灵儿她.”

常风面色一变:“灵儿怎么了?”

徐灵是常风生死老弟兄的亲闺女。刚嫁过来不及一年,要是在府上出什么事,他怎么跟徐光祚交待?

九夫人说话大喘气:“灵儿,灵儿怀孕了!宫里的王太医刚给诊的脉。是喜脉,已经两个月了!”

常风听了这话,激动的一阵头晕目眩!

常家三代单传。徐灵怀孕,常风便有了重孙!

刘笑嫣喜得口不择言:“青云才十四啊!家什还挺好使,这么快就让灵儿怀孕了!”

常风一拍手,笑道:“噫!好!我有重孙了!”

说时迟,那时快,站在他面前的黄承恩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啪”狠狠扇了常风一个大逼斗。

常风愣在原地:“外甥打舅舅,你要造反啊!”

黄承恩笑道:“我爹早就交待过我了。他说舅舅您上了年纪,易被喜痰迷心窍。只要您老喊‘噫!好!’,我若在跟前就得扇您的耳光。”

常风笑骂道:“你爹中举时,我扇了他一个大耳光。这笔账他算是记下了。”

转头常风又问九夫人:“喜脉的脉象可稳?灵儿也才十四,身子受得住?”

九夫人答:“王太医说了,咱家灵儿平日里喜拳脚棍棒,生得好体格。十四岁的小夫人,倒有十八岁女人的身体。身子受得住!”

“另外脉象也极稳。”

常风笑道:“好,好!妙!我得去给我爹上坟还原。上回上坟我祈的愿就是青云赶紧生个大胖小子。”

九夫人笑道:“九泉之下的老泰山何时成了许愿池里的王八?”

刘笑嫣道:“九妹。我如今有公差,天天耗在兵马司这边。接下来八个月,你要日日跟在灵儿身边照顾好她。”

九夫人道:“这你放心。我一定照顾好她。”

傍晚时分,常家人各自结束了公差,回到了府中。

嫡长孙媳有喜,这是大喜事。常风命下人买来了一串五百响的鞭炮,在府门前燃放。

吃罢了晚饭,常风心想:青云那小崽子才十四,能把媳妇儿肚子弄大。我老当益壮,老而弥坚,不知能否再添个一儿半女?

有了想法,自然要付诸实践。当夜他便进了小妾碧云的房间。

常风虽五十四了,但他三十年前在洗乌都御史倪进贤家中抄出过五大坛子神药洗乌散。

这药他已用了十年了!依旧有效的很。

常风让碧云含着兑药的温水帮他洗过。不及一刻时辰便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直接来了一出千骑卷平岗。

正值当打之年的碧云竟败下阵来,连连讨饶。

事罢,常风笑道:“多亏当年我一时起了贪念。把倪进贤家里的药带回了自己家。”

“这药好啊!俗话说是药三分毒,但说的是内用药。外用药对身体无害不说,还有效的很。”

碧云撒娇:“哎呦,老爷。药的确好,但我更会洗啊!若洗的法子不对,恐怕药效也没这么强悍。”

常风笑道:“是是是,有你一份功劳。今儿高兴,不如再洗一回?”

正德帝不在京,御门早朝已经取消大半年了。

翌日清晨,常风一家人纷纷出得府门。

常风去锦衣卫,常破奴去户部,刘笑嫣去兵马司,尤敬武去团营。

常青云最近在刑部观政,亦坐上官轿去了刑部。

一家五口人,五路而行。

常风昨夜劳累过度,没有骑马,而是坐官轿。

巴沙骑马在前面开路。

在锦衣卫门前,官轿停住。巴沙搀常风下轿,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

常风敏锐的察觉了巴沙的异常:“你怎么了?都是老弟兄了,有话就说。”

巴沙道:“我儿子布所是卫里的世袭千户。可他不想来锦衣卫,嫌锦衣卫的差事脏。他想去边军效力。”

常风苦笑一声:“他说的对。锦衣卫的差事是很脏。要不我能让破奴吃十年寒窗的苦考功名做文官嘛?”

“江彬在边军中树大根深。我跟他打声招呼,让布所去边军当个实职千户。”

巴沙喜出望外:“多谢侯爷帮忙。”

常风却道:“三十几年的老弟兄了,何必言一个谢字?”

进得南镇抚司。王妙心快步走到了常风面前:“我的侯爷,南昌那边传来消息,宁王蠢蠢欲动,恐会发生叛乱!”

“这么紧急的情报,咱南司报到东厂提督江彬那儿,江彬竟给压下了。”

“不知宁王给江彬行了多少贿赂!”

常风喝了口茶:“你觉得江彬真有那么大的胆子,为了银子敢帮一个有叛乱野心的藩王遮遮掩掩?”

王妙心一愣:“侯爷什么意思?”

常风道:“你可知南疆有养蛊一说?”

王妙心点头:“知道。”

常风又道:“告诉你吧。皇上是在养蛊!其实皇上早就知晓宁王有反心。呵,全天下都知道宁王要反,以皇上的聪明睿智会不知?”

王妙心反问:“皇上既然已经知道,为何不下旨将宁王押解进京?”

常风答:“皇上已在应州建立了大败北虏的功业。他还想再建一份平定藩王叛乱的功业!”

“另外,宁王人在江南。江南是文官的大本营。若宁王反,文官本营必然动摇。”

“我猜,皇上早就盼着宁王赶紧造反呢!”(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