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99章 十月初八,亲政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奉天殿。文武百官正在喝皇帝的喜酒。

皇帝的喜酒极为讲究,规格乃是大宴仪。

明代皇帝赐宴,分为大宴仪、中宴仪、常宴、小宴。

大宴仪属嘉礼之一,由光禄寺和礼部筹备。

奉天殿东西两侧插上了黄旗,二十四名锦衣卫的大汉将军在大殿之内披甲执锐,作为仪仗。

大宴仪的美味佳肴跟音乐更配哦。奉天殿内,教坊司的乐工行九奏乐歌。奉天殿外则是由太常寺的乐公奏大乐。

有了音乐,最好还得有点攒劲的节目。

教坊司三舞杂队的舞娘们在殿中翩翩起舞,宛如天宫仙子。有些官员看着她们的翩然舞姿哈喇子都快流出来了。

大宴仪上的服务人员也不是随便什么阿猫阿狗小内宦。司壶、尚酒、尚食皆由光禄寺的胖官吏们担任。

李东阳作为大婚大礼官,坐在席首。常风作为传制官坐在次席。接下来是主婚官王华。

内阁首辅刘健仅位列第四。阁老谢迁位列第五。

刘健憋了一肚子火:内阁首辅理应是大礼官,今日大宴仪的主角!可现在,坐在首席的人竟是次辅李东阳。常风那个家奴头子都坐上了次席!还有天理吗!

就连我下属的下属王华都在我之上。

谢迁看出了刘健的不满,他压低声音:“待三日之后,李、常这对亲家就得意不起来了。区区坐席之事,首辅不要在意。”

“扫除八虎阉党后,常风这个阉党骨干必丢官罢职。李东阳能否继续留在内阁,也要看首辅您的心情。”

刘健拿起酒爵,喝了一口:“自古邪不胜正。三日之后,朝廷里的奸邪自然要树倒猢狲散。”

正、邪向来是一个模糊的概念。

谁是正?谁是邪?只有天知道。

常风跟李东阳那边聊得不是国事,而是家事。

常风关切的问:“萍儿在娘家养胎,最近可好?”

李东阳笑道:“好的很。张太后派了太医院的御医给她诊脉。御医说母子脉和。萍儿的食量也极佳,尤其喜好酸食。”

“民间有言,酸儿辛女。我看你要得一个白胖嫡孙了。”

明人说“酸儿辛女”,而非“酸儿辣女”。因为在嘉靖朝辣椒传入华夏之前,华夏是没有“辣”这个概念的,只有“辛味”。比如生姜、花椒、葱蒜、芥末、茱萸,皆属于辛物。

五味儿也不是酸甜苦辣咸,而是酸甜苦辛咸。

常风道:“我得了白胖嫡孙,不等于你得了白胖外孙?来来来,咱们满饮此杯。”

突然,司礼监的老掌印萧敬来到了奉天殿。

众人的目光立即聚集到了他的身上。老萧敬可谓是司礼监元老级的人物。自怀恩病故后他便担任掌印长达十九年之久。

正德帝即位后,他虽不再管事,但他依旧坐着掌印太监的金交椅。

所有人都认为萧敬是来传旨的。因为太祖爷定下了规矩,内使监宦不得参加大宴仪。没了子孙根的不祥之人,怎么配参与嘉礼?

万万没想到,萧敬竟道:“皇上正在寝宫与皇后行合卺礼,不能前来奉天殿,特命我前来代天赐酒。”

萧敬此言一出,群臣目瞪口呆!

萧掌印不仅是来参加大宴仪的,还得到了代天赐酒的殊荣!

大殿里的人都是官场老油子。立即明白了正德帝此举的用意。正德帝是在向群臣传递一个信号——皇帝准备抬高内宦的地位。

萧敬代天敬酒后便翩然离去。老家伙聪明着呢,他可不想在大宴仪中待得太久,搅到朝中文官、宦官的政斗中去。

在奉天殿参加完了大宴仪,常风回到了家中。

石文义已经等在了那里。

常风问:“搜查南城有眉目了嘛?找没找到虎罪箱的蛛丝马迹?”

石文义一声叹息:“唉,常爷,属下无能。尚无发现。”

常风追问:“西小井胡同那边呢?谢亘是否现身?”

石文义摇摇头:“负责监视西小井胡同的耳目禀报,压根没见谢亘的影子。”

常风皱眉,沉默不言。

虎罪箱就像是悬在八虎头上的一把刀。离文官除虎之日只剩下了三天。不好办呐!

常风一脑门子官司,吩咐石文义:“你先回卫里去吧。”

石文义离开后,常风吩咐家人:“去把王妙心王同知找来。”

王妙心是锦衣卫中公认的第一聪明人。常风遇事总爱跟他商议。

不多时,王妙心来到了常府。

常风道:“不能光指望南城的搜查和谢亘现身了。得另想法子。”

王妙心道:“知晓虎罪箱下落的,除了谢亘还能确定有另外两人,一是刘健,二是谢迁。”

“若能从这二人口中套出话,事情就好办了。”

常风摇头:“我可以绑谢亘。却不能绑当朝首辅和阁员。退一步讲,就算我胆大包天,他们身边的护卫那可不是开玩笑的。也不好得手。”

王妙心道:“是啊,绑首辅、阁员的确不可行。为今之计.咱们只能等。”

常风微微颔首:“对。刘、谢既然定下十月初十除虎,初九夜里总要将虎罪箱转移到手边。要知道,所谓虎罪箱可不止是一个箱子。而是近千份罪状、证词和两百多个活生生的证人。”

“若要转移到他们手边,动静肯定小不了。实在不成.咱锦衣卫以抓捕鞑靼奸细的名义,硬从刘、谢手中抢人。”

十月初八,奉天门早朝。

今日早朝比平时晚了整整一个半时辰。因为大婚翌日,皇帝要穿冕服,带着穿翟服的皇后去慈宁宫拜见太后,行八拜大礼。

日上三竿,正德帝终于来到了奉天门前广庭。

一众文官叩拜后。刘健正要聒噪昨日正德帝命太监代天赐酒于礼制不合呢。正德帝却发动了偷袭!

正德帝高声道:“刘瑾,宣亲政诏!”

亲政?这真是平地响起一声雷,群臣目瞪口呆!

刘健违礼,抬头看了正德帝一眼,心中暗骂:亲政?经过我这个辅政首席同意了嘛您就亲政?

谢迁亦是心里咯噔一下:皇上突然宣什么亲政诏。这他没跟我和首辅商量过啊!

其实,从制度上讲,正德帝在大婚后亲政是理所应当的。刘健、谢迁想拦根本拦不住。

他们只是没想到来的这么快。

刘瑾开始宣读《亲政诏》:“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扬扬千言的亲政诏宣读完毕。正德帝道:“列位爱卿,朕自即日起正式亲政。伱们要一如既往,悉心辅佐朕延续弘治朝的盛世。”

“刘先生、李先生、谢先生以为然否?”

刘健、谢迁还未从震惊中缓过神来。

李东阳“噗通”跪倒在地,“梆梆梆”猛磕三个响头:“皇上乃是圣明天子,定能为大明延续盛世!臣愿结草衔环,肝脑涂地,实心用事!”

刘健、谢迁这才反应过来。不管他们乐意不乐意,正德帝亲政已成既定事实。他们只能学着李东阳,说些过年话。

在三位阁老的带领下,文官班齐齐表态,要在正德帝亲政后实心用事云云。

正德帝又看向了武官班。

武官们亦齐齐表态,要在正德帝亲政后精忠报国、誓死捍卫江山社稷云云。

文武官员们表态完毕,正德帝道:“朕亲政后的第一道旨意,于惜薪司旧仓内设内行厂。内行厂职责为监管西缉事厂、东缉事厂、锦衣卫!”

“命司礼监秉笔刘瑾,兼任内行厂提督太监一职!”

锦衣卫头上是东厂,东厂头上是西厂,西厂头上又多了个内厂。

正德帝这明摆着是要加强厂卫的力量,巩固皇权。

刘健第一个站出来反对:“禀皇上”

还未等刘健说出反对之言,正德帝立即打断了他:“这是朕亲政后的第一道圣旨。难道首辅就要反对嘛?”

“首辅是觉得朕的这道旨意错了,还是觉得朕亲政错了?”

这话很噎人。

刘健只得道:“臣不敢。”

正德帝道:“西厂督公谷大用、东厂督公张永、锦衣卫都督佥事常风何在?”

常风出班:“臣在。”

原本侍立正德帝身后的谷大用、张永亦走到了正德帝面前跪倒,齐声道:“老奴在。”

正德帝道:“你们三人,今后要唯刘瑾马首是瞻!监察百官不法情事、探查敌国军情事,今后统归刘瑾决断。”

常风等人齐声道:“臣遵旨!”

正德帝笑道:“好!今后咱们君主、外臣、内官一心。定要让大明富强昌盛!”

众臣山呼万岁。

早朝散后,刘瑾、常风、谷大用、张永来到了惜薪司旧仓地,几名蕃役已经将内行厂的匾额挂了上去。

四人来到了大堂中议事。

常风笑道:“刘公公的嘴够严的。之前竟未透露关于设立内厂的只言片语。”

刘瑾道:“咳,此乃机密要事。皇上有旨命我保密。”

“虽说在名义上内厂管西厂、东厂、锦衣卫。可要论办秘密差事,你常都督是咱们四人中资历最深的。遇事我会多多向你请教。”

常风敏锐的发现,刘瑾不再称呼他为“小叔叔”,而称官讳。

常风拱手:“请教不敢当。今后属下尽心辅佐刘公公办差便是。”

刘瑾道:“三厂一卫当下最要紧的事便是查找那个劳什子虎罪箱。不过在此之外,别的差事也要办。”

“皇上亲政的事很突然。官场也好民间也罢,定有人要嚼舌根。凡有人敢在街头巷尾妄言亲政大事者,一律缉拿,杖责流放!”

张永提出了反对意见:“因言治罪?不好吧?”

刘瑾面色一变:“我不是在跟你们商量。这是我这个内厂督公的钧令。”

张永不再多言。

刘瑾又转头看向常风:“我知道,这几年常都督一直在搜集文官们横行不法的罪证。罪证全都存放在锦衣卫密档房。”

“下晌你派人,将这些罪证转交至内厂档房。”

常风略微迟疑了一下。但官大一级压死人。人家刘瑾现在是他的顶头上司,他刚刚上任,这点面子常风还是要给他的。

常风道:“好。下晌我便亲自与内厂交接密档。”

刘瑾又叮嘱道:“我已经想明白了。若虎罪箱最终没到咱们手里.刘谢敢将所谓‘虎罪’公诸于众,我就敢将文官们的不法罪证公诸于众。”

“双方屁股底下都不干净,大不了同归于尽!”

常风拱手:“公公高见。”

刘瑾又吩咐:“张永、谷大用你们先下去。”

二人走后,大堂内只剩下了刘瑾和常风。

刘瑾道:“我新官上任,最重要的是立威。眼下我立威最便捷的法子便是扳倒刘、谢。你可要跟我一条心。”

“哦对了,我如今成了你的顶头上司。在外人面前,我不能再称你‘小叔叔’。你不要在意。”

常风道:“明白,明白。厂卫只有一个头,就是你刘公公。我只是你的下属罢了。三厂一卫之中没有叔侄,只有上司和下属。”

刘瑾端起茶盅:“倒也不必这么说。若没有你常风,便没有我刘瑾的今天。李广要把我往死里整的时候,是常家救了我的命。你的恩情,我是不会忘的。”

“朝野皆知,八虎与常风是一条船上的人,一损俱损一荣俱荣。此番我们与文官们决胜负、定生死。我们只能胜,不能败。”

“我要交托你准备办一件天大的事。”

常风道:“哦?什么事?刘公公请说。”

刘瑾放下茶盅,眼神中闪过一丝杀机:“若三天后,我们在朝堂上占了劣势。你便暗杀了刘健、谢迁!”

“文官们群龙无首,咱们定然会扭转乾坤!”

常风听了这话,脱口而出:“刘公公,你疯了?暗杀当朝首辅和阁员?万万不可。”

刘瑾道:“人不狠,站不稳!朝堂政斗向来不是你死就是我亡,最忌讳心慈手软!”

“暗杀本就是厂卫的本行。有何不可?”

常风突然感觉刘瑾像是变了一个人。

平日里的刘瑾一脸笑嘻嘻,不笑不说话。如今他却露出了自己狠辣的本性。

常风道:“厂卫的确精于暗杀。可据我所知,厂卫还从未暗杀过当朝首辅。”

刘瑾道:“那你就做敢为天下先的第一人!你立即着手准备。初十咱们要是占了劣势,你便当机立断!”

“放心,皇上是站在咱们一边的!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京营兵马全在掌控在张永手中。刘、谢死后,一群手无缚鸡之力的腐儒还能翻了天不成?”

日后能成为“立皇帝”的人,果然够狠!狠到令常风惊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