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15章 擅装孙子李东阳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世人皆说,弘治后三君子中,刘公断,李公谋,谢公善侃侃。

其实他们都错了,李东阳最大的长处不是谋略,而是隐忍。

忍常人之所不能忍,方能成大事。

常风告诉李东阳,刘瑾要整他。而且是通过文字狱这种莫须有的手段。

李东阳沉思良久:“亲家,你能否借我两万两银子。”

常风在弘治朝受了先皇不少赐物,赐田。张太后也有事儿没事儿赏刘笑嫣一些珍宝。

再加上常风的老丈人刘秉义为官时攒了一大笔银子,临死前全给了常风。

两万两银子常风还真拿得出来。

李东阳则不然。他清廉惯了。家里别说两万两银子,两千两都够呛凑得出来。

这也是刘瑾抓不住李东阳的把柄,要靠从李东阳著作中挑毛病整他的原因。

常风问:“两万两我倒是有。你借了做什么?”

李东阳答:“送给刘瑾借以表达一个态度。一个顺从于他的态度。银子少了拿不出手。我又是个穷鬼。就只能打亲家的秋风了。”

常风惊讶:“你要给刘瑾送礼?”

李东阳点点头:“送礼之事,还需伱牵线搭桥。若要造福黎民,就要保住这些年内阁制定的那些利国利民的大政。若要保住这些大政,就要先保住首辅之位。”

“我也只能对他刘公公低三下四,卑躬屈膝!”

“正所谓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

常风竖起了大拇指:“亲家能屈能伸,不愧当朝宰辅!我这就回家准备银子。”

翌日晚间。

常风和李东阳来到了刘瑾的外宅。

刘瑾正在跟对食翠云下棋。

一名小宦禀报:“老祖宗,内阁首辅李东阳求见。”

宫中宦官爱认亲。官儿越大辈份儿越高。如今刘瑾权倾朝野,底下的小宦皆称他一声“老祖宗”。

刘瑾轻蔑一笑:“不见。你告诉他,若有公事,明日去司礼监谈。若有私事.我与他皆是无私之人。”

在刘瑾眼里,李东阳已然不是什么首辅,而是个布衣之身。

我大明立皇帝想整的人,绝对保不住官帽!

小宦道:“那玄孙这就去客厅,让李首辅和常都督打道回府。”

刘瑾问:“慢着。常风也来了?”

小宦答:“是常都督领着李首辅来府里的。”

常风的面子,刘瑾还是要给的。夺了人家的权,再不给人家面儿,那也太不顾这么多年的交情了。

刘瑾道:“罢了。让他们稍等片刻。我再下几盘棋就去见他们。”

刘瑾和对食翠云可谓是臭棋篓子下棋,棋逢对手。

二人下了整整两个时辰的棋,下了三十多盘.用的虽是围棋棋盘,下的却是五子棋。

常风和李东阳自日暮时分进了刘府,一直在客厅等到了亥时正刻。

刘瑾姗姗来迟:“啊,李首辅,常都督,让你们久等了。”

常风朝着刘瑾拱了下手:“刘公公日理万机,我这个做属下的等俩时辰不算啥。”

李东阳竟然“噗通”给刘瑾跪下:“下官李东阳,拜见刘公公!”

李东阳跪刘瑾,这给刘瑾整不会了。

老李好歹是内阁首辅,还是先皇钦定的辅政大臣,当朝一品,少傅。

刘瑾半天才反应过来,伸手去搀:“李首辅这是做什么。快快请起。你这一跪,我怎么受的起啊!”

李东阳道:“刘公公此言差矣。您如今是大明的国柱。文武百官在您的统领下,为皇上效力、分忧。”

“我既是首辅,也是您的下僚。下僚跪上司天经地义。”

刘瑾心中暗笑:李东阳这厮还挺懂事儿。

刘瑾还是将他搀扶了起来。吩咐小宦官:“给李首辅和常都督赐座。”

“赐座”,是皇帝给予臣下的礼遇。

刘瑾“赐座”给首辅和都督佥事,等于真拿自己当皇帝了。

三人坐定。

刘瑾问:“李首辅、常都督深夜来此,有何贵干啊?”

常风半开玩笑的说:“我就一个拉皮条的,你们谈吧。”

李东阳从袖中拿出两万两的银票,起身走到刘瑾面前,双手奉上:“您荣升司礼监掌印,我还差您一份升迁贺仪呢!”

“还请您不要嫌弃。”

刘瑾看了一眼银票,立马装出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天下谁人不知,我刘瑾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三思而行,四大皆空.”

“李首辅给我送这么厚的礼,岂不是在辱我清白,污我名节?”

“噗”,常风听了这话,一口茶喷了出来。

刘瑾望向了常风:“怎么了?”

常风连忙解释:“啊,没事。这茶太烫了。”

李东阳道:“刘公公,我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为您荣升内相感到由衷的高兴。”

“拜佛是讲诚心的。贺仪若送少了,显得我心不诚。”

刘瑾嘴上说不要,手却很诚实。他将银票接过,收入袖中。动作行云流水:“我一贯清廉,下不为例啊!”

李东阳附和:“是是。天下谁人不知,刘公公清如长江之水。我对您的景仰之情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

李东阳大拍了刘瑾一通马屁。其谄媚用词,让常风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常风心中感慨:文人要是装起孙子来是真孙子。

李东阳又道:“哦对了。下官以为,今后内阁票拟,应提前交由刘公公过目。”

“刘公公是理政大才。您点了头,票拟才不会出岔子。”

其实,自从刘瑾开始搞奏疏“红白本”,内阁票拟就成了摆设。

与其被刘瑾废了票拟的规矩。李东阳还不如主动交出,表达一个顺从的态度。

刘瑾开怀大笑:“哈哈,李首辅真是通情达理之人啊!就按你说的,今后内阁票拟先送给我,我帮内阁润色润色。”

李东阳道:“啊呀!有刘公公的润色票拟,大明今后定会政通人和,百业俱兴!”

一旁的常风附和:“对对对。内阁以后要办什么事,得先听取刘公公的建议。刘公公是一千年才出一个的理政奇才!”

刘瑾听了这话,先是喜上眉梢,片刻后他才反应过来,笑骂道:“常风啊常风,你这人说话总是夹墙带棒!千年王八万年鳖。你在骂我是王八呢!”

常风陪笑:“刘公公想多了,我哪儿敢呐!”

李东阳一通彩虹屁,拍得刘瑾颇有受用。刘瑾打消了整他的念头:这老李这么巴结我,看架势恨不能给我当干孙子。

我不好将他赶出朝堂。弘治朝前、后六位君子,总要留一位嘛。

只要他听我的话,拿我的话当圣旨。我今后权当他是第二个焦芳就是了。

想到此,刘瑾笑道:“今后李首辅要跟我共同处置好朝政。咱们共同辅佐皇上,开创正德盛世!”

刘瑾的言外之意是:罢了,老李,咱就不整你了。以后咱们哥俩好,一对宝儿。你好好当你的首辅便是。

这一场装孙子的好戏顺利结束,李东阳拱手:“天色晚了,下官就不打扰刘公公休息了。告辞告辞。”

刘瑾笑道:“走好走好!”

翌日早朝,按照刘瑾和焦芳、张彩原定的计划,应该由都察院的一个阉党御史发难,弹劾李东阳的《通纂鉴要》中有不臣之言。

然而焦芳和张彩左等右等,一直等到散朝,也没见那御史动手。

于是散朝后,焦芳和张彩来到了司礼监,找到了刘瑾。

张彩问:“刘公公,您不是说高御史这人对您很忠心嘛?怎么早朝时.”

刘瑾摆摆手,打断了他:“李东阳那人对我还是恭敬、顺从的。没必要把弘治朝后三君子斩尽杀绝嘛。”

“再说了,李东阳始终是帝师,跟皇上有师徒情分在。”

张彩有些发急:“刘公公,您已经扫除了刘、谢和十几名部员大臣,上百名司官、言官。怎么现在倒心慈手软起来了?”

如今的满朝文武,也只有张彩一人敢对刘瑾这么说话。

刘瑾对张彩这人是尊重的。因为他知道,张彩是有能力、有手腕的人。他这位立皇帝不能只用马屁精治国。还得用张彩这样的能臣。

刘瑾解释:“并不是我心慈手软。而是李东阳膝盖软。人家已经给我下跪磕头,明里暗里求我放过他了。”

张彩怒道:“李东阳是在示弱!示弱懂嘛?!此人绝不甘屈居公公之下!”

刘瑾笑道:“你是巴望着李东阳滚蛋,内阁缺员,你能补入内阁吧?”

张彩一愣:“公公竟如此看我?”

刘瑾道:“啊,我是在开玩笑。说真的,我已经决定了,留用李东阳。搞什么文字狱弹劾他的事,就此作罢。”

刘瑾态度坚决。张彩知道劝不动他。

愤怒的张彩走向了司礼监的大门。他嘴里喃喃自语,做出了一个精准的预言。

“亡刘必李!”

说实在的,刘瑾在朝堂上一手遮天,对于常家来说不完全是坏事。

这日,身为顺天府丞的常破奴来到内厂,交涉一桩杀人案。

这案子其实并不复杂。富商纵容家奴,打死了一个贫苦百姓。

顺天府抓了富商和家奴。准备依律,判富商立斩、家奴斩监后。

然而,富商家里的人却拿出了大把银子,贿赂了内厂的一名掌班太监。

内厂便把案子从顺天府手里强接了过去。富商和家奴得以脱身。

刘瑾正在内厂听取各领班、掌班、贴刑官、档头们汇报这个月的厂务呢。

常破奴未经通禀,直接进了内厂大堂。

现而今文官进内厂,要磕头通禀。

常破奴则不然。谁让他是刘瑾看着长大的呢。

刘瑾见到常破奴,亲切的说:“破奴大侄子来了?你可是稀客啊!快坐快坐。”

常破奴拱手:“刘公公,小侄来此,是举发内厂的一桩徇私舞弊案。”

刘瑾道:“那也坐着说。来啊,给我破奴大侄子赐座。”

常破奴没有推脱,坐到了椅子上:“刘公公,内厂掌班胡诚胡公公,收了人命案的案犯两千两银子。”

“原本属顺天府管辖的案子,让你们内厂强接了过去。没几天案犯就跟没事儿人一样回家了!”

刘瑾面色一变:“什么?有这事?胡诚!”

掌班胡诚吓得面色发白,“噗通”跪倒在了刘瑾面前:“老祖宗,这里面有误会。”

刘瑾冷冷的问:“你收没收案犯的银子?”

胡诚偷瞄了一眼常破奴,他知道瞒是瞒不住的,只好承认:“收,收了。”

刘瑾又问:“你放没放案犯?”

胡诚吓得浑身发抖:“放,放了。老祖宗,属下糊涂,属下万死。您饶属下一命吧!”

刘瑾冷笑一声:“人只有一条命。万死是说说而已,一死也就罢了!来啊,拉下去行家法,砍了!”

几名蕃役上前,将胡诚拉了下去,执行内厂的家法。

刘瑾问常破奴:“大侄子,这下你该满意了吧?”

常破奴道:“刘公公,您得把这桩人命案还给我们顺天府。”

刘瑾点头:“好说。一回儿你就去交接案卷。”

随后刘瑾又吩咐一众手下:“都给我听了!大明两京一十三省,任何衙门的事你们都可以强行接手!”

“唯有顺天府的事,你们不准横加干涉、指手画脚!”

“你们得记着,顺天府尹是我干女婿!府丞是我大侄子!”

一众内厂官员跪地拱手,齐声道:“是,老祖宗!”

刘瑾笑道:“破奴,这下你们顺天府成了全天下最威风的文官衙门。连内厂都管不了你们呢。”

常破奴拱手笑道:“多谢刘公公!我知道,您这是给小侄和姑父面子呢!我们定不辜负您的期望,替皇上管好首善之区。”

刘瑾道:“好,好。唉,我还记得你天天拉一裤兜的日子呢!一眨眼的功夫,你竟长大成人,成了朝廷的四品官儿了。”

“你们文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哦对,时光如水,岁月如梭!”

刘瑾是个重感情的人。至少对待常恬、黄元、常破奴,他是真心实意的。

即便是常风,虽走到了他的对立面。他也从未想过要对常风不利。只是想着将常风架空,让常风今后做个闲散安逸官儿而已。

就在此时,西厂督公谷大用火急火燎的走了进来:“厂公,出事了!”

刘瑾问:“哦,出什么事了?”

谷大用没有答话,只是看了一眼常破奴。

刘瑾道:“大侄子,你先回顺天府去。我还有公务要办。”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