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三章 长生库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下一步,常风准备搜查长生库。

所谓的长生库,说白了就是寺庙的钱库。

不过这回查长生库的目的不是找赃银,而是找暗窖密室。

常风在锦衣卫抄了三年家,自诩是见过银子的人。但这一次,大永昌寺会告诉他,什么叫有钱!

贪官巨蠹?他们那点儿钱跟大永昌寺相比实在是弱爆了!

常风牵着虎子,领着众人来到距离长生库百步的地方。

虎子忽然伏地,发出“呜呜呜”的奇怪声音。

常风皱眉:“难道虎子也敬畏佛祖?被佛祖的长生库吓着了?”

常风猜错了。虎子对银钱的嗅觉太过灵敏。他是被银钱的臭味给熏着了!

长生库前,本来是有武僧守卫的。不过武僧都被叶广叶将军集中起来“为边关阵亡将士”超度去了。

还没推开长生库的门,常风就被震撼到了!

长生库的两扇大门,上面竟然裹着一分厚的金皮!

不是铜皮,也不是镀金,而是如假包换的金皮!

光这两扇门,裹着的金皮恐怕就在五百两以上。

众人合力,推开了两扇门。

迎面而来的,是几十个大铁架。

铁架子上整整齐齐的码放着银元宝、银锭、银锞。

粗略估算,至少有五万之数!

徐胖子道:“我的个乖乖。这么多银子,继晓连藏都懒得藏嘛?就这么明晃晃的摆在这儿?”

常风苦笑一声:“呵,这些银子,名义上都是香客捐赠,做生意所得,合乎法度。他又是当朝国师。可能他认为没必要藏。”

再往里走,是一座金山。不是形容词,实打实的金山。

二十两的金锭,垒起了一座小山。

每一枚金锭上都刻着“佛法无边”四个字。

至少对于大永昌寺来说,佛法的确无边!能聚敛这么多黄金!常风一估算,这座金山大约得有个六千两之巨!

什么概念呢。山东莱州府乃大明最大的产金地。成化二十二年,莱州府全年产金移交户部的数目,不过三千五百两左右而已。

常风感慨:“我佛慈悲!怪不得佛家有七宝之说呢。继晓聚敛七宝的本事,配得上‘国师’的称谓。”

徐胖子问:“哪七宝啊?”

常风答:“金、银、琉璃、珊瑚、砗磲、赤珠、玛瑙。”

再往里走,则是十口大木箱。每个木箱上都贴着“万贯”二字。

常风打开一个木箱,里面装的是钱庄存票。每张都是两贯或五贯。

钱庄存票不同于宝钞。大明的宝钞因历代滥发,如今跟擦屁股纸查不多。

太祖爷开国,定一贯宝钞换一千铜钱。到了正统年间,市面上一贯宝钞只能兑十枚铜钱。贬值百倍。

但钱庄存票,指的是存户将铜钱存到钱庄里的凭证,即付即兑。存票上写一贯,就能兑一贯铜钱。

都说是“腰缠万贯”。长生库积攒的铜钱,竟有十万贯之多!

再往里,则是四大箱子田契。其中一个箱子里还放着一本帐册,常风翻了翻,找到了一个总数。

大永昌寺的寺产土地,竟有十五万亩之巨!那是十五万两银子!

(注:求某些历史专家读者们别喷了!成化年间一亩土地售价一两银子,参考《太平县志》。我这书里,凡涉及数字、历史大事,都是有史书依据的。不是我胡乱编造的。不能说跟你们头脑里的概念不同,就喷我胡编。“大事不虚,小事不拘”是我的写作原则。)

常风略一估算,大永昌寺长生库的财富,有至少三十万两以上!顶的上十个蔡忠贪墨所得。

要知道,成化十七年,皇帝以“内廷赏赐用度寖广”为名,侵占了太仓国库白银,酿成百官跪谏风波。侵占的数额,也就是三十万两而已。

徐胖子摩拳擦掌:“他娘了个腿儿的。这么多钱。不抄了着实可惜。”

常风道:“我手也痒啊。你放心,这些钱迟早都是朝廷的。”

常风所说的“迟早”,暗指的是今上驾崩,太子即位那天。不能明言。

常风吩咐众人:“都别愣着了。咱们今天的目的不是找金银,是找暗窖密室!查!”

虎子已经派不上用场了。长生库里浓烈的金银味道,干扰了它的嗅觉。

五十多人,将长生库中的每一块石板,每一处墙壁都敲了个遍。寻找是否有空心密室之类。

然而,半个时辰后一无所获!

众人出了长生库。常风回头望了一眼这偌大的钱库:等着吧。下次我来的时候,定是为朝廷搬运钱财!

天色已经慢慢暗了下来,已是日暮时分。

常风等人继续去佛塔内搜寻。

与此同时,大永昌寺的地下密室之内。

与其说这里是密室,倒不如说是地宫。

整整一百名妙龄女子,被五花大绑,嘴里塞着破布,跪在地宫里。

这些妙龄女子中,不光有藩司衙门失踪的那批,还有三四十名百姓家的女子。

妙龄女子们身后,站着几十个壮汉。

地宫的中央,有一个祭坛。祭坛中心摆着一个大鼎。

祭坛旁站着两个人。

一个是万贵妃的三弟,后军都督佥事,万喜。

一个是礼部左侍郎,李孜省。

李孜省,靠着帮成化帝炼仙丹、寻长生身居高位的奸佞。

万喜道:“李仙师,地面上传下信来。说太子带了一群人进了寺,好像是在寻找咱们这个密室。”

李孜省不以为意:“继晓修的暗道入口隐秘无比。他们找不到,不足为虑。”

“待到今夜寅时,阴年阴月阴日阴时一到,百名长相姣好的处子之血下了大鼎,烹煮过‘延寿丹’。贵妃娘娘的命也就保住了!”

万喜道:“我们万家,就全靠李仙师你了!”

李孜省有些担忧:“假借妖狐,掳走候选女子的事,咱们瞒着你二哥、四弟和尚公公,是不是不妥?”

万喜道:“他们知道了又能如何?我姐的命要是保不住,万家人、尚公公,还有你跟继晓,迟早全得死在朱祐樘手里!”

“你拿到雪域‘延寿丹’才两天。又要赶在阴年阴月阴日阴时煮丹。”

“两天内我上哪儿找那么多面容姣好的妙龄处子去?也只能打太子妃候选们的主意了!”

李孜省看了一眼计时的沙漏:“好吧。四个半时辰后,准时下刀取血!成败在此一举!”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