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43章 江彬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当夏丛将银票夹进《论语》的一瞬间,便注定了他的灭亡。

常府。

钱宁急火火的进了府,找到常风:“常爷,鱼儿上钩了。”

常风一脸平静,喝了口茶:“夏丛给小九上了夹棍刑、老虎凳,还用竹签子扎了手。明日入夜之前,我要他把小九受的罪都受一遍。”

钱宁道:“常爷放心。我定让他求生不得,求死不能。我现在就带着力士们去将他缉拿归案。”

常风却摆了摆手:“不!明日下了早朝,我会亲自带着力士去刑部抓人。”

钱宁当即明白了过来:“常爷是要在闵珪那老王八蛋面前示威?”

常风道:“不在他面前显示显示锦衣卫的手段,他真当咱们是好欺的。”

钱宁拱手:“得嘞。常爷,那我先告辞!”

钱宁知道,常风与文官集团撕破脸的直接导火索就是他钱宁。

毫不夸张的说,是常风保下了他。

钱宁对常风更加感恩戴德。此刻恐怕常风说:“钱宁你去死。”钱宁都会毫不犹豫的自挂东南枝。

如今钱宁在人世间只忠诚于两个人。一个是义父钱能,另一个就是伯乐常风。

且说东宫那边。

大同边军一个名叫江彬的指挥同知,正在行贿刘瑾。

刘瑾在东宫内有一间卧房。卧房不大,与普通宦官所居无二。行事低调,是刘瑾获得张皇后信任的原因之一。

卧房之中。

江彬站在刘瑾面前。他一表人才,比京城中当红的男戏子丝毫不逊色。同时他又是个边军悍将,出了名的能打。绝不是什么绣花枕头。

江彬打开了一个锦盒,锦盒中是两枚稀罕的和田玉佩。

江彬很会说话:“子曰,君子无故玉不去身。刘公公是出了名的君子。也只有这样的美玉才配得上您。”

在官场之中,行贿等同于投靠。

刘瑾早就想拉拢一些边军将领成为自己的党羽。江彬前来投靠,这真是想睡觉就有人送枕头。

刘瑾笑道:“那我就却之不恭了。多谢江将军。”

江彬连忙道:“在公公面前,末将实在担不起‘将军’二字。您还是直呼我的名讳吧。”

刘瑾又拿起玉佩把玩了一番,十分满意:“真是难得的美玉啊。说吧,你想让我帮你什么忙?”

江彬拱手:“末将此次奉命押送山西贡物进京。其中一件贡物是给太子殿下的。末将请公公帮忙,明日能够见上太子一面。”

刘瑾微微一笑:“天下人如今都晓得巴结上了太子殿下,以后的荣华富贵就有了保障。江小兄弟久在边关,心思却很活泛啊。”

“想见太子殿下的人太多了。若是旁人,我是不会行方便的。江小兄弟却不同。我敬重你是在边关屡立战功的悍将!”

“得了,我答应你。”

江彬连忙跪倒叩首:“末将多谢公公的恩德。”

刘瑾突然想到了什么:“进京之后都拜会过哪些人啊?”

江彬道:“京城的水太深。末将进京之后没敢乱窜。只拜会了公公您和兵部的刘大夏刘部堂。”

刘瑾夸赞道:“聪明!想走门路,只需在关键的人身上花心思。想求神要找对庙!看来你深谙这个道理。你给刘部堂送了什么啊?”

江彬有些为难,尴尬一笑没有回答。

刘瑾笑道:“还是个谨慎的人呢!我既收了你的玉,就拿你当自己人。自己人之间无需避讳。”

江彬只得实话实说:“禀刘公公,末将送了刘部堂五册宋代的孤版书。”

刘瑾笑道:“果然是花了心思的。你若带着真金白银给刘大夏送去,刘大夏不一定会收。”

“等你见完了太子,可以去拜会下锦衣卫的常爷。他既是我的小叔叔,又是我的恩人,还是皇上身边的第一宠臣。我能混到今日这个成色全靠他。”

“跟他多加亲近,对你只有好处,没有坏处。”

江彬道:“多谢刘公公提点。锦衣卫常屠哦不,常爷大名,我早就如雷贯耳了!”

“只是不知常爷喜好些什么?”

刘瑾道:“他这人我清楚。你送他东西,他是不会要的。他的岳父刘秉义老部堂喜欢好虫。”

“京城的斗虫街,有不少好冬蝈。你买几只,送给刘老部堂就是了。

江彬连忙道:“多谢刘公公提点。”

江彬打定了主意,打算再走走常风的门路。他进京后听说了一件事,常爷的夫人当街杀死朝廷命官,常家都安然无恙.常爷在京城里的权势可见一斑。

若能走通这种大人物的门路,又多了几成高升的可能。

两天后,早朝刚刚结束。

闵珪正要返回刑部公干。常风突然走到了他的身边。

常风笑道:“闵部堂,有道是远亲不如近邻。锦衣卫和刑部隔着一条街,咱们是真正的近邻啊。”

闵珪一向与常风不和。常风主动上来攀谈,在他看来是黄鼠狼给鸡拜年,没安好心。

事实的确如此。

闵珪没有搭理常风。继续大步向前走去。

常风在他身后高声道:“闵部堂,一会儿我去刑部大堂找你。”

闵珪依旧沉默。此番没能整垮常风,老闵窝了一肚子火。本来已经胜利在望,没想到常风搞什么鱼死网破。阁老谢迁打了退堂鼓。

闵珪心忖:一回儿常风来刑部大堂,无非是想奚落我一番。

哪有奚落那么简单!

半个时辰后,刑部大堂。

常风带着几十名如狼似虎的土家族力士闯了进来。

闵珪大怒:“常风,你带这么多虾兵蟹将来刑部大堂是什么意思?刑部大堂乃朝廷司法重地,岂容你耀武扬威的亵渎?”

常风正色道:“闵部堂,我来此是办公事的!贵部督捕司郎中夏丛贪赃卖放。人证物证俱全。”

“锦衣卫有监察百官不法情事的职责。我要亲自将他缉拿归案。”

在常风来刑部的同时,钱宁带着另一路人马去了夏丛的宅子,查抄那张标有暗记的五千两银票。赵老西也已经去了北镇抚司作证。

故常风说“人证物证俱全”。

闵珪皱眉:“常风,你是挟私报复吧?”

常风毫不客气的找了把椅子坐下:“我这人一向无私,心里装的全是公事。山西籍商人子弟赵福殴打奉国中尉一案,夏丛收取赵福的父亲五千两银票贿赂。”

“收脏翌日夏丛就把赵福放了。这是典型的贪赃卖放!”

“来啊,去督捕司,将夏丛逮捕!”

说完常风示威似的将一张驾帖拍到了旁边的桌子上:“这是锦衣卫开具的驾帖。”

闵珪质问常风:“你该不会不知道夏丛是什么人吧?”

常风微微一笑:“知道,不就是‘小锦衣卫’的头子嘛?”

闵珪道:“既然知道,你动他就不怕上面的刘首辅、谢阁老跟你再次开战?”

“我提醒你,你夫人的两件案子并没结案。只是被我们刑部束之高阁!”

常风道:“我若想开战,动的就不是夏丛一人,而是整个小锦衣卫了!”

“明跟你说吧,办夏丛是我跟谢阁老谈好的条件。”

“笑话,敢给我的小妾上刑。我若不还以颜色,你们这帮人还真当我是个软柿子!”

闵珪被常风怼得哑口无言。官大一级压死人。谢迁都妥协了,他没办法保夏丛。只能眼睁睁看着常风在他刑部的地盘上耀武扬威!

不多时,夏丛被五花大绑押到了大堂。

夏丛愤怒的大喊:“常风,你凭什么抓我?”

常风只说了一个名字:“赵老西。”

夏丛是极聪明的人,立即反应过来:“常屠夫!你给我下套!”

常风不置可否:“你若是个清廉自守的人。别人就算给你下了套也不能得逞。你好歹是两榜进士出身,难道不知道身正不怕影子斜的古训?”

夏丛大喊道:“闵部堂救我!锦衣卫栽赃我!我是冤枉的!”

常风给巴沙使了个眼色。

巴沙是最忠诚于九夫人的湘西巷老弟兄,这几天一直在盘算着如何给九夫人报仇。

他直接抽出了绣春刀。不过他并没拿刀捅夏丛,而是抓起刀鞘,高高扬起,狠狠抽在了夏丛的嘴上。

“啪!”

这一抽力道之大,直接抽掉了夏丛几颗牙。夏丛满嘴鲜血,无法再喊冤。

闵珪怒道:“常风,当着我的面殴打我的属下?你.你.”

一时间,闵珪被气的口不择言。

常风得了便宜见好就收:“好了,将夏丛带回北镇抚司诏狱,严加审讯!”

众人押着夏丛,气势汹汹的离开了刑部。这一回,刑部的威风扫地,颜面尽失。

进得诏狱之后,常风并未直接给夏丛上刑。

常风像是戏耍老鼠的猫一般,坐到了夏丛对面:“夏丛,你是文官的鹰犬。我是皇上的鹰犬。大家其实是同类。整死你,我还真有些不舍得。”

“你经营督捕司不过三年,就让它成为了名震京华的‘小锦衣卫’。的确有几分本事。”

“你不如切了那劳什子,到东厂当个管事的宦官,如何?绝对前程似锦!”

听了这话,诏狱中的巴沙等人发出一阵哄笑。

夏丛怒道:“常风,我跟你有杀父之仇!我跟你为敌是天经地义的!”

常风有些糊涂:“杀父之仇?怎么讲?”

夏丛大骂道:“我自小无父无母。是尚铭尚公公给了我衣食,给了我书读。他就是我的再生父母!”

“当初若不是你迫害尚公公,尚公公又怎会在金陵郁郁而终?”

常风听了这话后一怔。他没想到十八年前的恩恩怨怨竟然延续至今。

常风叹了声:“蠢才!亏你还是做了六年官的人。难道还没跟官场前辈们打听明白,当年是皇上要舍弃尚铭。他是贵妃党的首脑之一,皇上岂能容他?”

“我只是皇上惩治尚铭的一柄匕首而已!”

夏丛偏执的说:“别狡辩了!你为了升官迫害了一位贤宦!我与你不共戴天!”

“哈哈哈,我只恨自己手软。没在刑部大牢用酷刑折磨死你家的小贱人.”

“啪!”巴沙又用刀鞘打在了夏丛的脸上。

常风起身:“把小九遭的罪让他尝一遍。然后再动大记性恢复术的其余酷刑,拿到他的认罪口供。”

巴沙拱手:“遵命。常爷你就瞧好吧!”

夏丛始终是个文人,受了半天刑,什么都招了。

案犯口供、人证物证俱在,夏丛贪赃卖放案已成铁案。

锦衣卫有定罪、行刑的权力。常风按大明律,判了夏丛个死罪,当天就在诏狱内将他处死。

常风在跟文官的争斗中,扳回了一城。

傍晚时分,心情大好的常风回了府。

刚到府门口,一个青年“噗通”给常风跪下:“干爹!孩儿回来了!”

这青年是殉国忠良尤天爵之子,现任锦衣卫北镇抚司千户尤敬武。

自从弘治十五年海商案后,尤敬武就一直住在常府,认了常风当义父,被常风视为己出。

在常风的计划中,亲儿子常破奴今后会走科举仕途,做王恕、马文升那样的国之栋梁。

义子尤敬武则会继承他在锦衣卫中的衣钵和权势。

今年开春,为历练尤敬武,常风将他派到了山东独自办一件大案。如今案子已办完,尤敬武刚刚回京。

常风双手搀起了尤敬武:“好孩子,你这大半年辛苦了!”

尤敬武道:“我一回京就听说,有人害我干娘和干小娘。是谁?孩儿要为她们报仇。”

常风道:“傻孩子。我会放过那人嘛?那人已经被我光明正大的处决了!”

尤敬武笑道:“也对!义父是什么人。怎会容忍别人欺到咱家里来?”

常风道:“孩子,咱们回家说话吧。”

尤敬武归来,一家团聚其乐融融自不必说。

晚饭过后,一名仆人禀报:“老爷,大同边军的指挥同知江彬求见。”

常风以前跟江彬有过一面之缘,对他印象不错。可他心忖,锦衣卫内臣结交边关将领是犯大忌讳的。于是说:“不见。”

仆人补了一句:“那指挥同知拿了刘公公的名帖。”

别小看仆人补的这一句话为了这句话,江彬给他塞了三百两银票。

刘瑾的面子,常风还是要给的。

常风道:“好吧,让他来客厅见我。”

不多时,江彬在客厅拜见了常风。

常风听到江彬的袖中发出蝈蝈的叫声。

京城中人养蝈蝈极为讲究。寻常的耍家是秋天养蝈蝈,高明的耍家则是冬天养蝈蝈,谓之“冬蝈”。

常风问:“你袖中是?”

江彬不卑不亢的答道:“听闻贵府刘老部堂喜好养虫。末将特寻了两只上好冬蝈孝敬他老人家。”

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

两只冬虫再稀有,也值不了太多银子。这里面又有刘瑾的面子在。常风却之不恭:“你有心了。多谢。”

江彬奉上了自己的兵部履历单子,算是个自我介绍:“常爷,末将久在边军任职。这是末将的履历。”

常风仔细看了看,感慨道:“好一位英勇善战的青年将领!那些久任边军数十年的老将,恐怕都没你的战功多!”

“弘治十年的那场仗,你竟带着五十名骑兵奇袭鞑靼营地,斩首三百级!堪称小号的霍去病啊!”

江彬见常风对自己很欣赏,心中自然高兴。

不过他表面上不动声色,只是谦卑的说:“常爷过誉了!”

常风跟江彬份外投缘,聊边关军事聊了整整一个时辰。

常风发现,江彬绝不是只知道冲锋陷阵的粗人。他很有谋略,对边关军事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

一个日后会将朝廷搅得天翻地覆的人,正式走进了故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