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9章 常风大闹琼林宴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金榜公布后,第二日是盛大的传胪仪式,以及传胪结束后的群英荟萃的琼林宴。

常风站在新科进士的第十三位,大步走进了奉天殿,三拜九叩礼谢天子恩师。

接下来到了授官的时刻。

一甲前三,二甲前九全都被授予了翰林官。

轮到常风时,正德帝思索了一下,随后道:“赐二甲第十常风入翰林院为庶吉士!”

正德帝玩的是帝王制衡术,他在表达一个态度:刘瑾,焦芳,谷大用,你们权倾朝野也好,一手遮天也罢。都是朕给的权力。你们千万不要忘了本,今后别生出不臣之心。

如若不然,朕以后可以让一个屠夫入阁。他可不是李东阳、王鏊那般的斯文人。

常风伏地叩首:“臣谢主隆恩!”

正德帝笑道:“常卿以前做过都督佥事。如今做一个小小的七品庶吉士是屈才啊。只要你好好效力,朕一定对伱破格提拔!”

常风拱手:“臣牢记皇上教诲,官职不论大小,一定鞠躬尽瘁,结草衔环,死而后已。”

正德帝摆摆手:“说什么死不死的呢?朕还想常卿再为朝廷效力四十年呢!”

新科进士传胪拜谢皇帝,哪个不是谨言慎行?说几句过年话也就罢了。

没想到常风这个二甲第十,竟在这庄严的奉天殿上阴阳怪气的耍起了嘴皮子:“皇上,臣今年已经四十四岁了。再效力四十年便是八十四岁。”

“民间讲,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民间又讲,老而不死是为贼。”

“臣当了二十多年的官儿。朝廷里恨臣的人一抓一大把。要是再当四十年官儿,不得让人恨死啊!”

常风这一席话一出,一众新科进士个个惊骇无比。

他们虽知常风的背景。但没想到他的胆子这么大。敢在奉天殿的传胪仪式上阴阳怪气。

常风说起来没完了,他故意望向内阁次辅焦芳:“是不是这样啊,焦次辅?”

焦芳勃然大怒:“常风,你大胆!你小小一个新科进士,竟敢在庄严的奉天殿胡说八道,信口雌黄。简直就是无礼!”

常风冷笑一声:“呵,论无礼我怎么赶得上焦次辅啊!焦次辅在成化年间没入选学士,直接袖中揣一把杀猪刀,在长安道上准备捅了大学士彭华。”

“要不是碰上巡逻的大汉将军,恐怕彭华早就血溅七步了。”

“焦次辅真是快意恩仇,壮哉壮哉!你自己一脸毛,说别人是猴儿?我再无礼,能无礼得过你?”

常风这是在存心找焦芳的茬儿。

他敢这么无礼,是因为揣摩透了正德帝的心思。

我的才学我是知道的,绝对考不到二甲第十,一定是皇上破格拔了我的名次。

皇上又将我安排进翰林院做庶吉士,给我个好出身。无非是想让我制衡刘瑾、焦芳那伙人。

那我干脆传胪当天就作出个跟刘瑾、焦芳势不两立的姿态,顺遂了皇上的心意。

焦芳鼻子都快气歪了:“常风,你,你.”

常风正色道:“我怎么了?我说的都是实话!”

常风如此荒唐,几乎搅了庄重的传胪仪式。正德帝不但不怒,反而笑道:“行了常卿。你就别得理不让人了!”

一众进士惊讶万分:不愧是前朝第一宠臣啊!到了本朝敢在皇上面前磨嘴打牙,皇上竟丝毫不怒。

常风拱手:”是。皇上让臣闭嘴,臣就闭嘴。臣只听皇上的,不听朝廷里那些乌龟王八蛋的!”

正德帝笑道:“你这张嘴啊好了,言归正传。诸卿,你们初入官场。要跟一个人学。”

“这个人才学好,能力出众。最重要的是有德行!此人就是翰林院的掌院杨廷和。”

杨廷和出班:“臣谢皇上夸赞。”

正德帝又道:“《孝宗实录》已修撰完成。杨卿功不可没,应予重赏。着即拜为东阁大学士,专掌诰命起草。”

正德帝不但让杨廷和入了阁,还给了他一项重要的权力——掌诰命起草。

刘瑾这伙人这两年之所以肆无忌惮,就是因为他们掌握了诰命起草的权力,时不时矫诏,以正德帝的名义为恶!

正德帝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但对里面的猫腻门清。

给你点阳光你就灿烂,给你点洪水你就泛滥。泛滥了就得治!

正德帝让常风做庶吉士,是为日后制衡阉党埋一个伏笔。

他让杨廷和入阁管起草诰命,则是立即制衡阉党的大动作。

杨廷和的长子杨慎本来能当状元的。被刘瑾他们下了黑手,弄得进士都不是。老杨对阉党憋了一肚子的火。

他是制衡阉党的最佳人选。

别看臣子们整日争来斗去。今日文官势大,明日宦官势大。

其实他们都只是皇帝的棋子罢了。朝堂也好,天下也罢,都只是皇帝的棋盘。

正德帝旨意一下。奉天殿内第一个反应过来的是常风。

常风“噗通”就跪下了,高喊一声:“皇上,英明啊!”

其行云流水的跪姿,高亢的英明声,颇有后世刘罗锅他老丈人六王爷的风采。

一众新科进士这才反应过来。跟着常风高喊:“皇上,英明啊!”

百官则默不作声。谁也不敢凑这个热闹,得罪刘瑾。

正德帝笑道:“朕今日实在是高兴。既得了二百四十九位英才,又得了一位贤明的阁员。传旨鸿胪寺,开琼林宴!朕要与众卿同乐!”

琼林宴上,常风故意装出不胜酒力,耍酒疯:“诸位同年,我比你们早二十多年当官。就托大充下你们的前辈。”

“这官场啊,可不是那么好混的!因为官场里乌龟王八蛋太多了!比如司礼监的刘瑾,内阁的焦芳,地官刘玑、夏官刘宇.”

“你们一定要恪守自己的底线,千万不要委身去做王八蛋们的奴仆牛马。”

“因为啊,这些王八蛋迟早是要身败名裂的。到了那时候,你们就得受牵连!”

一众进士面面相觑,无一人敢接常风的话。

二甲第一焦黄中不干了!常风指着鼻子骂他亲爹呢。

焦黄中今日亦入了翰林院,算常风的同僚。

俗话说鱼生鱼,虾生虾,乌龟生个大王八。

焦芳能够干出长安道揣刀捅人未遂这种流氓事儿,焦黄中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平日里宛如一个地痞无赖,在京城里经常胡作非为。

焦黄中一拍酒案:“常屠夫,你骂谁呢?”

话音未落,常风沙包般的大拳头,直接怼在了焦黄中的脸上。

二十多年的老缇骑了,身手岂是一个纨绔子弟比得了的?

焦黄中挨了这势大力沉的一拳,感觉自己眼冒金星,耳朵嗡嗡作响。

常风一个箭步冲到了他的身上,拳头不断的朝着焦黄中身上招呼:“你爹是老王八蛋,你是个小王八蛋。你敢在我面前呲牙?”

“看我不打死你!”

片刻后,拳打又加上了脚踢。

大闹琼林宴,殴打同科进士,有辱斯文,在皇帝面前斗殴不敬.

若换做别人,立马就会被关进诏狱。

万万没想到,龙椅上坐着的正德帝不仅没龙颜大怒,反而兴致勃勃:“嘿,新科进士打架朕是头一回见!有趣有趣!”

“常卿,你够阴哒!你咋踢他那地方呢?那地方能踢嘛?是会断子绝孙的!”

刘瑾看到这场闹剧,本来打算制止。

正德帝却挥挥手,事宜刘瑾闭嘴。

焦芳憋不住了,大喊道:“大汉将军还不上前,拉开他们二人?”

如今锦衣卫南、北镇抚司皆是刘瑾党羽。唯独大汉将军们是例外。他们是由尤敬武统领的。

刘瑾对尤敬武有防备,但也没撤了他。命他不得负责锦衣卫大小案件,只负责掌管大汉将军。

说白了就是把尤敬武从特务机关的巨头,变成了仪仗队长。

这些大汉将军见尤爷的义父在打人,即便焦芳声嘶力竭的命令他们,他们照样无动于衷。

焦黄中被常风痛揍了十几拳、踢了十几脚。疼得他顾不得体面,大喊道:“哎呦,哎呦。别打啦!再打就打死我啦!常爷爷我错啦!”

正德帝终于开口:“够了!”

常风这才停手,停手之后还朝焦黄中啐了口吐沫:“看你今后还敢在老子面前呲牙!以后别让我在翰林院看见你,否则见一次打一次!”

一众新科进士面面相觑。这哪里是知书达理,腹有良才的二甲第十?分明就是个地痞无赖!

正德帝道:“常卿喝多了。焦卿也喝多了。可见酒是个坏东西,贪杯会误事。诸卿今后要引以为戒。”

“常破奴,你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把你父亲搀回家去醒酒?”

“再来几个人,把焦卿送进翰林院,好生医治!”

常风在琼林宴上如此荒唐无稽,正德帝竟没有惩罚,这大大出乎众臣的意料。

刘瑾也是一头雾水:常风以前何等谨慎?活脱脱一只官场里的老狐狸。今日怎么变成了个没脑子的蠢货莽夫?

李东阳亦是不解:亲家这是在做什么?难道真是喝多了,酒后失德?

常风这么做,自然有他的原因。

常破奴搀着醉醺醺,走路七扭八歪的常风出得皇宫。

一出皇宫,常风脸上的醉意全无。他道:“不用扶了破奴,我没醉。”

常破奴奇怪:“爹,你刚才是怎么了?为什么要在琼林烟上闹事?就跟个,跟个”

常风问:“跟个二愣子似的对吧?”

常破奴道:“爹,这可是你自己说的。”

常风笑问:“刘瑾、焦芳、谷大用那伙人是什么?”

常破奴道:“还请父亲指点。”

常风答:“他们是朝堂上的政治无赖!要对付无赖,就要比他们更无赖!今日我才开了个头而已!”

常破奴道:“爹您以后还要跟他们耍无赖?您就不怕.”

常风微微摇头:“怕什么?张永把刘瑾痛打了一顿,皇上处罚他了嘛?刘瑾不照样拿他没办法?”

“张永对刘瑾肆无忌惮,是因为皇上要用他。我亦然!”

当天夜里。刘瑾召集阉党骨干们议事。

刘瑾道:“悔不该当初没在会试时动动手脚,让常风落榜!如今他通过科举重归官场,今后指不定怎么闹腾呢!”

“诸位有何好办法对付他?”

吏部左侍郎张彩道:“刘公公,皇上铁了心要用常风。即便他没考中进士,他依旧能够重归官场。”

“依我所见,常风呆在翰林院对您大不利。翰林官以后是可以外调六部、地方,充任实职的。”

“常风当文官,比当武官对您的威胁更大。”

刘瑾想了想:“有道理。你接着说。”

张彩又道:“不如这样。厂卫从刑部临时调人用已是常态。先让刑部跟吏部打声招呼,从翰林院调用庶吉士常风做个署理主事。”

“内厂再去函刑部,将署理主事常风调到内厂听差。”

谷大用一头雾水:“这不是帮着常风重归厂卫嘛?”

张彩点点头:“正是如此!内厂是咱们自家地头。从上到下都是咱们的人。常风即便进了内厂又能如何呢?所谓孤掌难鸣。”

“这样一来断了他的文官之途,这是上上策!”

刘瑾觉得张彩这一席话非常有道理。

至于张彩的建议是为刘瑾着想,还是为常风着想,就只有天知道了。

谷大用等人也被张彩饶了进去。

谷大用道:“好像有几分道理。”

刘瑾道:“那就这么办!断了常风的文官之途,让他滚回厂卫。”

“皇上用人一向不拘泥于升迁规矩。常风在翰林院待着,说不定哪天皇上心血来潮,直接升他到哪个部当侍郎,或外调地方当巡抚。”

“到那时,他对咱们的威胁更大。”

谷大用恶狠狠的说:“刘公公,您不如痛下决心,密裁了常风!一了百了!”

张彩插话:“密裁常风?你要密裁太后义姐的丈夫?皇后的义父?皇上倚为肱骨的姨父?刘公公义女的亲大哥?”

“谷公公,你疯了吧?”

之前常风秘密收夏冬月为义女,捧她当了皇后。当时事情做的很隐秘,没几个人知道。

但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三年过去了,常风和夏皇后之间的关系已经不是什么秘密。

刘瑾点点头:“常风杀不得。倒不是因为别的。我不能背上一个杀害救命恩人、伯乐的千古骂名啊!”

刘瑾跟常风的龙争虎斗,其实从最开始刘瑾已经输了。

重感情是刘瑾最大的弱点。真正的枭雄,是不会被感情束手束脚的。

所以刘瑾当不了曹操,充其量只能当个王振。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