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7章 常风,杏榜拔贡!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王鏊和九名考官们熬了一天一夜。

会试卷子的名次已经按照得圈多寡确定好了。接下来到了撕糊名拟写杏榜的环节。

王鏊拿着头名的卷子,喜滋滋的说:“此人堪称大才。若不录他为杏榜第一,本科无人可称魁!我看此人到了殿试,只要长相上别贼眉鼠眼、面貌丑陋不堪,定能够荣膺一甲前三!”

几名考官纷纷附和:“没错!王阁老说的对。此人所作文章,堪称‘雄文’二字!”

“他的答卷立意好,词藻好,字迹也好。本科会试第一,非他莫属!”

“这人简直就是当世英才!我很好奇,这样出类拔萃的举子是哪个省的。我猜是浙江或江西、南直隶的。”

“不知此人的老师是谁。得多么博学多识的老师,才能教出此等大才。”

王鏊笑着压了压手:“好了诸位,先别说了。我撕去糊名,他的身份自然揭晓!”

“嚓!”王鏊轻轻撕去了糊名。

王鏊朗声道:“大明正德三年会试,贡士第一名为四川籍举子,杨慎!”

王鏊此言一出,一众考官哗然!

“杨慎?翰林掌院杨廷和的长子?哎呀!这真是虎父无犬子!当年杨廷和十九岁中进士。他的长子二十岁中进士。这是父子双双少年得中的佳话啊!”

“诸位,杨慎在四川号称小苏轼。四川的刘学政是我的好友。上次他进京述职,还屡屡提起杨慎呢,简直就是赞不绝口!”

“嘿,下官祖籍也是四川。杨慎真给四川的读书人长脸啊!”

王鏊笑道:“杨慎拔得头筹,看来诸位都心悦诚服。好啊,咱们为国选了一位腹有良才的贡士!”

文华殿伺候笔墨、烛火的是一群小宦官。

王鏊的身后就站着一位小宦官。

就在王鏊要将杨慎的名字填入杏榜头名之时,意外发生了!

小宦官突然用手去抓烛台,不小心将烛台碰翻。烛火落在了杨慎的那份卷子上。

王鏊目瞪口呆:“啊!”情急之下,他顺手将砚台里的墨汁当成了救火工具。一台墨全泼在了卷子上。

考卷上的火倒是灭了。但将考卷烧了一个大洞,有数十言被烧没了。

更棘手的是墨汁。墨汁涂污了半张考卷。

王鏊半晌才反应过来,他大骂那小宦:“你叫什么名字!你闯下大祸了知道嘛?”

小宦连忙跪地求饶:“小的一时失手。王阁老饶命。饶命啊!”

就在此时,谷大用走进了文华殿:“怎么了?”

王鏊指了指小宦:“这厮毛手毛脚,打翻了烛台。竟将第一名贡士的卷子烧了!”

大明会试有着严格规定。阅卷完毕后,所有贡士的考卷要呈送皇帝御览。皇帝表示对文章、名次没有异议,方能正式放杏榜,即贡士榜。

现在杨慎的卷子连烧带污,已经无法呈送御前。自然无法顺利荣登贡士榜。

谷大用听了王鏊所说,他二话不说,来到了小宦面前。“啪啪”就是两个势大力沉的大逼兜。扇得小宦眼冒金星,耳朵眼嗡嗡作响。

谷大用大怒道:“腌臜泼才!会试考卷何等重要?那是天子选拔栋梁之才的依据!你竟毛手毛脚给烧了?来啊,压到慎刑司去,给我把他活活打死!”

几名宦官上前,将那小宦拖了下去。

谷大用朝着王鏊一拱手:“我治下无方,还请王阁老多多海涵。”

王鏊哭丧着脸:“我海涵不海涵不重要。这卷子可如何是好?”

几名考官的开始商讨:“卷子已经污了。按照宋濂老先生在洪武年间定下的会试规矩,即便考卷上个有一个污墨点,整份考卷也要作废。”

“是啊,诸位请看这份卷子,竟连烧带污了一大半儿。怎么能呈送皇上御览呢?”

“哎呀。也只能委屈下杨慎。横竖他是当世大才。再过三年应试,一定能够题名!”

“对对对。孟子曰,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杨慎是翰林掌院之子。衣食无忧。再寒窗苦读三年,应该不成什么大问题。三年后他的学问更加精进,再入科场反倒是好事。”

王鏊点头:“嗯,诸位说的都有理。杨慎年仅二十岁,若真杏榜夺魁,金榜一甲前三,对他来说太过顺利。年轻人如果太一帆风顺不是好事。”

“他若是可造之材,此等挫折应该拦不住他的扶摇青云直上之路。”

“咱们也只好按照规矩将杨慎除名。”

史书载:正德三年春,杨慎入会试。主考王鏊予慎卷首。然烛花落卷,慎不得贡。

就这样,杨慎稀里糊涂失去了荣登杏榜,连登金榜的机会。

说是稀里糊涂,刚才那毛手毛脚的小宦是谷大用的徒孙。谷大用又是刘瑾的人。是意外还是有意为之显而易见。

其实,刚才小宦们动的手脚,何止是阻止杨慎入榜?

一众考官阅了两天两夜的卷,早就头晕眼花,腰酸背疼。

集中传递入选考卷的,是殿内伺候的小宦们。

有一个小宦趁人不备,将糊名下面写着“河南籍举人焦黄中”的卷子与一张入选考卷掉包。

次辅焦芳的长子焦黄中,神不知鬼不觉的成为了贡士之一。

说句后话,刚才那群考官所言的确灵验。三年后的正德六年,杨慎再次参加会试。依旧杏榜夺魁,殿试位列一甲第一名,状元及第。

言归正传,所有糊名全部撕去。王鏊一一录入杏榜。杏榜上没有常风的名字。

正要封榜呈送正德帝。王鏊却一拍脑瓜:“今夜出了意外,把咱们都给吓糊涂了。咱们怎么忘了,之前礼部定下今科贡士为三百四十九位,取天吉之数。”

“现在少了一份杨慎的考卷。贡士尚缺一员啊!”

一名考官连忙道:“可不!险些坏了天吉之数。王阁老,咱们将原本落榜的第三百五十名补入杏榜就是了。”

另一名考官拿来了第三百五十名的卷子。

王鏊撕去了糊名:“什么?竟然是他?”

一旁的谷大用问:“是谁啊。王阁老怎么脸色都变了?”

王鏊朗声道:“本科杏榜的最后一名是顺天府举子,常风。”

此言一出,一众考官再次哗然!

“常风?锦衣卫的常屠夫?”

“怎么可能?他只懂得整人、杀人、栽赃绑票打闷棍。他的才学能跻身杏榜?”

“诸位,别小看常屠夫。他的举人功名当年是凭本事自己考出来的。想来应该也有几分才学。不过才学一般,不然怎么会差一点名落孙山呢。”

谷大用听到常风入了杏榜,心中暗道:难道这真是天意?刘公公吩咐了,不得阻挠常风登杏榜,一切顺其自然。没想到他真中了!

杏榜名单被送入了西苑豹房。

正德帝仔细的看了名单,在榜尾看到了常风的名字。

正德帝朝着身边的刘瑾笑了笑:“大伴儿,常风位列榜尾,别是伱搞的鬼吧?这么大一张榜单,常风怎么会这么巧,不偏不倚,正中榜尾?”

“你是帮他了?还是压制他了?”

刘瑾连忙解释:“皇上,会试是朝廷的抡才大典,就算借老奴一百个胆子,老奴也不敢干预。老奴怎么敢帮他?”

“再说,常风对老奴既有救命之恩,又有提携之恩。会试是他的心结。老奴怎么可能压制他?”

正德帝点点头:“看来姨父的才学,仅是‘尚可’的程度。勉勉强强能够成为贡士。呵,这样也好。朕还想任用他个文官职位,看看他除了锦衣卫的差事,还能不能办文官差事。”

“姨父已经入杏榜了。一个三甲进士功名是跑不了的。”

正德帝的话音中透露出一个信息:他想启用常风。但又不会让他担任厂卫的官职。

刘瑾道:“皇上圣明。常风是有才学的。可惜他跟老奴之间有些误会,导致一年前他在早朝时大骂老奴。”

正德帝笑道:“夫妻没有隔夜仇。至交亦没有隔夜仇啊。你们是二十多年的至交。找个机会,朕摆一桌和头酒,让你们握手言和。”

“唉,太后和皇后最近老在朕耳边念叨,让朕重新重用常风。朕耳朵都快起茧子了。”

正德帝说得轻飘飘的,其实他已经被张太后和夏皇后逼得脑袋都大了。

张太后上个月还威胁正德帝:“想当年哀家的命是常风夫妻二人救下的,若没有常风,岂有哀家这个后宫之主?”

“你若还将常风扔在贵州那个荒芜之地,就是对哀家不孝!哀家将去太庙找先皇哭诉你不孝!”

夏皇后更过分。直接说:“皇上疏远忠臣是被鬼神迷了心智。若皇上一日不启用常风,臣妾便一日不与皇上同房。”

就因为这,正德帝已经有三个月没去过坤宁宫。豹房这边虽美女众多,但正德帝最爱的还是夏皇后。

不得不说,在后宫有两座强力靠山就是好。

正德帝已经打定了主意,若常风会试拔贡连登金榜,便顺水推舟,启用常风。

王鏊跪奏道:“禀皇上,老臣该死。”

正德帝问:“哦?怎么说?”

王鏊道:“其实杏榜第一另有其人。乃是杨廷和的长子杨慎。然臣看护考卷不当。刚才一个文华殿小宦失手打翻烛台,烛花烧了杨慎的考卷。”

“臣只能按照规制,将其除名。”

正德帝转头望了一眼刘瑾,意味深长的说:“文华殿的小宦?呵,你现在是宫中宦官的老祖宗。那小宦是你的徒子徒孙吧?”

正德帝对朝廷里的一切事都洞若观火。他已猜到是刘瑾动了手脚,让杨廷和的儿子落榜。

刘瑾连忙道:“啊,是,是。老奴一定严加追究。”

正德帝转头看了一眼王鏊:“小宦有错,跟王卿无关。杨慎要怪只能怪天意。天意让他本科落榜。”

说到此,正德帝突然一拍脑瓜:“也就是说,杨慎落榜,常风才补到最后一名的?啊呀!的确是天意!天意让朕的姨父今春白捡一个进士功名!”

王鏊其实挺鸡贼的。他只说小宦打翻烛台,烧了杨慎的考卷。却没说自己一时慌乱,往人家杨慎的考卷上泼墨汁的事。

正德帝又抽看了十多份考卷。随后道:“没问题了。就按照你们所列的名次放榜吧!”

三日之后,贡院门外。

常风在黄元、常破奴的陪伴下,前来贡院看榜。

他历年看榜的习惯,一向是从后往前看。每一次都是榜上无名。

这一次,他一眼望到了榜尾的“常风”二字!

还没等常风做任何反应呢!妹夫黄元,儿子常破奴左右开弓。

“啪啪!”二人给了常风两个大逼兜!

二人还齐声呵道:“畜生!你中了什么!”

他俩这是在报仇呢!他俩中举人、中进士时,都挨过常风的亲情大逼兜,喜痰迷心预防耳光。

常风挨了耳光,这才反应过来:“噫,好!我中了!”

说完这话,他早作防备,伸出双手。

黄元、常破奴想扇他第二个耳光,却被常风的手臂挡下。

好一招预判!

常风笑道:“不用扇耳光!我神智清醒的很!这么多年的寒窗苦读,没有白费啊!好!好!好!”

黄元道:“常家如今是父子妹婿三进士!”

常破奴道:“没错没错。爹,这回你可光耀门楣了!”

常风道:“先别急着高兴。我再看看榜单,看哪些英才同年入了榜。如果我所料没错,杨慎应该在榜单前三。”

常风看了一会儿榜单,先在第二百名的位置发现了焦黄中的名字。

他狐疑的说:“焦芳的长子也拔贡了?怪哉,我听说此人平日里只知吃喝嫖赌。中举人时就有猫腻。”

片刻后,常风看完了整个杏榜:“怪哉,杨慎落榜了?怎么可能?”

常破奴提醒:“爹,杨廷和最近跟刘公公不对付。主考虽是王鏊,刘公公想让一个考生落榜,还是容易的。”

常风微微颔首:“嗯。看来是刘瑾动了手脚。我还得谢谢他,没让我名落孙山,让我当了孙山。”

“别人中不中咱们管不了许多。至少我终于中了。走,回府去!”

常破奴问:“爹,咱们回府大摆宴席,大宴宾朋嘛?”

常风笑骂道:“屁!还有殿试呢!回家备考。争取别当进士金榜的榜尾!破奴,你殿试时就是榜尾。一门父子两榜尾,那不是佳话,而是笑话!”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