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7章 串联弹劾(五更)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弘治元年,腊月二十三,小年。

常风一家人欢欢喜喜的去了岳丈刘秉义的府邸过小年。

刘秉义现在是闲散小九卿,有地位、有钱又有闲。

见女儿、女婿和外孙热热闹闹来家里过节。他一高兴亲自下厨,给好贤婿包饺子。

与此同时,城南的一座四合院中。一群人正在谋划一件大事。

京城寸土寸金。一些六品、七品的小官俸禄微薄,只能在城南租住四合院。

这座四合院是监察御史汤鼐的家。

此刻,汤鼐跟好友庶吉士邹智、中书舍人吉人、进士李文祥围炉而坐。

监察御史,听着名头挺唬人,其实只是正七品的小官。

中书舍人吉人只是从七品。

李文祥连品级都没有。本科位列第三甲第一百九十八名的他还在吏部候选。

唯有庶吉士邹智身份比较高。他虽只是从七品,但庶吉士有着远超一般官员的前程。

总而言之,这四位在高官如林的京城,都是芝麻绿豆大小的官。

汤鼐给炉子里添了几块炭,拿通条捅了捅,随后道:“邹兄、吉兄、李兄。纸糊阁老可以出现在成化朝,但绝不能出现在弘治朝。”

“刘吉在成化朝碌碌无为,尸位素餐。靠着脸皮厚占着阁员的位置。”

“新朝初立,不知他用什么法子蒙蔽了圣听。竟窃据首辅之位。”

“此人之才学,做个县令恐怕都算高就了。岂能做内阁首揆?”

“我准备上折子弹劾刘吉。建议皇上清查他的罪责,严惩不贷。”

众人纷纷附和。吉人道:“汤兄要上折参刘吉,我联名。这一年里刘吉又做了多少恶事啊!”

李文祥道:“我也联名。”

邹智道:“我也可以联名。但咱们四人始终官职低微,人微言轻。就算四人联名上折,恐怕也在朝堂上砸不出一个水花。”

“依我看,不如咱们联络同僚。若翰林院、都察院有良知的同僚们,能够一起联名上折。扳倒庸相刘吉指日可待。”

汤鼐道:“好!由我联络都察院的同僚。邹兄联络翰林院的同僚。李兄联络新科进士。吉兄联络六科给事中。”

这四人地位太低,无法体会到弘治帝拿刘吉当替身的用心。

四人各自去联络,竟应者如云。

应者如云的原因是:弘治帝在朝堂上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凡伤及文官利益的事,都以内阁首辅刘吉的名义去办。

说白了,刘吉就是给弘治帝背锅的。文官的怨气、怒气,全都指向了刘吉。

一场载入史册的“两京言官之狱”,就此拉开了帷幕。

腊月二十六。

常风来到了北镇抚使值房点卯。

锦衣卫八千户,北司五位,南司三位。

常风跟另外四位同司千户边烤着火闲聊,边等待北镇抚使孙栾的到来。

专管盯梢百官的千户钟皓,外号“钟千耳”。百官有任何风吹草动,他都能第一个知晓。

钟千耳神神秘秘的说:“常爷,你最近可能要接一桩大生意了。咱们卫里的私库又能肥几分。”

常风虽然在八大千户中年龄最小。但因弘治帝的青睐,地位最高。

其余千户不称他的官讳,只称他“常爷”,一来表示对他的尊重,二来显得亲近。

常风道:“哦?什么大生意?”

钟千耳道:“都察院的御史们正在私下串联,上联名折子弹劾刘吉。光我知道的就有八十多位。”

“还有三十多个翰林官儿、二十多位新科进士准备联名。”

“刘棉花这回恐怕难逃一劫了。他要是获罪下狱,你们查检千户所的大生意不就来了?”

京城官员私下称刘健、徐浦为“刘阁老、徐阁老”,却直呼刘吉为“刘棉花”。因为没有几个官员瞧得起刘吉。

常风微微摇头:“恐怕没那么简单。始终是内阁首揆啊。不是一群六品七品的御史、翰林官能轻易参得动的。”

钟千耳道:“这帮人品级虽低,但人数众多。我跟常爷打个赌,赌五十两银子的。刘棉花逃不过这一劫。”

常风笑道:“拿内阁任免打赌似乎有些不妥啊。”

这时,孙栾走了进来。

众人在点卯册子上画了押。

孙栾道:“最近这段时日,钟千户你要让手下的耳目盯紧了那些御史、翰林。有任何风吹草动,第一时间上报。”

“内阁首辅刘吉那边也要盯紧了。刘吉见过哪些人,干过哪些事和女人,我都要一清二楚。”

钟千耳拱手:“是。镇抚使。”

孙栾又问常风:“常千户。最近抄家后回京的有几拨人?”

常风答:“有两拨。一拨是去抄前任山东莱州知府家的。抄回黄金四百余两,另有白银、财货折色两千两。”

“一拨是去前任河南开封府尉氏县知县家的。抄回白银、财货折色一千八百两。”

孙栾道:“去莱州的那一拨,昧下了三百两黄金。这事儿伱还不知道吧?”

“这几天你抓紧审问清楚,执行家法。进了正月,到二月二之前就不能杀人了。”

常风惊讶:“有这等事?”

常风从孙栾的话中察觉了两件事。第一件事,查检千户所里有人手脚不干净。

这倒不出所料。自古财帛动人心。在真金白银面前,偶有几个财迷心窍,狗胆包天的不足为奇。

第二件事。孙栾是如何知晓有人昧下了贪官家财?除非他在查检千户所里有耳目。耳目跟着一起去莱州办过差。

常风出得值房。立即叫着徐胖子,领着一百名力士,去了总旗王元威的家。

王总旗是去莱州抄家的负责人。常风觉得他外出办差辛苦,让他歇到正月十五。

王总旗的四合院内。

常风带着人呼啦啦涌入了四合院。

一个京城里的破落户,正在跟王总旗签订房屋买卖文契。

王总旗见常风来了大为惊诧:“常,常爷。”

徐胖子怒斥他道:“常爷也是你叫的?称官讳。”

王总旗连忙道:“是。见过常千户、徐副千户。”

常风拿起买卖文契一看,冷笑一声:“呵,北城的三进宅院。离锦衣卫还挺近。王元威,你最近发财了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