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73章 连常家的狗都封了官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三月一日,风和日丽,黄道吉日。宜恢复更新!)

自于谦起,兵权就是文官的命根子。其后数代,文官之所以敢动不动就跪谏,内阁敢驳回皇帝的圣旨,他们的底气就来源于兵权。

换成亲掌兵权的太祖、太宗、宣宗.文官要敢跟皇帝顶牛,别说人了,家里的狗都要被炖成火锅,鸡蛋都要摇散黄,蚯蚓都要劈两半儿,还是竖着劈。

如今正德帝说要收回兵权,梁储即便再平庸也要一反常态跟他去争。

梁储道:“皇上,统兵权归五军都督府,调兵权归兵部,这是祖制!祖制不可违啊!”

正德帝冷笑一声:“呵,祖制,又是祖制。那我问你,太宗爷亲掌天下兵马,算不算祖制?”

“更别提太祖皇帝本就是带兵的统帅出身!朕意已决,万难更改!”

“如果你们文官有异议,便出去问问帐外将士们和他们手中的刀同不同意!”

梁储赫然发现,正德帝不是在跟他商量,而是威胁!

常风心忖:自古以来君王立威有两件法宝。一是杀人,二是打胜仗。后者又比前者更能服人心。

如今应州大胜,一雪土木堡之耻。皇上在军中威望达到了顶点。

皇上收回天下兵权,虽尚未发布明诏,昭告天下,但在事实上木已成舟,万难改变。

且正如皇上所言,今日应州之战,足以证明他有统帅好天下明军的能力。

一句话——兵权归于皇权,不失为一件好事。

想到此,常风高呼一声:“皇上,圣明啊!”

这一声大喊将账中的众人吓了一跳,甚至吓到了正德帝。

正德帝道:“朕的姨夫啊,你能不能别老一惊一乍的?”

常风卖起了糊涂:“啊!臣乃肺腑之言!皇上就是圣明啊!古往今来之帝王,皇上最圣明!”

正德帝咳嗽了一声:“别给朕戴高帽了!朕问伱,朕将兵权收归皇家,你是怎么看的?不要给朕和稀泥,朕要你明确的态度。”

正德帝说虽这么说,内心却很受用。古往今来哪个皇帝不爱被人戴高帽?就算是外国的国王、大统领、卡卡一类也不能例外。戴高乐嘛!

常风收敛装出来的糊涂相,正色道:“禀皇上。《诗经·小雅·北山》有云,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臣斗胆引申之——天下兵马皆乃王兵!”

“君王统调王兵,本来就该如此!”

梁储大喊道:“锦安侯,你难道忘记土木堡之变的前车之鉴了嘛?”

常风针锋相对:“梁首辅,难道你忘记了太宗五征蒙古,纵横草原的光耀千秋之史实了嘛?”

“相比于英宗爷,当今天子更像太宗爷!这是不争的事实!门外堆积如山的鞑靼人头便是铁证!”

正德帝一拍手:“噫!说得好!知朕者,常风也!刚才他那番宏论,正是朕想说的话!”

常风又恢复了稀里糊涂的表情:“呃,皇上乃是圣明之君哇。臣能够追随圣君真是祖坟遭雷劈炸了才修得的福分。”

常风的话逗得正德帝龙颜大悦:“哈哈。朕赐你白银万两,修缮祖坟!”

常风叩首:“谢皇上恩典!”

虽是戏言,但皇帝金口玉牙。一万两银子呢,常风不要白不要。

在君主与文官的兵权之争中,身为老臣、勋贵、老缇帅的常风第一个亮明态度,站到了正德帝一边。常风投之以桃,正德帝自然要报之以李。

正德帝道:“此番应州之战,常家可谓立下了不世之功!常青云从始至终追随朕左右自不必说。”

“皇姨更是救了朕的命。”

“常风率领宣府兵在最关键的时刻赶到,使僵持的战局顷刻逆转。这更是天大的功劳!”

“更别提户部署理右侍郎常破奴替朕调度军饷、粮草有功。虽他人不在应州,但依旧是应州之战的大功臣!”

“朕已封皇姨为镇国.啊不,威国夫人。”

正德帝一时口误,吓得常风下意识一哆嗦。

正德帝道:“朕看,常风嫡孙常青云,凭功可封伴读郎!职文官从五品!”

常青云年仅十三,没有功名。正德帝封他为从五品文官是不合大明官制的。但正德帝不是一个拘泥于旧规矩的人。他最喜欢的事就是打破规矩。

大明的读书人寒窗十年,头悬梁锥刺股外加冷水泼头,县试、府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一路考下来。即便从万千学子中脱颖而出,得中进士,不过授个文官正七品。成为一甲前三、二甲前十才有机会得授文官从六品。

而十三岁的常青云,起步就是个文官从五品。在起跑线了赢了那些读书人十万八千里。

说常青云是含着金汤匙出生、成长都说轻了。这货简直就是老天爷掐着他脖子往他嘴里塞大金元宝。

常青云在常风、刘笑嫣所住的帐篷里呢,不在正德帝的帅帐之内。

常风叩首大呼:“臣代臣孙,谢皇上恩典!皇上圣明啊!”

正德帝继续说道:“常破奴居中调度粮草、军饷、军械有方!朕理应升他的官以示奖掖。”

梁储一愣,提醒道:“皇上,常破奴今年不过三十岁,已做了户部署理右侍郎,职从三品。已是大明自开国以来最年轻的六部堂官。”

“且他.既非一甲前三出身,亦非二甲,而是三甲榜尾。再升他不妥啊!”

涉及儿子常破奴的官职升迁,常风不便多言。他看了一眼张永。

张永心领神会,开口道:“首辅,圣上乃是古往今来第一大有为之君主。有为之君用人,向来不拘一格!”

“您梁首辅是成化十四年的二甲第一传胪,才高八斗,学富五车。不知对《孟子》是否通阅?”

张永问一位二甲第一出身的内阁首辅、文官领袖是否通阅《孟子》。就好比问一个经年老嫖客是不是童子身。

梁储怒视着张永:“张公公这话是何意?《孟子》我岂止是通阅?我十岁时便能倒背如流!”

张永抖了包袱:“既然梁首辅对《孟子》倒背如流。那您一定记得里面有这样一段话。”

梁储问:“哪一段?”

张永清了清嗓子,吊起了书袋:“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常破奴这个三甲榜尾,不比他们出身高贵?更别提常破奴还是侯爵世子!’

“且皇上用人,一向只看功过!您这个内阁首揆应该晓得,应州这一仗,常破奴为皇上调度粮草军饷有多么不易!”

“难道您想让皇上有功不赏,有过不罚嘛?难道您想让皇上当昏君?”

梁储哑口无言。老梁跟后世某位爱写锦衣卫的胖作者一样,虽满腹经纶,一大肚子学问,但不善言辞。张永一席话让他无法辩驳。

正德帝笑道:“张永说得好!三十岁怎么了?甘罗十二岁拜相!科举名次靠后又如何?开国丞相李善长,元末时连进士都不是,只是个举人!”

“朕意已决!去掉常破奴官讳前‘署理’二字,实任户部右侍郎,升正三品!另授詹事府詹事!”

詹事府乃是太子的属官机构。詹事是太子的首席辅官。太子若即位,詹事便是辅政大臣。

正德帝虽没有子嗣。但詹事仍然属于一个荣誉职衔。非皇帝心腹重臣不可得之。

正德帝不仅给常破奴转了正,还给予了他一个无上的荣誉职衔。

正德帝话音刚落,常风又开始嚎丧了:“皇上!圣明啊!臣代犬子谢皇上恩典!”

正德帝吓了一大跳:“朕的姨夫啊,朕求你了,别老一惊一炸!朕胆子小!”

常风装疯卖傻:“啊?皇上胆小?皇上胆子可不小!敢在双方数十万兵马当中纵横、冲锋、杀敌。您的胆量、勇气堪比太祖、太宗!”

正德帝着实被常风舔舒服了:“哈!姨夫你言过其实了啊!朕怎么敢跟太祖、太宗比。”

常风道:“臣说的是肺腑之言。今日应州之战,可与太祖定天下的鄱阳湖水战相比。可与太宗平定草原的忽兰忽失温大捷相比!”

正德帝被常风夸得春风满面,洋洋得意,一脸红光。

梁储皱着眉头,心中暗想:都说常风是个刚烈直臣。怎么这几年越来越像一个嘴上抹蜜的佞臣、弄臣了?

正德帝笑道:“接下来该赏常风了!在爵位上你已是侯爵。大明封公,需有盖世之功。朕若封你公爵,未免会让你遭人非议。还是算了。”

“至于官职。你如今是中军都督掌南镇抚司事。已经是大明的最高武将,升无可升。”

“但朕又不能不奖赏你。这样吧,朕特旨恩准你兼任前军都督。一人身兼两都督,这是大明自开国以来未有过的先例。”

“你意下如何?”

梁储目瞪口呆:“皇上,您都说了,一人身兼两军都督没有先例!”

正德帝道:“梁卿,朕开了先例不就有了嘛?”

常风并未客气。多年宦海沉浮让他明白一个道理,在官场里,谦让是最无用的美德。

常风高呼道:“皇上.”

正德帝立即喊了一声:“圣明啊!朕就知道你又要嚎朕圣明!对对对,你嚎得对,朕的确圣明行了吧?”

常风这老戏精,此刻已老泪纵横:“呜呜呜!皇上如此看重老臣。老臣这辈子没白活啊!没白活!”

正德帝道:“好了!别哭鼻子抹眼泪了。常家还有谁没封来着?”

“啊对,你的侧室九夫人如今是二品诰命。朕授她一品诰命。你的小妾碧云如今是三品诰命,让她也跟着你沾沾光,授个二品诰命吧!”

正德帝对常家从上到下升赏封授了个遍,是要表达一个态度:谁支持朕亲掌天下兵权,朕就让谁一人得道,家里鸡犬都跟着升天!

正德帝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他话锋一转:“朕对常家的恩赐好像还不够大。”

张永提醒:“宛平郡主常恬和仪宾黄元”

正德帝笑道:“算了算了。俗话说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朕的皇姑已不算常家人了,她是黄家的人。”

“再说她已是异姓郡主。再往上就要封公主了。异姓封公主有些太出格。”

突然间,正德帝一拍脑瓜:“朕想起来啦!姨夫,你家里是不是养了条狗,名叫‘狗屎’?”

狗屎是一条三岁大的莱州红。这缺德带冒烟的名字是常青云给取的。

常风一愣:“啊,回皇上,是。”

正德帝道:“朕听母后说过。狗屎的先祖大有来历。它的先祖名叫虎子。在成化末年参加过保储,是父皇顺利登基的大功臣啊!”

常风答:“回皇上,正是。”

正德帝笑道:“朕还听说姨夫颇为清廉。从不收官员们送的贿赂。若有官员行贿,狗屎能闻着味儿,朝行贿者狂吠,将行贿者赶出大门。”

“有这回事嘛?”

常风答:“有。”

正德帝笑道:“好一条维护主人清名的狗!朕决定了!封狗屎为都察院清廉大御史!职文官正五品!”

此言一出,常风没有嚎圣明,而是愣在了原地。

不仅是常风愣了,梁储、张永也愣了,随侍的官员、将领全愣了。

众人皆知,当今皇上爱胡乱编造官职。

但封一条名为“狗屎”的狗为“都察院清廉大御史”.未免有些耸人听闻。

片刻后,常风琢磨出了正德帝的心思:皇上最恨只会聒噪的言官御史。封我家狗屎为正五品御史,无非是在讽刺都察院的那堆御史还不如一条狗呢!

我家狗的名字又叫“狗屎”。引申说就是都察院的那堆御史还赶不上一坨狗屎。

损!真损!皇上真是食铁兽等饭吃,笋到家了。

正德帝道:“姨夫,你还不快替你家狗屎谢恩?”

常风叩首:“啊!臣代臣家贱犬,谢皇上隆恩!”

正德帝这道封赏,已经毁了梁储的三观。梁储终于反应过来:“皇上,官位乃朝廷名器也。怎能随意授予一条狗?”

正德帝正色道:“可是,朝廷里有些官员满嘴仁义道德,心里想得却全是升官发财、美女满怀。他们还赶不上常家的狗呢!凭什么他们能身穿官服,开衙建府,起居八座?常家的狗就不行?”

梁储语塞:“这,这”

正德帝道:“罢了!此事就这样定下了!张永,回京后你让针工局给常家的‘狗屎’量身裁做一套官服、官帽。”

“诸卿都听了!只要谁忠诚于朕,勉力办差。朕不光会封赏他全家,连他的看门狗朕一样会授予官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