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79章 常风就是个老六(五千字章)

书名: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作者:咱叫刘可乐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06

欲擒,必故纵。

接下来的七天里,正德帝患上了严重的相思病。

身为大明皇帝,十五岁的他虽已经床笫之事,暖床宫女一大堆。但用后世的话说,正德帝尚未有过恋爱经历。

正德帝每天手里攥着夏冬月的荷包,除了发呆就是发呆。早朝时宛如一个木头人。

吓得张太后还以为好大儿长期受文官们的压制,心情压抑导致害上了呆愚症。找了一堆太医给他号脉。结果自然是无病可查,无病可治。

这七天,正德帝也不是什么事儿都不干。他每天的主要精力用在了骂常风上。

每日早朝过后,正德帝总要让常风跟他进乾清宫,询问少女的下落。常风为了吊足正德帝的胃口,回回推说还未查到人。

这日,乾清宫内。

正德帝怒视着常风。常风跪在地上一副诚惶诚恐的表情。

正德帝愤怒的将龙案上的铜罄摔在了地上,发出一声祖传龙啸:“欺天啦!常风,你久沐皇恩,久食皇禄。到头来呢?连个姑娘你都查不到?”

“哦,朕知道了。一定是你敷衍塞责,玩忽职守,没有用心查!”

“啊呀!如果连伱都不可靠,满朝文武还有谁是值得朕信赖的呢?”

正德帝脾气发完。常风终于开口:“禀皇上,那姑娘我们锦衣卫已经查到了!”

正德帝属狗脸的,说变就变。刚才脸上还是狂风暴雨,一听这话立马雨过天晴了。嘴裂的像个蛤蟆。

正德帝喜上眉梢:“什么?好姨父,你怎么不早说?”

常风一脸委屈的表情:“皇上,自臣进了大殿,您就在骂臣。臣不敢打断您的斥骂啊。那样岂不毫无人臣之礼?”

正德帝急不可耐:“快说,那姑娘姓甚名谁,芳龄几许,家住哪里,可有婚配,喜好如何?”

常风笑道:“皇上,您猜怎么着?嘿,那姑娘竟在礼部的选后花册上!参与了皇后甄选!正要过初选关呢!”

正德帝听到这话,简直就是老太太钻被窝,给爷整乐了。

他的嘴几乎快裂到了后耳朵根:“啊!这真是天定的缘分啊!快说,她姓甚名谁.”

常风拱手:“回禀皇上,此女名叫夏冬月。乃北直隶大兴县庞各庄士绅夏儒之女,年方十五,与皇上同岁。其族籍乃应天,属江南名门之后。她的六世族夏彦广在洪武年时官至浙江参政。”

“可惜到了夏儒这一代,夏家衰败。夏儒名下只有薄田九十七亩。但斯是陋室,惟吾德馨。夏儒虽清贫,却品性纯良、博学多识,平日里在乡间积德行善、矜贫救厄。被庞各庄乡亲尊称为‘夏大善人’、‘夏活菩萨’。”

“夏儒之善,可不是臣红口白牙胡说。有大兴县知县呈上的保荐信为证。”

正德帝一拍手:“噫!好!名门之后、家道中落,再加上夏家的家主是个出名的良善之人.夏家与皇家结亲再合适不过了!”

“说说夏冬月。”

常风答:“夏儒自夏冬月小时,就教授她女四书。这夏冬月知书达理,品貌好、德行也好。看到冬天路边冻饿蜷缩的野猫都要流眼泪。”

“简直就是人美心善,菩萨心肠。皇上,有道是女儿随爹。爹是活菩萨,女儿自然也是女菩萨。”

“哦对了,臣还查到,夏冬月那日回家后,跟家里人说,她被地痞调戏,遇到了一位玉树临风、潇洒倜傥、武功高强的少年英雄搭救。”

常风借夏冬月之口,给正德帝带了几顶高帽。

正德帝乐得合不拢嘴:“哈,朕有那么好嘛?这冬月姑娘,真是对朕过誉了啊!”

常风接着说:“皇上,民间有言,骆驼倒了架子还在。夏冬月虽是小士绅之女,但她祖上毕竟是南都名门!礼部海选时派员去问她的话。见她言谈举止落落大方,温文尔雅。既不羞涩,也不轻狂。”

“依着臣看呐,这真是天赐良缘。皇上您自登基后敬天爱民,老天爷降下福报,让您机缘巧合遇见此等佳人。她要是入宫做个选侍、淑女.”

正德帝小手一挥,打断了常风的话:“此等佳人,只做个选侍、淑女怎么够?”

常风用试探的口气说:“皇上是要封她做美人、才人?”

正德帝摇头:“不止。”

常风装出惊讶的表情:“皇上别是要封她做昭仪、婕妤吧?啊呀,这真是善有善报。夏家积德行善,换来家族中出了一位昭仪、婕妤。”

正德帝摆手:“不止。”

常风故意把嘴长成了鸭蛋状:“啊?皇上难道要封她为嫔或妃?夏家的祖坟真是冒青烟了!”

正德帝头摇得像拨浪鼓:“不止。”

常风眼睛瞪得像铜铃:“啊呀!皇上是要封她为贵妃?夏家的祖坟真的是喷火了!”

正德帝依旧摇头:“不止。”

常风继续莫名惊诧:“皇上难道要封她为皇贵妃?夏家的祖坟真是被雷劈了!”

正德帝道:“算了,明跟姨父你说了吧。朕打算立夏姑娘为后。”

常风故意一副呆若木鸡的表情,良久才开口:“夏,夏家的祖坟炸了。皇上,立后不是小事。您要谨慎而为啊。”

正德帝道:“朕听母后说,当初先皇见到她,一眼就认准了她是未来的皇后。十八年间,先皇只专情于母后一人。”

“朕是先皇血脉,故相信男女之间的一见倾心。”

常风故意顾左右而言他:“啊,一见倾心啊。语出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书中有云‘主上与将军风殊类别;一见倾心;亲如宗戚.”

正德帝道:“姨父,别在这儿给朕掉书袋装糊涂。朕与你心知肚明,立后不是朕一个人说了算。你要帮朕。”

至少在正德朝,立后之事的确不是少年天子一句话就能搞定的。

在立后之事上,程序完整要大于皇帝意愿。

海选、初选、复选、精选、宫选、观选(晋嫔)、选三、钦定,八道程序一道不能少。

正德帝又道:“俗话说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朕让你们父子负责选后,不就是为了给朕挑一个称心如意的皇后嘛?”

“你们父子至少要保夏姑娘进到宫选。”

从海选到精选,前四步是礼部负责;宫选是内宦负责;观选、选三是太后做决定;钦定则是皇帝本人做决定。

也就是说,只要常风父子将夏冬月送入宫选,接下来的事自有正德帝去办。

常风一口答应了下来:“皇上放心。臣一定将此事办得漂漂亮亮的。”

正德帝突然说:“对了。朕打算给夏家送一些财帛。财帛从内承运库出。但选后之事刚刚才到第一步海选,现在给她家送东西又太招眼了。”

“一旦让刘、谢二位先生知道,必定从中作梗。”

“这样吧。你去找刘瑾,从内承运库拿五千两银子,三匹金陵云锦,三十匹苏绣,一百匹上等杭州丝绸,给夏家送去不要以朕的名义送。”

常风问:“那以谁的名义送?”

正德帝道:“你自己看着办吧。把东西送到就成。朕看上的佳人,吃穿用度皆得是天下最好的!”

常风心里乐开了花:哈哈,既然皇上您这么吩咐,就别怪咱老常借花献佛,送假人情了!

我就以义父的身份,给义女夏冬月送这批财帛。这么一注大财.夏家不得对咱老常感恩戴德?

常风老六也!

常风提醒正德帝:“皇上,您看上夏姑娘之事,一定要严守秘密。不能让任何人知晓。”

“若抬举夏姑娘的事秘密进行,一定会水到渠成,让皇上您得偿所愿。”

“一旦泄露出去.您刚才也说了,刘、谢二位先生恐怕会作梗。”

“故臣去刘公公那儿搬财帛,绝不能告诉刘公公用途。需知,君不密则失臣,臣不密则失身,几事不密则成害啊!”

正德帝笑道:“不愧是朕的锦衣卫头子!办事就是缜密!连刘瑾都瞒着?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常风拱手:“那臣这就去办差?”

正德帝笑道:“去吧!此事若成,算姨父你成全了朕的姻缘!”

常风来到了司礼监值房。刘瑾如今管着内承运库,是皇帝私房钱的CFO。

刘瑾笑道:“小叔叔,您怎么来了?”

常风看了一眼值房中坐着的王岳,压低声音道:“借一步说话。”

如今的司礼监,掌印加秉笔共有六人。

掌印是萧敬、首席秉笔是钱能。两个老家伙深谙一朝天子一朝臣、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更比一代浪的道理。自正德帝登基后,他们就当起了甩手掌柜,不怎么管事。

秉笔刘瑾、张永皆是八虎成员,正德帝的心腹内官。二人一文一武。刘瑾在司礼监管政务。张永兼着御马监掌印管十二团营、亲军卫。

秉笔谷大用当初背叛李广,投靠刘瑾,是刘瑾的心腹。刘瑾说屎是香的,他都会附和“我吃过,我吃过,真比肉还香”。

谷大用兼任东厂督公,是锦衣卫名义上的主子。但有常风这个老资格在,锦衣卫在实际上脱离了东厂的监管。

最后一位秉笔便是王岳。此人原是直殿监的掌印,不知怎么巴结上了刘健。被刘健推荐进了司礼监担任秉笔。

可以说,王岳是文官集团在司礼监中安插的钉子。

故而八虎也好,常风也罢,要谈什么要紧事,都要避开王岳。

刘瑾跟常风出得司礼监。

常风道:“传皇上口谕。你从内承运库拿五千两银子,三匹金陵云锦,三十匹苏绣,一百匹上等杭州丝绸给我。我要拿着这批财帛去帮皇上办一件急差。”

刘瑾问:“什么差事?”

常风叹了声:“唉,照理说,就咱们这么关系,我什么事都不会瞒着你。可是皇上再三叮嘱我,此事要秘而不宣。就算是你也不能说.”

刘瑾装起了名侦探柯南,开始推理:“这么一大注财帛想来一定是送人的。普天下最好财帛的便是文官。想来是皇上要收买刘、谢一方的哪个文官,为己所用?”

常风打起了马虎眼:“啊,有些事情心照不宣。”

刘瑾笑道:“得嘞,走,咱们这就去内承运库。你点一批大汉将军,把财帛运出宫。”

两日之后,城南驴吊子胡同。

驴吊子胡同里的这座宅子是常风的父亲留给他的遗业,属常家祖屋。

后来常风发迹,跟刘笑嫣完婚。老丈人刘秉义大方的送了一座新宅,作为常风的府邸。常风兄妹就搬了出去。

常风这回把祖屋都给了夏家,可谓不惜血本。

夏家人已经搬了过来。

常风带着人,赶着四辆马车来到老宅门前。五大三粗的力士们开始往院里搬运一个个崭新的大箱子。

夏儒连忙出来相迎:“常都督。”

常风连忙道:“夏世兄,说了多少遍了,以后见了我唤我一声常老弟就是了!你要老这样,咱们就不是异父异母的亲兄弟了!”

夏儒笑道:“好,那我就托大,喊您一声常老弟。常老弟,这么多箱子是?”

常风道:“咱们进屋说话。”

力士们将一堆大箱子搬到了堂屋里。堂屋顿时满满当当。

常风道:“我这宅子太小。你先住着。过段日子,恐怕皇上要赐你一座七进七开的国丈府呢!”

夏儒打量着那些箱子:“常老弟,别卖关子了。这些东西是?”

常风道:“把我那乖闺女叫来。”

夏儒照办,喊来了夏冬月。

常风开始一个个打开箱子。

小门小户的夏家父女,被箱中之物惊呆了!

常风笑道:“这两箱银子一共五千两。你看,全是二十两的内库锭,打着内承运库的烙子。你们放心,这些都是先皇历年赏赐我的,你们可以大胆花。”

“啊,这三十匹苏绣给我乖闺女做衣裳。”

夏冬月咋舌:“那得做多少套衣裳?我怎么穿的完?”

常风道:“三十匹不多啊!一匹做两套衣裳。三十匹才六十套。春夏秋冬四季各十五套。京城权贵人家的千金,哪个每季没有十几套衣裳穿?”

“我常风的义女,可不能失了体面!”

夏家父女果然用感恩戴德的目光看着常风。

常风又道:“这一百匹杭州丝绸是最上等的。在京城里跟银子一样使。将来乖闺女入了宫,夏家就是皇亲国戚。免不了要赏人。这些就给夏世兄以后赏人用吧。”

夏儒作势就要给常风跪下:“常老弟,你对夏家真没得说,我给你磕头了!”

常风却搀住了夏儒:“兄长跪弟弟,弟弟是要挨天打雷劈的!快别这样。我可不想出门就被五雷轰顶。”

片刻后,常风打开了最后一个箱子。

夏儒父女盯着箱中之物,眼睛都看直了!

常风笑道:“这里面是三匹江南织造局贡上来的云锦。也是先皇赏我的。我转赠给冬月。”

“你们看,这云锦色泽光彩绚烂,美若天上云霞。用料考究、图案精美、锦上纹路绚丽。这东西向来有寸锦寸金的说法。蜀锦跟云锦一笔就是个丸子辈儿的!”

“实话实说,这三匹云锦值三百两黄金呢!也只有这样上等的织锦,才配得上我的好闺女小冬月。”

“怎么样冬月,喜欢嘛?”

夏冬月此刻已经泪流满面,“噗通”就给常风跪下了:“义父说兄长跪弟弟会天打雷劈。女儿跪父亲总该顺应天理。女儿谢义父。您也好,义母、小娘、嫂嫂们也罢,待我真如一家人!”

常风正色道:“冬月,起来,不准跪!你是要当皇后的人,除了皇上、太后,没人值得你跪!”

“砰、砰、砰!”常风说这话的时候很激动,还拍了三下桌子。

夏儒道:“咱们女儿成为皇后的事,八字还没一撇。她能进宫当个选侍、淑女我就心满意足了”

常风伸出手,放在了夏儒的肩膀上:“世兄。贱内前几晚做梦,梦到冬月竟是她前世的女儿。”

“为了冬月成为皇后,我常风就算散尽家财上下打点.不,就算赌上全家性命,也要让冬月飞上枝头,成为正儿八经的后宫金凤!”

夏儒好歹活了四十多年,不是傻子,而是个精明的小地主。

他自然知道,常风全力争取让夏冬月当皇后是有目的。

但夏儒依旧感激常风。最起码,常风选择了身份低微的夏家、选择了夏冬月。让夏家有了成为皇亲国戚的机会。

夏儒一字一顿的说:“若冬月真能成为皇后。常家便是夏家十代、百代的恩人!夏家今后一定尽全力报恩!”

常风笑道:“咱们已经是一家人了,还谈什么报恩不报恩的呢?”

常风就是个老六。拿着正德帝的财帛,给他自己做人情。搞得夏家父女恨不能给他立长生牌位,天天烧香,日日磕头。

出得夏府。千户巴沙走了过来。

巴沙压低声音:“常爷,帮咱们演戏的那两个无赖已经.”

巴沙做了个割喉的手势。

常风微微点头:“嗯,知道了。”

常风不是什么人都杀。那两个地痞无赖本来就是踹寡妇门、挖绝户坟的货色除了没有爵位,这两人跟张鹤龄兄弟没有任何区别。

这样的人,杀了算是为民除害。

常风叮嘱巴沙:“你带十个湘西巷出身的老弟兄,护在这宅子周围。一定要保证冬月姑娘的安全。”

巴沙拱手:“帅爷放心。”

常风回到了锦衣卫的值房之中。一位不速之客来访。

来的人是正德帝身边的宠臣,江彬。

常风拱手:“江总兵,皇上又有旨意嘛?”

江彬刚刚被封为宣府、大同两镇总兵。但正德帝让他“遥领”,留在宫中。

遥领是唐时古制,即只担任职名不亲往任职。

譬如唐代的都城长安、陪都洛阳设府,长官为牧,由亲王遥领,实际主持政务的是尹。

江彬笑道:“常帅爷,皇上没有旨意。晚辈这趟来不是为公事,而是为私事。”

常风问:“哦?什么私事值得江总兵亲自跑一趟?”

江彬收敛笑容:“那日皇上英雄救美,我看出来了,是一场戏是常帅爷安排的吧?”

常风眉头一皱:不好,本以为天衣无缝,还是被江彬这个人精看穿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