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224章 南诏的野心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安西都护府,于阗。

两个月前,苏定方便悄悄率领一支军队,来到于阗驻扎。

为掩人耳目,他先将驻守于阗的将领,换成自己心腹,又将军营扎在一处名为黑山的隐秘之处。

就连于阗镇的百姓们,也不知道附近多了一支军队。

不过有心人还是能够发现端倪。

因为最近有大量的马匹、骆驼、物资,都被悄悄运送到于阗。

于阗是安西四镇中,人口最少的一镇,因临近昆仑山,四周荒无人烟,根本不需这么多物资。

但奇怪归奇怪,谁也不清楚到底是什么原因,更不会去深究。

此时,黑山脚下的唐军大营,尽是一片忙碌,营中马匹、骆驼比人还多,它们原本就吃的多,故而需要准备大量的草料。

光是装运牲畜的草料辎车,就有两千多辆,另外还有一千多辆马车,装运军队所需的食物和军械。

这次出征,李治可谓是大手笔,一万远征军,每人配备五匹马,三匹骆驼,两件冬衣。

幸好征讨突厥、铁勒时,获得了大量马匹和骆驼,才得以充分供给,否则就只能从官营牧场调用,影响到马匹繁殖。

苏定方正在营帐内研究地图。

他最近什么都不干,练兵的事都交给部下去负责,就一门心思研究地图。

苏毗蓝雅来到于阗后,便被他拉着问了很多地图上的情况,结果一番问下来,很多问题连蓝雅也答不出来。

这也没法,吐蕃北面太过荒芜,连吐蕃人的地图都未必能有多详细,苏毗蓝雅知道的也不是太清楚。

在别人看来,苏定方行军风格大胆,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每次大胆行军之前,都会谨慎的研究作战计划,

正当苏定方研究一个名为“昂拉仁”的地方时,裴行俭进入他的营帐。

“都护,薛都护那边传来了消息。”

裴行俭最近离开了碎叶城,负责帮苏定方调度后勤物资,所以也一直留在于阗。

苏定方抬头问道:“他们出兵的时间定好了吗?”

“七月初一。”

“长安可传来命令?”

裴行俭道:“没有,看来陛下真的不打算干涉前线战事,准备尽数交付于我们。”

苏定方点点头,沉声道:“我们不能等到七月初一,要提前动手。”

裴行俭愣道:“提前?”

苏定方缓缓道:“根据我仔细研究,咱们要从于阗穿过昆仑山,前往逻些城,少则五个月,多则一年。”

裴行俭微微变色,道:“苏毗蓝雅不是说三个多月就行了吗?”

苏定方摇头道:“她是按照从吐蕃到于阗来计算的,同样的路,从不同方向走,难度绝不相同,何况我们要带如此多的辎重。”

裴行俭道:“若是如此的话,最快年底抵达逻些城,慢的话要到明年六月。”

苏定方道:“所以需要先尽快出发,薛仁贵的主力大军为我们打掩护,拖的时间越长,对我们越不利!”

裴行俭点点头,道:“您离开后,我会按照计划,在凉州集结兵马,做好进攻的态势。”

大唐攻打吐蕃,不可能只从松州出兵。

倘若安西都护府没有任何动静,吐蕃人反而会生出警惕。

所以裴行俭需要调动安西兵马,做出随时从乌海方向,进攻吐蕃的态势。

那么吐蕃只会派人盯着凉州这支军队,不会想到另有一支人马,已从于阗出发。

苏定方提醒道:“也要小心大食的动静,前两日石国传来消息,大食国似乎在暗中调动军队,不得不防。”

裴行俭道:“您放心,只要大食有任何异动,我会立刻返回碎叶城。”

……

当大唐积极筹措攻打吐蕃的事宜时,岭南道的南边,六诏国也开始了军事集结。

自从吐蕃突袭入侵天竺后,他们便有了很强的危机意识,巴不得大唐早点出兵攻打吐蕃。

就算无法消灭吐蕃,只要能重创吐蕃,六诏的危机就解除了。

结果一等就等了大半年,这大半年来,他们一直防备着吐蕃偷袭,都有点草木皆兵了。

六诏之中,只有南诏国最为轻松。

他们位于最南边,与吐蕃并不接壤。

南诏又被称为蒙舍诏,原本是哀牢一族的分支,迁移到邪龙地区,与土著混血后,逐渐壮大,形成国家。

南诏和其他五诏一样,都已经归附大唐,划为羁縻州,南诏被划为巍州,首领细奴逻担任刺史。

细奴逻在前年,曾派儿子出使大唐,结果儿子被吐蕃人杀死。

吐蕃人还假扮成南诏使节,在长安闹事。

此事发生后,细奴逻极为恼怒。

虽然大唐皇帝没有派人来申饬他,但此事发生后,他在洱海区域的地位,明显下降。

以前六诏国去交州都督府集议时,南诏都是坐第三顺位。

发生此事后,交州都督府对他态度冷淡了许多,他的座次也降到了第五顺位,在洱海地区威望下降不少。

细奴逻从那时便开始积极练兵,准备协助大唐攻打吐蕃,恢复声望。

这一日,他终于收到交州都督府的消息,唐军准备攻打吐蕃,让六诏国协同进攻。

细奴逻当即命人召集手下大将,商议作战计划。

等他与诸将商议完毕后,他最喜欢的儿子逻盛炎,来到屋中。

“父亲,您真的准备举全国之兵,协助大唐攻打吐蕃吗?”逻盛炎问。

细奴逻道:“那是自然,吐蕃欺人太甚,正要教训他们一番,让他们知道我们的厉害!”

逻盛炎皱眉道:“父亲,咱们帮助唐人打赢了,又有什么好处?您看其他五诏,之前闹得热火朝天,恨不得立刻攻打吐蕃。”

“可我派人打听过了,他们集结的人马,都不超过五千。”

细奴逻瞥了他一眼,道:“你在质疑我的决定?”

逻盛炎低声道:“孩儿只是不明白,咱们就算举全国之兵,也不过两万,倘若都消耗在吐蕃,其他诏肯定会来攻打我们!”

细奴逻哼了一声,道:“你懂什么,你以为我真的只是为了报仇?”

逻盛炎愣道:“那您是为了什么?”

细奴逻朝左右挥手道:“都退下,守在门外。”

待屋中只剩父子两人后,细奴逻沉声道:“你知道你祖先当初脱离哀牢一族时,立下过什么宏愿吗?”

逻盛炎摇了摇头。

“你听好了,他当时便下定决心,要重新统一洱海地区,重现哀牢国的荣光!”

逻盛炎变色道:“这……能做到吗?”

细奴逻哼道:“仅凭我们,当然做不到,你想想看,河蛮人何等强大,为何一直无法统一六诏呢?”

河蛮人所在的国家,便是浪穹诏,在六诏中顺位第一,曾经还跟大唐打过仗,实力远胜其他五诏。

逻盛炎道:“是因为大唐不允许吧?”

细奴逻笑道:“说对了,六诏能否统一,不由咱们说了算,而是要获得唐朝的支持才行。”

逻盛炎怔怔道:“所以您才如此卖力讨好唐人吗?”

细奴逻沉声道:“不是讨好,而是利用他们,等咱们统一了六诏,就谁也不必怕了。”

逻盛炎怀疑道:“可他们真的会支持我们统一六诏吗?”

细奴逻缓缓道:“信任需要一点一点建立,总而言之,这次出兵吐蕃,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其他五诏都只出兵五千,咱们却出兵两万,你觉得唐人会怎么想?”

逻盛炎恍然道:“他们肯定会瞧出只有咱们在尽心帮忙。”

细奴逻冷哼道:“咱们不仅要多出兵,还要打胜仗。要想统一六诏,仅靠唐人也不行,也要不断提高自己威望!”

半个月后,六诏国联军,共计四万多人,在浪穹诏集结。

随后等到七月初一,六国联军进入吐蕃境内。

与此同时,薛仁贵率领的唐羌联军,共计十余万人,也渡过了巴隆河,进入吐蕃地界。

战争的阴云,已笼罩在西羌高原之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07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