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7章 武家三妹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正日放了七天假,假日之后,官员们各自归衙,开始了节后的忙碌。

各地都督们都开始返回驻地,裴行俭去了安西,薛仁贵前往燕然都护府。

苏定方也有了新职位,同时担任瀚海都护府大都护、以及兼任营州都督。

瀚海都护府管的是东突厥,因其暂时还算老实,苏定方便去营州坐镇,监视朝鲜半岛的三个国家。

原来的营州都督程名振,被调为安州都督。

李治让苏定方兼任营州都督,也是为了震慑高句丽和百济。

自从大唐消灭西突厥后,这两个国家就撤军回来,一直盯着大唐,生怕大唐打过去。

李治如今的战略,是让河北休养生息,自然不会再攻打高句丽。

那么这两个国家发现后,肯定又会去打百济。

所以李治让苏定方坐镇营州,就是为了给他们施加压力,让他们不敢动手。

李治并不打算帮新罗,但也不希望高句丽吞并新罗。维持三国争霸的局面,挺好的。

王玄策也带领使节团前往天竺。

他只向李治提了一个要求,希望让蒋师仁继续给他当副使。

因为这次需要从西域绕过去,所以他走的很早,初四下午就带着大唐使节团,和各国使节团一起西行。

李治连续忙碌几天后,才终于得了些清闲。

这天上午,他先去温泉宫泡了个温泉,下午才回长安。

到了晚上,他来到立政殿陪武媚娘用膳。

饭间,一阵嘹亮的婴儿啼哭声响起。

发出哭声的是李显。

原来李治刚才吃饭时,李显一直盯着李治的饭碗,夹菜时,小脑袋还会一动一动的跟随。

正常来说,小婴儿三五个月,才会对大人吃的东西感兴趣。

李显刚出生不久,竟也对李治吃的东西好奇,令李治非常意外。

李治便把李显抱在身上,吃东西时,故意夹菜,假装给他吃,逗的他小嘴嚼空气时,再把菜塞入自己嘴巴。

没玩一会,李显就哭了起来。

武媚娘接过大哭的李显,细声哄着他,抬头嗔了李治一眼。

“陛下,您怎么也像个孩子。”

“你不觉得显儿很奇怪吗,这么小就开始馋大人的食物。”李治给自己找了个理由。

武媚娘道:“小孩子都会有些不一样的地方,陛下还记得贤儿小时候,三个月就会叫耶耶了吗?”

李治转头看向李贤,只见他正在保傅喂食下吃莺桃玲珑羹。

小家伙只需要张嘴就行,所以一边吃着,一边四顾张望,见李治看向他,露出一个灿烂的笑容。

李治摸了摸他的头,笑道:“是啊,贤儿以后长大了,一定很聪明。”

前几日天气不好,今日难得出了个大太阳,李治便和武媚娘带着两个婴儿,在秋谧园闲逛。

正逛到一片亭子时,忽见高安公主和义阳公主从另一条路走了过来。

两女快步过来,朝李治和武媚娘见安。

一群人便坐在园中的亭子里,说着闲话。

高安公主见李显小小的,很是可爱,朝李治道:“耶耶,儿能抱一下七郎吗?”

李治笑道:“那你抱一下,小心些便是。”

高安公主道:“儿一定小心。”过去将李显抱在怀里,亲了亲他的小脸。

两名保傅蹲在左右,伸手接在下面,防止李显掉下。

李治毕竟还有公务要忙,坐了一会,便起身离开了。

来到立政殿时,桌案上已堆积了不少诰书,大部分都已勾阅,需要李治处理的只有几本。

李治很快全部处理完毕,来到偏殿,四顾一看,高有道五人正在专心的阅览公文,动作已非常熟练了。

元万顷最先注意到李治,赶忙起身,拱手道:“微臣拜见陛下。”

其余人也赶忙跟着起身见礼。

李治靠在桌案上,抬手道:“都不必多礼,朕过来是嘱咐你们一件事,以后有任何关于修建宫殿庙宇的诰书,都不要勾阅,拿给朕批复。”

五人领命答应了。

后宫,武媚娘见李治离开后,便带着李显、李贤返回立政殿。

正日时,京城命妇们,也都会给皇后送上拜年的请帖。

武媚娘一般都会全部审阅完,绝不遗漏一封。

正当她阅览一封拜帖时,张多海忽然来报,欣喜的道:“殿下,柳城郡夫人入宫了,还带着三娘子。”

武媚娘眼中闪过一道喜悦的光芒,站起身,快步来到殿门口。

没一会,只见武顺和一名年轻女子走了过来。

那女子与武媚娘有五分神似,只是骨骼更加纤弱一些,秀目粉靥,柳腰花态。

走近后,那女子双目微红,似要扑入武媚娘怀里,最后忍住,敛衽一礼。

“妾身拜见皇后殿下。”

武媚娘快步过去,将她扶起,握着她双手,凝视了她一会,道:“小妹,当初阿姊把你夫郎贬出长安,你不怪阿姊吧?”

武如意微笑道:“阿姊是为夫郎好,我都知道的。”

武媚娘微微一笑,拉着她手进入屋中。

武顺跟在后面,笑道:“小妹,大姊没骗你吧,你二姊就念着你,我来时,她可从来不会出来迎接。”

武如意笑道:“那是因为我小,两位姊姊都关照我。”

武媚娘哼道:“你年纪虽小,却比你那位大姊可靠多了。”

武顺叹道:“哎,这个家没法过了。”

武如意见两位姊姊相互打趣,并不因身份而疏远,心中十分欢喜,掩嘴一笑。

三女进入屋中,两人坐在榻上,武如意则搬一张椅子,坐在两位姊姊中间。

武媚娘命保傅将李贤、李显都抱出来,认一认小姨娘。

李显只瞪着大眼睛瞧着,根本还不会认人。

李贤虽能开口,却只会几个词,教了他半天,他也只知道“娘娘、娘娘”的叫,却不会喊“姨姨”。

武媚娘说道:“弘儿去崇文馆读书了,等他回来,再让他和你见礼。”

武如意感叹道:“真羡慕阿姊,有这么多孩子。”

武媚娘柳眉一皱,道:“你嫁入郭府也有三年多了,怎么没有一点动静?是郭孝慎待你不好?”

武如意急忙摆手:“不,不,他待我很好,是我自己不争气。”

武顺一脸郑重的道:“小妹,要不让媚娘给你派个御医瞧瞧吧,这种事可不能忌医。”

武媚娘道:“那好办,你们离开时我传旨,让秦御医跟着去武府,悄悄替小妹诊治。”

武如意红着脸,低声道:“那就多谢二姊了。”

武媚娘向武如意问起在并州的生活情况,武如意一一答了。

武顺忽然道:“对了,媚娘,萧嗣业今日来咱们家恭贺元日,还带了不少礼物。”

武媚娘脸一沉,瞪了她一眼,似乎在说:“你怎么能让萧府的人进府?”

武顺苦着脸道:“我也不想啊,是郭郎子把他们请进来的。”

武如意忙道:“阿姊,那位萧尚书是来赔罪的,态度恳切。夫君说了,他与萧氏其他族人不同,当初并未反对您立后的事。”

武媚娘道:“罢了,既然你夫君出面调和,也不能驳他面子,以后萧尚书再来,以客礼相待。”

武如意喜道:“多谢阿姊。”

武媚娘带着妹妹到自己私库,给她挑选了很多奇珍异宝,另外还有些求子的贡品。

“如意,你可以多去大慈恩寺求子,那是陛下传旨敕建的寺庙,得天眷顾,又有玄奘法师主持,颇为灵验。”

武如意答应一声。

“小妹以后一定常去。”

武如意是个知书达理的人,她觉得身为皇后妹妹,更不能骄纵,提出去向郑贵妃几位嫔妃请安。

武媚娘微笑道:“去吧,徐充容和你一样喜爱诗词,你们应该会有很多话可以说。”

待武如意离开后,武媚娘将武顺带到里屋,说道:“阿姊,萧嗣业之事,还需谨慎。”

武顺愣道:“你还是信不过他?”

武媚娘侧头看着她,道:“萧氏家大业大,又曾是皇族出身,你以为仅凭萧嗣业一人,就能改变整个家族的态度吗?”

“那倒也是。”武顺点头。

武媚娘道:“陛下现在对萧嗣业很信任,咱们可以与他打交道,不过要把他和萧氏区分开来。”

武顺道:“我知道了。”

一个时辰后,武如意回到立政殿,到了申时,李弘也从崇文馆回来。

众人一起用了晚膳后,武家姐妹离开了皇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35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