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六十九章 朝堂讯问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崔文翰带着一众进士,穿过承天门大街,来到承天门时,一名官员来到他身边。

“崔郎中,来相要见您。”

崔文翰心中一沉,跟着那官员绕过一间官署,只见来济正站在署檐下,面无表情的望着他。

崔文翰走过去,拱手道:“来相。”

来济冷冷道:“崔文翰,还记得我那天跟你说过的话吗,让你不要后悔!”

崔文翰微微变色,道:“出什么事了吗?”

来济一字字道:“圣人刚刚下旨,要在偏殿再来一场考核,亲自考察所有入榜进士。”

崔文翰失声道:“什么?这不合祖制啊!”

来济冷冷道:“还不明白吗?太尉早就告诉过你了,圣人一开始就另有目的,你这蠢货,还不知死活的跳进去!”

崔文翰急道:“来相,救我!”

来济淡淡道:“局面至此,没人能救得了你了。”

崔文翰跪倒在地,泣声道:“来相,我错了,我真的错了,您不能见死不救啊!”

来济叹道:“早知今日,何必当初呢?一切都来不及了,以圣人如今的脾气,他要想做一件事,连太尉都阻挡不了。”

崔文翰呆若木鸡,道:“那我该怎么办?”

来济道:“事到如今,你已没有活路,还是考虑一下你的家人吧。”

崔文翰猛地一惊,过了好半晌,他低沉着声音道:“下官明白了,下官会将所有事情,都揽在身上,绝不牵扯任何人!”

来济看了他一眼,道:“好,总算还有点担当。”

崔文翰咬牙道:“下官也要您一个保证。”

来济缓缓道:“你放心,你家人的性命,我会保证。等过几年,风头过去,我再救他们出来。”

崔文翰朝来济叩了三个头。

来济淡淡道:“回去吧,记住一句话,你的嘴越严,你家人才越安全。”

考试的地点,就位于两仪殿左边的一座偏殿。

殿内已摆好近百张桌案,众进士被带入偏殿后,瞧见这些桌案,都一脸惊愕之色。

他们已瞧出来,桌案摆放的次序,根本不像设宴,倒更像是一场考试。

大殿四周,站满了披甲持锐的千牛卫,数十双眼睛盯着他们,比科举考试更加严格。

韦待举脸色苍白,道:“座主,这是什么情况?”

崔文翰面无表情的道:“陛下有旨,让你们再考一场。”

“什么?”

“为何如此?”

“以前可没这种先例啊!”

众进士大乱。

只有卢照邻等几人一言不发。

他们都是凭真本事考中进士,虽然心中也暗暗吃惊,毕竟有一身才学打底,并不慌乱。

崔文翰也没什么心力,再去跟他们解释,低着头不说话了。

偏殿北面,站着几名清流派官员,狄仁杰也在其中,他们都是李治所挑选出的新考官。

便在这时,薛仁贵大步走了进来,身后还跟着两名书生,正是高有道和杜易简。

崔文翰瞧见高有道后,脸上终于多了些反应,暗暗寻思:“他怎么也来了?”

狄仁杰与薛仁贵交流几句后,便朝崔文翰走了过来,微笑道:“崔郎中,赶紧去面圣吧,这里就由在下负责了。”

崔文翰脑袋一片空白,硬着头皮来到两仪殿,只见君王和满朝文武,都已在殿内列坐好。

他走进去时,竟有种上法场的感觉,每个大臣看自己的目光,都似在看一个死人。

崔文翰不敢去看皇帝的表情,叩首下拜。

“臣崔文翰,拜见陛下。”

李治淡淡道:“崔郎中,这次中举的考生有多少?”

崔文翰道:“进士科三十六人,明经科八十四人,一共一百二十名进士。”

李治道:“状元、二甲和三甲都是何人?”

唐朝时期,还没有榜眼和探花的说法。

崔文翰迟疑了一下,硬着头皮道:“状元宇文德,二甲韦待举,三甲萧明。”

此话一出,群臣顿时交头接耳。

李治目光一扫,道:“诸位大臣都听到了吧,这三人,就是我大唐今年最杰出的人才。”

这次被召入朝堂的全都是四品以上高官,个个是人精,一听姓氏,就知道三人都是世家子弟。

太仆卿萧锐、司农少卿韦弘机、少府监宇文乔对视一眼,都微微低下头。

这三名世家子弟成为前三甲,他们虽并未直接参与,却都是知情的。

刘仁轨、上官仪、徐孝德也相互交换眼神,表情中都多了几分笑意。

原本他们还如临大敌的防备,担心世家派系耍什么花招,败坏他们名声。

结果却高看他们了。

弄了半天,他们竟整出这样一出好戏。

同样幸灾乐祸的还有李义府、许敬宗等人。

李勣瞟了长孙无忌一眼,心中略觉奇怪,不知长孙无忌如此精明之人,为何会下如此一招昏棋。

长孙无忌眼观鼻,鼻观心,眼睛半睁半闭,似在神游天外。

李治朝上官仪道:“上官爱卿,你和大家讲讲,进士们现在在隔壁考的是什么?”

上官仪出列道:“回陛下,试题范围与科举差不多,只是具体题目,略作改动。”

李治道:“这么说来,科举考的好的人,今日应该也能考的不错了?”

上官仪道:“只要科举成绩属实,那么依臣之见,名次不会有太大变化。”

李治眉头一皱,道:“你为何特意强调成绩属实?难道还有考生作弊不成?”

上官仪正色道:“臣并无此意,只是臣最近听到一个谣言,不敢欺瞒陛下。”

李治道:“哦,什么谣言,说给大家听听。”

上官仪道:“臣听人说,这次的考题已经泄露。”

李治沉声道:“开考之前,考题只有朕、几位宰相和主考官知道,怎么会泄露?不会是坊间谣言吧?”

刘仁轨忽然出列,道:“陛下,科举乃为国家甄选人才,重中之重,就算是谣言,也不可轻忽,臣请旨,立刻彻查此事。”

李治道:“刘卿打算如何彻查?”

刘仁轨环视一圈,道:“有机会泄露考题之人,此刻都在大殿之上,陛下何不逐一询问?”

他接着又道:“此事迟早水落石出,有谁泄露考题,最好现在向陛下坦白,否则还要担上欺君之罪!”

来济脸色微变。

局面发展到这一步,大殿之上,每一个大臣心中都有了猜测。

皇帝自然不可能泄露考题,宰相们位高权重,都将是青史留名之人,更不可能干这种自毁清誉的事。

唯一有能力、有动机干此事之人,只有崔文翰。

唯一不确定的是,此事是他一人所为,还是受人指使。

刘仁轨提出殿前审问,是想给崔文翰增添一项欺君的罪名,给他施加心理压力,逼他供出背后之人。

来济想到此处,便要出列,一旁的长孙无忌忽然轻“咳”一声。

来济心中一惊,刚要站起身的腿,又坐了回去。

“好险,差点就沉不住气。这时出面,便是不打自招,也会让崔文翰对我失去信心,进而反水。”

来济定了定神,又稳稳坐在蹑席上。

李义府微笑道:“臣附议刘相的意见,也愿意接受陛下讯问。”

长孙无忌缓步出列,昂首道:“自永徽以来,已多少年,没有发生如此严重的泄题大案,此事必须严查到底,老臣附议。”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便不禁让人想到一个问题。

为什么永徽以来,从未有泄露考题之事,如今却突然出现?

问题自然在崔文翰身上,然而钦点崔文翰之人,不正是当今皇帝自己吗?

皇帝倘若重惩崔文翰,无异于打自己脸。

这句话,既将崔文翰与世家派系撇开,同时也隐隐将他与皇帝牵扯一起,有暗帮崔文翰的意思。

顿时间,世家派系官员的心态都发生变化。

他们原本还觉得自己犯了错,怕被皇帝抓住把柄。

转念一想,此事问题明明就出在皇帝身上,如今却拿来借题发挥,未免太过分了些。

韩瑷和来济对视一眼,同时出列,表示附议。

崔文翰空白的大脑,也忽然清醒了几分,寻思:“陛下设下此局,绝不会放过我。如今要保全家性命,只有依靠长孙太尉了。”

成绩出来了,和大家汇报一下,多亏阿郎、娘子们投喂,首订两千三,精品有望。请容百户献蹈舞礼,以表谢意!今日三更,明日四更,以后最少三更,状态好就四更,军情汇报完毕,继续码字去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562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