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2章 臣服大唐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五月下旬,天气越来越炎热,树丛之间,已能听到蝉鸣之声。

赵国公府近来非常热闹。

前阵子,长孙无忌广发名帖,从各地州县请了很多名宿大儒来到长安,探讨学问,考证史集,似乎一门心思都放在著书之上。

这天下午,长孙无忌正与几名老学究讨论了一番晋末时期的历史,一名下人来报,长孙冲求见,正在书房等候。

长孙无忌眉头一皱,朝几名老学究拱手道:“诸位老先生,无忌失陪一下。”

几人拱手笑道:“长孙公请便。”

长孙无忌来到书房,见长孙冲一副兴奋的表情,正在屋中走来走去,沉声道:“心如止水,不急不躁,才是上善之境,遇事怎么总是这么惊慌?”

长孙冲笑道:“父亲,儿子不是惊慌,而是惊喜。”

长孙无忌走到桌案后坐下,淡淡道:“惊喜什么?”

长孙冲笑道:“那些武将没有您压着,一个个都蠢蠢欲动了,这不,竟公然跟圣人唱对台了。”

长孙无忌看了他一眼,道:“休要胡言,李勣他们绝非蠢人,怎会与陛下作对?”

长孙冲急道:“是真的,西突厥打了胜仗,苏定方提议在突厥十姓旧地,设两大都护府,由阿史那弥射、阿史那道真分别担任都护,各领五姓部落。”

长孙无忌“嗯”了一声,道:“这样安排倒不算坏。”

长孙冲笑道:“圣人也同意这种安排,然而李勣、尉迟恭、程知节却强烈反对!”

“哦,他们反对什么?”长孙无忌的表情认真了几分。

“那帮子武夫,根本不懂稳定大局的重要,竟提出将西突厥迁移到碎叶城以西,对了,碎叶城就是……”

“老夫知道碎叶城在哪。”长孙无忌抬手打断道。

长孙冲道:“您说李勣他们是不是异想天开,将突厥人迁移那么远,突厥人能同意吗?”

长孙无忌沉吟了一会,道:“陛下怎么说的?”

长孙冲道:“陛下在阿史那步真劝说下,本来都同意苏定方的奏表,谁知李勣他们竟一起找上圣人,又劝阻了此事。”

长孙无忌奇道:“他们真这么做?”

长孙冲笑道:“可不是吗?简直就跟逼宫一样,圣人现在应该后悔,当初让您致仕了吧。”

长孙无忌端起茶杯,喝了口茶,沉吟不语。

长孙冲笑道:“我与韩相商议过,眼下武将势力太强,圣人已经压不住了,只有请您出山才行。”

长孙无忌平静道:“刘仁轨、李义府他们什么反应?”

“李义府已经被罢相了,如今是李敬玄接替他的位置。”长孙冲笑道:“他们这帮文官,一个个都成了哑巴,根本不济事。”

长孙无忌斜了他一眼,道:“你以为自己比刘仁轨、李勣更聪明?”

长孙冲愣了一下,道:“父亲,您是说……”

长孙无忌缓缓道:“老夫虽不明白事情全貌,但从李勣、刘仁轨态度来看,这件事绝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样简单。”

长孙冲皱眉道:“那他们为何要反对圣人?”

长孙无忌沉声道:“你知道陛下为何要启用尉迟恭吗?”

“为了压制我等世族。”

长孙无忌摇头道:“你想的太简单了,陛下可用的人很多,为何单单选择尉迟恭?”

不等长孙冲回答,他就接着道:“因尉迟恭性格恶劣,与满朝文武都不对付,这样的人才用的放心。你相信他会和李勣联手,对抗陛下?”

长孙冲道:“尉迟恭莽夫一个,又主张对胡人强硬,因而与李勣联手,也有可能啊!”

长孙无忌摇头道:“尉迟恭如果真只是个莽夫,早活不到今日了。”

“您的意思是,这件事并非尉迟恭的主意?那他为何如此?”

长孙无忌闭目不语,沉吟了好一会,道:“陛下还有什么动作没?”

长孙冲道:“陛下为了安抚突厥人,下了旨意,将十姓突厥酋长,全部册封了爵位。”

长孙无忌怔了一会,感叹一声,道:“明白了,这是离间计,应该是李勣的谋略。”

长孙冲吃惊道:“父亲,什么离间计?”

长孙无忌目视西方,缓缓道:“最近你就盯着西边,瞧着吧,很快就会出大事了。”

……

西域,双河。

贺鲁选择双河作为王帐所在,最重要的一点,便是因此处水草肥美,最适合驻军。

苏定方大军击败贺鲁主力后,便退回双河,与薛仁贵大军会合。

这日,苏定方命人将薛仁贵、元守礼、裴行俭等人请到大帐。

“兵部传来急令,你们都看一下吧。”他将手中一份公函交给薛仁贵。

薛仁贵看完后,露出深思之色,交给元守礼。

元守礼看完后,露出惊诧之色,又交给裴行俭。

裴行俭看完后,表情也颇为奇异,又递给其他将领。

“有什么看法和疑问,现在可以说,待会将令一下,我不希望再听到任何反对的声音。”所有人看完后,苏定方说道。

有将领道:“将军,咱们把消息传过去,突厥人只怕会立刻翻脸,对咱们动手。”

突厥十姓部落,如今已重新聚拢,驻扎在伊列水西岸。

苏定方道:“不错,所以命令上才让我们做好战斗准备。”

另一名将领道:“请问苏将军,这是圣人的意思吗?”

苏定方道:“多余的问题,下一个。”

兵部公文上有李治的印章,所以默认皇帝已经同意。

只不过在许多将士心中,觉得皇帝一向仁厚,故而怀疑此函是否得到皇帝许可。

薛仁贵道:“既然有令,遵令行事便可。”

咽城一战后,他在军中威望大涨,众人听他这般说,纷纷出声赞同。

苏定方道:“好,议论到此结束,现在所有人听令。”

随着一道道军令下达,整个唐军营帐都动了起来。

……

整个六月,大唐朝堂依然在扯皮之中,阿史那兄弟和李勣等人,为安置突厥人之事,争执不断。

李治站在阿史那兄弟一边,不断安抚突厥人,还不断给十姓首领赏赐财物和美女。

只可惜李勣等人太过强硬,坚决不让步,皇帝数次与他们商议,都未能达成一致。

六月下旬,一骑快马奔入长安,报告了一个惊人的消息。

突厥人竟然又造反了,十姓部落联手,突袭了唐军营帐。

然而唐军将士顽强反击,将来袭的突厥主力全歼。

与此同时,也有十姓部落的突厥人来到长安,找上各部落酋长,告诉了他们一个更惊人的消息。

突厥各部不仅造了大唐的反,还造了这些酋长的反。

乌质勒听到消息后,又是惊愕又是愤怒。

“你说什么?他们罢去了我的酋长之位?”

“是的,酋长,不仅您被罢了,其他九位酋长也都被罢了。”回答的是乌质勒的一名亲信。

乌质勒怒道:“这是为什么?”

亲信道:“从五月末,部落里就在传消息,说唐朝天子要把我们赶到碎叶城以西,还说你们都答应了。”

乌质勒怒道:“放屁,我们什么时候答应了,我们正在劝说天可汗,改变主意!”

亲信道:“可你们去那么久,却不回来,还得到爵位和那么多赏赐,族人们如何能信你们?”

乌质勒变色道:“你们怎么知道这么清楚?”

亲信道:“也不知消息从哪里传出来的,不过各部都派人来长安打听过,说消息是真的!”

乌质勒后背一凉,隐隐意识到,情况不太对劲。

他咬了咬牙,道:“所以他们重新推举了首领,又袭击了唐军?”

亲信道:“是的,大家都在想,若是反抗大唐,迟早要跟他们打一仗,不如先发制人,偷袭他们,才有胜算。刚好唐军近来非常懈怠,都不训练,防备极为松散。”

乌质勒冷冷道:“可你们却打输了!”

亲信苦笑道:“唐人反应太快了,我们刚偷袭,他们就把我们反包围了。”

乌质勒骂道:“不是反应快,这就是他们的阴谋!”

亲信愣道:“什么阴谋?”

乌质勒懒得跟他解释,起身道:“事不宜迟,我要立刻返回突厥!”

亲信道:“您不先去找一下步真王子问问吗?”

乌质勒冷冷道:“现在找他也没用,我必须先重新夺回酋长之位再说。”

并非所有人的反应,都和乌质勒一样敏锐。

沙陀等人得知消息后,一个个都气炸了肺,来到步真府邸,结果门卫却不让他们进。

“步真,你这个突厥叛徒,给我滚出来,你竟敢欺骗我们!”

骂了好一会后,步真从门后走了出来,望着阶下的众人,沉声道:“我怎么欺骗你们了?”

沙陀大声道:“都是你欺骗我们,把我们留在长安,害我们被族人给驱逐了!”

步真哼道:“你们不过在长安多待了几天,族人就造反了,这说明他们并非真心归降!”

沙陀怒道:“你是故意把我们留在长安,大唐皇帝也是故意封赏我们,就是为了离间我们,对不对?”

这正是李勣的计谋,通过唱双簧,让突厥十姓酋长滞留长安,多给封赏。

再派人传谣言,说他们同意西迁碎叶城,出卖自己部落。

如此一来,突厥部落必定驱逐他们,重立酋长。

与此同时,再故意让苏定方大军表现出懈怠,引诱突厥人偷袭,然后重创其主力。

只不过,步真却并不知道这个计划。

话虽如此,步真也不敢多说什么。

他西突厥的可汗是做不成了,只能安心当大唐的大将军,此时此刻,更要表明立场。

“沙陀,你好大胆子,敢对天子不敬!”步真怒道。

沙陀道:“他不守信用,骗了我们!”

步真道:“我来问你,是唐军偷袭了突厥,还是突厥偷袭了唐军?”

沙陀怔了怔,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唐军确实什么也没做,只不过防御松懈了些,突厥就打了过去。

无论在谁看来,也是突厥背信弃义。

步真道:“你们是来乞降,大唐不过提出一个条件,纵然苛刻,你们拒绝就是,为何出兵偷袭?”

沙陀迟疑了一下,道:“此事与我们无关。”语气软了不少。

步真道:“你最好认清自己的立场,是你们战败,又突袭唐军,你有什么资格来质问本将军?”

沙陀几人面面相觑,都不吭声了。

他们忽然意识到,自己已被部落驱逐,以后要想夺回酋长之位,恐怕还得依靠大唐相助。

“步真王子,刚才是我语气重了些,您别见怪。”沙陀挤出一丝笑容。

步真冷哼道:“以后在大唐为官,小心说话。”转身回了府,命人关上大门。

西突厥这最后一次攻击,被唐军斩首六万多,元气大伤。

在苏定方大军追击之下,残余部落,被迫西逃。

苏定方大军顺势入驻碎叶城。

自此,碎叶城以东,再无突厥大部落,小部落则全部归附大唐。

不到半个月,西突厥十姓部落再次派使者请降,表示归附大唐。

这是无奈之举。

他们已被赶到碎叶城以西,倘若再不臣服,就要受到唐军和西域诸国联手攻击。

故而只能接受现实。

李治得到消息后,当即传旨,在碎叶城以西,设立濛池都护府,以阿史那弥射为都护,步真为副都护。

至于碎叶城以东,全部划入安西都护府,由元礼臣接任都护。

永徽七年,七月,持续一年多的西突厥之战,终于宣告结束。

大唐消灭西突厥,重新获得西域的控制权。

一时间,西域震动,商旅们纷纷集结商队,朝长安进发。

各国国王也都忙碌起来,为年底的大朝贡,提前做准备。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669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