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7章 皇后妹婿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长秋台,暗司。

一群内侍跪在张多海脚下,放声痛哭。

张多海一言不发,抬头望着虚空,表情失落。

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回过神来,沉声道:“都别哭了,王伏胜马上就来了,别让他笑话了。”

众人顿时止住哭声。

张荃仰着头,泣声道:“义父,就真的一点转圜余地都没有了吗?”

张多海叹道:“皇后殿下亲自发话,我也无可奈何。”

张荃嘶声道:“那咱们这些年来的辛苦经营,岂不是都替王伏胜做了嫁衣?”

张多海默然半晌,道:“我琢磨着皇后殿下的意思,圣人其实是打算取缔长秋台,而不是将长秋台并入司宫台。能有这种结果,已经不错了。”

张荃低声道:“圣人为何要裁撤长秋台,我们干的不比司宫台好吗?”

张多海瞥了他一眼,挥手屏退了其他人,待屋中只剩下两人后,才缓缓开口。

“有时候差事干的好,未必是好事,正因我们干的太好,陛下才新设内领府,你懂了吗?”

张荃怔了怔,道:“这未免太不公了吧?”

张多海叹道:“在皇宫做事,哪里会有什么公平。”

张荃低下头,小声道:“我们替皇后鞍前马后,她如今位置坐稳,就对我们不管不顾了吗?”

张多海脸色大变,一脚蹬在张荃肩膀上。

“小兔崽子,这种话也敢乱说!我们的命都是皇后殿下的,你竟然还敢抱怨?”

张荃赶忙跪直身子,低声道:“孩儿知错了。”

张多海喘了几口气,这才慢慢坐了回去。

“你给我记住,你的一切都是我给的,我的一切都是皇后殿下给的,以后再敢有这种心思,别怪义父不讲情面。”

张荃急忙叩首,道:“孩儿再不敢了。”

便在这时,一名内侍从外面走了进来。

“张少监,王大监来了。”

张多海朝张荃挥了挥手,示意他退下,这才说道:“请王大监进来吧。”

不一会,王伏胜迈着轻快的步伐走了进来。

张多海跪在地上,叩首道:“卑职张多海,拜见大监。”

王伏胜过去将他扶起,笑道:“多海,不必客气,以后长秋台和司宫台就是一家人了。”

张多海低声道:“卑职以后一定竭尽全力,为大监效力。”

王伏胜盯着他看了一会,道:“张多海,你我还是开诚布公的把话说明白吧,这样藏着掖着,大家都没意思。”

张多海抬头看了他一眼,做了一个请的手势。

“王大监请随我来。”

两人进入里面一间屋子,屋中有一张特别大的床,还挂着很多风干的羊肉、鹿脯,一进屋就能闻到阵阵肉香。

“你倒是会享受。”王伏胜笑道。

张多海走到榻上坐下,凝视着王伏胜。

“卑职就这么点爱好,论起清守自律,那是远远比不上王大监的。”

王伏胜也走到一张椅子上坐下,感叹一声。

“张多海,说起来,你也就比我晚一年入宫,又是同一年进东宫的小内侍,你我纵然算不上朋友,也称得上旧识吧。”

当初李治被册封为太子时,只有十五岁,唐太宗调了一批年轻内侍进入东宫侍奉,其中便有张多海和王伏胜。

张多海听他提起当年,再也按耐不住心中的怒火。

“在下可不敢高攀您王大监,您当初可是受到王庶人百般宠爱,眼中哪里还有我这个可怜人?”

李治册封太子时,王氏便是太子妃。因王伏胜温顺乖巧,又与王氏同姓,所以得到王氏器重,连连提拔。

张多海则刚相反。

他小时候好吃懒做,还经常偷东西吃,有一次去厨房偷吃东西被发现,王氏命人将他关起来。

这一关就是五天。

张多海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活下来的,整个人瘦成了皮包骨,自那以后,他便恨上了王氏。

只可惜他一个小小内侍,怎能与太子妃抗衡?

直到武媚娘进入后宫,开始与王皇后对抗,张多海毫不犹豫的投身在武媚娘麾下,才有了今日的张少监。

王伏胜道:“当年的事不提也罢,如今你既主动请旨,让长秋台并入司宫台,我也不会再与你为难。”

顿了一下,道:“不过你是不是该把潜伏在司宫台的密探名单,交给我了?”

张多海哼道:“我若告诉你,你准备杀了他们吗?”

王伏胜摇头道:“如此人才,我怎么舍得杀,以后还要重用他们。”

张多海点点头,用手指蘸了蘸茶水,在桌子上写下两个名字。

王伏胜目光闪动,道:“原来是他们两个。”

张多海道:“你还有什么要问的?”

王伏胜站起身,道:“没有了。以后长秋台这些暗司,依然由你管理,不过我也会派一些人进来。以后打探到任何消息,记得告诉我一声便可。”

张多海诧异道:“你还打算留着这些暗司?”

王伏胜凝视着他,道:“多海,和你说句心里话吧,我担心的根本不是你的长秋台,而是内领府。”

张多海咧嘴一笑,道:“明白了,你怕司宫台也和长秋台一样,将来被取缔。”

王伏胜默认。

张多海心中松了口气,只要王伏胜把内领府当对手,那么就一定需要借重长秋台。

如此他还有操作的余地。

“大监放心,卑职一定辅助好大监,绝不让内领府占到便宜!”

王伏胜皱眉道:“我并不是让你与内领府对抗,大家都是替圣人办事,可别伤了和气。”

张多海暗骂他虚伪,嘴里陪笑道:“卑职明白。”

王伏胜道:“我现在就有一个差事交给你去办。”

张多海拱手道:“大监请吩咐。”

王伏胜道:“你派你手下的人,去盯着顾氏和王氏。”

张多海愣道:“江南的顾氏和王氏?”

王伏胜道:“正是如此,他们手下的商社最近不太老实,别让他们坏了圣人的大计。”

……

“父亲,孩儿觉得此事有些不太妥当。”

曲江池之上,一艘画舫顺流而下,这艘画舫极尽奢华,连甲板上都铺着厚厚的波斯地毯。

桌上摆着的佳肴,竟不比皇宫的差,装菜的器物都是金银制,筷子则是象牙所制。

顾氏家主顾诚用筷子夹了一根羊舌放入嘴里,朝儿子顾文章道:“哦,为何?”

顾文章道:“仅凭咱们和王氏,在朝堂中的力量太弱了些,若是被人瞧出端倪,难以遮掩过去。”

顾诚叹道:“正因力量太弱,才必须多找几条财路,让你尽快入仕。不冒点风险怎么行?”

顾文章道:“父亲,您最近不是一直在走李义府那条路子吗?何不将他拖下水,到时他自会替咱们保驾护航!”

顾诚冷哼道:“那位李相公可精明着呢,每次收钱都是让女人来收,绝不会同意。”

顾文章沉吟了一会,道:“那可不可以找京兆韦氏,他们在关内道最有实力,与他们合作,就不容易出岔子了。”

顾诚摆手道:“别提了,自京兆杜氏除名后,京兆韦氏就得跟孙子一样,平日世族聚会也不来了。”

顾文章叹道:“既是如此,孩儿觉得放弃此事为好。”

顾诚看了儿子一眼,道:“你都快三十的人了,再不入仕,将来年纪大了,进入朝堂也没什么前途,不能再等了。”

顾文章道:“可仅凭咱们跟王氏单干的话,风险太大!”

顾诚忽然道:“太原郭孝慎那条路子,你走的怎么样了?”

顾文章微微变色,道:“父亲,您不会现在就用这条人脉吧,您当初不是说,这是条长线吗?”

顾诚道:“原本是条长线,可郭孝慎不是已经入京了吗?这条线也算可以用了。”

顾文章想了想,道:“孩儿倒是有法子,能说服他入伙。”

顾诚道:“那就好,只要他能入伙,将来无论遇到什么麻烦,都可以让他这个皇后妹婿去摆平!”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93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