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69章 宫中二圣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进入二月后,草原上已是一片葱郁之色,草木发芽,万物复苏。

在这里,天地仿佛无限宽广,让人能深切感受到自己的渺小。

薛仁贵策马狂奔,疾驰在鄂尔浑河北岸。

这里距离回纥部落牙帐只有百里,距离大唐的燕然都护府治所,也只有八十里左右。

这里是漠北最肥美的一片草原。

这里没有城池,就连燕然都护府的治所单于台,也只是一片驻军的要塞。

大唐在燕然都护府驻军只有两万,人数并不多。

主要原因是这里距离长安太远,后勤补给非常困难,难以驻扎太多人马。

薛仁贵带着数百名亲兵,向东奔驰了两个多时辰后,终于看到一片盆地,周围都是砂岩地带。

“薛都护,弟兄们就是在那片地区,发现过黑石头。”薛仁贵身后一名将领说道。

薛仁贵大声道:“过去瞧瞧。”

一行人策马奔驰,很快来到盆地。

薛仁贵下了马,来到一片高地,四顾看了一眼后,朝身边另一名三十多岁的官员说道:

“张员外郎,你们寻找石炭矿时,一般都怎么寻找?”

那官员名叫张竟,原本是河东云州一名司户参军。

因其在寻找河东石炭矿时,办事得力,找到两处炭矿,被杜正伦重用,提拔到户部担任员外郎。

张竟其实原本并不懂这些,后来得到户部命令后,积极向别人学习石炭相关的知识。

河东石炭很多,在云州地区,被本地人当做药材使用,取名乌金石。

张竟便从一些游方郎中口中,得知如何寻找乌金石,很快总结出一套自己的方法。

张竟说道:“回都护,乌金石虽藏于地下,但会有一部分裸漏在外,被称为黑苗,只要找到黑苗,下面肯定有石炭矿。”

薛仁贵一声令下,命众人开始寻找黑苗。

他这次被李治派到燕然都护府,除了威慑铁勒人外,便是寻找石炭矿。

只要是皇帝亲自交代的事,他都会一丝不苟的执行,来到燕然都护府才不到半月,便带人开始寻找石炭矿。

燕然都护府很大,一共有六个都督府,七个羁縻州,地域范围比安西都护府更大。

薛仁贵本以为找起来很不容易,一问之下,竟有将士在附近发现过黑色石头,这才带人来寻。

一个多时辰后,北边便有一名亲兵喊道:“薛将军,这边有黑石头,您过来看一下,是不是黑苗?”

薛仁贵当即朝那亲兵方向奔了过去。

距离薛仁贵两百里之外,便是回纥牙帐所在。

闰婆沉迷于长安城的繁华,在长安城流连忘返,并未返回草原。

比栗毒却比薛仁贵先两日,回到了回纥牙帐。

李治下达的旨意,已经传到了铁勒九姓部落。

他让铁勒九部,也帮忙寻找石炭矿,还说等挖掘炭矿后,对各部落也有好处。

李治毕竟不了解草原民族的特点。

在他们看来,挖矿是奴隶才会干的事,当年柔然人让突厥人挖铁矿,便是把他们当奴隶。

突厥强大后,铁勒人成为突厥人的奴隶,也被要求挖各种矿石。

所以铁勒人才联合唐人对付突厥人。

如今大唐皇帝竟然也让他们去挖矿,显然是把他们当做奴隶对待。

他们原本就有叛唐之心,如今收到这个政令后,再也忍耐不住了。

各部落酋长纷纷来到回纥,寻找比栗毒,希望他带着大家叛唐。

不料,比栗毒去了趟长安后,整个人似乎也变了,说时机不成熟,拒绝了众酋长的要求。

这日,比栗毒正带着猞猁和十几名随从,在草原上狩猎时,忽见前方尘土飞扬,数百名骑手奔来,将他给团团包围。

比栗毒马背后的猞猁似乎受了惊,一溜烟逃跑了。

比栗毒神色不变,望着带头的六名铁勒部酋长驱马靠近,淡淡道:“你们想做什么?”

一名酋长驱马靠前了几步,大声道:“比栗王子,你和闰婆一样,去了长安后,被唐人迷了心智,变成懦弱的奴隶,无法再统率我们了!”

比栗毒盯着他,道:“伏昆,你想取代我做大酋长吗?”

伏昆哼道:“我原本是拥戴你的,可你去了长安后,不再是以前的比栗王子了,对唐人充满畏惧,如何能带领大家?”

比栗毒叹道:“那是因为你们不清楚如今的时局。”

另一名酋长大声道:“那您就和我们说说,时局到底是怎样的?”

比栗毒道:“如今大唐正计划攻打吐蕃,只有他们两国打起来,我们才有机会壮大。”

伏昆哼道:“你说这话,不就是害怕大唐吗?”

比栗毒摇头道:“愚蠢的牦牛,永远看不到雄鹰的视角,跟你说再多也是无用。”

伏昆拔出弯刀,大声道:“勇敢的牦牛,也能杀死雪豹,懦弱的雄鹰,只会被饿死。各族勇士们,跟着我杀了比栗毒,瓜分回纥水草,然后一起攻打单于台,杀死薛仁贵!”

比栗毒忽然放声大笑。

伏昆怒道:“你笑什么?”

比栗毒嗤笑道:“伏昆,就凭你也想杀薛仁贵?你刚才说自己是勇敢的牦牛,可敢与我一战?”

伏昆微微变色,没有吱声。

比栗毒咧嘴一笑,道:“我不用武器,只用空手,你敢跟我较量吗?”

话说到这个份上,伏昆再不同意,就会受到周围人鄙夷。

这里是强者为尊的草原,只有勇士才会受人尊敬!

伏昆一言不发,弯刀斜指天际,夹紧马腹,朝比栗毒冲了过去。

两马交错时,比栗毒身子后仰,躲过一刀,随即闪电般弹起,朝伏昆扑了过去。

两人都摔下马,在地上不断翻滚着。

过了好一会,比栗毒站了起来,他脚下的伏昆已成为一具尸体。

其他五名酋长瞧见伏昆被杀后,脸色都变了,相互间交换着眼色,不知该重新拥戴比栗毒,还是将他杀死。

一名酋长勉强一笑,道:“比栗王子,我们是受伏昆蛊惑,所以才……”

比栗毒望着众人,淡淡道:“我想向几位借一样东西。”

那酋长愣道:“什么?”

比栗毒咧嘴笑道:“我需要你们的人头,来安大唐皇帝的心。”

那酋长拔出弯刀,怒道:“勇士们,都跟着我……”

一语未毕,忽见大地震动,远处扬起一片尘土。

众人抬头一看,远处奔来数千骑兵,正是回纥部的军队。

一只猞猁奔行在骑兵后面,仿佛在草上飞驰一般。

……

“哗啦”一声,一只浑圆修长的腿伸出水面,如象牙一样晶莹剔透,五根脚趾如削葱一样白嫩柔滑。

武媚娘伸手轻轻揉搓着大腿,她正在沐浴。

每天武媚娘都要沐浴一次,有时是早上,有时是晚上,每次浴桶中洒着不同的花瓣。

所以她就算不用胭脂水粉,身上总带着一层淡淡的幽香。

现在才刚过卯时,天还是黑的。

武媚娘有时会起的特别早,她天生精力就比一般人旺盛,只要睡醒了就不愿再闭眼。

一场沐浴耗费了一个多时辰,直到听到李弘在外面读书的声音,她才起身穿衣服。

甘露殿那边派内侍来传来消息,说皇帝早上会过来用早膳。

武媚娘当即命人传膳,坐在梳妆台前,开始细心化妆。

正化到一半时,又有内侍过来传消息,说皇帝要接见大臣,不过来了。

这是常有的事,武媚娘也不生气,随口问道:“这么早,是哪位大臣入宫面圣?”

那内侍道:“是兵部萧尚书。”

武媚娘凤眉一皱,只要听到“萧”这个字,她就会感到一阵不适。

“知道是什么事吗?”她随口问道。

内侍道:“奴不知。”

武媚娘不再开口,那内侍知趣的告退了。

一母三子开始用早膳,李贤已经能吃些大人的东西了,李显则还需要喝奶。

膳后,李弘去崇文馆上学,李贤和李显也被抱下去了。

武媚娘朝张多海看了一眼。

张多海立刻明白她的意思,快步离开立政殿,去甘露殿打听消息去了。

别的大臣一大清早面见皇帝,武媚娘可以不理会,但她对萧氏有一种天然警惕,总担心萧淑妃在暗中谋划着回宫。

半个多时辰后,张多海回来了,脸上带着微笑。

“殿下,不必担心,是燕然都护府的薛将军,派人传来消息。”

武媚娘正在案前练习素描,抬也不抬的问道:“哦,平阳郡公传来什么消息了?”

张多海凑近几步,笑道:“薛将军已经发现了一处石炭矿,听说范围非常大,比并州的几个石炭矿都要大。”

武媚娘点点头,道:“他办事果然得力。”

张多海又道:“另外,铁勒九姓叛乱,被闰婆的侄子平定,杀了叛乱的六部首领,人头献给燕然都护府。陛下很满意,在萧尚书提议下,给那胡人册封了男爵。”

武媚娘道:“看来回纥对我大唐还是忠心的。”

张多海笑道:“那可是相当忠心,各国酋长都离开了长安,只有闰婆还留在咱们长安呢。”

武媚娘摇头道:“此人并非一个合格首领,他侄子平定叛乱,在族中威望大涨,他就不担心吗?”

张多海笑道:“殿下,您忘了吗?陛下已颁布旨意,羁縻州府更换首领,需得我大唐同意,不能自行任命报备了。”

武媚娘点头道:“那倒也是。”

上午,武媚娘去掖廷宫巡视了一圈。

这是她当上皇后的常例。

她会将表现优秀的宫人,释放出来,调到太极宫,从而调动她们做事的积极性。

这次被释放的宫人中,有个六十多岁的老宫人,竟是前隋的宫人,伺候过隋文帝和独孤皇后。

武媚娘知李治喜欢前史,指不定哪天就会和她谈论隋文帝。

她便向那老宫人询问起隋文帝和独孤皇后的事。

一问之下,武媚娘倒对独孤皇后多了几分兴趣。

这位皇后权力欲很强,积极参与朝政,而且也是个能生的,为隋文帝生了十个孩子,五儿五女。

武媚娘听完后,甚至有些羡慕独孤皇后。

因为隋文帝对独孤皇后独宠了四十多年,后宫只有几名低级嫔妃,且都不得宠。

不过转念想到长孙皇后,她又觉得自己还算好的,毕竟太宗有三十多个女人。

那老宫人笑道:“文献皇后和殿下您一样,将后宫治理的井井有条,当时宫中之人,都把她和文帝并称为‘二圣’呢。”

武媚娘听到“二圣”这个称呼,眸中闪过一道亮光,微笑道:“吾可比不上那位文献皇后。”

老宫人察言观色,微笑道:“您说的哪里话,在老奴看来,文献皇后气量远不及您,在这后宫之中,谁不敬服您,心中也都把您当做圣人了。”

武媚娘面色一沉,斥责道:“此话以后不可再提。”

老宫人吓了一跳,跪在地上,叩首求饶。

武媚娘摆手道:“罢了,你退下吧。”

张多海挥了挥手,让其他人也退下,朝武媚娘低声道:“殿下,二圣这个称呼挺好啊,您为何不喜欢呢?”

武媚娘扫了他一眼,淡淡道:“那吾问你,陛下听到后,会有何反应?”

张多海想了想,道:“应该会询问缘故吧。”

武媚娘道:“陛下若知道这二圣称呼来自文献皇后,会不会觉得,吾想学文献皇后一样,插手朝政呢?”

张多海脸色大变,急忙掌了自己两嘴,道:“是臣多嘴了。”

武媚娘挥手道:“退下吧。”

待张多海离去后,武媚娘凝望着虚空,怔怔出神。

她心中忽然有些委屈,为何隋文帝能够允许文献皇后插手朝政,李治却如此防备着自己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32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