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3章 储君的威严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武三思面带微笑,穿梭在群臣之中。

与这个说上两句,与那个攀谈两声,称得上八面玲珑。

年轻官员之中,能混的如此风生水起的不多,他知道自己有一多半,是凭着有个好姑母的缘故。

但他也明白,皇亲国戚这层身份,最多帮他走入官场,要想封侯拜相,名留青史,还需自己多加努力。

正当他积极培养着人脉关系时,忽然有两个矮不隆冬的小个子走了过来。

“阿边麻吕,拜见武直长。”其中一人恭敬的道。

武三思看了那人一眼,笑道:“是倭国使节啊,不必多礼。”还了半礼。

阿边麻吕把津守吉祥介绍给了武三思,又和他说了三句话,便告退离开了。

虽然他花了不少心思攀附,但武三思毕竟身份特殊,两人目前也就三句话的交情。

武三思继续在人群中穿梭,突然间,他眼角扫到了一个人影,略一迟疑,朝那人走了过去。

“这不是陛下的应梦之臣,狄少卿吗?”他语气中带着几分讥讽。显然是在说,你能官居四品,不过碰巧出现在皇帝的梦里罢了。

狄仁杰瞥了他一眼,没有做声。

一旁的李元芳却抱着胳膊,淡淡道:“这不是武皇后的侄子,武直长吗?”

这话一样的意思,你若不是皇后的侄子,只怕连直长都做不成吧。

武三思盯着李元芳看了一会,忽然笑道:“别的内领卫都在四处忙碌,抓捕细作立功,却不想李将军堂堂一个内领卫郎将,却给狄少卿当跟班,我都替你可惜啊。”

李元芳扫了他一眼,道:“我无论待在内领府,还是待在大理寺,都是为陛下效力,并无区别。”

武三思见他不受挑衅,哼了一声,转身离开了。

他刚一离开,高有道三人便走了过来。

“狄兄,你怎么得罪了武直长?”高有道问道。

狄仁杰摇头道:“没什么,一件小事罢了。”

杜易简知道狄仁杰什么话都喜欢藏在肚里,转头看向李元芳,道:“元芳兄,是不是你性子冲动,与武三思动手了?”

李元芳道:“我若跟他动手,他估计几个月下不了床。不过我倒是把他那名球头打了一顿。”

卢照邻奇道:“球头?”

李元芳道:“前阵子,武府又扩修,马球场用不了,武府那些马球手就跑到长安郊外练习,结果踏坏不少庄稼。”

“人家苦主去长安县上告,长安令不敢管,就把事情推到了雍州府,雍州府也不敢管,推到了大理寺。”

杜易简笑道:“明白了,狄兄铁面如山,自然是容不得这种不法之事了。”

李元芳道:“狄少卿将武府球手抓捕归案,那帮球手嚣张至极,仗着武三思的势,在大理寺闹腾,被我一拳一个,都给收拾一顿。”

“后来武三思过来提人,说后面有一场球赛,等打完比赛再让他们蹲监,我们自然不答应,没给他面子。武三思自此就怀恨在心了。”

高有道哼道:“仗着皇后之势,就可以为所欲为吗?狄兄,李兄,这件事你们做的好!”

卢照邻却有些担忧,道:“毕竟是皇后的侄子,若是去皇后那告状,只怕会有麻烦。”

狄仁杰道:“皇后殿下是明理之人,不必担心。别提武三思了,听说你们今年的考评都不错,要升品了吧?”

杜易简笑道:“要升也是高兄升,他毕竟是科举头甲,跟咱们可不一样。”

几人说说笑笑了一阵,很快听到钟鼓声响。

崔义玄站在朱雀门附近,高喊入朝,于是众官员排着队进入朱雀门,又穿过承天门,在太极殿列班。

唱籍之后,群臣进殿,等了没多久,皇帝坐着御辇来了。

今年依然是李勣押班,群臣向皇帝庆贺新年,程序走完之后,随着皇帝去昭德殿参宴。

宴席很快开始,先是群臣向李治敬酒,接着是各国使节向李治敬酒。

待敬酒结束,李治让众人尽情欢饮,不必拘束,便也坐着欣赏歌舞了。

李治坐在龙椅上,一边喝美酒吃羊肉,一边欣赏着石国舞姬献上的拓枝舞。

便在这时,王伏胜来到他身边,低声道:“陛下,王及善有事启奏,正在偏殿等候。”

李治心中升起一股不好的预感,这种时候奏事,往往不会是什么好事。

他起身离开大殿,来到偏殿。

正在偏殿等候的王及善拱手道:“陛下,凉州外府传来急奏,十二月中旬,吐蕃发生政变,副相莫查奉赞普之命,捉拿禄东赞父子。”

这显然是因为苏毗之乱,引发的君臣不和。

李治忙问:“后来呢?”

王及善道:“禄东赞带兵进入王宫,将莫查和很多官员抓捕,逼迫赞普处置了那些人。这场政变以禄东赞获胜,如今吐蕃军政大权,都在禄东赞父子手中,小赞普成为傀儡。”

李治并没有太意外。

这是可以预想到的结果,指望一个十岁不到的赞普就能收拾禄东赞,没有这种可能。

如今禄东赞算是彻底控制了吐蕃政权,虽不知他会不会造反,但以后无论采取什么计划,都将直面此人。

“苏毗有什么变化吗?”

王及善道:“禄东赞给娘波金鸟升了爵,又派人安抚了达波吾,苏毗暂时稳定,不过也只是表面现象。娘波和达波,都在悄悄打造兵刃铠甲。”

李治笑道:“猜忌的种子只要埋下,总有一天能发芽,此事可告诉了李公?”

“李公已知。”

“他怎么安排的?”

王及善道:“李公让咱们的人继续在苏毗活动,采取谣言、暗杀、金钱贿赂等法子,挑拨娘波与逻些城的关系,激化娘波与达波的矛盾。”

李治道:“很好,就这么办。”

苏毗区域庞大,和逻些城不同,活动起来方便许多。

禄东赞就算明知大唐在捣乱,却也无可奈何。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大唐强而吐蕃弱。

只要娘波金鸟感受到吐蕃靠不住,会对她动手,随时可能投靠大唐。

苏毗之变,一触即发,接下来也必须做好战争准备。

这次苏定方被召回长安,李治便不打算派他返回营州,让他替换元守礼,执掌安西都护府。

到时吐蕃只要混乱,便可让薛仁贵率领唐军,统率诸羌,从巴隆河北进。

苏定方再率领一支奇兵,从安西走乌海,直插吐蕃王城。

李治一边盘算着攻打吐蕃的计划,一边回到了正殿。

这时,正殿内拓枝舞已跳完,换上了大唐的一支舞曲。

康国使节忽然大步出列,行了一个叩拜礼,道:“天可汗陛下,康国使节康那,有事启奏!”

李治抬了抬手,示意舞曲暂停,朝康那道:“康使想说什么?”

康那拱手道:“陛下,大食国已攻下了吐火罗国的都城,大勃律等国也都向大食臣服,只怕用不了多久,大食国就会占据吐火罗国。”

李治微微皱眉,道:“大食国进军如此迅速吗?”

康那道:“他们以突厥骑兵为先锋,故而所向披靡,吐火罗人连突厥人都打不过,更加对付不了大食主力。”

李治默然半晌,道:“你说的突厥人,可是西迁的咄陆五部?”

康那道:“正是如此。”

李治叹了口气,本以为把突厥人赶走,能让他们牵制大食人,却没想到成了对方的刀。

他目光看向裴行俭,道:“裴卿,你久在西域,对此事怎么看?”

裴行俭原本就打算找个机会向皇帝汇报,见李治问询,当即出列。

“陛下,大食人要彻底吞并吐火罗,至少需要三年,三年之后,他们就会向康国和石国进攻!”

语气非常肯定。

石国使节急忙道:“裴都护说的极是,我石国与吐火罗相邻,吐火罗被灭,我们就是下一个目标,我国国王为此夜夜发愁!”

李治沉吟不语,三年时间,自己是否能够收拾吐蕃?

倘若收拾不了,到时大食国东征,就有些顾此失彼了。

酉时中牌左右,群臣宴结束。

各国使节与官员都告退出宫,宗室们则留了下来,参加戌时的宗室宴会。

武三思并非宗室,按理也该告退。

他却并未朝着长乐门的方向出宫,而是朝着立政殿的方向前行,准备向武皇后请安。

来到立政殿,一声通传后,进入殿内。

“侄儿武三思,拜见皇后殿下。”武三思隔着帷幕,朝着通室里的武媚娘见礼。

透过纱幕,隐约可以瞧见武媚娘正坐在榻上,怀里抱着一个婴儿,应该是李显。

“你有什么事吗?”冷淡的声音透过纱幕传了出来。

武三思赶忙道:“侄儿没什么事,只是来向姑姑拜贺正日。”

“嗯,有心了,退下吧。”

武三思略一迟疑,道:“姑姑,侄儿还有一件事要和您说一下。”

“讲。”

武三思低声道:“前阵子,敏之害了场病,祖母忧心如焚,派人请了不少良医过来,结果有个不知事的泥腿,告到大理寺。那狄仁杰不分青红皂白,跑来府里问话。”

“问什么话?”武媚娘声音抬高了一些。

“他们说,咱们把郎中请在家里,平康坊一户人家的孩子病了,请不到郎中。当时宵禁,想去别坊看病,要办公验,耽搁太久,导致那孩子死了,竟赖在咱们头上。”

武媚娘道:“真的死了吗?”

武三思叹道:“是啊,好像是得了急症,哎,这种急症,郎中去了估计也救不回来,他们却赖咱们,您说气人不气人!”

武媚娘沉默半晌,淡淡道:“退下吧。”

武三思吃惊道:“姑姑?”

“吾让你退下,听不懂吗?”

这句话充满威严,武三思心中一惊,只好叩首告退。

离开大殿后,他正准备出宫,忽然听到身后有人喊道:“武表兄。”

武三思转头一看,却见一名披着黄色小袍的小童走了过来。

“啊,是五皇子殿下,武三思见礼了。”他陪笑道。

李弘道:“表兄不必多礼,您刚才和母亲说的话,我都听到了。”

武三思笑道:“一点杂事,殿下不必放在心上。”

李弘催声道:“我最近听吴王说,武府的仆从在长安城欺行霸市,还有球手践踏庄稼,可有此事?”

武三思变色道:“这……恐怕是小吴王道听途说,做不得真。武府下人都规律的很,从不仗势欺人。”

李弘眨了眨眼,道:“那你刚才为何要在母亲面前说狄仁杰坏话呢?”

小孩子说话就是直白,武三思一时被呛的说不出话来,半晌才笑道:“在下只是提到老祖母,顺便提到狄仁杰,并非说他坏话。”

李弘从领口取出一本小册子,递给了武三思。

“表兄,这是母亲写的一本书,您回去后,有空多瞧瞧吧。”

武三思接过一看,竟然是武媚娘写的外戚诫,心中一跳。

抬头看向李弘,却见他睁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凝望着自己。

这一瞬间,武三思竟在这位五皇子身上,感受到几分储君的威严。

他恭恭敬敬的接过外戚诫,拱手道:“在下回去后,一定仔细研读。”

长身一躬后,飞快的离开。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18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