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21 目标武皇后!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五更之后,报晓的钟鼓声从承天门响起,很快传遍全城。

醴泉坊南街,米老翁从睡梦中醒来,穿好衣服,拿起一根泡在水里的嫩柳枝,沾点药粉,开始刷牙。

水盆里倒映着一张高鼻深目,须髯浓密的面容,这是张胡人的面容。

米老翁洗漱之后,拿着笤帚出了门,开始扫门外的灰尘。

街巷内,其他坊民也和他一样,纷纷早起,清理自家街道,很多人都和米老翁一样是胡人。

醴泉坊本就是胡人聚居的一座里坊。

众人一边扫着地,一边打招呼,闲话家常,长安城普普通通的一天,就这么开始了。

米老翁回到屋中,墙上挂着一幅画像,这是祆教女神的画像,米老翁是一名祆教徒。

忽然,里屋传来一道轻微的“喀嚓”声,似乎是窗户被人开过。

米老翁眼中闪过一道精光,从腰间拿出一柄短刀,慢慢走进里间。

屋中坐着一个人,普普通通的模样,三十多岁,一身褐衣,手中却带着一个奇怪的指环。

米老翁盯着指环看了一会后,将短刀归鞘,走到外面将门窗全部栓死,然后才回到屋中。

“见过密使。”他跪在地上,用吐蕃语说道。

那人一言不发,将指环递了过去。

米老翁拿在手中,仔细检查之后,还给那人,凛然道:“密使请吩咐。”

褐衣男子道:“我需要你儿子为赞普献出生命,你愿意吗?”

米老翁毫无迟疑:“那是他的荣幸。”

褐衣男子点点头,道:“不愧是大相当年亲自留在长安的人,你的忠心我会禀告赞普和大相。”

贞观十四年,禄东赞来长安,替松赞干布迎娶文成公主。

当时谁也不知道,他离开时,留下了二十四名吐蕃亲信。

这二十四人潜伏在长安城,便仿佛一个普通的胡人一样,经营着不同的营生。

这十七年来,禄东赞从未派任何人找过他们,谁也不知道他们真实的身份。

米老翁深知禄东赞启用自己,必是国家发生了大事,心中不禁忧虑,道:“密使,赞普和大相都还好吗?”

褐衣男子沉声道:“不太好。吞并吐谷浑的计划失败,援救西突厥的部署,也没能成功。大相非常忧虑。”

米老翁咬牙道:“这两日我也听说了,唐军打败了贺鲁。”

褐衣男子道:“等他们消灭贺鲁后,下一个目标肯定是我们,所以你们为国家效力的时候到了。”

米老翁坚定道:“大相需要我做什么?”

褐衣男子道:“听说你儿子成为武氏球社的球头。”

米老翁道:“不错,我一直让他训练马球,五年前,武氏被接出感业寺时,我就把他派去了武府。”

褐衣男子点头道:“不愧是大相的亲信,眼光敏锐。”

米老翁低声道:“只可惜,他虽然很得武元庆信任,却根本无法接近杨夫人和武顺。”

褐衣男子道:“无妨,能接近武元庆就够了,三日后有一场马球赛,武府对阵于府,是吗?”

米老翁道:“不错。”

褐衣男子道:“让你儿子在赛场上挑起冲突,打死于志宁的孙子。”

米老翁迟疑了一下。

褐衣男子冷冷道:“有什么疑虑吗?”

米老翁道:“我家那小子,虽有血性,性子却有些拗,不告诉他原因,他可能不会答应。”

褐衣男子摆手道:“无妨,你可以告诉他,大相需要长安城混乱,需要让武氏与于志宁起冲突。”

米老翁道:“为何选中于志宁?”

褐衣男子道:“长孙无忌致仕,世家派系中,只有他能对抗武氏,废王立武时,他也并未支持武皇后。”

米老翁恍然道:“您是想重新挑起废王立武的矛盾?”

褐衣男子道:“不错,据我观察,唐朝贵族都憋了一股怒气,他们不敢向唐朝皇帝发作,咱们就浇点油,让他们对武皇后发作。”

米老翁道:“这样能让长安混乱吗?”

褐衣男子淡淡道:“这只是第一步计划,等你成功后,我自会一步步谋划,让长安陷入混乱。”

米老翁道:“我明白了。”

褐衣男子道:“事成之后,你儿子该怎么做,不用我教你吧?”

米老翁坚定的道:“他会以死报效国家。”

……

立政殿。

李治将耳朵贴在武媚娘肚子上,听了好一会,却并未听到任何动静。

武媚娘嗔笑道:“陛下,要四个月才有动静呢,您也太心急了吧?”

李治笑道:“朕也只是听听罢了,对了,这是康国今年进献的一尊青金石观音,皇后摆在屋中,图个吉利。”

武皇后接过观音,只见其色泽如蓝天,金屑散乱,光辉灿灿,如众星于天空中闪耀。

青金石本就有催生助产之效,宫廷命妇多喜此石,又是一尊观音,就更加吉利了。

武媚娘微笑道:“多谢九郎。”

待李治离开后,武媚娘将青金石观音拿在手中,不住把玩。

张多海忽然走了过来,低声道:“殿下,武元庆身边的那颗暗棋,有动作了。”

武媚娘脸上的笑意瞬间消失,冷冷道:“他做什么了?”

张多海道:“他悄悄命人打了柄月仗,用的柘木,估计是想用月仗杀人。”

武媚娘道:“最近府中有马球赛吗?”

张多海道:“三日后,与于府有一场,于志宁的孙子也会上场。”

武媚娘望着观音,缓缓道:“此人潜藏极深,若非长孙无忌帮忙,吾也未必能发现他。你说他的目的是什么?”

废王立武时,武皇后与长孙无忌暗斗十分激烈。

两人都在对方身边插满眼线,武媚娘曾一度占据下风。

后来有一次,武媚娘吃了大亏,便花费极大精力,将每一个武姓成员身边之人,都仔细详查。

结果不仅查出长孙无忌的细作,还查出武元庆身边有个可疑之人,竟与十几年前的禄东赞有些关系。

武媚娘不动声色,命人暗中监视,直到今日,对方的狐狸尾巴才终于露了出来。

张多海道:“肯定是想对付您,挑起您与于志宁争斗。”

武媚娘道:“如此来看,果然是吐蕃细作了。”

张多海冷哼道:“这帮吐蕃人竟敢对付您,简直是不知死活!”

武媚娘眉头紧蹙,露出思索之色。

张多海道:“殿下,怎么了,既然知道他们的阴谋,直接清理就是,何需烦恼?”

武媚娘瞥了他一眼,道:“吾担心的不是现在,而是将来。当初吾回府时,就瞧见武元庆将吐蕃人带到后院。武元庆和武元爽留在长安,始终是吾的隐患。”

张多海心中一紧,道:“您想收拾他们兄弟了?”

武媚娘不答反问:“你还记得徐槿刚封充容时,做了什么吗?”

张多海想了想,目光一亮,道:“她请旨将她的兄长外放了。”

武媚娘道:“是啊,为此还得了陛下夸赞。你说吾若请旨外放武元庆他们,陛下会不会欢喜呢?”

张多海笑道:“那是肯定的。”

武媚娘淡淡一笑,道:“那就趁着这次机会,让他们离开长安吧。”

张多海愣道:“您的意思是,将计就计?”

武媚娘道:“你去安排,先别动手抓人,马球赛可以比,不过不能死人,于志宁的孙子更不能死。”

张多海凛然道:“您放心,臣一定安排的妥妥当当。”

……

次日中午,李治正在金水河水榭午休,醒来之后,发现内领卫郎将黄伯善正在水榭旁等候。

李治起身活动了一下胳膊,道:“黄郎将,找朕有什么事吗?”

黄伯善道:“陛下,数日前,臣等查到一名吐蕃细作,后来发现那细作似乎在谋划什么事,与武府有关。”

李治眉头一皱,道:“怎么讲?”

黄伯善道:“那细作找了醴泉坊一名姓米的粟特人,那粟特人有个儿子,在武府担任马球队球头。”

李治道:“那米姓粟特人莫非也是细作?”

黄伯善道:“臣等正在调查此人,目前来看,似乎只是一个普通的粟特裔唐人。”

李治沉吟片刻,道:“那名球头最近可有什么异常举动?”

黄伯善道:“有,他打了一柄月仗,可以杀人的月仗。”

李治心中一凛,道:“那你的结论是什么?”

黄伯善道:“臣琢磨着,要么米老翁是一个潜藏极深的细作,要么已经被吐蕃人发展成线人,那球头打那柄月仗,有不可告人的目的。”

李治道:“什么目的?”

黄伯善道:“两日后,武府与于府有一场马球赛,臣怀疑与马球赛有关。”

李治沉默了一会,道:“皇后知道吗?”

黄伯善道:“臣在调查时,发现有一些可疑的人也在盯着那球头,应该是长秋台的人。”

王伏胜脸色微变,不经意的瞟了黄伯善一眼。

李治道:“如此说来,皇后已经知晓。”

黄伯善道:“是的。”

李治想了想,摆手道:“那这件事就让皇后处理吧,朕相信她能处理好。你盯着就好,不要插手。”

黄伯善拱手道:“臣领旨。”告退离开。

感谢大家的评论留言。我原本是想,如果大家希望召回王皇后,就往这个方向写,经过层层铺垫,各方面条件成熟,再召回来。看了大家意见后,大部分书友不希望回来,那就按照大家期望,不再往这个方向写了。这本书均订两千左右了,感谢大家的支持,蹈舞礼致谢!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7148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