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4章 武皇后和狮子骢

书名:大唐,我妻武则天 作者:左百户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19:52

这是一匹青白杂毛的马匹。

马首壮硕,其鬃曳地,四蹄修长,只不过,神情颇为暴躁,不停的刨着蹄子。

青白毛马通常都被称为“骢”,此马鬃毛有如狮子,故而有一个好听的名字,狮子骢。

武媚娘怔怔望着这匹马,思绪不知不觉飘到了她当年入宫的时候。

当年也是这样一匹马,宫中之人都无法驯服,唐太宗非常苦恼。

武媚娘当时随侍在侧,一心替君王分忧,便向太宗提出她的驯马法子。

“陛下,妾能制之,然须三物,一铁鞭,二铁楇,三匕首。铁鞭击之不服,以铁楇其首,又不服,以匕首断其喉。”

这是武媚娘当时的建议。

她当时年轻,不懂曲意迎逢,太宗虽微微一笑,没有说什么,自那以后,便再未召她随侍。

后来武媚娘才想明白过来,太宗喜欢小鸟依人的温柔女子,不喜欢性子要强的女人。

正当她怔怔出神时,一旁传来张多海的声音。

“哎,裴副都护也真是有心,给陛下送一匹好马也就罢了,还特意找来一对,给您也送了一匹。”

武媚娘听了此话,轻轻点了点下巴。

她知道裴行俭担心自己记恨废王立武的事,这才献马,向自己示好。

只可惜他并不知道,此马只会勾起她痛苦的回忆。

“此马年岁不大吧?”她随口问。

张多海道:“听说还不到三岁。”

武媚娘又道:“何处而来?”

张多海笑道:“是安国进献给裴副都护的,臣听人说,自从裴副都护驻守碎叶城后,西域各国每有纷争,都会找他主持公道,因他处事公正,西域各国都很敬服他。如今西域称得上一片和睦。”

武媚娘道:“吾没看错,他果然是个人才。”

张多海笑道:“听说裴副都护还命人带了很多粮种过去,不仅让大军在碎叶城周边屯田,还将农耕之法,推广给突厥人和西域各国之人。”

武媚娘侧头道:“那些外邦人能接受吗?”

张多海笑道:“突厥人一开始是不接受的,然而他们如今所处位置,并不适合放牧,粮食不够,有一些小部落已经开始试种粟米和小麦,裴副都护还派人教授他们。”

武媚娘点点头。

只要这些突厥人习惯大唐的农耕方式,以土地为根,将来才能彻底融入大唐,不会反叛。

武媚娘道:“把这匹马养起来,可以经常饿一饿它,再让弘儿去喂它,将来弘儿大了,正好可以给他当坐骑。”

左右马奴都答应了。

武媚娘转头便要离开,走了几步,又回头嘱咐:“此马性烈,定要小心,不可伤了吾儿。”

马奴们连声应是。

武媚娘回到正殿后,开始练习书法,随口问道:“吐蕃那边的情况如何了,密探们都撤出来了吗?”

张多海哼道:“都撤出来了,那女王还真是个假货,多亏了薛将军,不然这次损失就大了。”

武媚娘摇头道:“李勣毕竟是武将出身,心思还是不够细。”

张多海笑道:“殿下以为何人最适合办这种差事?”

武媚娘略一思索,脑海中第一个冒出来的竟然是长孙无忌。

她摇了摇头,道:“这是陛下操心的事。陛下可召见那苏毗女王了?”

张多海道:“已传旨意,明日召见。”

顿了一下,低声道:“殿下,臣听说那胡女狐媚的很,只怕有可能被陛下召入宫中。”

武媚娘扫了他一眼,道:“你这胖厮,陛下召见她,是为利用她对抗吐蕃,纵召她入宫,也是为大事,难道吾还要阻止吗?”

张多海忙道:“殿下说的是,臣多嘴了。”

……

书房之中,高有道正在跟薛仁贵对坐饮酒。

高有道的婚事是在九月底办的,薛仁贵当时还在燕然都护府,无法参加。

所以当他忙完手头之事后,就立刻来高府拜访,补上一份贺礼。

高有道的新宅是一间两进院落,贵妃亲自赐下,名义上赐给杜蓉的,毕竟杜蓉也是皇亲国戚,高有道也不好拒绝。

薛仁贵并不是一个多话的人,然而今日他却比平时更沉闷一些,显得心事重重。

高有道见他喝完一杯酒后,又在怔怔出神,忙问:“薛将军,您遇到什么麻烦了吗?”

薛仁贵恍然道:“啊,没有,实在对不住,今日明明是来庆贺你的,却只顾着发呆,来,我再敬你一杯!”

高有道举杯与他喝了,微笑道:“不怕薛将军见笑,高某虽是文人,心中却一直将薛将军当做平生第一知己,薛将军若有麻烦,在下愿尽绵薄之力。”

薛仁贵看了他一眼,叹道:“说来可能要让高兄弟见笑,薛某是为一个女人烦恼。”

高有道心中一动:“可是那位苏毗女王?”

薛仁贵道:“正是为她,陛下明日就要召她入宫。”

高有道略一迟疑,道:“薛将军莫非……对她有情,担心她被圣人收入宫中?”

薛仁贵没想到他如此直白,愣了一下,笑道:“薛某已过不惑之年,家有贤妻爱子,怎会为此事忧愁?实不相瞒,那胡女与我唐女不同,性子妖媚,我是担心……哎……”

高有道微微一笑,道:“你怕陛下被她迷住,性情大变,到时朝臣将妖媚惑主的责任,扣在你头上?”

薛仁贵苦笑道:“不止是朝臣,还有那位武皇后殿下、以及后宫一众嫔妃。”

高有道压低声音,问道:“那女子难道比皇后还美?”

薛仁贵也低声道:“番邦女子,自然比不上皇后,只是你不知我第一次见到她时的情景。”

将俘虏蓝雅时的情况跟高有道说了。

高有道怔怔道:“如此说来,确实妖媚。不过薛兄不必担心,依我之见,陛下召见她,是为吐蕃之事,并无猎色之心。”

薛仁贵道:“我也明白,只是仍然免不住担心。”

一个人一穷二白时,往往啥也不怕,冲劲十足,然而当他拥有的越来越多时,就会变得瞻前顾后。

高有道想了想,笑道:“薛兄可以这样想,纵然陛下把她收入宫中,不是还有皇后殿下吗?以那位殿下手段,还对付不了一个胡女?”

薛仁贵愣了一下,目光一亮,笑道:“不错,如此来看,薛某确实担忧过头了。来,喝酒!”

次日下午,薛仁贵带着苏毗蓝雅入宫了。

李治依然是在临湖殿接见他们。

他抬头朝远处走过来的两人看去。

只见薛仁贵身边的女子,果然美貌动人,皮肤白如羊脂,一头乌黑秀发披散在肩头,头上戴着银环,漆黑的眸子深不见底。

这女子容貌虽略逊武媚娘和萧淑妃,却和郑贵妃是一个级别,比徐槿还要强上几分。

李治美人见的多了,也不太在意她的容貌,暗暗审视她的表情,见她步履沉稳,气质高贵,倒和东女女王有几分相似。

蓝雅一直低头而行,走近之后,才抬头看了一眼,见大唐天子如此年轻,也是暗暗惊奇。

“苏毗蓝雅,拜见天可汗陛下!”她先行了一个苏毗国礼节,又行了一个大唐礼节。

李治抬手道:“欢迎女王来我大唐做客。女王请坐,薛卿,你也坐。”

蓝雅却并未落座,低声道:“小女亡国之人,不敢当天可汗陛下如此礼遇。”

李治摆手道:“女王不必客气,朕亦知道,你苏毗国强盛之时,吐蕃王亦要派公主去贵国做婢女。如今暂时陷入低谷,将来未必没有复国之日。”

蓝雅又抬头看了李治一眼,轻轻道:“不想边陲小国,竟能得天可汗陛下垂目。蓝雅不求复国,只盼帮助陛下,尽灭吐蕃之地!”

薛仁贵见她此刻完全变了一番模样,一派庄严肃穆的女王形象,再不见一丝妖媚,不由暗松口气,对此女又高看了一眼。

李治见她如此表态,心中也非常满意,抬手示意两人落座,缓缓道:“女王能跟我说说,贵国如今的情况吗?”

蓝雅道:“陛下也知道,吐蕃原本臣服我国,后来强盛之后,便生狼子野心,用金钱贿赂我国大臣,内外夹击,这才灭我苏毗国。”

李治点了点头。

其实吐蕃正是吞并苏毗国之后,才真正强大。

原因很简单,苏毗国的地理位置非常好,适合放牧,盛产骑兵,人口也极多。

吐蕃先联手羊同,消灭苏毗,获得大量人口和马匹,拥有强大骑兵,掉头又利用苏毗骑兵,消灭了羊同。

蓝雅接着道:“母亲被吐蕃人杀害,我当时年幼,被族人推举为新女王,在国内四处躲藏,寻求机会复国。”

“吐蕃赞普先用强硬手段,将拥护我的苏毗部落全部消灭,后用怀柔手段,拉拢苏毗贵族,控制苏毗全境,我也被手下人出卖,被他抓住。”

“他并未杀我,带我参加各种宴会,表面对我和善,我却知道,他是装出这种态度,好安抚苏毗贵族和子民,再也不反抗他。”

李治暗暗点头,既有铁腕手段,也能抚慰怀柔,这正是松赞干布的过人之处。

蓝雅接着道:“我知他是虚情假意,数次想逃走,都被侍卫抓回。他并未惩罚我,也没有关着我,直到他死后,他儿子才下令将我关起来。”

“有忠心族人得知我被关后,非常愤怒,想救我出去,好几次都失败了。直到这位薛将军打败钦陵,吐蕃国内大乱,他们才趁机救下我。”

李治道:“那你怎么去了漠北?”

蓝雅幽幽道:“苏毗国灭亡二十多年,凭我之力,再想复国不过痴心妄想。我带着族人向北而逃,本想找一片水草栖息,却被一支突厥部落袭击,族人都被杀死,我也成为那部落酋长的女人。”

“后来您攻击突厥时,那部落酋长被贺鲁征调,率领三千族人离开部落,再未回来。部落遭铁勒人袭击,我被铁勒人抓住,献给比栗毒。比栗毒为拉拢鼠利叛唐,又把我献给鼠利。”

李治默然半晌,叹道:“你的遭遇确实坎坷。依你之言,眼下苏毗民心,已尽归吐蕃了?”

蓝雅低声道:“松赞干布死后,禄东赞依然执行着他的安抚政策,小女恐无法说服他们,投靠大唐。”

李治暗叹口气,如此来看,眼下苏毗女王起不了太大作用。

不过这种重要人物,将来总有派上用场的时候。

李治微笑道:“女王殿下,你有什么要求,都可以向朕提,朕尽量满足你。”

蓝雅低下头,轻轻道:“苏毗蓝雅无处可去,只求天可汗陛下,允许我留在长安城。”

李治大手一挥,道:“当然可以,朕册封你为三品郡夫人,再赠你一座宅邸,你想在长安住多久,都随你。”

蓝雅起身拜礼道:“蓝雅多谢天可汗陛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1974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