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康坊,史府外。
一支驼队正在整装待发,队伍里装满了大唐的茶叶、丝绸、陶瓷,只要能运送到康国,便能暴赚一笔。
“父亲,您真的要走了吗?再住几天吧?”沙姬依依不舍的道。
康那哈哈一笑,道:“女儿,再住下去我都要舍不得离开长安了。明年吧,国王一定会再派我出使大唐,到时候又能见面了。”
目光转向一旁的史三郎,拍了拍他肩膀。
“贤婿,以后你的商队来了康国,直接让他们来我府邸,我亲自帮你卖掉货物,至少能多卖三成。”
史三郎拱手道:“多谢岳丈。”
康那握着他手,笑道:“你我之间,何必见外。”
其实当初史三郎把沙姬拐走时,他恨不得剁了史三郎,还请了一队雇佣兵追击,只可惜没追回来。
谁知事态突然变化,强大的西突厥突然就被大唐给灭了。
康国国王便开始挑选合适的使节,出使大唐。
康那也去竞选使节。
他告诉国王,他女婿是大唐贵族,在长安城很有人脉。
结果国王竟真的任命他为使节,还给他升了爵位。
康那带着使节团来到长安,很快打听到史三郎的住所。
来到史府一看,顿时被这座豪华的府邸给惊住了。
原本还怀疑史三郎这小子是个假冒的贵族,如今看来是弄反了,他肯定是一个落寞的大贵族后裔!
史三郎对康那的到来,也十分热情,邀请整个使节团住在他家,悉心款待。
沙姬见到父亲后,也尽说史三郎好话,还说史三郎与大唐皇帝最宠幸的臣子狄仁杰熟识。
康那态度发生一百八十度转弯,对这个女婿喜欢的不得了,也想凭着他的关系,垄断康国大使的肥差。
驼队很快准备完毕,康那与史三郎热情的拥抱了一下后,便踏上了返回康国的旅程。
沙姬与史三郎回到大厅后,见丈夫在换衣服,问道:“夫君,您要出门吗?”
史三郎道:“是啊,去户部别选瞧瞧情况,这可是个大商机,我可不能错过了。”
沙姬皱眉道:“不就是一堆黑石头吗?能有多大商机,我觉得还是组建商队,往返长安与康国吧。有父亲帮忙,一定能畅通无阻。”
史三郎肃然道:“你别忘了我的身份,我可不是只知赚钱的商人。这件事是为国家出力,为圣人分忧,我身为世族后裔,怎能抽身事外?”
沙姬心中一凛,忙道:“是妾身忘了你高贵的血统,你莫要生气。”
史三郎拍了拍她的手,道:“没什么,里坊那么多邻居污蔑我,说我只是个混血胡人,你却还能相信我,我已经很感激了。”
沙姬恨声道:“他们是在嫉妒你,这种人我见的多了!”
史三郎抱了抱她,道:“好了,我要去为圣人效力了,你在家等我。”转身离开了史府。
最近燕然都护府不断传回消息,说发现很多石炭矿。
朝廷已经下旨,允许商人联合开采石矿,只不过其中条文细则,史三郎还不太了解。
所以这几天他经常前往户部别院,询问情况。
六部别院都在一起,位于光禄坊之中。
户部别院外,已经多了很多商人,都是闻着商机,过来打听情况的。
史三郎见几名商人围在墙角,正在听一名胖商人唾沫直飞的说着什么,快步赶了过去。
只听那胖商道:“……远是远了点,但我听一个朋友说,那边的石炭矿非常多,只要能占上一片开采,肯定能赚大钱!”
有人问:“有运货路线吗?”
胖商道:“当然有,还不止一条。一条是走夏州,一条走麟州,也没多远。”
长安城北面是关内道,过了最北面的阴山,便是燕然都护府。
又有人问:“听说有一段路是沙漠,好走过去吗?”
史三郎听到这,目光一亮。
对于有过穿越西域经历的他来说,沙漠根本构不成问题。
胖商道:“走麟州沙漠比较多,不过路线短一些,夏州那条路沙漠很少,路线长一些,看你怎么选。”
史三郎问道:“请问要怎么才能获得开采资格?”
胖商看了他一眼,道:“朝廷的意思是让我们先结商社,然后考核我们资格,考核通过,就下发开采公验,大家合伙负责一片矿区。”
史三郎暗暗点头。
难怪这胖商如此积极为其他人讲解,他应该是想找人结社。
有人忽然问:“听说江南很多商社也来参加,他们背后可都是江南世族,只怕会跟咱们抢!”
胖商哼道:“这里又不是江南,江南世族又如何,他们还能一口气都吃下去?”
有人担忧道:“听说燕然都护府有很多铁勒人,凶蛮的紧,咱们去那里采矿,他们会不会为劫掠咱们?”
史三郎大声道:“不必怕,燕然都护是薛仁贵大将军,有他坐镇,胡人还敢怎的?”
他亲眼见过唐军,对唐军充满信心。
胖商笑道:“说得好,本人杜隆,有意结一个商社,不知可有人愿意跟杜某一起干?”
史三郎见他知道这么多,在朝中一定有关系,而且他还姓杜,很可能是京兆世族。
“杜掌柜,我加入你的商社。”他说。
不远处的大街上,卢承庆穿着一身常服,朝身边的杜正伦道:“杜兄,那位是你族中子弟吧?”
杜正伦笑道:“一个偏房侄子,书读不进去,就能耍一耍嘴皮子,让卢兄见笑了。”
卢承庆点点头,道:“这些商人们如此积极响应,咱们可要把下面的细务做好,别让人走了歪路子,影响到陛下的大计。”
杜正伦知道他指的是江南世族门下那些商社,哼了一声,道:“卢兄放心,我会盯着他们。”
两人又看了一阵后,有文吏过来通知,说皇帝召见两人。
两人赶忙坐马车返回户部,换上衣服,朝甘露殿而去。
通传之后,来到正殿,殿内除李治外,还有兵部尚书萧嗣业。
叙礼毕,李治才说明召他们过来的原因。
原来兵部传来消息,薛仁贵又发现一处石炭矿。
“两位爱卿,不知户部可已经征召到足够的商人开采?”李治问道。
卢承庆忙道:“回陛下,商人们都非常踊跃的响应朝廷政策,只是路程遥远,可能招募矿工需要一些时间。”
李治道:“你可以告诉商人,让他们去雇佣草原上的铁勒人,给他们报酬,看他们是否愿意采矿。”
卢承庆微微一惊,道:“陛下,那些胡人以放牧为生计,只怕不会答应。”
李治道:“且试上一试,也许会与我们所想的不同。”
卢承庆拱手道:“臣遵旨。”
萧嗣业忽然道:“陛下,可不可以让军队也负责一两处石炭矿,然后售卖商人,这样也能省一笔粮饷。”
李治抬手道:“不可,军队不能与商人接触,否则会出大问题。”
萧嗣业忙道:“陛下说的是,臣失言了。”
李治与几名大臣商议完毕,便离开了甘露殿,朝后宫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