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655章 星槎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B级基地。

“拆掉,拆掉,这些没用的东西一定都要统统拆掉!”

总装车间内,早就成形的台风号核动力航天飞机推到了主位,正在进行飞行前的最后改造。

肖冈田钻进台风号的驾驶室,指挥一群“工人”拆掉里面的内饰。

听到他的命令,数个身材较矮,但身形粗壮的“工人”钻了进来。

一只裸露着轻质高强度复合材料的机械手臂伸进腰间的挎包,掏出工具就开始了熟练的作业,迅速拆下了用来装饰的软包墙砖。

在这些不知疲倦、熟练而有力的工人帮助下,整个驾驶舱内部很快就只剩下了裸露的金属板和各种接口,一切多余的东西都被拆掉了。

人形机器人进生产线并不是首次,但这一批“工人”是兼顾了性能、质量、价格的全新一代“勇士Ⅲ”,第一次做到了批量取代人工。

第一批投入使用的“勇士Ⅲ号”就有100台,它们质量不到100千克,身高1.6米,最大力量三倍于普通人,作业续航更是长达四个小时,没电了换一块就又能继续工作。

它们的最大作用是取代依然需要人力、但技术含量不高的外层工作,除了提升效率以外,最明显的好处其实是降低伤亡事故率。

对于大型制造企业,一线工人接触到的设备大多又重又大,稍有不慎就是伤残的严重事故,尤其是总装阶段需要多次起吊,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安全事故,新远也不例外,只是例子较少而已。

不过“勇士Ⅲ”的目的依然还是结合OGAS2.0实现生产过程的全面无人化,制约生产效率的因素将再也不包含人工。

就比如正在对台风号进行改造的人手,就是25台机器人与7位人类,后者大多是承担监督任务。

肖冈田很满意现在的作业效率,台风号减重的越多,留出来的载荷也就越多。

台风号计划是在5月启航,为了能够执行足够长时间的任务,它将会改到“面目全非”。

一切用于人类生存的东西全部被拆空,驾驶舱里增设燃料罐,这样再加上原本机身存储的燃料,是以前的160%之多。

原本的货舱里将会装下质量足有45吨重的超大型探测器,包括一个32吨的主体以及足足6個自重2吨的着陆器。

32吨的主体探测器被命名为“星槎(xīng chá)”号,又是一个互拼乱凑的产物。

它的探测部分几乎是原封不动地移植了“离火”,大部分零件都是生产“离火”时剩下的备件,但为了增强探测能力,又把基地短时间能找到的所有东西都搬了上去,当然包含一座核反应堆。

除此以外它还秘密移植了千钧棒一号地面备份的激光系统,以备不时之需。

“星槎”的“槎”意义是木筏,星槎,指的就是太空飞船,也就是外星来客。

星槎号准备匆忙,到现在两个月时间进度也只有50%,它需要在4月中旬之前全部完工,然后被送往土星。

除了它以外货舱剩下的空间还被塞进去了两颗火星综合探测卫星,准备在路过火星引力加速的手甩下去。

2018年的土星冲日是“小冲”,是土星离太阳最远的时候,为了能做到1年抵达目标,台风号出发时会在机身两侧再外挂两个巨大的燃料罐,总体质量达到310吨,用去整整230吨液氢燃料。

台风号的需求再加上准备发射的长征十八号,又一次榨干了国内几乎所有的液氢燃料库存。

相比于不急不缓的国家队,新远每一次动作都是如此迅猛,连自己都只能是勉强为之。

肖冈田刚刚视察完台风号的进度,又打算去看看6个特别加急的着陆器制造状况,刚出来就听到了渐渐减弱的喷气引擎轰鸣。

从跑道的方向开过来一辆场地内电动车,很快就停在了他面前。

“哈拉少,呼!”

谢廖夫跳下车来,大声嚷嚷道:

“走啊老肖,让我们一起去喝一杯,西北那里只有无穷无尽的沙子。”

一去大半个月的谢廖夫显然心情很不错,肖冈田没怎么费力就猜到了缘由:

“NPAE测试成功?”

“岂止是成功,程南开是个天才,尾气辐射值达到了设计的最低值,完全可以在大气层内频繁使用。

其余数据就不说了,主要是我说服了军方!他们开始考虑把剩下的三架空天飞机中两架动力改成NPAE。

让安德罗夫的星辰工厂全力扩张!我们也要开始加班加点地生产,自己生产两架NPAE版的用,那些大块头航天飞机就再也不要返回大气层了。

把XN90快点生产出来,我们的产能很吃紧!”

谢廖夫离开的一半时间都在给军方画饼,核动力空天飞机的优良性能加上NPAE的良好表现,成功说动了所有人,最大的社会障碍算是解除了。

肖冈田婉言谢绝了喝酒庆祝的提议,但还是很为他高兴:

“这下我们的进项就又有了,去年的时候还为钱操心,最近几个军工项目就足够我们支撑很久了,还是军工业够赚钱。”

“那可不止,哦,老叶去京城找吴云峰了,他让我注意基地的保密,尤其是生产现场,谢绝任何无关人员进入。

马上我们还有大活,那些搞高能物理的人才是忙到不行。”

“什么?”

“可控核聚变,为了EAST项目我们可是千呼万唤,之前老程去了也没多接触,现在轮到他们主动找上来。

激光和强磁都是点火装置的重要技术,基本够我们了解整个EAST项目了。

要是等弱力和引力组取得突破,怕不是可以直接自己单干,太空科研中心可能还要一直拖到6月才能开工,现在大家都太忙了。”

TEPA加速器、EAST托卡马克装置、再加上正在筹备的科研中心,是基地攀登前沿科学新高峰的三条重要路线,基本覆盖到了各个领域的理论与实际。

就连谢廖夫自己都在开始努力学习这些知识,化学火箭的时代即将过去,他以后主导的项目,至少应该是前进号这个体量的星际飞船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