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274章 瑕疵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新远航天发射场,1号工位。

从远处看出去,发射塔的旁边只有一架竖起的庞大航天飞机,根本看不见承载其起飞的新远二号甲改火箭。

因为不需要二级,所以新远二号甲改的最高长度才51米,而先锋号加上尾部的发动机总长度接近75米……

宽度上,新远二号甲改的三枚6米直径箭体加上空隙也在20米左右,先锋号的翼展则达到了38米。

尤其是面对观景海滩的角度,新远二号甲改的大部分箭体都被先锋号遮住,从侧面看上去火箭也比航天飞机小一些,觉得重心肯定极不平衡。

但实际上新远二号甲改加注满燃料后重约3500吨,先锋号却基本是空心的,现在重量才90吨出头。

发射中心里,仅凭借肉眼都能从3公里外看到庞大的先锋号,冲击感比新远三号火箭还要强烈。

黄局长在前三排找到了和谢廖夫站在一起的林炬,有些无奈地说道:

“林总,你们要想办法弄专门的火箭整体转运车了,我们的转运车为了先锋号,来来回回折腾了好多次。”

原来和平时火箭发射不一样,先锋号体积太大垂直吊装非常麻烦,无论是联盟还是阿美的大型航天飞机都是水平与火箭组合在一起,然后整体运输到发射塔竖起。

而新远发射场和琼州发射场都还用的是通用的转运车,只能垂直转运火箭,所以先锋号也是垂直安装的,而且总装大楼根本放不下,大部分时候都是露天作业,设备和人员工作都非常麻烦,很是折腾。

林炬倒是没想到这一茬,前段时间他又去京城折腾火星任务的事,琼州这边交给了谢廖夫处理。

后者倒是没让他失望,主动道:

“我已经联系了国内的工程机械厂家开始定做了,未来H2的任务很多,新远发射场的两个工位也不够用,老板,我们应该扩充工位数量了,最好再增加两个。”

林炬点点头,加上阿伯前几天的合作协议,新远账上钱完全足够,两个发射工位小事情,花不了多少钱。

三人就在那里聊天,不远处叶甫根尼·米克林则是和OKB456设计局同行的人员弗拉基米尔·拉楚克讨论着还有一个小时就要发射的先锋号。

拉楚克:“虽然新远二号甲改比起能源号要单薄一些,但推力更大,M220单台推力太大了,21台这样的发动机,推力近4700吨。

虽然能源号也能做到4000吨以上推力,但不能回收还是差一些。”

米克林:“是的,新远二号的格栅舵回收方式太冒险了,简直使用筷子夹住从10楼扔下来的扫帚顶端,这对电子控制技术要求太高了,未来五年我们没有这个能力。”

拉楚克:“可是,月球计划也需要的是这个级别的巨型火箭,如果不能回收那就太贵了,叶尼塞/顿河火箭没有这个潜力,长远着想,必须要可以回收的才行。”

米克林:“鲍里索夫局长此次来,可能有购买定制新远回收系统的意向,也许这样我们露西亚也就能有可回收火箭了。”

拉楚克:“这不是我们的技术!除非他们愿意转让技术给我们,否则露西亚的可回收火箭也不过是鸡肋,他们只要通过卫星关掉火箭,我们就什么也做不了!

而且,我们也不是没有可回收火箭对吗?我们也有可用的回收技术。”

米克林:“你是说……”

拉楚克:“能源2号,滑翔式回收,全箭整体可重复使用,更加安全,而且联盟时期就已经完成大半了,复活它吧,它比垂直回收更加实用。”

米克林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能源2号火箭他比拉楚克更加熟悉,可是滑翔回收也有自己的缺点:死重太大了。

新远二号的八片格栅舵质量绝对不会超过一吨,能源2号助推器的折叠机翼都差不多这个质量了。

但拉楚克说的也有道理,滑翔回收的技术难度低得多,至少露西亚的电子工业还能应付,其他的花式回收对控制系统要求太高了。

他看了看远处和航天局交谈甚欢的尤里,思考着复活能源2号的费用以及可行性。

……

“倒计时,1分钟。”

11点29分,天空依然晴朗,新远二号甲改的三枚箭体逸散出大量的白雾。

直播摄像机的画面切换到先锋号机身上放大,它那整体式的隔热层非常光滑,简直和客机一样。

通过油管观看转播的NACA以及军工复合体的航天器研发人员不由得沉默,深刻感受到了先锋号的代差优势。

整体式全寿命隔热瓦,波音在航天飞机计划开始的时候就深入研究过,然而一直到X37B和追梦者时代,都没能达到这个水平。

“……7、6,主发动机点火!”

新远二号甲改的加强芯级先一步点火,在他们节流阀开启到一半的时候,两枚通用助推器才开始点火。

助推器的7台被调教加压的M220推力更大,单枚能输出约1680吨推力,

21台发动机的尾焰涌进下方的导流槽在从发射工位的右侧斜向上喷出,扩散的气体迅速扩散,在彻底包围工位之前,新远二号甲改带着先锋号脱离了发射台。

虽然先锋号100多吨的质量对于箭体来说不值一提,但庞大的机体在大气层内造成的气动因素却必须考虑,同时为了调整重心,先锋号是从一开始就得斜着发射。

21台发动机分成多个部分不同程度摆动调整推力方向,使先锋号处在倾斜的新远二号甲改火箭上方,像是趴在木筏上的一只熊一样乘着它飞向天空。

因为推重比较低,组合体在低空能看到很明显的移动轨迹,长长的火箭尾焰扫过了约1公里长的树林。

黄局长:……

不用说,这么高的燃气温度肯定又得烧一大片林子了,发射场附近就不应该种树。

但海滩以及摄像机前的观众注意力全在先锋号上面,后者大气层内飞行时间比较长,可以用清楚地看好一会儿。

原本还能用巨型火箭形容的新远二号甲改在先锋号下面就像是战斗机携带的三枚导弹一样小巧,高空甲烷发动机产生的尾焰颜色也很浅,看上去颇有反差感。

三枚6米直径箭体和先锋号的横截面积也是极为巨大,突破音速之后就能看到组合体中部的超大气流环,即使到了很高的地方也清晰可见。

新远二号甲改的发动机工作时间很长,一直到地面摄像机中组合体已经变得模糊,终于才看见两个白点从组合体中分离,那是脱离准备进行回收工作的助推器。

芯级多加注的燃料能多支持40秒的飞行,让先锋号滑行一段时间后主发动机再工作十几秒调整一下就能入轨。

没办法,新远二号甲改和能源号一样严格来讲没有二级,一级只能把航天飞机送到大气层外200公里的低轨,要想到300到400公里的轨道需要航天飞机自己再小飞一会,但也用不了多少燃料。

发射中心内,先锋号不管是自身还是检测系统发回的数据都显示正常并达到了预定速度,这基本就说明发射已经成功。

谢廖夫的脸上也挂着笑容,但突然僵住。

林炬关心地看过来:“怎么了老科?”

谢廖夫:“我突然想到一个问题,芯级在飞行时控制了节流阀飞的更久一些基本都飞出大气层了,从那里回收基本是和回收二级差不多了,箭体……应该没问题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