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126章 年度结算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2.9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7:15

跑道上,一架发动机比原配大一圈的ARJ21客机启动发动机,一个漂亮的滑行后迅速拉起,以远超普通客机的速度升空。

这架公务机在买回来后,将两个单台9吨推力的发动机换成了推力15吨的XW-10,而它的空重才24.9吨,最大起飞重量40吨。

作为公务机它肯定不会坐满设计的90个座位,平时乘员最多10人,不会超过30吨,也就是说作为一架客机,它的推重比竟然超过1……

这架ARJ21不但更换了发动机,飞控也全部换成了SC09的自动系统,大气层内飞行对它来说太轻松了,甚至比普通民航飞行员靠谱。

这次改装后的首飞就是无人的,拥有强大动力的ARJ21最大升限提高到了13000米,最大航程提高到4600KM,属于是原厂见了都要跪。

由于推重比超过一,SC09在地面指令下甚至尝试垂直爬升,让一直盯着这边的蓉城军区空指看的目瞪口呆。

什么时候ARJ21这么猛,民用机的推重比都这么离谱了?

不过天空中的客机没飞多久就返航了,它要把空域让给学员们。

新远公司把跑道附近的四个大机库改成了临时飞行学校,周六教来自各高校的学员,周日教本公司的学员。

上理论课期间,教官每次会轮流带两个人上天一趟感受飞行,反正初教机机体寿命又长又不值钱。

不过今天他们得先等呼号CDX0001号机升空,林厂长的专用座机。

林炬坐在前驾驶舱,加大节流阀推力的同时送掉机轮刹车,彩云教练机在充沛的动力下开始滑行,后座的邓磊紧紧抓住方向舵。

这是林炬最后一次教官伴飞,下一次就是单飞了。

不过邓磊倒不是很担心,因为林炬除了每天进行飞行学习,还要飞H1的模拟机,驾驶技术已经相当不错了,毕竟是老板,每天的飞行时长完全自由,就是半夜想飞上天看月亮,地勤也得整备飞机。

林炬起飞后保持在1000米高度,然后节流阀推到底以最大速度飞行,就这他还不满意,轻压机头俯冲,速度瞬间突破了350公里,然后在距离地面100米平飞,高速掠过树林和山丘。

现在飞行成了林炬最大的爱好,他还在博客上直言不讳地表示将会在未来乘坐自家的航天器上太空和登陆月球火星。

在他飞行了一个多小时后,机场上的学员和教官也陆续开始起飞,到了11点左右,这片空域有多达20架飞机在飞行。

好在大多都是教官带飞,而且自主组成编队,虽然多倒也不乱。

而恰好在这片郊区的人们就遭了殃,这段时间天上就跟七十年前的空袭一样总是嗡嗡响。

甚至有五架飞机组成编队刻意低空飞行,沿着公路和河流飞行,不时俯冲拉起,引得不少关注。

蓉城军区的空指不断在无线电中按规定不断呼叫差点没累晕过去,然后一想到新远未来有多达2000架飞机,要是组成编对怕是一片黑压压的乌云能突袭城市了,顿感压力山大。

但是当一列列飞机从山头上呼啸而过,那种直观体会到的自豪感和兴奋感却是怎么也抹不去的,如果真的有成百上千架飞机这样飞过,怕是能申请世界纪录的奇景。

林炬一口气飞了近两个小时,不过返场降落的时候等了一会儿,因为进步号搭在伊尔76的背上,降落在了机场上。

降落的时候,进步号已经被吊上转运车,准备运回总装厂房进行改装。

她将换上SC09型智能飞控,然后姊妹机团结号也将在不久后同样更换航电,使飞机更加安全可靠。

同时,在这个12月还有三个连续的好消息。

第一个好消息是星辰一号超级计算机在元件到位后终于安装成功,刚刚完成了一次试运行,搭配定制化系统跑出了35.9亿亿次的峰值运算速度,整机峰值功率6000千瓦,比一般的超算省电得多,一小时电费才4000元。

星辰一号预计将搭载的从SC09上分离并加强的AI模块工程师们还在加班加点的完善,为两座基地提供强大的算力支持和人工智能分析服务。

另外向流体力学运动仿真也可以通过星辰一号,之前偶尔用到都是去租用魔都和京城的超算,人家是按核时(每个CPU核心的使用时长)算钱,价格又贵还要排队。

当然,除此之外星辰一号现在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超算,也是唯一一台三进制超算,如果外界知道恐怕会以为见了鬼。

第二个好消息是安1250总体设计超期四天完成,已经交付生产。

机体部分由于基本是参(照)照(搬)安225,除了材料和结构上要进行一些改动,很快就设计完毕。

这架人类首个最大起飞质量破千吨、长度和翼展超过100米的巨型运输机拥有多达32个起落架,比安225还要多16个。

前起落架就有6个,以三个一排布置,每个拥有两个气压高达130兆帕的高压轮胎,需要定制;主起落架是机身两侧各13个,所有起落架一共64个轮胎。

但由于安1250的空重就达到了390吨,如果采用普通的轮胎,即使是最高标号40次起降就要更换,实在是太麻烦。

为此林炬在研究院里砸了1.2亿,硬生生用系统的力量推进度,自行研制了一款全新的轮胎并申请专利,准备找化工厂代工。

新轮胎只能安1250专用,90次起降更换一次。

机体部分已经交给工厂进行生产,另外就是适配安1250的大型涡扇发动机XW30,基础设计还差一点,但将会在春节前造出样机,2016年3月前交付正式版,最大推力340KN,使整机推力达到了272吨。

安1250第一批将会生产两架,零件将直接涉及700家企业,其中40%需要定制化生产。

预计2016年4月左右下线,届时完成总装首飞。

第三个好消息:“高山”和“经纬”系列卫星平台研制成功。

“经纬”系列是1100公斤近地轨道多用途卫星平台,可根据需要搭配不同仪器,进行红外遥测、太空/地面制导、通讯等多种功能,也可以发送到太阳同步轨道为两极地区提供服务。

“高山”是大型卫星平台,重量5800公斤左右,是大型科学实验卫星,可以为所需要设备提供强大的电力和散热支持,现在主要设计目的是发射到地球同步轨道六颗,提供全球通信、制导服务,由新远五号甲火箭发射。

除此之外,重量达到40吨,于近地轨道运行的“仰止”卫星平台同样在开发中,将搭载核反应堆提供电力,输出功率在百兆瓦级,目的……绝密。

其实还有第四个好消息,“飞得更高”扩大航空航天影响力任务是按1月1日为准结算的,正好到了结算时间。

12月31日凌晨刚过,林炬就迫不及待的向系统询问结果。

【长期任务:飞的更高

在过去的一个公历年里,你通过各种努力,加强了民众对于航空航天的认识,使多个航天机构的政策遭到人为干预性调整。

注意:疑似挑起事件“太空竞赛”,此事件将在竞赛方第一枚登月火箭发射时确认,已登记火箭:长征十号、SLS太空发射系统、重型猎鹰、新远二号甲、新远三号、H2航天飞机、XN90飞船,竞赛节点:2019年之前,事件确认后将获得额外奖励。

2015年度结算完成,奖励物品:38%浓度77年式标准铀棒*100】

林炬:……

“直接拿出来辐射不会致死吗?”

【77年式标准铀棒有专用容器安放,对外辐射值不对人体构成伤害】

林炬纠结了半天,很想对系统来几句亲切问候。

要说价值吧这100根铀棒那确实非常值钱,但现在给他有什么用,卖给核电站?

一想到自己为任务花了这么多钱,林炬就感觉要窒息。

不过仔细想想又觉得差不多,铀棒这玩意以后飞船用得上,找国家买也挺贵的,就当省点钱吧……

亏他心心念念这么久,只希望被额外提到的事件“太空竞赛”能给出让人满意的奖励吧。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