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232章 合作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对了林炬,对于月表的开发,新远公司有计划吗?”

“唔……您指的是哪方面?”

佘院士想了想,指了指脚下:

“资源啊,我看新远三号的基础构型就是三级,肯定是为月球和火星登陆而生的,这么大的运力,除了把更多人送上去,肯定也要想办法把东西从月球上带回来吧?”

林炬:“资源开发吗?确实有一点想法,毕竟月球旅游赚钱可能有点困难,不过现在还没找到有价值的目标。”

说到月球采矿,就不得不提勤劳的探索者一号了。

这个大蜘蛛在月表已经累计行走了17公里,探测了近10平方公里内的区域,愣是一点有价值的矿藏都没找到。

至少在它的钻探深度里,一点富矿都没有,探索者项目的地面团队都要疯了。

唯一有价值的只有氦三,但是这玩意现在也用不了啊!

所以现在团队在筹划继续发射探索者,最好用新远二号发射三个重达5.8吨的着陆器,分别携带2个探索者机器人,分三个地点进行探测,最好11月就发。

但是这个计划又被推迟了,因为程南开在积极推动280W大核电池,核基地已经有部分进入实用化可以生产了,预计11月内就能生产出来,打算12月再进行探索者后续任务。

新探索者将搭载四块280W核电池,不靠太阳能板都能持续输出1120W电力,足够维持节能模式下的活动,而且还能减重40公斤。

但新探索者的质量还会增加到450公斤,机器人结构减重到了115公斤,可以携带的科研载荷增加到了135公斤,探索者一号才50公斤设备呢。

这样的新探索者就可以在月表不间断工作,不像探索者一号……它已经四次给玉兔二号清灰了。

探索者一号都快成专职保姆了,因为它给玉兔二号进行清洁,使后者的有效工作时间都延长了20%。

五院简直对探索者的灵活机器手羡慕死了,可惜难点不是制造而是AI控制,他们也没办法做到如此灵活的控制。

探索者团队打算,在第二批探索者两个月后也没有找到矿藏后就发射第三批、第四批,最多30个探索者2型机器人,就不信在艾特肯盆地找不到大矿。

当林炬把探索者后续计划说出来,佘院士沉默了。

“你们打算花多少钱在这上面?”

林炬想了想:“额,探索者二比一号要贵一些,不过我们打算量产12只,差不多一只的成本在一千多万吧,加上着陆器,带两个探索者一起的价格差不多四万?”

四千万?你不说我还以为是四个亿!

佘院士很想吐槽,不过转而一想量产起来确实很能压低成本,航天局也试过,六院通过量产YF130建立工业流水线,成本巨降72%,已经成为内部的学习范本了。

在大规模计划面前,工业量产确实便宜多了。

林炬还没说新远二号的发射成本,这个得保密,一次送6个大蜘蛛所有成本加一起也不过2亿,很便宜很便宜了。

佘院士原本打算说其他的,现在却转而问道:

“这个探索者,不如卖航天局两只?我们不要设备,只要基础框架,设备自己安,对了,你们真有280w,50公斤的RTG?这比好奇号都领先多了啊。”

“嗨,程教授还是很厉害的,他在国外一直隐藏自己的实力就怕回不来,现在终于能充分施展了。

不过外售的话……4000万一只?买两只我送着陆器,8000万您看行不行?发射另算。这样您出2亿,12月的探索者2任务就四只我们的,两只伱们的一起发射?”

林炬这次报价真不高,新远二号的发射费用和剩下的探索者机器人和着陆器加起来也才不过2亿,航天局买两个一起发,相当于自己白嫖了4只探索者,岂不美哉?

对于林炬转眼就加价的行为佘院士有些无语,但罕见的没有还价,只是点点头。

两亿包发射来两个带核电池的探索者太赚了,当然这也是因为和新远拼团发射,又能捡个便宜,就不要计较那么多了,私企是要吃饭的。

“对了,你们的前进号空间站进度如何?”

自从7月份H2的气动测试样机送到了乌兰哈山,大草原上的人们经常都能看到它的身影。

H2比H1可要大多了,虽然有SC09这个神器,但依然要宇航员练习手动操纵,现在在不停地放飞滑翔,测试各种极限状况,以提供数据给模拟器。

第一架H2M“先锋”号将在11月20日首飞,第一批7名驾驶员正在积极培养中,这可是实打实的大家伙,操作起来要比H1谨慎得多。

H2即将问世,也意味着前进号空间站的建设将迎来高峰作业期,桁架结构即将再度出世,航天局可是密切关注着的。

林炬:“今年主要是把三个轴向舱段发射上去对接,明年再发射和安装离心部分,这需要用到H2M,你们是知道的。”

佘院士:“如果明年H2M能首飞太好了,我们正在制造‘巡天’太空望远镜,H2M那么大的话,我觉得可以把巡天的镜片尺寸扩大到4.2米,用H2M发射。”

林炬:“当然,哈勃的情况不会发生在巡天身上。”

哈勃望远镜当年就是因为非常精密所以使用了低过载的航天飞机发射,在太空运行了数年出过相当多的问题,都靠着发现号一次次任务修好了,让这100亿美元打造的观测神奇继续工作。

巡天当然也是,有H2M的帮助,设计的时候就不需要考虑太多火箭发射时的过载问题。

“嗯……那不知道前进号空间站有没有对外合作计划?”

“您是说?”

佘院士点点头:“我想你们的工程师也知道,前进号是有潜力作为星际飞船的,有了它,火星载人探索就太方便了。”

何止是有潜力,因为采用桁架结构且整体旋转,前进号的强度可高了,一点推进的加速度简直是轻轻松松。

“如果前进号空间站能开放合作的话,航天局可以出一笔资金,这个数。”

佘院士竖起了两根手指。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