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522章 试爆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在曙光、天幕计划都开局顺利取得了巨大成功以后,雄心勃勃的火星计划就成了航天人追逐的下一个目标,立即开始了对之前“天问”系列计划的扩充。

之前的天问一号到四号四个火星车依然不变,并且已经规划好了搭载的科学载荷已经进入制造阶段,有着很充裕的时间。

然后在最近的一次例会上,有人提出了开展天问二五号任务。

这个任务的提出分别基于三项已经有眉目的技术:人形机器人、全自动燃料合成系统、以及“九章”号飞船。

首先是在冰天雪地里为月球做验证的十几台模块化自走设备,他们在程序设定下尽可能模拟月球工况,甚至需要定期被洒上模拟的月尘,全方位地进行验证工作。

到现在为止试验都非常成功,所有设备工作良好,氢氧、甲烷合成量也完全达标。

而这套系统只需要一点点细微的改进就能在火星上工作,所以也可以算是火星基地建设的进度增加了一点。

然后一直偷偷摸摸在月球上活动的“14”机器人,实际上在决定曙光三号飞船上它时地面是有些担心的。

毕竟“14”的实质就是改造的二号机器人套个简陋的宇航服,临时拼凑出来有很多不足的地方,然而它至今都还在月球上活蹦乱跳,积极地进行着探索。

14现在的主要工作就是收集阿尔忒弥斯二号坠毁地点的溶洞信息,和一台探索者一起进行着考察,后者经过了它的改装可以用其搭载的同位素电池为自己充电,已经探索了长度十几公里、最深150米的溶洞,发回了很多珍贵的数据。

既然赶鸭子上架的14都能够工作地这么好,相比月球更加“温和”的火星上是不是就能够更大规模地使用机器人呢?

所以五号任务就是将10台以上机器人和至少50吨重,包含了燃料制取3D打印等多种功能的设备送到火星表面,实现让机器人在漫长的几年里建设火星前哨和积攒物资,减小载人探索的准备工作。

运载工具都考虑好了,就用XH40,但把最大起飞质量也限制在200吨,这样在其他设计不变的情况下依然能有60吨上下行运力,足够装下所需的设备和机器人。

这刚好可以被新远四号火箭打到火星去并且安全降落,还能有一次携带一点点载荷的再入轨能力,未来登陆火星的飞船如果出现故障,这艘飞船在添加燃料后还能继续把人送上去。

天问五号计划是能够在窗口期之前完成准备的,所需要的要么是已经有的,要么是马上搞定的,可行性很不小。

但这也意味着任务成本的大幅度上升,还有就是风险问题。

现在国内可还没进行过一次成功的火星任务呢,压根就没有探测器摸到火星轨道过,一上来就玩这么大,失败了怎么办?

航发委现在讨论的就是这个问题,如果要执行,那么五号计划就得马上开始准备才来得及,拖一拖就超窗口期了,需要尽快做出决定。

佘院士的内心还是反对意见占了上风,五号任务的提出已经说明航发委内部很多人已经产生了“大干快上”“一步登天”的思想,这种思潮占上风的后果他很清楚,压一压不是坏事。

而且现在自家已经足够领先,在他看来没有必要去赶这一次,2020年不还有一次窗口期么!

第三次窗口期2022距离现在都才5年呢,华国航天在登月五年后实现登火已经够快了,他相信阿美至少需要10年时间。

至于林炬的意见他想都不用想,航发委的那些激进派只是放出风声他就飞了过来,态度已经相当明显了。

或许是因为腾云工程在谢廖夫许诺期限内首飞成功,佘院士感觉“老航天”以后将越来越少了。

……

江户。

IAEA专家组下榻的酒店外传来了嘈杂的声音,正在吃早餐的托马尔索夫掀开窗帘,就看到一大群人正举着宣传牌从马路上走过。

他们喊的内容以及标语托马尔索夫都无法辨认不清楚,但他勉强能够看到人群最前方大宣传牌上的图画,上面似乎画了一架飞机,然后又有个红色的大叉。

他招来了服务生说了几句,后者马上小跑了出去,过了会回来在托马尔索夫耳边说了什么,后者愣了一下然后发出了瘆人的笑声。

其他人纷纷侧目过来,离他最近的周院士好奇地问道:

“发生了什么?”

托马尔索夫笑得前仰后合,然后捂着肚子说道:

“周,你知道他们在抗议什么吗,他们在抗议空天飞机!”

“什么?为什么要抗议空天飞机?”

“因为他们认为一个多月前飞过去的那架就是腾云,所以空天飞机是造成所有混乱的源头,必须向岛国赔偿以后才能飞行。”

“……”

周院士也被这奇葩理由惊到说不出话来,这都是什么脑回路。

他最后将这归结于岛国人精神可能本来就不正常,甩到脑后说起了正事。

“尤里,你们的运算结果如何?”

“哦,我想应该没多少错误,15到20万吨当量是很合适的。”

这和自己的计算一样,周院士点点头道:

“那就这样吧,尽快让官方公布,我们第一阶段的任务已经完成了。”

他和托马尔索夫谈的是准备在富岛使用的第一颗空爆氢弹,主要是起验证作用,当量够用就行。

氢弹到底能不能有效清理核辐射现在也只是个可能的猜想,而且清理方式也有很多种,目前认为可行的有两种:一是超大当量二相氢弹的高能促使辐射残留释放能力衰变;而是使用中子弹,用中子流轰击辐射残留使其衰变。

两种方案只需要一次试验就够,毕竟二相氢弹也是能够产生中子射流的。

并且随着研究的深入,专家们已经差不多能确定清理效果的极限:短期内辐射值上升至空爆前的10%,但氢弹产生的辐射一到两年就会迅速衰减到人类能接受的阈值,至少能够降低85%以上的污染,技术方案可行度已经能够支持展开具体试验。

不过事实上在专家团表示将用氢弹清理辐射时岛国政府表现出了极其强烈的反对,但又不敢声张,因为在中山鸠二询问约翰意见时,对方的回答是“要相信专家的判断”。

相信个鬼!

这些天专家团一直受到了最高等级的款待,不仅住最好的豪华酒店还有专人服务,就为了能让他们改变主意。

表面上专家团是来者不拒,似乎也停止了考察工作,但实际上是在汇总资料发回自己国内进行模型计算。

IAEA的此次行动目的明确,怎么可能就轻易收买几位专家。

忙完了,明日开始增加码量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