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407章 班超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7:15

6月18日,琼州。

柳鸣带着六名航天员走在红毯上,向两边的人群挥手致意。

长征七号火箭已经在发射工位待命,它的上面是新一代载人飞船“班超”号。

从2016年初发射了“神州十一”,也就是最后一艘神舟飞船以后,国内第一种载人飞船在未公开的状态下悄悄结束了自己的使命,后续的时间里航天局蹭了几趟H1,去年底的时候就用上曙光飞船了。

由于曙光飞船的指令舱可复用,不再是“神舟”那样用一次扔一次,所以再用“XX号”命名有些乱,除了在曙光计划中保留了称呼惯例外,常规发射已经更改了命名惯例。

年初被打上去又掉下来的“曙光二号”指令舱在经过修评估以后,决定转为常态化的近地轨道往返飞船,最大乘员7人。

同时换装近地轨道版的小型服务舱,将整体质量从深空版的22.6吨降低到了14吨,理论上长征三号乙努努力也不是不能打。

目前服役的有两艘飞船,分别是“班超”和“张骞”号,后者已经复用两次了。

这一次“班超”号将会替换掉天宫空间站的7名宇航员,进行为期12个月的任务,期间会有一次天舟二号货运任务送上去一些实验设备,用来开展科学实验。

和以往相比,航天员的队伍正在变得越来越大胆,比如本次任务的7人乘组,除了柳鸣以外全是雏鸟,这要是放在过去多少有些不可思议。

仅仅是计算在航天局注册的专业宇航员,上过太空的人数就超过了75人,并正在以极高的速度继续上升,非专业的就更多了。

太空,已经变得常态化起来。

柳鸣已经没当初那么激动了,甚至有点想念在地面的时光,上天一年以上其实对于人的考验还是相当不小的。

如果说他是因为经验多,然而其他的“雏鸟”们也有些心不在焉,正如在场依然众多但却少了几分的媒体一样。

一则“小道消息”已经传遍了网络:曙光三号将执行登月任务,并且还同时会有环月空间站。

网上的泄漏源乱七八糟,但他们知道这是事实,晚上就要出新闻稿了。

比起月亮的38万公里距离,空间站的运行高度最高也才不过400公里,连大气层都没出。

征服了月球,才有资格称之为宇宙航行。

曙光任务最终能执行登月任务的人数是有限的,三号任务还是3人乘组,两人登月,听说之后会改成4人乘组、3人登月或者4人都下去,但剩下的总名额暂时看来也只有40个,这还得刨去意、髮、露三国宇航员的名额。

然后507所现在100多人的队伍去争抢剩下的三十多个,其中至少三分之一需要留给载荷专家,竞争就更激烈了。

与之相反的是新远公司,虽然尚未明确公布但所有人都知道他们肯定有规模宏大的登月计划。

尚在空间站错过了绕月任务的邓磊就在本次交接任务下去的人之一,肯定是在为登月做准备。

风暴号一次性最少能运过去七个人,几乎是曙光飞船的一倍,至少会送上去三位数的宇航员才会罢休吧?

……

京城,CCAV演播室,主持人深吸一口气,看到导播的手势进入状态,面带微笑的同时带着自豪开口:

“观众朋友们晚上好……今天的主要新闻有……长征十号遥三火箭今天从津沽港口装船,由远望22号火箭运输船向琼州进发。

这是我国曙光计划的第三次发射任务,经载人航天办公室对外披露消息,本次任务的乘组为张智光、方林、丁继华,将由他们执行我国首次载人探月任务!”

在全国各地的电视机前,已经从网上听到了风声的人们终于听到了官方发布的准确讯息,立刻陷入了欣喜之中。

这喜悦能达到什么地步?用肉眼就能看出来。

盛夏的19点天还未暗,然而陆续从各个方向上升起的烟花已经铺满了天空,哪怕是基地都看得到。

304实验室的一众研究员乐呵呵的站在空地上,欣赏着各种各样的烟花。

其中绝大部分都来自城区,那里肯定是禁止燃放的,现在肯定有一大帮城管和消防队正在如临大敌地到处搜查,然后源源不断地有人找空子燃放。

而在基地附近,也有一个“烟花”,距离并不远肉眼就能看到矮矮的白色圆柱体。

那是一枚新远六号甲固体火箭,基地造这种个位数运力的小火箭只是为了拓展一下固体燃料科技树,极少承担发射任务,但现在它即将把一颗补网的“经纬”近地卫星发射上去。

这颗卫星很特殊,它是经纬卫星网中的另类,采用了非常前沿的激光通信技术,而且轨道特殊,大部分时间都能靠近千钧棒二号。

在它发射以后,地面和千钧棒二号的通讯方式将经过它中转,由几乎不可能被破解的激光信号传输,进一步遮盖住后者的踪迹。

这个方案由叶长思提出,他认为前段时间激光实验室和千钧棒二号频繁的通信很容易引起怀疑,同时也可以验证一下激光通讯技术。

于是这颗见不得人的小卫星就以“方便”的名义直接在基地附近用固体火箭发射,库房里还有两发库存,发射准备24个小时都不到。

正好时间赶上了,如果选择在晚上发射肯定是所有烟花里最亮的一颗,即使是百吨级的小固体火箭,尾焰也能和大一个数量级的液体火箭相比,几乎可以照亮半个天空。

基地对于登月的祝贺仅限于此。

就连谢苗都知道库房里已经在积压将来月球基地使用的各种设备和材料,要不是为了“有意义”的登月,基地早就能把人送过去。

哪有什么你死我活的太空竞赛,不过是一场艰难的开矿行动罢了。

如此想着,却有一辆挂着军牌的轿车和两辆北汽勇士从基地大门开了进来,一路停在他们面前。

轿车上面的人属于安全局,又是来提审刘泗的,至于两辆军车的目的也和他有关。

一个中校和一个上校后面跟着三个穿着作训服的士兵,上校走到谢苗面前用胳膊揽住其中一个士兵说道:

“谢主任,这三个可都是我的心腹爱将,哪个部队都抢着要的好兵,你可得把他们全头全脚的还回来啊,变成傻子也不行。”

谢苗:“呀,不是说自愿选拔吗?你这样我可不敢接。”

“那倒不是,做什么都是提前说清楚了的,他们三个车轮战打败了其他人才抢来的位置。”

谢苗:“……”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