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35章 赠送月壤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3月9日,曙光二号飞船的指令舱突破大气层,带着四个假人以及储罐落在了大草原上。

直升机搜救队在指令舱尚未落地之前就找到了位置,指令舱落地不到5分钟穿着橘黄色服装的搜救队员就冲了上去。

一群人迫不及待的撬开舱门,顾不得指令舱表面残余的温度就闪身进入舱内,一眼就看到了裹得严严实实的储罐。

最先进去的搜救队员试探性地提金属带上的把手,没提动。

最后还是两个人才费劲地把储罐搬上了担架,然后在航发委的专家宝贝般的看护下立刻飞往京城进行开启工作。

经过10个小时的紧急工作后,总算统计出了取回的样本重量:

储罐内部冰块、月岩、月壤质量一共78.452公斤,储罐外部以及金属编织袋附着的月壤:41.3克,还有一些微粒碎石。

总共78.4933公斤,也就是约157斤,一个成年人体重的月壤!

157斤!

阿波罗计划总共带回382公斤月壤,阿美赠送了1克作为礼物,然后国内分出一半也就是0.5克搞出来了14篇报告。

现在好了,约78.5公斤月壤,全国科研机构人人都可以分,一人10克!

而且这78.5公斤月壤可比阿波罗计划的382公斤有价值,它是探索者机器人从多个不同的地方采集,包含冰块这种战略资源的珍贵样本。

可以预见,月球地质资源方面的文献马上又要迎来一轮大爆发,人类很可能会对月球资源以及地质的研究上升一个档次。

月壤回到地球当天,林炬和叶长思就坐着ARJ21飞到了京城,为什么不飞高教机呢?因为被上级吐槽了……

说回正题,这78.5公斤月壤如何分配航发委是有计划的,由于探索者系列机器人不可埋没的功劳,基地也能分到不少样本。

分配比例是7:3,但是不对外公开宣传,按照样本种类悄悄拿回去就可以了。

不过分配月壤更多的是出于形式意义,研究方面真正有价值的成果很有限,等别人研究完直接拿结果制定计划就好了。

至于分配给新远的月壤林炬也早就安排好了去处,合作院校拿一部分,基地研究拿一部分,剩下的一点点放在玻璃展柜里当摆件……完了。

毕竟在可以预见的未来月壤并不是什么稀奇的东西,别说78.5公斤,7850公斤都能做到,当初阿美拿1克月壤送人纯粹是为了显示自己的了不起。

不过航发委还是立刻召开了月壤接受仪式,顺便因为探索者系列机器人惊为天人的表现顺手被上面一起开个人工智能大会,所以林炬参加的会议是:

““曙光二号任务月球样品接受仪式暨HD区人工智能大会””

人工智能大会比较匆忙,但阵容不差,现在参与人工智能研究的互联网科技公司都来了,而且都是重量级人物。

“林委员,您的位置在……”

林炬在航天局迎接人员崇拜的眼光中在第一排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和叶长思坐在了一起。

对于新远来说这种会主要是露个面丰富一下观众阵容,配合一下航天局喜悦的心情,更多时候主要还是参与航发委的具体工作制定中去。

两人来的比较早,没事就在那里小声讨论A100的装机进度。

由于太过投入,好半天林炬转头才发现旁边坐了个意想不到的人——悔创阿里杰克马。

恍惚之间他才意识到阿里现在还如日中天,才掀起三进制和人工智能浪潮后BAT三巨头的存在感可一点都不低,现在的马云,还是“马爸爸”、“马总统”。

见到林炬马云很开心地打了个招呼,林炬也给予同样的回应。

“你好你好,东林西马,没想到这么巧。”

“确实很巧……”

林炬没有太多意愿聊天,但马云显然对他很感兴趣,赶紧展开话题。

“听说探索者机器人就是新远制造的,你们的智能技术真的相当厉害。”

林炬:“AI是人类未来的发展方向,我们只是提前投入研究而已,这种学习型人工智能其实最开始应该是源于基于互联网的大数据模型。”

马云:“我特别不喜欢把AI叫做人工智能,我把它称之为‘阿里巴巴智能’(Alibaba Intelligence)……””

林炬:“……”

好家伙,自己这是提前两年截胡了本该对马斯克说的词?

“呃,确实。”林炬勉强笑了笑,算是对这个冷笑话的回应。

“电子商务其实有很大的AI应用前景,比如……”

马云:“我特别惊讶于伱对于科技的愿景。我不是搞高科技的人,我是讲生活的……人们应该有更多的自信,AI不是一个威胁,也不是恐怖的东西,人类也可以学会。我很乐观,我不觉得AI是一种威胁,我不认为人工智能是很恐怖的东西,因为人类很聪明。”

林炬看着侃侃而谈但是一点有用信息都没有的马大嘴,长期以来习惯与专业技术人员交流的他有点不知道如何回应,趁着不注意的间隙回头看了一眼隐秘摇头的叶长思。

……

接收仪式过后,全世界都知道曙光二号带回了78.5公斤月壤,这也创下了人类单次从月球取回样本重量的记录,之前的记录是阿波罗17号任务带回的73公斤。

第二个完成月球采样返回的国家是前联盟,三次无人任务送回来326克月壤。

然后所有人都关心这些月壤会不会送给哪些国家,以及相比于以前获得的又有什么特别之处。

当然,最有期望的NACA,毕竟他们在1978年赠送了1克月壤作为国礼,期盼着是否有回礼。

然而等了好几天,却等到了让所有人目瞪口呆的结果。

航天局向露西亚、髪国、意带利、阿伯各赠送1公斤曙光二号任务月球样本,以显示各自之间在航天等多方面的合作伙伴关系。

就这四个国家,一家1公斤,显然是一份极其贵重的礼物,但是就再也没有其他名单了。

NACA虽然没有说要,但是CNN很快就报道了某不愿意透露姓名的消息人士指责CASA不顾两国传统友谊,应该共享月球样本,至少要回报一公斤。

然而马上某日报就刊登了沃尔夫条款以示回应,同时着重赞扬了NACA曾经给予的“厚礼”,阿美向145个国家都赠送了月壤,基本都只有1克。

相比之下就知道航天局一公斤得给有多阔气了,当然他们也有阔气的底气,曙光计划后续还有那么多次任务,就算全世界一个国家一公斤,一次任务差不多也就能带完。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