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422章 天幕二号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相比于常规版本,为了适应月球环境它做出了相当多的改进。

首先是电池进行了全面升级,因为月球的低重力环境将电池质量增加到了60公斤,并由于关节消耗能量大幅降低使续航时间增加到了10个小时,主要增加在了躯干位置。

另一个重大改进是为了抵御月尘对机械结构的伤害以及空间辐射,它被套上了从宇航服改进而来的防护层,并为了降低故障率和质量设计为不可拆卸。

同时四肢躯干部分因为无需加压大部分添加了硬壳支撑以增强防护能力,看上去没有正常的宇航服那样臃肿,耐用性也要强得多。

不过宇航服虽然不提供加压,但却保留了加热功能,可以为机器人保持零下80度到零下20度的恒温,这些电力由背部的电池包提供,既能保温也能充当额外活动所需的额外电源,所以“14”的整体外观其实和真人宇航员差不多。

之所以需要加热保温是因为二号机器人原本没想着在月球上用,它的系统并不能支持直面极低温,零下80度是简单改造以后的极限。

整个改造之后“14”的质量也才120公斤,而强大得多的勇士一号机器人重达300公斤,带上去太麻烦了。

“14”是一个需要保密的存在,出发前才了解到它的曙光三号乘组对它的了解也不算多,好在14是强人工智能机器人,它也不需要依赖人类的过度操控。

等曙光三号的直播结束,它就会被放到月球上进行各种测试以及探索工作,如果确实使用方便,就会尝试在月球建设的过程中多送一些上去,减少人员所需的补给。

但此次任务中它还有个功能是可以被真人同步操纵,留守在飞船内的丁继华可以通过VR穿戴设备来实时操控“14”,弥补不能下降到地面的遗憾。

这还是新远主动提出的项目,反正一台改造的二号机器人也不算什么,摔坏了也没关系,相反却能够让三名宇航员都能够在月表团聚,如果能够对外宣传的话一定是相当好的素材。

现在丁继华就是利用笔记本上的模拟软件进行练习操控,但因为不熟悉总是遇到莫名其妙的问题。

学历最高的方林看了半天也找不出个所以然,只能将这个问题先记下,等会传回地面问问。

他和丁继华都没有去过新远的基地,并不了解“14”到底有多强力,只是将其作为一个有些超前的测试项目。

……

7月2日晚,琼州。

雷亚纳·阿尔卡里带着阿伯航天局的一干人马降落在机场,林炬和佘院士都亲自到场迎接。

雷亚纳·阿尔卡里,阿伯前空军飞行员,现任阿伯航天局副局长,宇航员,不仅去过国际空间站,还多次担任过‘自麦加’号指令长,从去年末开始到国内接受训练。

他并不是唯一一个阿伯宇航员,也不是王室成员,但却有一个极其重要的身份:阿伯首位登月宇航员。

和他一起的还有阿里·阿尔喀尔利,是一名早期就来受训的阿伯飞行员。

在所有受训人员中,阿尔喀尔利的综合表现并非最佳,但他有一个重要的优点:拥有极其熟练的中文基础,无论是汉字阅读还是交流都和国人一样毫无障碍,甚至带有河南口音。

至少当林炬听到“恁好啊”的时候要不是看到那张异域面孔,还真以为是位中原老乡。

雷亚纳和阿尔喀尔利抵达的第二天,他们就在琼州召开了一个简易的发布会。

收到邀请的媒体很多,但主要是因为他们都才在琼州完成曙光三号任务的报道,大部分还没有离开。

其中就包括整天和其他人炫耀自己是如何用性感的身材“俘获”林炬的苏珊娜,她这些天一直在等林炬拨打那个小纸条上的电话,甚至已经开好了房间,但就是没有反应。

得知两位重要人物将召开发布会,她早早就来到现场寻找林炬的身影,可惜开场前只有工作人员到场,白白浪费了半个小时时间。

等到9点左右媒体陆续到齐,他们此时都比较轻松,毕竟刚刚参与完大新闻,现在这个临时召开的发布会应该不是什么重要内容,也就是顺手参与一下而已。

然而当航发委和阿伯航天局二十多个人陆续到场的时候他们才发现好像有点不对,尤其是背景板被红色幕布遮住,更是显得神秘异常。

在一片调动起来的期待气氛中,佘院士大步走到发言位置,朗声说道:

“今天发布会的主要议题是:关于航天发展委员会首次国际协作载人登月行动‘天幕二号’的乘组信息和任务时间。”

台下的记者们花了些时间才咀嚼完这句话的信息,只有一部分人回忆起了一个多月前的那次环月飞行任务。

“‘天幕二号’任务是我国主导的第二次载人登月任务,也是首次与其他国家进行协作的载人登月任务,本次登月任务将由新远宇航动力公司与华国航天第一研究院共同承接,预计将包括一名阿伯宇航员在内的3人送上月球表面。

负责实施天幕二号任务的是风暴号核动力航天飞机以及‘满月’月球登陆器,任务时间初定于7月30至8月4日,发射地点为九泉卫星发射中心。”

依然在努力给台上林炬抛媚眼的苏珊娜停下了动作,撅起的嘴唇变成了“O”型。

原本还显得有些冷清的发布会马上变得极为热闹,除了国内的几个官媒,谁都不知道这样匆忙的发布会竟然有如此重磅的内容。

在媒体们的吵吵嚷嚷中,背景板上的红色幕布被拉下,露出了宣传板上面的双语文字:

“天幕二号任务乘组公布及合作协议签署仪式”

字体的旁边是风暴号的图画,正下方则放上了整个任务四名宇航员的画像,雷亚纳和邓磊一起放在正中央。

然后代表着天幕二号承包方的林炬和一院领导稍稍向中间移动,但在中央留出了不小的空隙。

在摄像机给了他们特写以后,两名华国宇航员和两名阿伯宇航员才分别从两侧入场。

当他们穿着连体服装走入媒体视野后,马上引起了更大的轰动。

阿伯组自然是雷亚纳和阿尔喀尔利,但华国组就震撼多了:

在邓磊的右侧,是留着经典平头的李伟在挥手。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