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370章 喝茶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世界的几大核聚变研究装置中,理论上最强的当属国际合作主导的ITER,意图汇集全世界最强的力量向可控核聚变发起进攻。

然而“国际”究竟是哪些国家自然不用说,华国试图加入进去,但发现自己一样是被当作钱袋子后就调转方向,开始支持国内自主的EAST项目。

EAST始于2003年,截止到林炬穿越前应当是世界最一流乃至最先进的可控核聚变试验装置,徽省的科学院已经宣布将在2035年实现商业应用。

不管EAST能不能走通,但作为有数的先进核聚变研究装置科学含量没得说,能参与进去也不见得亏。

至于粒子加速器林炬知道在2020年后国家提出了好几个大型粒子加速器计划,每一个都超越了LHC,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迟迟没有开工。

不过这至少说明在经济发展起来后国家是不排斥兴建这种大型科学设施的,只要时机得当,推一把应该也有实现的可能。

林炬:“EAST现在是全世界最好的可控核聚变装置,我觉得如果让程工过去还需要点加码。

从这本书里面能不能找到不过于震动,但又有足够份量的理论成果?”

程南开:“……”

叶长思:“也许会有,其实没有实验的辅助这可能更接近于猜想,但应该是够的,需要一点时间。

也不是非要小程过去,只需要能够获得一些EAST运行时的实际数据就够了,有这些数据我们再根据未来的知识构建起完善的可控核聚变模型,以后开展工作时就会轻松得多。”

……

“YF90燃气发生器在长安试车成功,总师透露样机已经进入制造阶段。”

周青峰看到了被转载的最新帖子下意识就要回复,但却在摸到键盘的时候硬生生止住,垂头丧气地离开凳子。

他还记得那是一个平凡的下午,已经两天没有和“一路风光”聊天的自己望着夕阳下的云朵胡思乱想,连交换生黄小滨说她妈妈要给他过生日都忽略了过去。

正在周青峰神游天外的时候,教导主任和两个穿着灰色正装的人走进教室,将这个初中生带上了车。

年纪轻轻的周青峰第一次领教到了神出鬼没的安全局办事风格,在一片迷茫中坐到审讯椅上后,对面的老阿姨一句话就让他破防了。

“周青峰,你是否和一名QQ昵称叫做‘一路风光’的人有过交往?”

周青峰茫然点头。

“那你知不知道,跟你聊天的是一名IAA间谍,从伱口中知道了大量的机密?”

目瞪口呆的周青峰面前被放了一份资料,没有被铐住的他拿起一看,最先映入眼睛的是“牛爱花”三个字。

牛爱花?牛爱花?!

作为早早混迹航天军事论坛的“Z神”,他自然也知道什么叫做“50W”,很快就明白自己做了什么。

当即如遭雷击的周青峰毫无抵抗的想法,而安全局也没想给对一个初中生怎么样,只是想给这个臭小子长长记性。

他们将周青峰与牛爱花所有的聊天记录全部打印出来,询问了每一句话是否是周青峰本人回复,并要求他在每一条后面写上当时的心理活动并且签字画押。

要知道这些聊天记录里可有很多牛爱花精心抛出的暧昧手段,周青峰根本不敢在这里说谎,不得不按照安全局的要求来。

当厚厚的笔录写完时,周青峰已经将厚实的运动鞋垫抠出了两个大洞。

但这还不是极限,他偷拍的牛爱花照片也被拿出来要求阐述当天的所有细节,很难想象对于一个十二岁的孩子造成了多大的心理阴影。

在又挨了老头子的一顿狠训之后,周青峰已经被剥夺了网络发言权,“Z神”的所有帖子都被删除,从此只能网上冲浪却不能发任何回复。

光是这样周青峰就够难受了,更难受的是他还知道了牛爱花是黄小滨的妈妈……

每天都要生无可恋一次的周青峰不合年龄地叹了口气,继续浏览起论坛的帖子。

在新远抢风头的时候航天局也没落下,成果也开始不断涌出。

220吨级氢氧发动机的燃气发生器已经制造成功,这算是发动机的核心部件之一,说明即将进入样机试制阶段。

只不过因为YF77的糟糕表现,周青峰并不觉得YF90能很快成功,相反他觉得YF135前景更好。

作为YF130的拆分增压单燃烧室版本,YF135的消息甚至比YF90还要少,六院在发猛力研究成功YF130之后似乎就忘记了YF135。

当然事实并不是如此。

长安,火箭发动机制造基地。

试车台上的两个工位之一被一台体积只能算中等的发动机占用,在它的燃烧室开始冒出白雾几秒钟后,亮橘色的尾焰从喷管中爆发出来,产生了一连串的马赫环。

有经验的工作人员仅凭脚下的振动,就知道它产生的推力约莫300多吨左右,这和预期的数据应该相差不大。

正在试车的,自然就是航天局下一代可复用大推力火箭发动机——YF135。

360吨级单燃烧室液氧煤油火箭发动机,新长征五号、长征九号的预备动力,廉价而可靠的可复用火箭动力。

这是第一台用于点火测试的样机,虽然摇摆系统和管路设计还不能支持可复用,但至少推力是达标的。

YF130虽然技术平平,但却让六院拥有了真正的巨型火箭发动机设计制造能力,YF135的进度比想象中快得多,增加燃烧室压力也没有出现想象中的不可靠。

发动机很顺利,但是和它配套的长征五号和长征十号开发却遇到了点麻烦。

问题出在箭体,首先是长征五号,它的六米直径箭体能塞下七台YF135,但在做样箭灌水摇摆测试时却发现因为高度过高强度有些不够,而且七台YF135的2600吨推力也太大了,造成的震颤恐怕不小。

长征九号也差不多,11米直径箭体还要回收,起飞推力预计超过一万吨,一院试制了部分箭体,也觉得不太靠谱。

解决方案有两个:加强箭体、或者加大直径。

前者不用说,如果是后者,长征五号的箭体直径要从6米扩大到7米,九号的箭体从11米扩大到12米,这样自然就能降低火箭高度,也增强了抗振动能力,技术上的问题也不算大。

但是,两种方案都会使火箭的成本上升,箭体直径更改,生产设备也得调整,长征五号一级的高度还会降低约20米,箭体结构几乎要推倒重来。

技术上都可行,但两条解决方案的成本增加问题都很让人头疼。

好在长征五号的预计首飞日期是在2020年前,还有一些纠结的时间。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