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453章 友好协定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我们离火星还有多久?”

“明年的5月期间将又是火星与地球距离最近的时候,也是各国发射发射火星探测器的窗口期,而我国的超级空间站前进号预计将于年底建造完毕,是否将趁着窗口期开展载人登陆火星任务?

下面我们邀请宇航技术专家……”

当曙光三号任务圆满结束,国内的情绪是一片欢腾。

三名宇航员坐着花车在京城里转了半圈之后就紧急中止,因为聚集的人群实在太多,不但严重干扰了交通秩序而且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继续下去很可能发生更多踩踏安全事件。

同时也有多国邀请三名宇航员进行友好访问,尤其是华阴会议组织国家要求尤为强烈。

而在庆祝登月成功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提出了另一个疑问:

什么时候登陆火星?

已经有消息人士流出了正在酒泉进行整备的两枚新远三号火箭谍照,根据惯例,应该又是前进号的舱段,而且还很可能是两个。

眼看前进号的进度已经过了大半,外界很多媒体和专业机构对它的兴趣也越来越大,这毕竟是首个有希望超长期驻留的离心式太空站,还有核动力驱动,看起来很有星际旅行的潜力。

似乎只要再安上登陆器,它就可以飞往火星,实现人类首次在地外行星的登陆,意义比登月还要大得多。

但就在这个时候,航发委却再度爆出大料。

“根据航发委第57次常委会议,拟对月球资源开发工作做出如下指示:

1.根据全球稀土资源的需求量上涨现状和储量不高的客观事实,进行月球矿石资源勘探和开发的前期验证性任务,以在未来数年内实现对月球资源的开发利用;

2.在2020年前完成曙光计划和嫦娥计划全部发射任务,在月球建立可供100人以上长期生存的月球基地;

3.全力发展以新一代大推力可复用火箭发动机为基础的新型可回收运载火箭,实现火箭发射成本降低50%以上的远期目标,并大力发展核动力空间推进技术。”

航发委发言人有力地宣读完简短的决议,然后又补充了一句才离开:

“出于对月球资源开发利用的客观需求,航天发展委员会计划在未来两年内在月球修建一条物流高速公路,现向全社会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征求解决方案,可通过官网渠道进行方案投递活动,暂不设截至期限。”

……

“150架C822,50架C832适航证,但如果你们在欧洲、阿美境内设置总装厂或关键子系统制造基地,也可以自动获得适航证。”

谢泼德·希尔迫于压力,终于提出了他们所能接受的最后底线。

由于宇航员和登陆器黑匣子都在别人手里可持续性的丢人,包括约翰在内的国会都要求尽快达成协议,波音等巨头也不得不再次做出让步。

商航死活不肯把关键子系统外包出去,所以他们经过商议后决定进行“限额”,只要是获得了国内民航总局适航证的客机,有150个支线客机名额和50个干线客机名额能直接拿到国际认可的适航证,并不受限制地外销。

至于C810和安1250就不管了,全都照发。

己方的曾祥冬想了想,又报出一个数字:

“500架C822,200架C832,起落架、飞机尾翼、除冰器、舱内加压设备、地毯内饰、窗户玻璃,只要国际供应商按照市场正常价格提供合格品,将被用于这一批飞机。”

谢泼德想了想,虽然不是三大件但也是一些不错的部分,加起来的利润也还算可观,至少不是华国内部全部消化了。

“300架C822和100架C832,最多只能有这些。”

“唔……”

曾祥冬和其他人交流了一下,觉得这也差不多啊底线,算是认可了这个交易,航空方面上终于达成一致。

400架飞机出口或者飞国际航线已经不少了,而且卖飞机赚一笔大钱,后期这400架飞机每年都得维护保养定期大修才是稳定的收入,长久来看也算一笔带来千亿收入的好买卖。

适航证的拉扯结束,另一边的国际卫星商业承包也勉强谈妥。

沃尔夫条款依然没有废除,不过由阿美确认在颁发FAA发射许可证后,华国民营航天公司(大写备注:XAP除外)可以承接非军事用途含有阿美元件的卫星发射订单,但单位发射价格不得低于制定的最低水平。

这一条里最大的难度是获得FAA发射许可证,不仅仅是包括火箭和卫星的一些检测项目,还包括对发射后的环境污染问题测验。

所以这也注定了只能是国内规模更小的民营航天去承接,他们的火箭和发射场地保密性不算太高,航天局和新远的肯定不行。

虽然有所限制,但好歹还是终于吃到了真正意义上的国际订单。

其他方面是由台积电向大陆出售一条成熟的28nm生产线和一条22nm生产线,同时又象征性地放开了一些芯片技术限制。

而阿美方面则将完全拿到“蓝月”黑匣子以及可以共享探索者机器人对残骸的拆解分析结果,至少能够快速了解到事故原因和设计制造缺陷。

当这些条款一一达成已经是7月10日深夜,麦克马斯特和我方人员各自在各个具体的意向协议书上签字,最后再一起签署“两国深化友好合作协定书”。

在记者拍摄的照片上,麦克马斯特挤出的笑容有点瘆得慌。

就连庆祝晚宴都被他推掉所以被取消,这位特使第二天一早就带着两个宇航员坐上了跨洋航班,匆匆回到本土。

但波音副总裁谢泼德·希尔留了下来,并单独找上了曾祥冬。

这一次他完全不复谈判桌上的傲气和冷漠,反而像是老友一般笑容满满。

'“曾,你应该知道真正的空中大市场一直是国际航线,400架飞机听起来多,其实一两年就被消化掉了,我想你们也对这并不满意。”

曾祥冬隐隐感觉到了什么,默不作声地检查了下房门关死后才说道:

“可是适航证数量已经定了下来,我们没法向国际市场出售更多客机。”

“是的,其实伱们也应该知道客机的市场保护意识很强,你们即使能卖也会遇到一些阻挠,何不换个皆大欢喜的合作方式呢?”

曾祥冬:“愿闻其详。”

谢泼德:“波音可以提供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专利,然后我们一起成立合资公司的总装厂,可以设在你们这里,也可以是其他国家,我们对C822和C832做出一些改进变成这个子公司的全新型号。

这些技术参数相差无几的新飞机至少要有50%的部件由国际承包商提供,这样一个合资公司制造的客机很轻松就能获得FAA适航证,不受限制地销往世界各地。”

然而曾祥冬却皱起了眉,听着是很美好,用换皮的方法巧妙出口。

所谓的合资总装厂就是一个空壳子,把C822和C832造好大部分过来做点小改动就变成了新飞机,自然操作空间更大,波音不用出什么力就能获得一部分利润,但他们为什么不怕抢自己市场呢?

谢泼德马上就解答了他的疑问:

“实际上波音和空客的很多客机部件也是在大陆生产的,甚至空客在你们这里设立了总装厂,我收到了一些风声,未来的跨国客机贸易可能会比较难做。

这个总装厂既可以制造你们的飞机,当然也能制造波音的飞机,另外你应该也明白,很多时候……其实我们拿到的订单会转包给开价更低廉的华国企业,我们只负责最后验收合格,你明白我的意思吗?”

“这……我需要和其他人商议,但不会太久。”

曾祥冬一时也有些拿不准,谢泼德说的有些道理,但干系太大,不是他就能轻松做决定的。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