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296章 彗星-离火组合体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7:15

不过一说到航天飞机,林炬就把话题引到了前进号空间站上。

在五个月前达成合作建设协议后,前进号的12个离心舱段里航天局要承建一半,这6个舱室按照协议都应该在2017年7月开始交付第一个,12月之前交付完毕。

1月底先锋号就要开始前进号空间站的离心部分安装了,林炬可不想舱段制造上拖后腿。

不过承接建造任务的五院表示没有问题,他们一贯了解新远的航天器建造速度,在合作敲定的时候就开始定制各种需要的设备了,今年全部到位没有什么问题。

最后环节就是制定发射任务时间表,这是大佬的事。

后者站起身:

“那么今年上半年的深空探测和空间站主要发射任务就如下:

1月17日,离火探测器发射;

1月20日,新远三号遥四火箭发射;

1月24日,先锋号发射;

2月15日,长征十号遥二发射;

2月29日,长征七号甲遥三火箭发射;

……

6月28日,新远三号遥九任务发射;

气象局会对发射计划进行核查以及风险预警,暂定上半年主任务发射次数17次,载人任务9次。”

……

“慢点慢点,这玩意可老精贵了,里面核反应堆已经开始运行了啊,摔了不得了的。”

B级基地,总装车间内的工人们小心地把“离火”吊装进闪电号的货舱,精准地放入缓冲模具的凹槽里。

青山基地的数名研究员也在旁边高度警惕,还有一队穿着防护服的消防员提着水枪待命。

“离火”探测器和已经被命名为“彗星”的裂变-电推推进器将分别装上闪电号和新远五号甲火箭,在近地轨道进行组装后飞往火星。

这两个都搭载了几十千瓦级别核反应堆的大型航天器运输和安装都要特别小心,摔坏了都是小事,里面的核原料泄露出来才真是了不得的大事。

尤其是离火,不单单是核反应堆,还有超级精密的光学组件,由于过于敏感,进入太空后还会测试24小时确认无误才会飞往火星,否则就只能让航天飞机去抓过来维修一下才行。

肖冈田倒是非常自豪,离火的通用平台就是他设计的,这样级别的探测器,岛国永远也造不出来。

“离火的反应堆质量3吨多一点,搭载了地质勘查、宇宙射线、光学探测、射电望远镜、红外遥感、通讯转发等十几种功能,绝对是最完善的超大型深空无人探测器,40KW的核反应堆采用热离子发电技术,可以连续工作几十年,还能保证与地球一直保持联系,这是过去绝无仅有的。”

五院的沈祚舟也在场,离火探测器上面也有几百公斤的载荷是航天局的。

航天局搭便车比较仓促,因为离火的指标拿出来的时间比较晚,参与度有限,不过后续的深空网建设计划就是航发委组织了。

后续的几个探测目标分别是金星、土星、木星,同时将在地月拉格朗日点以及太阳同步轨道发射几颗卫星用于加强通讯和导航能力。

不过沈祚舟此时对闪电号更有兴趣。

“没想到老毛子当年搞出的还真是好东西,运输机发射,不需要火箭转运,不需要发射台,不需要清理周边这就省了一大笔钱,闪电号的隔热瓦也是降级的,不算研发的一次发射成本应该能弄到四五千万了吧?”

肖冈田:“额……我对这个不太清楚,也许吧?”

沈祚舟:“高空发射的确有优势,也就老腾云比这个强一点,但研发投入太高了。

要不是长征七号已经够便宜,我都觉得航发委应该也弄一套。”

沈祚舟是知道长征七号发射成本的,后者的研发和回收维护费用都达到了设计时的预期,又经过一些改进之后,长征七号的单次发射成本已经只有1.5亿元,如果是甲型需要加上三级的氢氧机费用要高几千万,但还是便宜。

为了快速提升航天局的发射能力,长征七号又开工了三枚,一共四枚火箭,除了首发火箭的二级使用新远的H80发动机,其余三枚都改成两台YF77G。

就在离火完全安装好,闪电号准备合上货舱推出机库的时候,沈祚舟突然问了一句:

“对了冈田,你们那个彗星推进器是什么燃料,肼类化合物还是什么,我看你们的工人运的时候跟离火一样小心翼翼,你们这个时候就把燃料加注上了?”

“嗯,啊?”肖冈田在心里暗骂了一同安排转运的“山海”计算机,大脑急速运转后打个哈哈糊弄了过去。

“彗星推进器呀,那个因为要工作很久我们使用了一种新型剧毒燃料,在发射场加注反而没有这里安全,所以就先加注上了。”

“哦,我刚刚过来的时候都快运走了也没怎么看,还以为外面折叠的是散热片呢,还以为那个才是搭载了核反应堆的离火。”

“是吗,那可真是太巧了,应该是太阳能板吧。”

“可是……”

“走走走,沈总师,食堂最近开了一个岛国特色窗口,我请伱吃天妇罗和烧鸟,很正宗的。”

“……”

与此同时基地的另一边,食品与健康科学部。

这是一个一听就很平淡的部门,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食品与健康科学部在基地中属于垫底的存在,除了为宇航员研究在天上吃点好的以外,也顺便会研究辐射对宇航员健康的影响。

但这些工作国际上就有很多公开的论文刊物可以参考,当下并不算高优先级。

不过现在他们忙起来了,USBI强化药剂的配方和工艺下发的研究部门就是他们,要求完成对药剂原理以及前景的掌握和评估工作。

来自异世界线2057年的USBI强化药剂,系统虽然提供了配方以及工艺,但生命科学四十年的差距还是很巨大,虽然没有知识盲区,但很多工艺现在都没有,国内也没有合适的设备。

林炬对这种系统都不建议他使用的药剂并不太关注,升级了一位B+的专业研究员和提供先期10亿元研究经费后就不管了,这已经是他能在看到成果前能给的最大投入。

倒是部门里的研究员们信心满满,他们也是活生生的人,食品与健康部门都快成为基地里的养老部门了,必须做出成果来才能撑起部门的地位。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