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635章 远航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艾萨克·牛顿号飞船成功在太空实现人工重力,并为宇航员提供重力。”

“佩德罗·迪克:重力在太空中与水一样是必需品。”

“NACA公布更多人工重力装置计划,包括万吨旋转太空城。”

“露西亚航天局表示ISS旋转重力舱段进程令人满意,将在不久后发射。”

“航天专家:人类已突破深空旅行的必备前置技术之一。”

……

前进号。

李晟漂浮在领航舱的指挥室里,不急不缓地刷着新闻。

虽然前进号是事实上第一个建成的人工重力装置,但直到现在为止它都还未运行过一次,近三个月的时间里一直在进行各项测试和不断检查,宇航员们实际上一刻都没闲着。

但作为指令长李晟几乎参与了地面所有与前进号相关的议题,知道这一天并不会太久,目前地面的计划是在2月20日前所有宇航员全部撤离,2月22日对空间站进行旋转测试。

前进号将在无人状态下进行至少2个月的反复测试才会让宇航员再次进驻,不过这期间出了问题也不怕,只要不是太大的麻烦,空间站上的6台生活管家都能够解决。

虽然至少还要两个多月甚至三個月以后他才会第一个体验人工重力的华国宇航员,但他并不着急,更不羡慕艾萨克·牛顿号的两人。

毕竟那艘飞船的可用空间也就比宇航员们的单人宿舍大一些,即使柔性重力系统能够实现更大的重力,但在太空中0.3G还是0.5G都没有太大差别,主要目的还是大大延长宇航员的任务持续时间。

想到这里他摸了摸面前的仪表台,上面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屏幕和各种按键,真要使用它们一个人得趴在上面才能完全够得着。

这是指挥舱的飞行控制台,现在只开启了一小部分基础功能,它的主要任务其实是为长时间深空航行提供导航服务,暂时没有用武之地。

但李晟却对它格外熟悉,经常使用学习模式进行各种演练,他想到最近风声很热的木卫二和土卫六,进入演练模式激活了控制台,面前立刻投影出不完整的太阳系星图。

利用简单的手势操作,他把土星拖到自己面前两指放大,迅速找到了唯一拥有厚重大气的土卫六。

在彩色激光全息投影仪的显示中这颗星球的表面细节有些模糊,一方面是因为制作素材缺乏,另一方面是因为全息投影技术还很不完善。

真正操纵飞行时他们都会戴上能遮住半张脸的HUD眼镜,能够显示出极为真实的立体效果,远远比起粗糙的激光投影更精美。

不过李晟并不在意这些,他的手指在土卫六上面多停留了一会儿,然后在弹出菜单中设为目的地,确认现在出发后规划航线。

虚拟的星图骤然缩小至能够完全显示前进号当前坐标以及目的地,同时在虚空中同时亮起了两条航线,分别是利用木星引力加速以及凭借自身动力硬飞。

在高亮的第一条线路上方,显示着计算出的航行时间预估:

“预计抵达时间2019年9月13日05时22分,预计需要593天17小时58分;

预计消耗燃料:216,000kg,燃料剩余:E00;

综合补给余量:E00;

整体状态:良好(模拟)。”

593天,也就是接近20个月的时间。

根据飞行手册的介绍,无意外情况干扰的计算误差不超过1%。

对于宇航员来说这个时间不算太久,但考虑到执行任务以及返程,假如现在出发,等回来的时候已经是2021年的下半年,需要接近四年的时间。

这几乎比近代以前的远洋航行还要长,下西洋郑和出去最久的一次是两年零十个月,麦哲伦环球航行用了三年,如果这样看来,太空飞行与大航海时代的共同点倒是很多。

不过那个时候的船长出征需要一群熟练的老水手以及自身丰富的经验,海上每时每刻都需要打起精神。

但指挥前进号却非常简单,理论上只需要李晟对AI发出指令并保证物资燃料充足,飞行计算机就会安全地把所有人带到目的地。

李晟闭上眼睛想象着他已经跨越了近20亿公里抵达土星,从舷窗里就能俯瞰到壮丽的土星环以及几乎占据全部视野的超大巨行星,它的表面是流动的超级气旋,每一个大小都足以容纳地球,前进号在其面前犹如一粒微不足道的尘埃。

一直过了许久他才从沉浸中醒来,一边关闭学习模式一边忍不住继续畅想。

和天宫空间站不同,前进号具有强烈的飞船属性,最高负责人指令长其实还在按照舰长培养,其他宇航员也在熟悉中成为船员。

空间站里全部替换成菜鸟也没关系,只要受过基础训练就不会出乱子,但如果是深空航行的飞船,就需要一个团结而秩序严明的小团体,互相熟悉且磨合的很好。

长达数年的任务周期,即使能够与地球维持联系也无法掩盖那种绝对的孤独,能理解他们的恐怕也只有风帆时代的远洋商船,又或者是动辄潜伏数个月甚至半年的战略核潜艇上的船员。

漫长的旅程中即使在大的空间也会因为无聊被熟悉到各个角落,从而在精神中小得像一间牢笼,即使再坚定的战士也不敢保证绝对理智没有情绪波动。

长期的压抑下也许只是一次微不足道的争执,稍微不如意的食物,又或者突然升起的无缘无故的烦躁就能引爆一个人,然后彻底毁掉整个团体。

26名宇航员中除了李晟,还有一名获得心理学博士学位的宇航员,他们一直在过去的时间里默默观察记录其他人的状态,为的就是思考如何避免这些情况发生。

原来李晟一直对赤裸裸提供颜色服务的生活管家带有排斥心理,但现在他反而逐渐认可起来,毕竟不管是怎样的负面情绪,绝大多数时候最后都将以最原始的诉求发泄出来。

可能是暴力,可能是欲望,所以一个合理的宣泄渠道很重要。

李晟力图成为一名合格舰长并带领队员远征,他在过去的时间里已经总结出了不少东西,准备在前进号无人测试的两个多月中整理一番。

虽然不管是前往土星还是火星都还有很久的时间需要等待,但前往月球或者脱离地球轨道进行几次飞行测试却并不遥远,相信未来都用得上。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