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515章 大合照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京城,大会堂。

今天是9月30日,也是高能所组织的TEPA公开意见征集会第四天。

不过会议的正式名称是“第一届世界前沿物理促进交流会议”,在参会第一天就引爆了热度。

9月27日开幕时,到场人数中包含了125名诺奖得主在内的1600余名国外著名学者和学家,国内科研界人士超4000名,另外还有3000名社会精英、教育界、文学界等知名人士参加,总人数接近一万人,达到了大会堂所能容纳的数量上限。

会议的议程非常明确:先总结当前人类掌握的高能物理、基础科学成就,再决定下一阶段的突破方向,细分任务目标,最后才确定所需实验设施规格,也就是为高能加速器给出足够的理由。

没有主持人,这次会议的中心只围绕科学事业,在预计一个月的会议日程中有无数的大牛可以轮番上阵,虽然外界99.999%的观众听不明白他们说什么,但绝对会为他们的话深信不疑。

今天上午上场的是参与了Tevatron加速器和LHC的鲍勃.罗瑟,他来自著名的费米实验室。

1983年,费米实验室斥巨资开始建设了当时世界最大的高能粒子加速器Tevatron,然后在1995年宣布发现了夸克的存在,并随后预言了对希格斯玻色子的存在,绝对是高能物理领域的权威。

Tevatron是“万亿电子伏特加速器”,LHC提高了一个数量级达到了“十万亿电子伏特”,而现在华国有意建设的是“百万亿电子伏特级”,而且还是300万亿电子伏特,赢得了了费米实验室的集体欢呼。

他这次带来了费米实验室的最新成果以及很多相关猜想,这也可能是鲍勃认为最珍贵的一次科学会议,台下有至少上千人能跟得上他所讲的东西,真的有一种吾道不孤的感受。

不得不说世人的认知偏差还是比较大的,现代的尖端物理学家其实并不逊色于近代的那一批,只是随着科学的不断发展,人们都已经难以去理解从99.98%突破到99.981%到底有多大意义,尖端科学早就不是“E=mc^2”那么简洁,或许以后的大一统理论会,但绝不是现在。

只有等现在的科学家艰难地一点点蠕动直至突破某个界限,人们才会理解他们所做出的成就有多高。

台下第一排的叶长思和吴云峰坐在一起,后者小声说道:

“要是这天花板塌下来,世界高能物理的研究力量就要折损一半,研究进程停滞五十年。”

叶长思:“所以我们待会得趁着他们还在一起拍照大合照,这也绝对是本世纪将载入史册的照片。”

“那倒是,这里有8K摄像机,几千张脸也不会糊。”

这次会议的学术内容都会被记录下来,吴云峰不着急现在看,而是回头扫视了一圈后面两个区域密密麻麻的人群。

上万人出乎意料地安静,哪怕听不懂的其他领域人士也在最前沿的科学面前保持了沉默以示尊重,这是个好兆头。

虽然上面还是没有对TEPA项目正式表态,但这次物理交流会已经能看出很多端倪:

名义上是高能所组织,实际上全都由外事部一手操办,否则这么多人即便人人高素质配合也会有麻烦,甚至在会议开始的前一天外事部还发出了通告,表示将不分国内外报销所有人的往返餐旅费用,这可不是个小数字。

大会堂也直接免费划给了高能所用,一分钱没收享受着最顶级的服务,这不仅仅是上面对于参会科学家的重视,更说明了TEPA已经有可能通过立项了。

高能所和科学院也在频频要求写报告,这反而是个好兆头,不怕不通过,就怕不闻不问。

现在国内的几个科研院所都已经自动开始论证这个能级的超级加速器设备研制问题了,建造巨型加速器并不是堆叠真空线圈就行,两个数量级的跨度导致需求的子系统设备完全不同。

最简单是挖洞,虽然整体要求百米深度,但以国内的基建水平修出来也就百亿元左右,跟整个项目相比不值一提。

剩下的一千多亿抛出去,足够引导国内的相关产业再来一次大升级,壮大几千上万家企业,总有能转化到其他领域的尖端技术。

吴云峰已经完全将TEPA当成了自己的目标,这辈子一定要促成TEPA落地!

一想到这些他就久久不能平静下来,直到中午暂时休会才被叶长思拍醒。

“走吧,下午2.30开始,正好宣布一件事。”

“什么事……噢,你说那个?”

已经成为基地A+级外聘科学家的吴云峰知道一切项目,马上想到了什么。

下午两点五十左右,休整了两个多小时的会议继续,这会轮到的是合肥某科研院所,主讲人上去还在进行着准备,突然看到叶长思走上来然后接过了现场。

“各位,我要宣布一件事,虽然它与这里发生的事无关,但我依然要告诉你们,因为这同样是一项了不起的成就。”

上万听众被这一变故所惊讶到,纷纷安静下来仔细倾听着叶长思的声音。

“在下午14时07分,由科工委、航天发展委员会共同推动研发、瞄准下一代载人航天器所设立的单级入轨载人飞行器,代号腾云工程进行了首次试飞。

并在两分钟前,也就是14点53分成功进入远地点370千米、近地点270千米的近地轨道。

四名飞行员安全入轨,标志着人类掌握了一种更廉价、更安全的太空旅行方式。”

……

两个小时前。

上午12点40分,基地的跑道一侧再次开始聚集密密麻麻的人群,基地里面的员工都有上万,加上其他设计局的技术人员导致很多人不得不寻找附近的库房或者楼顶,要不然下面能挤到中暑。

天空中万里无云,阳光均匀地照射着每一寸土地,从远处看去沥青跑道上方四五米的光线已经因为热流扭曲,像是日光下的清澈湖水。

跑道从早上开始清空,虎山机场停飞,空军已经对周边空域进行了限制并派出战机巡航。

生活在基地周围的民众立即了解会有新东西出现,快速寻找着地势高点架起相机,对准基地的方向。

有人在论坛上发布这里的异动,还有更多离得近的爱好者以及其他人士马不停蹄地赶过来,并猜测着是哪种飞行器,航空还是航天?又或者是新的航天飞机?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