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420章 北卡罗莱纳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21世纪是局势飞速变化和飞速发展的时代,太空是21世纪最重要的议题,谁掌握了太空的先机,谁就掌握了未来。”

——媒体节选自华阴会议开场致辞。

这句话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发布的新闻标题“两枚火箭,两片天空,一个月亮”一起成为了7月初的流行金句。

当然约翰也不甘示弱,表示将在7月4日,也就是差不多阿尔忒弥斯二号抵达月球进行登陆任务的时候召开关于国际太空协作和行星防御的联合会议,邀请全体阿尔忒弥斯计划成员国以及所有的盟友参加。

会议地点选在北卡罗莱纳州的大烟山国家公园附近,预计议程将持续到7月20日。

用一个州去对标一个县级市,这充分说明了约翰对于华阴条约组织的重视。

而且预计北卡罗莱州会议的成员国将突破27个,比起华阴条约组织成员国多一倍。

“这个北卡罗莱纳会议?它的目的是什么?”

琼州,佘院士真诚发出了自己的疑惑。

林炬摇摇头,约翰这人真的是想一出是一出,如果是对标华阴条约,他们签订的那么多组织协定也完全够了啊。

说实话他对华阴条约也不看好,十二个成员里只有四个有宇航技术,其中三个有独立发射能力,两个有载人运输手段,一个有大规模太空发射能力,剩下的八个里一半是钱袋子,一半是坑。

但……不管怎么说,终归是走出了第一步。

从表面上看,全世界的舆论现在都处于一种兴奋的状态。

虽然第二次太空竞赛已经实质性来临,但却并未发生针锋相对的冷战,相反全球贸易额依然在上涨,经济学家对未来的走势十分看好,航天竞争看起来也是和平竞争。

距离两枚火箭发射已经过去了24小时,央视率先统计出了国内的收视数据:

收视率45%,累计观看人次超过11.2亿,视频网络平台超8亿(包含重复用户),估计全球转发直播观看人数超过20亿,其中亚洲地区得占大多数,尤其以高丽、岛国和东南亚地区为主,高丽和岛国收视率甚至超过国内(?)。

而阿尔忒弥斯二号公布的全球收看数据也是超过20亿,油管最高同时直播在线观看人数超过2400万(NSF转发频道),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哪怕彭博社发表了“NACA已经输掉了月球”这样耸人听闻的报道,但其实民众并没有多大反应。

长征十号遥三与SLS的发射间隔还不到30分钟,进入地月转移轨道的时候更是几乎同时发出了报道,用同时出发绝不过分。

现在全世界的人们都在好奇的是:新世纪的第一个脚印是哪艘飞船的宇航员先落上去?

根据公开内容媒体推测曙光三号第一个下登陆器的人是张智光,阿尔忒弥斯二号应该是黑人维克多,外网上已经有赌博网站开盘下注,短短一天时间里就吸纳了上亿资金。

在登陆阶段开始之前,民众的态度很一致:庆祝。

基地已经收到了蓉城空军的消息让虎山机场暂时停飞或者限制飞行区域,因为无论是白天还是黑夜都有可能突然从地上升起烟花,这对于大多数低空飞行的螺旋桨飞机来说很致命。

在年中的七月,全国的烟花市场硬生生被曙光三号带的繁荣起来,据说各大城区都在主要进出口增设了检查点,几乎有一半的概率都能从进城私家车后备箱中翻出携带的烟花。

而飞行学校原本打算组织的飞行表演也因为这个隐患被迫推迟,现在暂定是登月成功以后。

阿美那边也是有恢复上个世纪精神的势头,之前一年紧张的你追我赶都被暂时放下,普通民众都认为阿尔忒弥斯二号的发射会让他们重回上个世纪的巅峰——吗?

阿尔忒弥斯二号虽然发射阶段一切正常,但全世界航天都能看出来多次更改发射计划的仓促和混乱。

出于人道主义,大佬让林炬发声提前打了个预防针,提前占领道德制高点:是你自以为是非要比的,出了事故别赖我们身上噢。

在发射了曙光三号之后,航发委就紧急对阿尔忒弥斯二号任务进行了分析,发现了很多疑点。

首先是从公开泄露源,“蓝月”着陆器在上半年研制时就故障频发,甚至连小推力的BE-7发动机都发生了停车这样的严重事故,而且有证据表明其构型为了能够让重型猎鹰发射进行了大改,整体重心变化很大。

短短两三个月,就从问题频频的验证阶段走到了稳定的正式机制造程序?

第二是在轨燃料加注技术,那可是20多吨燃料,要求的技术难度也会大幅上升,雷神公司花了多久去研制那个燃料罐?

第三:着陆地点勘测,阿波罗计划之前阿美进行了7次“勘测者”无人软着陆计划,航发委也在库姆撞击坑扔了那么多的机器人,阿美就一个“伊西斯”号,能获得准确的着陆数据吗?

航发委对整个着陆阶段都提出了严重的质疑,认为出现意外的概率极大。

虽然阿波罗计划的登陆器也没有进行实际测试,但研制周期至少是其两倍。

而登陆阶段如果出了问题,在没有大气的月球失去控制就是死,谁来了也救不了。

如果阿尔忒弥斯二号发生了人员伤亡,局势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

……

休斯顿太空中心。

SLS火箭完成了它的使命,即使在制造检测时间压缩数次后依然成功地把阿尔忒弥斯二号送入了转移轨道——虽然没外界看到的那么顺利,中间出了一点小问题。

问题出在最不应该出问题的SRB上面,SLS火箭的固体助推器是从航天飞机发射系统的SRB上改进而来,将四个燃烧室增加到五个,对于固体推进器来说只能算常规操作,风险并不高。

它本来应该持续燃烧126秒然后分离,但在昨天的发射行动中,发射第98秒时火箭右侧助推器外壳传感器异常发出压力告警,克莱尔果断要求提前抛弃两个助推器,所以分离时间提前到了第110秒。

SRB少工作了了16秒,代表着火箭少了应有16秒3200吨推力。

好在SLS Block1的设计冗余很大,它的一级本来有潜力把130吨以上的载荷送上近地轨道,Block1版本LEO运力只有95吨,一级依靠多余的燃料多工作了一会儿,依然把二级送了上去。

经过事后打捞落在海里的右侧SRB助推器,发现其壳体上有一道明显的裂缝并伴有爆炸痕迹,如果分离再晚上几秒燃料就会把壳体烧穿,火焰的方向正对着芯级的橙罐,到时候整枚SLS火箭就会在液氧液氢、聚丁二烯-丙烯腈的共同作用下变成一朵超大的烟花,如果逃逸塔启动不及时,四名宇航员连骨灰都剩不下,只会化作大气的一部分。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