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613章 转机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4.3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7:15

“中部时间12月25日13点,阿尔忒弥斯三号宇航员里德·怀斯曼、维克多·格洛弗与TIANMU-3宇航员邓磊、李伟在撞击坑边缘相会。

这是极具历史意义的时刻,来自地球的两个方向,共同跨越了38万公里的两只手握在了一起……

……CNN持续为您带来报道,请继续关注……”

马斯克饶有兴致地看着电视节目上放送的画面,那是昨天两支登月队伍首次相会传回来的录像。

双方显然都事先沟通过,都是只派两名宇航员出动,且其中一人担任摄像师的角色,约定在两个登陆地点距离的中线处见面,交换通讯频道和礼物,并表达问候。

电视上的维克多和邓磊形象截然不同,NACA的半硬壳式宇航服有点像是一个瘦高的土豆长出了四个短粗的四肢,而“开拓Ⅰ”合身且修行,加上外表附着的裸露复合材料骨骼看起来非常科幻。

一個肉眼可见的笨拙,一个看上去就像机甲战士一样酷。

不过两人的交流倒很是和睦,维克多送出了一个登陆器模型,邓磊的回礼是一把多功能地质锤。

最后双方还互相试驾了月球车,然后才因为时间有限互相道别并返回。

媒体对这次会面的评价还是不错的,约翰的新闻发言人也简单提了几句,看来是不太想把这事炒得太过火。

不过总体来说,比起前两年的针锋相对,现在的局势缓和了非常多。

然而就在他这么想的时候,首席助理斯科特出现在了门口,敲了敲打开的房门。

“boss,NACA给我们下新订单了。”

斯科特将平板递到了马斯克的手里,现在SpecaX也在大步向无纸化办公迈进。

官方宣传口径是出于环保,但实际上是他抄的新远。

虽然XAP行事较为神秘,但毕竟是航天界风口上的第一,一举一动都能引起很大的影响。

其中最吸引人的莫过于其推行的无人工厂、全体系计算机操控和无纸化办公,后来的航天企业们也在这三点上拼命学,空叉更是其中的呃佼佼者。

XAP激进的用AI控制一切虽然听起来很疯狂,但却很符合马斯克的胃口,只不过他并不太信任服务器的后门,没有打算做到那么夸张。

他快速阅读着平板上的内容,脸上浮现惊喜的同时又生出了些许疑惑。

NACA决定加速战神阿瑞斯计划,向各大航天企业征求新的方案,要求最好能在2020年中发射载人登火飞船,退而求其次2022年第三季度也勉强能接受,总之就是要尽快地登陆火星。

如何实现这两个疯狂的目标且不提,在正式计划未提出之前NACA就决定再增加超重助推器的采购数量,从5枚翻三倍增加到15枚,并把增加的5枚主动提价到3亿美元,要求是在2019年中之前全部交付。

以SpecaX的生产能力交付剩下的12枚助推器基本不算大问题,但总共近400台猛禽发动机需要占去绝大部分产能,不过在NACA追加价值30亿美元订单的前提下,扩产也是轻而易举。

但马斯克很震惊NACA表现出来的态度,登陆火星有多难NACA肯定是最清楚的,他现在吹嘘的是2020年登陆火星,2026年建立火星基地,但以现在的架势NACA像是准备把这个设想变成现实!

用两年半的时间完成载人登火计划,在他看来完全就是为了和华国人拼第一,比起登月竞赛风险还高!

半年前那次失败的教训还不够吗?自那以后整个NACA的行事路线都开始变得谨慎小心,连总统都无法强力干涉,毕竟后果可能是以宇航员的生命为代价。

现在的突然转变绝对有异常,只是争抢第一的可能性很小。

“boss,boss?”

斯科特喊醒了走神的马斯克,并提醒道:

“穆勒副总裁请您尽快过去,他已经在准备扩产了。”

“当然……斯科特,再给我说说当时的情况。”

……

B级基地。

安茂伟和埃温·范迪斯胡克下车就看到了林炬,立刻高兴地上前握手。

“林老板,久仰大名啊!”

“谢谢,真没想到能亲自看到您。”

安茂伟是华国天文学会、国际天文学联合会第41委员会副主席,埃温则是第15委员会主席以及IAU副主席,两人此行正是为了深空探测计划而来。

“第16委员会主席最近在瑞典参加一场学术会议,不过他很快会和IAU主席黛布拉·埃尔葛雷林一起到访。”

安茂伟还带着些许歉意地解释,不过林炬显然并不在乎很是热情。

“你们这些大科学家肯定有很多事要忙,做的都是对全人类有益的事业,我们应该支持你们才对。

请吧,我们去那边详谈。”

天文学会的动作比林炬想象得快,也可能是他们早有准备,但不管怎么说都很让人欣喜。

当然也可能跟肖冈田给他们画的饼有关,动辄10吨以上的载荷质量吸引力可不小。

安茂伟和埃温两人一路上对林炬和新远一阵疯狂吹嘘和拍马屁,直到坐下后才说出了终极目的:

“林总裁,两百多亿太贵了,能不能再降低一些价格?”

埃温是个六十多岁的荷兰人,他的中文水平不错无需翻译帮助,很鸡贼的没有复述新远的美元报价。

“几百亿元都能建一个小型核电站,如果仅仅是在推进部分上就花去这么多,那我们就只能拿出很少预算给探测器,这与我们的目的是互相违背的。”

林炬脸上没有什么表情变化,只是很自然地问道:

“那么IAU决定拿出多少预算投入到整个探测计划中呢?”

埃温:“我们计划是在2020年发射,总投资不超过35亿美元,但其中绝大部分需要分摊给各个研究组织和大学进行探测路线研究以及零部件制造,实际上IAU能够掌握的资金最高不超过10亿美元。

林炬不说话,他已经从埃温有些尴尬的表情里了解到了IAU说服各界的理由。

并不是大家一起筹钱让IAU,而是参与进来的各方分配子项目,自己出资进行相关研究,几十亿美元大部分都是噱头,真正能拿出来的资金只怕比10亿美元还少。

就算是全拿过来也才67亿人民币,而且肯定要三年逐步到账,与预期相比差得太多。

要让IAU把各方的钱都集中起来给新远也不现实,那样估计马上就得散伙。

想到这里林炬的心情已经彻底平复下来,淡淡说道:

“埃温先生,我必须要提醒你,即使现在火箭发射费用很低,发射这样的探测器也需要1.5亿美元以上,剩下的钱完全不够我们现役的A100型发动机费用。

更小的发动机当然会更廉价,但又需要另一笔研制费用,10亿美元完全不够。

而且您必须知道,那可是跨越差不多十亿公里前往土星,需要大幅度提高核发动机的可靠性,即使我们给您最低报价,也需要至少22亿美元。”

“这……”

埃温的脸色有些难看,22亿美元IAU也不可能筹集到,筹到也不可能全部给XAP,至少NACA就不会允许他们这样做。

实际上NACA也在向他们推销还未研制成功的核发动机,虽然他们保证能按期投入使用,但这种事谁能说得准。

此时林炬再度出击,开始强调起新远的优势:

“我们可以签订一份合同,假如新远不能按时完成专用核发动机的研制,就使用现成的、更贵更大的A100,不管你们什么时候需要,都能保证12到15个月抵达土星。

而如果是传统的宇航技术,时间是这个数字的8到10倍;而且搭载核发动机后探测器可以自由地探测土星以及它周边所有的卫星,甚至还应该有剩余燃料飞往天王星或者海王星,按探测能力来说,核发动机的性价比已经翻了十几倍。”

正欲再度开口的埃温又生生憋了回去,林炬说的当然很有道理,委员会内部已经做过多次论证,这都是可以做到的事实。

此时他陷入了两头为难之中,倒是一直旁观的安茂伟突然问道:

“你们的核发动机用的是液氢燃料吧,在长达数年的航行中,能够保存住足够的液氢吗?

还有发动机的喷管,不会在漫长的时间中被氢等离子腐蚀破坏吗?”

林炬:“不,当然不会。

这些问题新远已经解决了,并开展了非常丰富的实验,我们是商业公司,假如产品出现问题会承担相应责任。”

安茂伟“哦”了一声就又不说话了,静静等待着埃温的回答。

后者双手按在大腿上摩挲了好一会儿,他才站起身艰难地回答道:

“我需要与其他人商议,但不管怎么说,我们都感激您提供的帮助。”

“不用客气。”

林炬也起身和他握手然后礼貌送客,安茂伟也跟着离开了。

这次会面几乎打消了他天文学会的一切期待,区区几亿美元在土星计划的巨大缺口前只是九牛一毛,哪怕无人探测计划都差得远。

就在他使劲揉着头发的时候,一双温软的手放在了他的肩膀上,轻轻揉捏起来。

“很不顺利吗?”

“岂止是不顺利……半年要挤出来至少四五十亿的资金,时间短需求又大,IAU实际上没那么大能力,半年时间能拿出来一两亿美元给我们都算积极了,完全指望不上。”

林炬果断摇头,现在正好赶上了联合矿业大开发的开始,同时开展了多个大项目,各项资金都有去向,紧急启动的土星计划需要的是立即到位的巨额资金,这样的现金流索取本身就很苛刻。

于蔓:“航天局呢,你去跟他们说多个深空项目呗。”

“也不行……航天局明年的预算倒是多,但不可能马上拿出来那么多给我们;实在不行就只能先搁置科研中心建设了,反正6月前火星和土星的发射窗口期不能错过,否则一等又是一年。”

“可你说科研中心很重要,几个大项目都需要这个基础。”

“也只能先顾眼前……”

林炬苦笑着摇摇头,当然新远要是向民用市场伸手肯定能大杀特杀,轻松就能颠覆数个行业,但那是下下之策,还远没到那个时候。

心烦意燥的同时他又想起了土星和火星上的异动,情绪更加燥郁。

“别一下子想那么多,也许会有转机呢。”

于蔓加大了手上的力度,她还不知道土星任务的内情,一双漂亮的眼睛望向了暗下来的天空。

在她视线方向的另一个半球,此时第十三办公室也才制定了第一个阶段目标。

……

总统府。

“两次截获的信号,指向的是两个不同的方向。”

秘密情报室内,约翰等一众幕僚正在倾听大卫·乌丝诺汇报最新成果。

大卫一点没有精英们的阴郁和恐惧,只有工作的认真和兴奋感,激动地在白板上指来指去。

“我们这些天又对M信号进行了更为细致的分析,通过……总之就是很多技术手段,确认两次的信号指向的最大可能:

第一次它朝的是大熊座方向,具体星系未知,当时正好穿过金星和水星之间;

第二次信号指向的是南十字座,这个方向上没有经过太阳系的行星,两次的方向完全是没有任何关系。

但发射源又很明显来自同一个,那只能说明一件事——”

众人的情绪随着大卫竖起的手指调动,纷纷屏住了呼吸:

“——接收源是运动的,可能是飞过的一艘飞船或者探测器,也可能是围绕太阳运行的,我倾向于后者。”

“……”

克莱尔忍不住举起手:

“大卫,第二个可能是基于什么理由?我们两次接收到信号的间隔还不到一个月,方向差了那么多,怎样运动的天体公转速度那么快?那样的话我们就将观测到极为明显的电磁信号,但太阳系没有这样的东西。”

“但你说的是自然轨道,假如接受源是有动力的呢?”

大卫立刻反驳道:

“而且根据发射源的信号强度,接收源有极高概率是在太阳系内的,电磁波传输在宇宙中不但低效,而且延迟很高,一定要通过某种装置进行中继转发。

从我们还能截获到第二次信号看,他们在太阳系的监测手段很有限,很可能本身并不在太阳系。

而且我们在火星的探测器工作了这么多年,最近才开始接收到信号,这说明什么?”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