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429章 登陆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0 更新时间:01-07 07:15

京城时间15点36分,曙光三号的直播画面已经停留在了环绕状态很久,一直听着演播室嘉宾和主持人的交流互动。

就在人们已经稍有不耐烦等不及的时候,画面的一半切换到了地面指挥中心,一声指令从这里发出。

“登陆器分离!”

另一半的曙光飞船舱外画面中,连接在指令舱前端的登陆器微微一震,然后在氮气的作用下离开了飞船。

现在他们已经运行到了库姆撞击坑附近,可以准备开始减速了。

丁继华从窗口中盯着已经拉开十多米距离的登陆器,现在他是“最孤独的人”了。

“03,请确认‘满月’姿态。”

“01,目测姿态良好,可以制动,可以制动!”

“收到,我将开始制动。”

由于要着陆到有重力的星球,张智光和方林此时的身体相对月表是趴着的,能够通过观察窗清晰地看到月表。

他在导航系统面板上按下了“快速定位”按钮,着陆器立刻对曙光飞船、卫星、月表探测器同时进行相对位置请求,三个坐标同时显示在屏幕上,如果全为绿色,则代表误差小于推荐值,可以输入自动降落系统。

确认。

显示器上立刻出现了三维的模拟动画,从登陆器出发产生了三条曲线,蓝色的是当前绕月轨道形状,黄色虚线是计算后的降落路线,当前与蓝色线条重合、正在闪烁的绿色虚线是实际运行轨迹。

张智光再回头确认方林和舱内物品全都固定完好不会乱飘以后,对自动降落程序显示的路线点击了“执行”。

在登陆器外部的摄像头视野中,尾部的发动机喷口突然开始转动,活动几下后开始冒出白烟,然后画面开始颤抖了起来。

15.57分,曙光三号任务登陆阶段正式开始。

整个减速到登陆过程约要花去2个小时时间,期间将进行多次减速制动和姿态调整,预计在晚上18点左右完成月表着陆。

也是在同一时间,NACA终于对外发布了阿尔忒斯二号的登陆任务直播时间:阿美中部时间7月4日早上7时,也就是京城时间17时。

这比计划的时间晚了一个小时,主要花在了对着陆地点的确认和着陆器检修上面。

阿尔忒弥斯二号和曙光三号的着陆地点都在库姆撞击坑附近,撞击坑周围的地形并不算平坦,尤其是环形山外的平缓地带面积并不大。

最好的位置已经被曙光三号提前预定,如果阿尔忒弥斯二号也着陆在那里,最后的场面就会变成四名宇航员尴尬地在月球上大眼瞪小眼。

所以另外找的位置就没那么好了,“蓝月”必须做好手动调整降落地点的准备。

另外就是着陆器检查,这花去了整整三个小时,他们可没有强人工智能机器人来辅助。

当一切准备就绪的时候,已经超出了原本的计划时间一个小时。

任务进度已经来到了90%,只差最后一步了。

……

“曙光二号引导开始!”

“月桂02测控正常,下降率正常!”

“乌兔信号稳定,下降率——正常!”

17.39分,地面指挥中心只剩下此起彼伏的播报声,所有人都在专注于屏幕前的工作。

佘院士抬头看着偌大的屏幕,双手紧紧攥成拳头。

虽然曙光二号任务着陆器就一次性成功,但现在他还是很紧张。

近两年的努力,500亿元前所未有的巨额投入,就只是为了这一天。

阿尔忒弥斯二号虽然直播已经开始,但尚未脱离开始登陆,第一已经无可争议地属于自己。

在他的旁边,林炬虽然没那么明显的紧张,但手指也在桌子上不断敲击着。

所有人都在沉默,屏息凝神期待着十几分钟后的事情。

不仅是在这里,在城市、在乡村、在船舶上、在南北极科考营地里、在空间站里、在一切拥有人类足迹的地方,不论国籍、不论肤色、不论贫富。

即使只是注视着太空,也能让思想脱离地域的束缚。

【当前高度:10千米!】

固定在舱壁上的14号在无线电中实时为上升器内的张智光和方林提供数据播报,时刻监测着周围的环境变化。

【指令长,曙光二号着陆器即将开始目视引导,请做好手动操纵准备!】

张智光冷静地坐在舷窗旁,现在月球的表面细节已经无限丰富,他已经感受到了月球的引力作用。

经过了近四天的失重生活,即使是六分之一的地球引力也让人感觉到了些许不适。

刚刚适应零重力的肠胃因为引力作用再次开始下坠,一种轻微的恶心和不适感开始出现,好在他们中午吃的不多并且食物已经差不多消化完毕,对身体并没有太大影响。

他不断微微活动手指,重新找回对操纵杆的手感,全神贯注的盯着观察窗外。

虽然现在依旧处于自动驾驶状态,但一个多小时的驾驶过程比开航天飞机还累,登陆器可不能依靠大气作用滑行着陆。

而在登陆器横向移动的位置下方,曙光二号的着陆器部分上雷达和一个约20cm直径的镜头正在微微调整着方向,当高度下降到10千米时,它启动了引导大灯。

“满月”因为属于分体式设计,研究人员就想办法尽量拓宽留在月表上的着陆部分用途,其中之一就是在其上搭载超高功率的引导灯,利用金属蒸汽发光,短时间内足以提供相当强烈的引导又不会太刺眼。

张智光一眼看到了灰白色月表上多出了一个极小的亮点,它在广阔恍惚的月球上比起萤火虫还要微弱,但却独一无二,牢牢地扎根在视野中。

【当前高度:5000米!】

【……3500米,预计圆概率偏移误差180米,请注意!】

【2000米!】

下降到这个高度,张智光已经看到了曙光二号着陆器旁边的两个小黑点,应该是月球车或者机器人。

【500米!】

面罩的HUD中,张智光已经看到了现在的预计着陆点相比计划点偏移了大概一百五十米,他看了一眼22%的燃料剩余量,轻轻往左边推了一下。

在已经有些僵硬的手腕缓慢动作下,“满月”进入了手动操纵模式,外部的12个RCS装置开始喷出气体,斜着向已经被着陆器底部探照灯照亮的平原中心移动。

【200米!下降率13.5,请注意!】

【自动着陆系统启动,请放开操纵杆!】

在总统府的卫星电视中,约翰看到直播画面里的灰白色月表从坑坑洼洼的粗糙表面渐渐放大,环形山周围的平原逐渐增多,高低空下的月表看起来几乎毫无差别,好似近在咫尺,又好像距离几十千米。

只有通过左下角UI的高度计和曙光二号的灯光,才能知道登陆器依然在下降中。

这样让人有些眼花的情景持续了没多久,突然一团灰白的烟雾从画面中升起,随着一阵明显的抖动,画面定格在细密的月尘和包裹着金箔的着陆腿上。

京城时间7月4日下午17点52分,曙光三号的“满月”登陆器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库姆撞击坑西南侧约1.12千米处平原着陆成功,距离预计登陆地点偏差25米。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