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248章 叶尼塞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2.2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7:15

事实证明抖音不愧是让移动互联网规模快速膨胀并兴盛的软件,简直是在如病毒般扩张。

虽然经纬卫星网络的价格普遍比宽带贵很多,但在24小时之内还是销售出了27万套,其中约65%都是最便宜的50Mbps网络。

同时,新远的官网渠道也支持外国用户订货。

不过外国用户价格就贵多了,国内1699包年的百兆网络接收器,在国外价格是899美元包年,差不多翻了三倍多。

除了卫星更少收费昂贵外,如果是阿美,因为关税政策用户还要额外缴税,这个的话……正常的话可能交个两三百美元,要是阿美启动惩罚性关税,甚至可能会交2000美刀。

不过,第一个阿美用户,也可能是第一个外国用户应该已经支起天线了。

阿美时间23日上午,老马带着至尊纪念版的经纬卫星网络(5000Mbps)天线下了飞机。

这是纯内部定制的天线,外面根本不会卖,下行速度5Gbps,上行速度2Gbps,够用十年了。

天线尺寸有27寸,正面打上了巨大的XAP标志,林炬承诺终身免费。

老马用自己的一台手机下载好APP,然后就先连接到天线局域网,将放在空地上的天线启动搜寻模式。

巨大的平板天线开始360旋转,旋转一整圈后停在了一个方向,然后调整仰角,手机提示wifi已经有了互联网连接。

打开抖音,第一个视频流畅地加载了出来,状态栏一闪而过的网速数字是9MB/S。

他推出去从谷歌上下载APP,进度条只卡了一秒钟,60多MB大小的APP就下载好了。

显然,瓶颈根本不是网速。

马斯克顺着天线的仰角看上天空,他知道,那里有一颗或者几颗卫星正在以几十倍音速飞过。

经纬卫星网络都已经实用化了,星链不能再拖了。

……

和老马的接触时间并不算长,只有几个小时,但他确实赢得了林炬的尊重。

马一龙没什么架子,而且行为风格也非常务实,林炬完全用新远公司内部宽松的风格招待他,前者反而非常高兴。

因为严肃的场合老马已经见多了,尤其是在魔都谈特斯拉超级工厂,压力非常大。

老马说和新远的人待在一起就感觉像是回到了specaX一样,比整个人表现也是极为轻松。

两人都没有聊太深入的东西,老马倒是拍了很多张火箭和进步号航天飞机的照片以及合影,还挑了些发在推特上,林炬直接互关点赞。

老马的华国之行,并没有冲淡太平洋两岸的竞争气氛。

相反,9月21日的时候,NACA进行了一次SLS地面静态点火实验。

两枚五段式SRB助推器已经运抵肯尼迪航天中心,发射台改造工作已经接近收尾,为SLS首飞做着准备。

从欧洲运来的猎户座飞船服务舱也送到了洛克希德·马丁的工厂,即将在这里进行组装。

诺斯洛普·格鲁曼也宣布自己承接的月轨门户空间站的HALO生活舱制造进度过半,将在1月份完成制造,如期在2017年2月由重型猎鹰火箭发射升空。

欧洲围绕维内托一号火箭的争论还在继续,欧空局的11个代表每天从早吵到晚,各方意见都不一样。

但是在意、法的推动下确实欧空局独立进行航天计划的欲望在上升,尤其是有维内托一号这个潜在保证。

髪国正在筹划复活冷战时期的赫尔墨斯航天飞机,将其既作为近地轨道的往返工具,又能完成组合登月。

赫尔墨斯航天飞机是冷战时期髪国追求独立自主航天体系的标志,后来因为联盟垮台压力骤减取消,现在又重新被提上了日程。

现在华国、阿美、露西亚都在搞航天飞机,欧洲能不跟上吗?绝对不行。

倒是带嘤一如既往的摆烂,态度非常佛系,反正谁强他们跟谁。

但总体而言带嘤还是支持欧空局的,因为老毛子有支楞的迹象。

现在是2016年,露西亚隐隐已经有了经济重新崛起的苗头,除了和华国合作,自己的登月火箭叶尼塞·顿河也真的开始了前期论证。

六根助推器六台RD171MV引擎,芯级一台RD180,总推力5400吨,最大LEO运力150吨。

这也是一款登月火箭,只是露西亚信心不足,定下了一个模糊的“2020年左右进行试飞”。

虽然运载能力和SLS、长征十号、新远二号甲这一类巨型火箭平级,但有趣的是叶尼塞超重型运载火箭的芯级和助推器直径都只有4.1米,这是直径最小的巨型火箭。

原因也很简单:为了照顾落后的铁路运输体系,露西亚常用的航天发射场依然是哈萨克的拜科努尔发射中心,只能铁路运过去。

虽然上个世纪就在拜科努尔发射过最大直径17米的N1火箭,但那种转运能力现在的露西亚已经很难做到,而且铁路转运大直径火箭有一个致命伤:

火箭必须打散运输,在发射场地进行组装,这就导致巨型火箭复杂的内部结构出现问题的概率极大增加,发射场的条件可远没有生产厂房那样好。

N1火箭频频出现问题未尝就没有这方面的原因,它就是在发射场地进行组装,再整体竖起,这个过程相比垂直组装不但麻烦,而且在竖起过程中也会产生隐患。

为了减小工作量和发射失败的风险,露西亚航天局选择了4.1米直径箭体,这是他们铁路能够允许的最大整体运输直径,到时候组装就只是助推器和芯级的拼接比较简单。

同步为登月计划准备的还有露西亚的新一代“雄鹰”载人飞船,与猎户座飞船、新一代载人飞船重量和最大容纳乘员数量差不多,都在20吨级。

目前露西亚为整个火箭和飞船项目投入了20亿卢布,也就是……2800万美元或者1.9亿人民币。

这个数字是各国里面最低的,欧空局随便一个子项目都远高于这个数字,怪不得露西亚航天局在公布自己探月日期时模模糊糊不肯给具体数字。

这点钱,别说造火箭,RD171发动机都造不了两台啊。

相反的是印度,他们修改了加甘扬计划,准备在2017年送2名印度航天员上天,2019年建成空间站,2020年登月。

加甘扬计划今年的预算就是17亿美元,也就是1200亿卢布,露西亚现在正在想办法怎么从三哥那里黑到这笔钱。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