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 分类:科幻 | 字数:0

第641章 炽阳

书名:让你造拖拉机,你去造火箭? 作者:红酒花 字数:2.1千字 更新时间:01-07 07:15

实话说钟成对叶长思的那篇论文印象不深,在当时看来也没有深入研究的必要。

说利用等离子体作为反射镜只是个笼统说法,真正的原理复杂得多。

这项技术的基础是等离子体因为本身就被赋予了极高能量,无法被高强度激光进一步破坏,同时也无法再吸收更多能量,所以才能几乎完美地反射激光。

当光束射到等离子体上,电子沿着光束的波动电场被加速并进行震荡,这种运动令电子吸收光束的能量并将其向反方向发射出去,就像光照射到光亮的镀铬金属表面被反射一样。

高频振荡的等离子体使激光得到成百上千倍的加强,并由于多普勒效应使其波长变短、脉冲间隔降低,假如光源是红光,经过反射聚焦后就可能变成蓝紫光。

而增强激光的重要原因也是来源于这里,理论上可以把常规激光器20飞秒的脉冲间隔降低到0.1飞秒甚至更低。

作为一篇私人实验室发布的高能物理论文,这篇文章关注的人可是不少,大多数认可这个方案,但都不认为当前具备可行性。

说得再简单一些,让激光聚焦就需要“镜子”能够精准地调控方向,可等离子体本身就暴躁无比,又如何去控制涛涛烈火均匀地分布成一个光滑表面呢?

如此精密的分子级电磁力控制,代表的是基础科学研究工具的重大突破,哪里有那么容易做到。

上一种同级别的工具叫做三维原子探针(APT),它出名的原因是科学家用它在材料表面,调用十几个原子写出了精度达到原子级的文字。

等离子反射镜就相当于要在数千甚至上万摄氏度,分子(原子)抖出无影脚的情况下,同时操控无数個APT来组成各种反射镜,难度岂止是指数级上升。

正因为如此,所以当林炬突然宣布激光冶炼卫星地面验证机制造完毕,并攻克了最困难的等离子反射镜时,迅速引起了从国防到科学院最高重视,一刻不停地就组织人马飞了过来。

毕竟按照林炬的说法,新远现在制造的只是“简陋的实验室样机”,“仅仅”能够放大120倍功率,且光源持续输出功率不能超过80千瓦。

80千瓦激光器的内容被他们直接忽略掉了,以新远的实力只要肯出钱搞定这个级别的激光器肯定是手到擒来。

实际上按照现有的分级,军用激光器领域80千瓦只能算低功率,只不过激光武器只能照射很短很短的时间,有的甚至不到一秒。

80千瓦光源其实就是千钧棒一号所使用的140千瓦光源,再进行阉割减弱的版本。

不过为了适应矿石冶炼需求,特意增加了极其臃肿的散热系统以及重新设计镜头,80千瓦激光器就用去了高达7.5吨的质量。

但换来的是绝无仅有的25分钟超长连续照射时间,这个数据才是真正让人惊掉下巴。

因为按照联合矿业组织的数个钢铁厂研究,由于激光冶炼的温度极高,在炼钢量本身很小不高于100吨时,一炉金属冶炼关键加热时间只需要40到50分钟即可。

但实际上这个水平也只是基地想要展示出来的而已,要不然那种真正的大家伙,能够以兆瓦以上功率持续聚焦24小时,还不得直接掀翻整个激光界。

不过现场的知情人都完全没有轻视的意思,80千瓦激光经过120倍放大,那可就是整整9.6兆瓦输出!

可以持续输出25分钟,功率高达9600千瓦的激光!

这意味着什么,它能够摧毁已知所有材料,没有什么东西经得住这样的激光烧蚀。

铝合金的战机在它面前像塑料膜一样柔弱,轻易就被加热蜷曲成一团烂金属,剩余燃料将被立即点燃爆炸,飞行员甚至都来不及跳伞。

现代战舰几毫米的钢板更是毫无抵抗能力,现在造船技术为了减重还很喜欢掺铝合金,简直是一点就着,一秒钟就能烧出一个大洞,要是多照射一会儿,其余部分也会因为被加热失去强度,拦腰折断直接沉没。

而且相对于传统大功率激光武器,增加等离子反射镜后还有个重大突破是射程。

听起来谈激光武器的射程是多此一举,但实际上并非如此,因为激光武器发射出的激光束是需要聚焦的,聚焦透镜的最远焦点距离,基本就决定了射程。

按照最朴素的光学曲率计算,当透镜的焦点在5公里、镜片直径30毫米时,镜片中央突起相比于边缘的高度差只有15到30纳米。

假如焦点为100公里,这个数字将降低到0.1纳米,现有工业还加工不出直径30毫米,表面误差不超过纳米级的超级镜片。

所以越是高功率的激光作用距离越近,否则威力就将衰减到一个可怕的地步,现有激光武器通常作用范围也就值几百米到几公里,功率也常在几十到几百千瓦徘徊。

作用距离几十公里以上的激光器只能放弃聚焦,依靠大力出奇迹的散射传递威力,除了像千钧棒系列这样堆重量,几乎没有意义。

但等离子体反射镜不同,它不是光学透镜,自然没有折射率一说,理论上轻易就能聚焦到千万公里以外,就算再怎么打折扣,几千上万公里也是有的吧?

别说应付常规战争,就算最初级的太空大战都够了。

让一架几百公里外的大型运输机带这么一套激光器,远远地在地面战场上扫一道,什么坦克装甲车都变成了钢铁废墟;

甚至它都不怕战斗机和导弹,反正都是一扫过去就炸。

所以在航发委上报这项技术时,军方几乎是在怀疑有人失心疯,得知是新远后才急匆匆地飞过来,见证这项属于理论中的奇迹。

“老弟,他能开机测试一下吗?”

一位不认识但总感觉有些眼熟的军官主动凑上前,丝毫不顾及几十岁的年龄差距热切地看着静静防止的测试机,现在他才发现侧面金属框架上有不大个铭牌,上面写着:

“炽阳”

(本章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