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49章 天大动静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然而,让严世蕃万万没想到的是,他派出去的人,很快就回来了。

严世蕃一听之下,顿时大喜,连忙接见,第一时间,他便立刻问道:“那天界宝贝是什么样的?快快呈上来!”

真要是天界宝贝,他也是想要的!

可谁知,他手下却带着一点畏惧回答道:“小阁老,不是小人无能,是那漕运总督派了一千人马护送那杨慎已经在来京的路上,没法下手了!”

“什么?”严世蕃一听之下,顿时大吃一惊道:“派了一千人马护送?”

得到确认之后,严世蕃顿时大怒,道:“竟然敢调一千兵马进京,这是要造反啊!就凭这一条,老子就要他的命!”

他知道,有一千兵马护送的话,任何手段都不可能有用。

就算是假扮盗贼,也得有打败一千兵马的能力才行!京杭运河沿途,又怎么可能会有这么大实力的盗贼!

但是,想让严世蕃算了,那是万万不可能的!他看上的东西,还没有拿不到过!

于是,他便立刻写了一份奏章,弹劾漕运总督郑晓,未得圣旨,私调兵马进京,罪该诛杀九族。

写完之后,严世蕃要亲自前去告御状。

然而,让他没想到的是,他还没出府,就听到大街上传来了喧哗声。

他心情正不好着呢,一听之下便怒了,立刻让人去看看怎么回事。

等到他的轿子要抬出府门时,派去的手下便回来了。

“小阁老,有快马急递进京,还沿街大喊说,状元杨慎得天界宝贝,进京献宝。如今街上的人,便都在议论此事。”

严世蕃一听之下,顿时愣了愣,回过神来之后,他摸出袖子里刚写的奏章,咬牙切齿地撕烂,然后立刻下令,马上赶去内阁。

他还没到承天门呢,就见通政使犹如热锅里的蚂蚁一般在等着他,一见他便立刻说道:“小阁老,又来一份献宝急报,这可闹得满城都知道了,不能不呈送御前了!”

严世蕃一见,当即厉喝一声道:“慌什么,你且先回去喝杯茶,我这就去找我爹,让他先把之前的那份八百里急报呈送御前,然后你再呈上去!”

通政使一听这个主意,也只能是这么办了。

严世蕃这边,他得罪不起,但是闹得满城都知道的急报,他也不敢再送内阁。

要不然,万一被锦衣卫指挥使陆炳知道的话,谁知道他会不会向皇帝告状。

严世蕃这边,匆匆赶到内阁,见到他爹严嵩说了情况。面对这种阳谋的局面,他们父子俩无计可施,只能走一步看一步,由严嵩亲自送之前的八百里急递入宫。

此时的嘉靖皇帝,在壬寅宫变中侥幸不死,认为是修道得来的福分,因此,他从此之后独居西苑,潜心修道。有什么事情,都要在他修道之余才行。

严嵩等了好久之后,才得到觐见的机会。

嘉靖皇帝一看八百里加急的奏章,顿时很是惊讶,当即看向严嵩道:“严卿以为,这杨慎还真能给朕献宝?”

他是不相信的,当初带头顶撞他,一直不肯服软而被他记恨着的。如今都要到入土的年龄了,竟然就这么公开来拍自己马屁?

严嵩一听皇帝这话,正合他的意思,便连忙回答道:“老臣也是陛下这个意思,怀疑他是要糊弄陛下,打扰陛下清修,因此特意核实了下情况……”

他这么说,就是为了解释这份急报上的日期问题。但是,很明显,嘉靖皇帝压根没有在意,反而问道:“核实情况如何?”

“回陛下,那漕运总督郑晓私调一千人马护送杨慎进京,戒备森严,老臣派去的人,根本无法靠近……”

他加上了私调两个字,就希望能引发嘉靖皇帝的怒火,结果没想到,一心修道成仙的嘉靖皇帝,直接忽略了私调两字,反而露出了兴趣的表情道:“郑卿如此慎重,该不会真是什么宝贝吧?”

严嵩一听,便立刻接过这个话题回答道:“陛下说得是,他敢私调这么多兵马护送进京,要不是真正的天界宝贝的话,那是犯了死罪的,晾他也不敢如此糊弄陛下!”

老奸巨猾的他,先上了一个眼药,只要杨慎的宝贝不能服众,就可以弄死他们!

至于杨慎的宝贝到底能不能服众,他心中其实也有数。

谁都知道当今皇帝一心修道成仙,因此,各地经常有献祥瑞上来。他严嵩父子也没少干,毕竟能讨得皇帝欢心。

但是,那什么所谓的祥瑞,都是怎么回事,他们这些人都是心知肚明。

因此,杨慎送来什么仙界宝贝,估计是从海外求购来的什么东西,国内难得一见而已。

要是一般情况下,大家打哈哈也就过了。

但是,严嵩这一次不准备就这么算了,回去一定要让他的人给挑刺,揭穿宝贝的真正面目。

就算真没人见过,那也可以硬说,就说这东西在某某西夷那见过,如今那西夷已回国,谁还能追去西夷国内求证不成!

虽然皇帝会因为不是真正的宝贝而生气,但是发泄怒火的最大承受者,就是那郑晓和杨慎了!

此时,他给嘉靖皇帝上了眼药之后,就退下了。

然后通政使那边的急递又过来了,嘉靖皇帝一见之下,顿时就很高兴了,立刻召见锦衣卫指挥使陆炳,这是他最信任的奶兄,也就是他奶娘的儿子。

在让陆炳看了两份急报之后,嘉靖皇帝便带着期待对他说道:“如此大张旗鼓地来献宝,想必是真的吧?”

陆炳听了,恭敬地回答道:“陛下,今日的急报,是沿街叫喊,犹如捷报一般,如今满城百姓皆已知道有天界宝贝要献于陛下,要没几分把握,那可是掉脑袋的事情。”

他这话,说得和严嵩差不多了,但是原因却有些不同。

就陆炳来说,他是真希望能做实事,为大明朝好的,为此,他认为好的事情,就会上奏。

比如说,前两年的时候,陆炳奉命督建了北京外城墙,并提出了“拓基建、建楼关、集夫役、增工食、严明赏罚、给医药”六条建议,这对被征调的百姓来说,算是改善处境,属于为民着想。

此时,他又关注到了铺户、甲役的问题,如果历史没有改变的话,他将会因为这个问题上奏,提出“均甲役、革铺长、照实给价”的方针。

另外,对于一些口碑好的文官,获罪之后,他都会包庇一二。

就比如说之前郑晓给杨慎所说的杨继盛,普通人被打一百仗,早就打死了的,但是杨继盛没死。又关在锦衣卫诏狱两年多了,严嵩父子都喊话要弄死他了,但也还活着。如果不是陆炳庇护,杨继盛根本不可能还活着。

此次,他见杨慎和那郑晓竟然如此大张旗鼓地进京献宝,就很不高兴了。

本来皇帝就一心修道,耽搁好多国事了,再这么明目张胆地搜刮奇珍异宝,制造什么祥瑞来哄骗皇帝,那皇帝怕是比起以前,就更沉迷修道了。

对于皇帝,陆炳最是了解,他不敢劝。但是对于这些诱惑皇帝在修道路上更沉迷的外人,他是有这个能力应对的。

他敢断言,杨慎和郑晓这次大张旗鼓地投皇帝之所好,获得好处之后,天下其他官员,怕是人人都会在这方面动心思,大明朝会变成什么样,绝对是难以想象的!

基于此,陆炳便和严嵩有了一样的心思,事先上了点眼药。

然后,等他回去之后,他便立刻召集手下,让他们去打听是什么宝贝,另外,也通知那些投靠他的御史,让他们在献宝时候尽量挑刺,核实宝贝真假,定然不能让杨慎和郑晓糊弄皇帝。

第二天的时候,锦衣卫这边就查到了情况,或者说,是四川那边的人报过来了。说杨慎之前偷偷从云南回到四川生活,然后伙同他的妻子消失了。

不用说,这肯定是一起来京师了。

陆炳根据得到的消息,迅速分析了个结论:那就是杨慎终于受不了云南的苦处,偷偷摸摸了几年,觉得还不行,想要名正言顺地回四川养老。为此,就不惜改变他以前的立场,大张旗鼓地向皇帝变相认错。

陆炳和杨慎并没有什么交集,并且站在陆炳的立场来说,他也并不喜欢杨廷和和杨慎父子反对当今皇帝的大礼仪之争。

因此,陆炳认为自己找到杨慎献宝的事情真相之后,就决定要捅穿这些的献宝,给其他有类似想法的人一个警告。

但是,让他没想到的是,过了几天之后,出京查探的锦衣卫校尉回报,说杨慎所献宝物,在夜晚会亮如白昼,比传说中的夜明珠还要亮。

至于更进一步的消息,就没有了,因为他们也没法靠近杨慎。那些护卫的兵马说,除非有皇帝圣旨,否则为了天界宝贝的安危,只能是谁也不让靠近。

不管如何,陆炳都不相信,这世上会真有天界宝物,因此,他立刻派人去江湖上打听,有什么手段能让一个东西亮如白昼。

还真别说,江湖中能人不少,听到锦衣卫指挥使的要求之后,还真回报了几个。

虽然他们献上的这些确实能糊弄一般人,但是陆炳感觉,杨慎手中的东西,应该不是他们这种级别的,否则呈送御前,必然是会露馅的。

而且,他们这些东西,都达不到亮如白昼的地步。

忙了一些天之后,陆炳放弃了,他决定杨慎献宝那日,亲自侍奉皇帝身边看个究竟。并且,连带去的锦衣卫校尉,也都要换上平常经常有外出办差,有眼界,有阅历的那些。

他就不信了,杨慎那什么宝贝,还能瞒过这么多人的眼睛而不知其内情?

随着杨慎离京师越来越近,京师中有关讨论什么仙界宝物的风声,也越来越浓。

甚至有其他地方的官员,竟然也上报说有祥瑞,一听就是跟风,让陆炳很是生气。

又等了几天之后,杨慎一行人终于到达了京师。

外地兵将不能进京,停留在京师城外时,一封早已准备好的急报,又送入京师,说天界宝物不能有失,希望皇帝派人从京师城外护送到紫禁城献宝。

说真的,嘉靖皇帝也被这气氛搞出了期待。每次修道间隙的时候,也会问问杨慎的献宝队伍到哪里了?

因此,当杨慎队伍到达京师城外时,送入京师的急报,便第一时间到嘉靖皇帝手中了。

严嵩、陆炳这些权势滔天的,在这个时候,毫不意外地凑到了嘉靖皇帝身边。

就听严嵩装出高兴的表情,向看完急报的嘉靖皇帝奏道:“陛下,老臣纵观古今,还从未看到说有天界宝物下凡。如今京师上下,也都是万众期待了。这天界宝物要是真的,那便是上天为陛下修道之诚心而感动,因此,降下了天界宝物。”

“因此,老臣提议,不妨让文武百官皆来一观天界宝物,让他们知道,陛下平日修道之功劳,让上天都为之感动了!”

嘉靖皇帝听得很高兴,但是,他自从修道之后,都不知道多少年没有开过大朝会,见过文武百官了。此时,要这么隆重地见,他是有点不愿意的。

修道之人,重在清修!

严嵩就是嘉靖皇帝肚子里的蛔虫,一看他的表情便知道大概是什么情况,便立刻又奏道:“老臣听到一些风声,不少人对陛下修道之事,颇有微词。如今正好让他们看看,陛下之修道,乃是成仙大道也!”

嘉靖皇帝一听他这话,脸上明显有点不高兴了,转头看向陆炳。

陆炳一见,便立刻奏道:“民间确实有些微词,末将抓到他们,定然饶他们不得!”

嘉靖皇帝听到这话,便摆摆手说道:“不用和愚夫一般见识!”

说完之后,他想了下,还用手指算了下,然后才说道:“那就定于明日良辰吉日,由你们两人一起出京迎宝,献于金銮殿上,文武百官,皆也按吉时入宫。”

严嵩和陆炳一听,立刻领旨。

随后,他们两人对视一眼,皆是心领神会。

在对付仇鸾的时候,他们两人就有过合作。如今,两人又一次合作了。

消息传出,京师都轰动了。

这么大场面的献宝仪式,以前可是从未有过的。也就是说,这次的宝贝,那绝对是宝贝。要不然的话,献宝之人,不知道会死得多难看。

因此,献宝的杨慎,知道他带头大礼仪之争中哭谏的人,大都已经被他耗死了,如今,他的光辉事迹又一次被人翻出。

京师的书铺,有关杨慎的诗词集册,是这几天来销量最好的了。

这么有才华的人,当初的状元,最是反对当今皇帝的人,竟然来给当今皇帝献宝!

这每一项内容,都是一个话题。

以至于到了第二天的时候,京师上下,全都拥出来看热闹。一时之间,京师万人空巷!

所有京官,都在嘉靖皇帝规定的时间内到午门排队。等待入宫的时候,他们也都在窃窃私语。

相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这些科举出身的官员,还有那些武将,大都是不信神鬼的,因此,他们对于杨慎竟然闹出了这么大的场面,就算原本同情杨慎的人,都有些不忿了。

要拍皇帝马屁,你拍就是了;要献祥瑞,你献就是了,但是你折腾这么大,以为天下人都是傻子,要陪你演戏,那就真的是太过分了!

更不用说,这些文武官员中,还有受严嵩和陆炳指示的那些人,因此,在午门这边等候的时候,就那么一议论之下,文武百官都达成了一致意见,定然要掂量下这仙界宝物到底是什么宝物!

另外一边,严嵩和陆炳也按照嘉靖皇帝规定的时间,一起出城,到城外军营去迎接宝物。

严嵩和陆炳看杨慎,已经是看死人一样,也懒得废话,就按照程序走。

不过在这过程中,稍微有点意外。

就是杨慎竟然对他们说道:“上仙是通过我夫人赐下的宝物,因此,须得我夫人跟着一起去献宝才行。”

陆炳看看杨慎手中端着的盖着红绸缎的托盘,又看看站在杨慎身边的黄峨,不由得皱了下眉头。

因为他知道,当今皇帝因为壬寅宫变后,对女人比较反感。

这一点,严嵩也知道,但是他却毫不犹豫地说道:“既然如此,那便一起觐见献宝吧!”

很明显,能多恶心一下皇帝,他是巴不得,回头发现宝物有问题之后,所有账都可以一起算了。

陆炳见严嵩开口,他便不管了。

于是,杨慎夫妇便随同他们两人进入了阔别三十来年之久的京师。

等他们到达紫禁城的时候,文武百官已经进入午门,去了金銮殿等候了。

杨慎看到这么大的排场,不但没有畏惧,反而更是精神了起来。

这让一直观察着他的严嵩和陆炳都有点吃惊,按理来说,不是应该怕人多眼杂么?

不过他们不管怎么想,此时一切都是箭在弦上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685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