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28章 越级提拔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没错,骑马跑到江边来的人,正是阎应元。

他看到有船可以去江对岸,便把江阴防务交给陈明遇,自己过江面圣。

当然,按理来说,他的官位实在太低,才区区一个县主簿而已,不可能见到崇祯皇帝的。

不过阎应元也没想着要见到皇帝,其他将领也成,他看了满清军营那边的情况之后,已经有想法,可以破江南这边的满清军队。

此时,见到顾三麻子,他也很高兴,当即牵马上船,让顾三麻子帮他渡江到靖江县去。

船上,阎应元拍拍顾三麻子的肩膀说道:“兄弟,陛下领军杀回来了。难得有报国之机会,就和我一起上岸,去见见王师吧!”

看到顾三麻子似乎想说话,他便拿出了怀里收着的纸说道:“看到没有,昨晚从天上飘下来的,这是陛下的新策,对于你的手下兄弟来说,都能分到田地,可以过好日的,总好过你们混海上,不说别的,万一遇到飓风什么的,喂了鱼虾,那家里人怎么办?立下军功,回头光宗耀祖,多好!”

听着自己佩服的阎应元相劝,顾三麻子不由得挠了挠后脑勺道:“阎大哥,这上面写了啥,为啥说能分到田地?”

阎应元的本事,他是非常佩服的,有勇有谋,真的是可以当大哥的。

也是如此,他在原本的历史上,在江阴被围攻之时,就领着他的手下来救援过,打了三天,实在打不过满清军队,才不得不遗憾离去。

阎应元听到他问,才想起来他不识字,便给顾三麻子说了纸上的内容。

顾三麻子,以及他的手下,都围了过去听着。

说实话,他们这些海贼对皇帝归来并不感冒,他们最在意的,就是那土地之策,还有赋税。

听完之后,就有人说道:“这会不会是假的?皇帝有这么好么?”

崇祯皇帝在位之时,不说原来的苛捐杂税,就只是那三饷,就把很多人逼的活不下去了。

因此,对于江南的普通百姓来说,真不感冒崇祯皇帝。也是如此,满清刚来时,很多州县都是传檄而定。

阎应元听到这话,并没有生气,而是转头看向那人,耐心地问道:“那你说,太祖皇帝对我们普通老百姓好不好?”

听到这话,没人能否认,那人听了,想也不想的说道:“那肯定好啊,太祖皇帝杀的贪官血流成河,让那些当官的不敢随便欺负我们!”

其他人听了,都是点头。在明末这个时候,贪官污吏横行之下,他们更是怀念太祖皇帝那个时候能把贪官杀的血流成河的时候。

听到这话,阎应元便露出了微笑说道:“所以说嘛,当今皇帝得太祖皇帝指点,你说,以后我们的好日子是不是就会有了?”

“真得?”一时之间,大部分人都露出了惊喜。

阎应元便指着那张纸给他们念了起来,道:“看这里,陛下得太祖皇帝指点,有天师相助,看到没有,这里白纸黑字写着的呢!要不然,你想想,这个土地之策怎么会突然就有了!”

“当今陛下勤政为民,那可是天下公认的,只是可恨朝中奸臣当道,地方上又太多贪官污吏,陛下才难以拯救江山社稷。可如今有太祖皇帝指点,那就不一样了不是……”

听着阎应元给他们讲解,这些人都露出了憧憬的表情。

要是真的那样的话,就太好了。在海上讨生活,谁知道出去之后还能不能回去,每天出海之时,都如同诀别一样。不是走投无路,谁愿意干这行当!

就连顾三麻子也是,在阎应元说完之后,他便由衷地说道:“阎大哥说话就是中肯,能让我服气!”

阎应元听了,不由得一笑说道:“我们不耽搁了,赶紧去对岸吧,先把江阴这边的鞑子给解决了再说!”

顾三麻子一听,立刻向他手下挥手说道:“没听到阎大哥发话么?快去,渡江!”

他的手下听到这话,立刻兴奋地散去,纷纷去忙了。

顾三麻子这边,又喊话给另外一艘船道:“去那边禀告一声,就说我们不随他们去了。”

本来就是在长江口遇上的,如今到江阴散伙,也是很正常的事情。

阎应元听到这话,便问道:“郑鸿魁?”

顾三麻子听了,摇摇头说道:“郑家当家的,一官!”

“哦?”阎应元听了,转头看着往上游去的郑家船队,稍微有些意外。

郑家当家的都来了,这可是少见!

不过不管如何,既然还打着大明的旗号,那应该是去扬州府的了。

阎应元这么想着,便抛开了郑家的事情,转头看向靖江县那边,他有些激动,该是去见太平军了!

当船队快靠近靖江岸边时,忽然岸上冒出了不少太平军的军卒,只是一看他们的衣裳,那两個“太平”字样,不用介绍就知道他们的身份。

听到他们喝问之时,阎应元便连忙大声喊道:“下官乃原江阴典史,现待赴任德英县主簿阎应元,求见太平军将领,有重要军情禀告!”

说着话时,他也有些担心,感觉自己的官位太低了,也不知道太平军的将领愿不愿意见?

因此,他正要补充说话时,忽然就见一个将领模样的人冒了出来,带着打量的表情看向阎应元,大声问道:“你就是主持江阴城防的阎应元?”

听到这话,阎应元感觉这个将领好像语气有点特别,不过此时,他也没有去多想,连忙便抱拳回答道:“正是下官!”

说完之后,就见之前派出去求援的程璧也冒出来了,还兴奋地对刚才那个将领介绍道:“没错,他就是阎应元阎大人,江阴能守住,全靠阎大人运筹帷幄!”

于是,那些太平军将士明显放松了戒备,示意船只靠岸。

那名将领看到船只靠岸之后,阎应元跳下船时,没等阎应元说话,他就先抱拳向阎应元一礼说道:“我是直属陛下的太平军第一军炮兵营参将赵大牛,对阎大人可是久仰大名,听陛下多次提起过你。这次我奉旨南下增援江阴,陛下还嘱咐了,如果江阴城破没能及时救到,无论如何都要把你救回北岸的。”

赵大牛不是客套话,而是他南下之时,崇祯皇帝真这么说过。紧急时候,就用两个大型无人机吊着阎应元,应该是能把他拉起来的。

当然,这也很冒险,只是万不得已的时候才用。

阎应元一听这话,真的非常出乎意料。他只是区区一个典史,连主簿都还没去上任的官,竟然被皇帝知道,并且还非常看重。

这是何德何能啊!

于是,他立刻激动地说道:“下官德才浅薄,上不能勤王杀贼,下不能保一方平安,如何让陛下惦记了,实在愧不敢当啊!”

赵大牛听了,便笑着说道:“陛下可是说了,伱可是少有的忠臣。这可是我亲口听陛下说的!”

说完之后,他又补充说道:“对了,应该是天师算出来的。你也不是头一个,像史阁老,沈阁老,还有其他人,都是天师告诉陛下的。”

阎应元听得目瞪口呆,他不知道那些阁老是谁,但是天师真的存在,还算出了他和另外一些人都是忠臣!

当然了,在他自己的内心,他肯定也是认为自己对大明朝是绝对忠心的。

不过此时亲耳听到天师的事情,还是忍不住呆了下。

回过神来之后,阎应元便立刻激动地问道:“不知道陛下在哪里,下官有重要军情禀告!”

赵大牛听了,便笑着说道:“陛下还在徐州坐镇,离扬州还远着呢!”

阎应元一听,内心深处微微有点失望,原来皇帝不在扬州府。

不过他回过神来之后,便对赵大牛说道:“赵参将,下官看到满清大营那边乱成一团,很多鞑子都逃出大营,鞑子将领正在四处抓回那些鞑子兵……”

听到这话,赵大牛当即呵呵一笑道:“这些我都知道!”

阎应元一听,不由得愣了下,心中诧异:这也知道?

心中虽然有疑惑,他在回过神来之后,还是立刻建议道:“赵参将,不知道天上掉石头的事情,还有没有?要是有的话,今晚再丢一些石头去砸满清军营,那满清军队必然崩溃,肯定会退兵!”

赵大牛听了,当即呵呵一笑道:“那是我炮兵营的杰作,随时都可以有的!”

阎应元听到这话,不由得一呆:天上掉石头,竟然是炮兵营干的事情?什么样的炮,没有声音,但是发射后的石弹却能从天上掉下去?

虽然他只是一个典史,但是说真的,他自认为自己见识并不差,却硬是想不起来,天底下竟然还有这样一种火炮!

他正愣着呢,就听赵大牛对他说道:“刚才我还正和马大帅商量了,如今有船,可以派兵过去,今日晚上,再砸他一轮,等明日凌晨,便向建虏发起进攻,当能击溃那支建虏军队!”

阎应元一听,顿时一愣,回过神来之后顿时大喜,连忙说道:“能过去五六千人,足矣!下官可以组织江阴青壮跟随,只要太平军能击溃满清军队,那江阴青壮痛打落水狗却是一点问题都没有的。”

赵大牛听到他这话,笑着对他说道:“不急,太平军驻扎在扬州府的是第三军,此事如何,还需要第三军主帅刘大帅定夺。如今马大帅已经正在联系刘大帅,商量这个事情。”

说完之后,他看看顾三麻子的船队,然后接着补充说道:“渡江的船,还是少了一些。刚才过去的郑家的船,或许该截下来才好!”

马应魁领着四个步军营驻扎在靖江县保护炮兵营,另外还有苟文雄所领的第一军骑兵营,如今也还在靖江县,回头要保护赵大牛的炮兵营返回徐州。

这些兵力,都快上万了,痛打落水狗的话,该是完全没问题。并且趁这个机会渡过长江,也可以以江阴为根基先休整,然后配合其他军队收复南京!

这是赵大牛和马应魁商量的方案,需要刘肇基同意才行,然后再上报方案给崇祯皇帝。

要是以前,这么一套流程走下来,怎么也得三四天时间,但是如今有短波对讲机,就是说个话的时间而已。

这不,赵大牛刚说完之后,马应魁就过来了,笑着对赵大牛说道:“刘大帅同意了,说我们在第一线,最清楚情况,可以由我们直接向陛下禀告,就说刘大帅也是同意的。”

他说到这里,顿了顿,然后又补充说道:“这主意是你想出来的,就由你向陛下禀告吧。”

很显然,他们都知道赵大牛是崇祯皇帝的心腹爱将,所以就把这禀告的事情交给赵大牛,不和他抢功。

赵大牛听了刚想开口说话,忽然看到眼前的阎应元,想了一下之后,便回答马应魁说道:“好,那我现在就联系陛下,还请马大帅去拦住那郑家的船队。”

边上的阎应元听到他们的对话,感觉莫名其妙,不是说皇帝在徐州吗?那这怎么联系?

不得不说,对讲机这个时代,真的是非常逆天,绝对震惊第一次知道的古人。

马应魁听到赵大牛的话,并没有因为赵大牛是参将,他是副将,就对这事不满,而是答应一声便去了。

然后,就见赵大牛从他的腰间抽出了对讲机,按下按钮之后说道:“我是火炮营参将赵大牛,有要事禀告陛下。完毕。”

“是大牛啊,等等,完毕。”一个女声从对讲机里传出来,一听就知道,那女的和赵大牛很熟悉。

阎应元震惊的看着眼前的一幕,不过好在他知道太祖皇帝都显灵过了,并且皇帝还有天师帮助,那这么稀奇古怪的事情发生在他眼前,似乎也不是那么奇怪的。

稍微过了一会儿之后,他就听到对讲机里又传出一个女人的声音:“大牛,你等等,我这就去陛下那边,完毕。”

赵大牛听到这话,便只能是等着了,他看到阎应元诧异的表情,便向他解释道:“刚才是董总旗,我们的通讯由她负责,向陛下禀告的。”

一听这话,阎应元又惊讶了,不由得问道:“女的总旗?”

他身后站着的顾三麻子等人,也一个个惊呆在那里。

赵大牛听到阎应元的问话,耐心的给他解释道:“当然了,我们太平军中有不少女兵的。甚至坤兴公主还是第一军郎中营的统领呢!”

阎应元等人一听,直接傻眼!

反正是在等陛下旨意,于是,赵大牛就给阎应元解释了下太平军中女兵的情况。

当阎应元等人听到说,太平军中每个人都要学识字,女兵也能做不少事情,如此等等和这个时代不一样的制度时,一个个都惊呆了。

赵大牛正在解释着呢,他的对讲机忽然又响起了声音:“大牛,有什么事?完毕!”

不用说,这就是崇祯皇帝在说话了。自从崇祯皇帝看到赵大牛有担当之后,就非常欣赏他,平时也亲切的称呼他大牛,和别的将领不同。

哪怕是苟文雄,或者张文壮等人,也没这个待遇。

赵大牛一听,便立刻态度恭敬的回答道:“陛下,目前江阴这边的情况是这样的……”

随后他便把情况介绍了一遍,然后同时也禀告了他的计划。

在他说完之后,崇祯皇帝稍微想了一下,便批准道:“如此甚好,那就先渡过一部分,在南岸也站稳脚跟!完毕。”

赵大牛听了,便又恭敬的对崇祯皇帝说道:“陛下,江阴阎应元也想到了这个法子,过江来向末将禀告,如今他在末将面前,完毕。”

他这话一说出口,别人就能听出来,他并没有居功自傲,哪怕是阎应元出的主意,并不全面。但是他也不吝啬,分一份功劳给阎应元。

因此,他立刻便让阎应元和顾三麻子等人对他有了非常大的好感。

崇祯皇帝那边一听,阎应元也在,便不由的笑着说道:“这个好嘛,你们是英雄所见略同,不错不错。”

随后,他便认真地说道:“阎卿何在?完毕。”

阎应元一听,便立刻跪了下去,激动中带着兴奋回道:“下官在!”

赵大牛一见,连忙对他说道:“等下,我按下这个按钮之后你再回答,回答完的时候要说完毕,这样陛下才知道你说完了。”

说完之后,他就按下了按钮。

于是,阎应元便连忙凑近对讲机又说道:“下官在,完毕。”

“卿忠于大明,才能也是很好,好好干,等江阴事了之后,卿便随大牛一起来徐州,先去教导队学习太平军的规矩,然后朕再设太平军第五军,由卿来统领。完毕。”

赵大牛一听,非常意外。

虽然他知道崇祯皇帝很看重阎应元,但是真没想到,会一下把阎应元提拔为一个军的主帅。

于是,他连忙对阎应元说道:“太平军一共就四个军,陛下还要为你再设一个军让你统领,这是浩荡皇恩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0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