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431章 再次投资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第二天下午,朱海军按照约定联系万历位面,观看了一场内定的殿试。

万历皇帝在文武百官面前,亲自面试徐谓的学问。

一开始,他怕问倒徐谓,那就尴尬了。因此,他就问一些徐谓能回答得出来的问题。

文学、书法、绘画,兵事等等,让万历皇帝没想到的是,这徐谓还真有自己的一套,说得头头是道,很多方面,甚至有让他共鸣的地方。

虽然这些地方,对于普通人来说,感觉有些叛逆,不合礼法,但是,徐谓和万历皇帝,从某些方面来说,其实是有相似之处的。

你说不合礼法,但是却能说中万历皇帝的心坎深处。

慢慢地,万历皇帝的聊性就上来了,和徐谓在文武百官面前越聊越深,不少方面都有聊得投机的感觉,让很多人非常意外。

内阁辅臣这边,以首辅王家屏为首的一群辅臣,不时也赞叹一声,外人根本分不出来他们是真心赞叹,还是拍皇帝马屁,又或者是在拍某个看不见人的马屁,总之,在别人看来,徐谓的学问,不但折服了皇帝,也让科举出身并且达到了人臣顶峰的一群人也认可了。

最后,在万历皇帝的要求下,徐谓当着文武百官的面,当场作画他的新画法,就是泼墨大写意画法。

不得不说,徐谓的这种创作方式,也让人大开眼界,原来还能这样作画?

万历皇帝看得同样震惊,便当庭宣布,徐谓有辅佐平定海寇之功,赐锦衣卫千户,又因才华横溢,更开创新派画法,赐内城新宅一座,颐养天年。

徐谓的恩主胡宗宪,在隆庆六年时已昭雪,并录平倭功勋。并在万历十七年,追谥襄懋。

有这个基础在,当年徐谓为胡宗宪幕僚,献计献策也被拿出来论功,也就合情合理了。

当然,最重要的是皇帝认这个功劳。

赐锦衣卫千户,是领俸禄,并没有实权。否则以徐谓的七十二岁高龄,他也没法履行锦衣卫千户的职责。

对徐谓来说,他最骄傲的事情,就是在抗倭上有功劳,如今得到皇帝的认可,他就已经无比满足了。

至于皇帝因为他的画法才学赐给他宅子,说实话,他其实不是特别满意。因为他自己认为,他所擅长的里面,书法第一,诗第二,文第三,画第四。

不过皇帝能对他如此,这已经是让他非常感激了,虽然略微有瑕疵,他也还是非常感动,当即跪谢天恩。

万历皇帝也很满意,因为他看到朱海军关闭通讯之前,对这殿试一直是满意的。

至此,这殿试便算是结束了,

结果没想到,徐谓跪在那,并没有起身,而是继续向万历皇帝奏道:“陛下,末将听闻,是陛下恩师举荐了末将。末将心中非常感激,不知可否代为转告,末将想拜谢他老人家。”

一听这话,所有人都愣了下,然后,他们都立刻转头看向当今皇帝,想知道皇帝是怎么个说法。

要知道,在他们所有人眼里,这个皇帝恩师都是神秘的存在。

一直以来,皇帝的恩师都只能皇帝才能看得到,听得到。这皇帝的恩师到底是什么样的,他们也非常好奇。

如今,徐谓当着他们所有人的面说起这个,他们又岂能不八卦下!

万历皇帝听到他的要求,稍微愣了下,回过神来之后,当即大笑起来。

看到皇帝如此,所有人不由得有点纳闷,这有什么好笑的?难不成,其中有什么隐情?

于是,他们都不解地看着皇帝。

过了一会之后,万历皇帝笑完了,便对徐谓说道:“你可知,朕的恩师为何举荐你么?”

徐谓心中想着,这不是自己心中的疑惑么?

他还没来得及回话,万历皇帝就已经在继续说话了:“因为朕的恩师正在谋划,想让我大明朝的三大才子聚首,来一场佳话。所以,你得好好活着,等到将来某一日,朕会传送你去朕的恩师那边,和其他两个才子一起聚首一番。”

他这话一说完,顿时,大殿内就热闹了。

无论文武,皆是窃窃私语起来。

对于文官来说,他们都是科举出来的人,才华绝对是有的。大明朝的三大才子,到底是什么人?他们绝对是非常关心的。

而对于武将来说,他们可能不关心三大才子是谁,但是他们在意的是,皇帝说能传送徐谓去神仙的世界!

这消息,对他们来说,都是非常震撼的消息了。

就连徐谓自己,也是听得傻眼。真的是没想到,这其中竟然还有隐情。

回过神来之后,他就非常好奇,立刻便奏道:“陛下,不知神仙点评三大才子中,还有两位是何人?”

他要说不自豪是不可能的,这可是神仙点评,肯定了他的才华,比起刚才皇帝肯定他的学问,更有份量,都直接提高到了大明朝三大才子的份上了!

能有如此之高的评价,此生无憾!

很自然的,他当然是想知道,另外两个人是谁?

甚至可以说,不只是他,大殿内的所有人,包括那些内侍宫女,都是想知道这个八卦!

万历皇帝也不隐瞒,当即回答他,也是告诉大殿内所有人道:“恩师说评定的原则是博览群书、博学多才。故《永乐大典》总编纂官解缙被推为博学第一。超级才子杨慎被贬云南地区,整天看书,被评为博览第一,人称“无书不读”。而你……”

说到这里,他看着徐谓,提高了点声音道:“……你徐渭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

万历皇帝的话一说完,大殿内没有一点声音,所有人的脑海中,都闪过前两个人的印象。

解缙,是大明朝第一任内阁首辅,更为重要的是,他是《永乐大典》的总编纂官,受太祖皇帝以及成祖皇帝称赞其才学。不过他最终是因为议储而被成祖皇帝不喜,最终被当时的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害死。

而杨慎,则是嘉靖朝的人,很多人说不定有和他交集过,自然知道他的事迹。

杨慎在滇南三十年,博览群书。其诗词曲各体皆备,自有一定的风格。其诗沉酣六朝,揽采晚唐,创为渊博靡丽之词,造诣深厚,独立于风气之外。而乐府首倡《花间》,影响隆、万以下风尚,同趋绮丽,这就是他强大的影响力了。

对于后世的人,可能对于这些都不知晓,但是只要是华夏人,应该都知道他的一首词,那便是《三国演义》电视剧开篇的主题曲,里面的词就是杨慎所写《滚滚长江东逝水》。

杨慎的著作达四百余种,涉及经史方志、天文地理、金石书画、音乐戏剧、宗教语言、民俗民族等,可谓包罗万象。

万历皇帝他爹,明穆宗时追赠杨慎为光禄寺少卿,等万历他孙子,明熹宗时追谥“文宪”。

大殿内的官员们,脑海中闪过这些事迹之后,便下意识地和身边的人低声讨论起来,大殿内,顿时发出了“嗡嗡”声。

就他们而言,杨慎是无可否认的,解缙,则是认为更多的是时事造就,如果他不担任《永乐大典》的总编撰官,说不定他就没法并列三大才子之一了。

至于他们眼前还活着的这位,定夺是心中不服,表面却不敢说出来。

要知道,这可是陛下刚刚钦定的,内阁那些辅臣都是佩服,其他人谁敢不服?

当然了,最关键的是,这三人都是神仙评出来的,区区一凡人,还能否定神仙的想法?

于是,经万历皇帝这么公开一说,这三大才子的名声,便立刻传开了。徐谓字画的价值,立刻扶摇直上,千金难求。

也亏了有万历皇帝罩着,要不然,徐谓的府门门槛都要被踏平。

至于徐谓自己,则立刻开始养生,不再有疯疯癫癫之举。他要活着,活着见到那位神仙,活着参加三大才子的聚首!

………………

崇祯位面这边,崇祯皇帝领着第一军终于再一次回到了京师。

如今的京师,再无以前的繁华,不只是战争的原因,还因为皇帝和太子都在南方,论功行赏,太子大婚,公主大婚,也都在南方举办。

很多人都猜测,皇帝是不是要迁都了。

对此,很多人觉得也正常。

毕竟如今京师这边的紫禁城,已经被流贼,建虏坐过了,并且京师城破时,皇帝经历了家破人亡。对当今皇帝来说,这里是不祥之地。

但你要说,京师的人想不想皇帝迁都的?那是绝对不想的!

因此,这次皇帝回京,很多人就期待着,皇帝会不会留下来了?

崇祯皇帝到达京师之后,便开始收集当初京师城破之时殉国的名单,包括他们的尸骸,如果能找到的,也重新开始郑重安葬。

懿安皇后这边,也是和明熹宗合葬德陵。

至于周皇后,因为崇祯皇帝自己登基之后,压根没有顾得上给自己修陵寝。在原本的历史上,崇祯皇帝死后,李自成是命人打开了田贵妃的陵墓,把崇祯皇帝和周皇后一起埋进去,从此改名为明思陵。

基于此,崇祯皇帝把周皇后葬到了田贵妃的陵墓边上。至于他自己的坟墓,他依旧还顾不上修。

至少对于京师百姓来说,崇祯皇帝确实就是在忙这些事情。并且崇祯皇帝基本上平定了天下,再忙这些事情也合情合理。

但是,他们不知道,崇祯皇帝除了在忙这些事情之外,暗地里还在忙着另外一件事情。

他密令秦国公苟文雄领着步骑共一万人马前往山西,名义上增强山西边关的朝廷兵力,但是实际上,苟文雄却有皇帝的密旨,准备对八大晋商一网打尽。

为此,小型无人机,短波对讲机全都配备,只为了不让一个奸商漏网。

那八大晋商,压根没想到,他们的事情已经被崇祯皇帝知道了。

事实上,他们对自己走私的事情,压根就没有特别在意。让他们遗憾的是,从此以后就少了一个发大财的机会。

在张家口的范府,占地面积很广,规模很大,并且范府后面还是范家的仓库,都用围墙围了的。

如果不知道的,就只看这范府的规模,还以为是座小城,就如同后世电影《满江红》中的山西大院一般。

在范府其中的某一处院落内,竟然是一伙金钱鼠尾的人在锻体。

诚然,满清曾颁布剃发易服令,并且是强制要求,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因此,不反抗的,基本上都已经剃成了金钱鼠尾。

但是,满清已经被崇祯皇帝领兵给灭了,这事过去至少有半年,一般的大明百姓,早就把金钱鼠尾剃了,戴个帽子等头发长出来,至于衣裳,更是不可能再是满清的样式。

可这个院子里的人,却依旧是剃发易服的状态。

忽然,从房子里面走出来了几个人。院子里的人看到之后,便立刻暂停了锻体,马上见礼道:“奴才见过主子!”

为首那人,并没有理会这些,只是喝问道:“那范永斗可有来过?”

住在范府,直呼主人的姓名,这还真是不客气。

但是,在院子里的这些人,却没有一个感觉不妥,甚至为首那人还说道:“主子,要不奴才去找那范永斗?”

他们正说着呢,忽然就听到院子外面传来了脚步声。

院子里的这些人一听,纷纷抽出了刀枪,露出了戒备之色。

“梆梆梆……”

敲门声随即响起,同时还有说话声:“我家主人亲自过来拜访王爷了!”

听到这话,院子里为首那人便一挥手,院门口这边的人,便立刻上前开了门。

事实上,这院门就没锁,直接打开便是的。

那院门打开之后,就看到一个富态的中年人站在门口,边上是正退下的一个下人。

那富态的中年人看到里面的情况,便露出笑容,抱拳说道:“范永斗见过和硕英亲王殿下!”

好家伙,原来院子里的这个人,竟然是下落不明的爱新觉罗阿济格。

原来当初京师战败之后,阿济格没有和大部分人一起逃,而只是领着他的亲卫往山西这边跑了。

明军当时都在追击大股建虏,反而忽略了往北跑的阿济格,因此被他给逃了。

此时,阿济格看到范永斗亲自过来,知道事情有个结果,便直接问道:“本王是可以出关了?”

他其实是有机会,可以早就出关的。

但是他知道太平军又在扫荡辽东,因此,他只身逃回的话,也难有作为。所以,他一直留在范永斗这边,要范永斗助他一臂之力。

但是之前的时候,范永斗一直没有明确给出说法,此时亲自过来,显然是有结果了。

范永斗已经走进院子里,无视院子里的那些阿济格的亲卫,只是看着阿济格说道:“殿下放心,我已经做好安排了,粮草和部分军需物资都运出关,在老地方存着了。”

阿济格听了,立刻便笑了。

他之所以留在这里,就是要这个结果,此时听到,心情便好了不少,当即笑着说道:“当初我皇阿玛靠十三幅盔甲起兵,建立了大金汗国。如今本王比当年皇阿玛的时候还要好,你且放心,本王会记住你的好处,将来只和你做买卖。”

范永斗一听,连忙回答道:“殿下,这是我们八家共同出资的,我做买卖,一向诚信为本,可不能贪下给他们的好处。”

阿济格听了无所谓,心情好,顺口就夸了范永斗说道:“不错,所以我们大清一直最信你们八个,和你们做买卖,只要钱给够,最是放心!”

说完之后,他便关心地问道:“本王什么时候可以走?”

范永斗听了,立刻便回答道:“有一支新的太平军入驻了张家口,是当今皇帝亲领第一军的一部分,有可能会对草原用兵。不过他们才刚到,防备松懈。我已经做出安排,你们傍晚时分出城。”

阿济格一听,顿时一惊,立刻抬头看向天空。不过他没看到什么,便立刻说道:“那狗皇帝的亲军来了,那必须得趁黑走才行!”

他已经知道,狗皇帝的亲军,可是有怪鸟的,白天想走,就很容易发现。

范永斗自然也已经知道太平军有神仙赐下的法宝,正是因为知道这点,他听说太平军到了之后,便立刻决定送走阿济格。

也确实如他所说,他的决定是八家共同商定的结果。

对他们八家来说,以前满清在关外的时候,是他们走私最赚钱的时候。没了这个赚钱渠道,便一下少赚了好多钱。

因此,他们便决定资助阿济格,看他还能不能起来。如果不能起来,就当这次的资助打水漂了。

可要是能起来,不要有问鼎中原的实力,保持在关外的实力就可以,如此才最是有利于他们走私赚钱。

基于这样的想法,他们才又帮阿济格一把。从某种角度来说,这和他们当初和野猪皮努尔哈赤做买卖,其实是一个道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130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