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70章 史上第一辆火车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万寿圣节,是指皇帝的生日,从唐玄宗开始成为节日,普天同庆。

但是,朱元璋明显和以前的皇帝都有不同的见解。

他在洪武十一年时说了有关万寿圣节的理解,他说:“明日实朕父母劬劳之辰,旧称万寿节日”。

这是朱元璋和韩国公李善长的对话,被记录在《明太祖实录》中。不得不说,这和后世有人说,自己的生日便是母难日类似,心怀对父母的感恩之情。

因此,在明朝的官方记录中,是把万寿圣节记为更具纪念意义的“天寿圣节”。

这一日一大早,朱元璋便领着马皇后和他的皇子皇女,率先祭拜了父母先祖,然后才去奉先殿接受群臣祝贺,另外收取贺礼。

马皇后则在坤宁宫,接受朝廷命妇的祝贺,另外收取贺礼。

朱海军就随着朱标这边,看着满朝文武百官,还有皇亲勋贵全都在朱元璋这边道贺。

他看到,每个官员,不管是年纪一大把的,还是年轻的官员,全都是很兴奋,洋溢着节日的喜庆。

朱海军猜测,他们除了庆祝皇帝的生辰而高兴之外,估计更多的,是为了终于可以吃上辣椒酱而高兴。

想到这,他就嘿嘿地傻笑,等回头让他们尝到了辣椒酱的威力,就会知道后悔了!

一想到这,他就想起了他朋友的一个女儿,八岁左右时候,为了喝饮料,就同意他爹开的玩笑,真吃了一口芥末,然后哭着去找她妈了。

朱海军一边看,一边也有疑问,便直接问朱标道:“怎么他们送你父皇的生辰礼物,好像都不贵重啊?”

他的意思,是好像有点拿不出手。

朱标听到这话,便笑着低声回答道:“是父皇有旨,意思下就可以。要不然,会为难他们,也可能会有百姓因此遭殃,这是他不想看到的。”

说到这里,他看了一眼他父皇,然后又低声补充说道:“以前皇帝过一次万寿圣节,实在太铺张浪费,因此,我父皇是一切从简。文武百官送些礼意思下,然后父皇赐宴,就算是结束了。没有张灯结彩,没有歌舞助兴。就这,父皇有些年头都不想过,今年是你显灵了,才又决定过一次的。”

朱元璋的家风,也保持了几代。根据《明实录》的记载,明代前期皇帝祝寿时通常会宴请群臣。然而,自正统以来,由于内臣侍宴久立而感到疲惫,遂改为罢宴而赐百官节钱钞,这一做法后来成为定制。

不过大明朝中后期的皇帝,最终在过万寿圣节时,就慢慢变得更为隆重起来。

比如万寿圣节当天,全国百姓禁止屠宰生物和斩杀刑事犯人,同时未在京城的地方官员会在家中设置香案,面向京城的方向行大礼,并将家中装饰得喜庆且华丽。而在京城,工匠们会用彩色的布料和画笔将主要干道装饰得色彩缤纷,以营造节日的喜庆氛围。

另外,皇帝还会派官员前往皇帝陵寝、东岳庙、真武庙、城隍庙等地进行祭祀,以祈求神灵的庇佑和国家的安宁。同时,还会在皇太后宫行上寿礼,表达对母亲的尊敬和祝福。在奉先殿,皇帝还会进行祭告礼,向祖先汇报自己的政绩和国家的状况等等。

也可以说,这万寿圣节到了后来,就不只是皇帝开心这么简单了。

此时,朱海军听到朱标说是因为他显灵的原因,不由得便笑了,然后便又问道:“以前的时候,也是这么一群群官员一起恭贺的么?”

他看到,在朱元璋的前面,一次就是三四十个官员过来恭贺,感觉实在有点多。

朱标听了又是一笑,低声解释道:“还不是为了去坐火车,所以这次就这么安排了!”

朱海军听了一笑,心想这倒也是,要不然估计也腾不出时间去坐火车。

随后,朱海军便要求朱标给他介绍这些文武官员,也好有个记录。朱标自然没有意见,便给他一一介绍起来。

那些文武官员已经给皇帝恭贺完的,或者还在等待去恭贺的,自然是在关注皇帝这边,也能看到太子在那里一個人说着话。他们立刻便猜出来,太子估计是在和神仙聊天。

于是,他们在底下,自然也在偷偷的聊着天。

“你们有看到神仙没有?就在太子前面,能看到吗?”

“看不到,下官瞪大了眼睛仔细看,还是没看到!”

“本官好像看到了,有一个若隐若现的影子!”

“这么一说,好像本侯爷也看到了,比太子殿下高一个头!”

“对对对,我也看到了,他比太子殿下高一个头,而且背着一把剑,斜挎着!”

“……”

总体来说,朱海军在大明人的眼里,大概率是宋朝传说中吕洞宾的样子。

于是,就这么的,明朝人在猜测着朱海军的长相,而朱海军则在朱标的介绍下观察着他们。

皇亲勋贵,文武百官,有资格在场的,足有两千五百来人。但是也架不住批量朝贺,大概花了小半个时辰之后,便结束了朝贺的仪式。

随后,朱元璋便吩咐道:“请皇后一起过来,我们大家伙都去句容走一趟!”

听到这话,所有人便知道,他们这是要去坐那个最新打造出来的蒸汽火车。

他们之中,有的人已经偷偷去见过,有的人则是没见过,但是大都听说了,因此,如今要亲自随皇帝一起去坐一坐,一个个也都是很兴奋。

于是,在等待皇后到来的这个时间段内,下面的文武官员便纷纷在小声议论着。

“我去看过那蒸汽火车了,就在一条铁做成的路上行驶,开的还蛮快的!”

“那车子真能开那么快?我们这里到句容,可是有八十来里路,这一来一回,别耽搁皇上赐宴了!”

“不会是皇上反悔,不想赏赐神仙的那个美食给我们,所以就坐火车把时间给耽搁了?”

“那肯定不至于,皇上可是金口玉言,说过了的话,怎么可能不算数呢!我倒是好奇,这火车能拉我们这么多人吗?”

“你疯了吧,什么车子能拉这么多人?”

“肯定是皇帝和皇后,然后再加一些部堂高官才能坐吧,我们只是去看的!”

“……”

过了没多久,皇后便领着一些皇子皇女,还有一些朝廷命妇前来和皇帝会合,然后大部队一起浩浩荡荡的出城前往火车站。

在火车站这边,早有军队戒严,并且沿着铁路线警戒。但是在军队戒严之外,则全是出来看热闹的京师百姓。

这可是一次难得的盛会,不但能看到传说中很离谱的车子,而且还能看到皇帝皇后这些平时他们看不到的人。只要不是确实离不开,就都出城来看了。

靠近京师这一边,自然是先到的人占了位置。后续出城的百姓,便只能沿着铁路线一直排过去。有一些小商贩看到商机,便推着小车沿途叫卖。

“瓜子零嘴茶叶蛋,热乎的有要么?”

“包子馒头热乎粥,麻烦稍微让一下,让个路!”

“……”

不得不说,京师城外,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也不为过,这算是最热闹的一次了!

而此时的火车,已经挂上车厢,一共十节车厢,显得很长,正静静地停在铁轨上。

这么奇怪的车子,自然让旁观的百姓,还有那些文武官员都大为吃惊。

“这是车子吗?这么长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一条蛇!”

“有你这么说话的吗,明明是像一条龙好不好?”

“不管是龙是蛇,这车能拉得动么?”

“是啊,每一个连着的车子都那么长,然后还有十个车子,连在一起谁拉得动啊?”

“我也怀疑用九牛二虎之力来拉,也未必拉得动!你们看看,车头那根本就没有任何东西拉的!”

“听说是用黑炭烧水就能拉动?想不明白这个烧水能有那么大的力气?”

“你要想得明白,你就进国子监了!”

“……”

说实话,当朱元璋看到这个蒸汽火车的时候,其实也是惊讶的。这么长的车子,要让他自己去想的话,真的是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想到的。

此时,朱标作为所有新学项目的负责人,正在给他父皇做介绍:“父皇,这个蒸汽火车一共配备10节车厢,每一节有100个座位。本来还想再挂一节车厢,用来拉粮食,可拉五十石,但是怕会影响车速,就没挂上。”

马皇后离得近,听得非常清楚,顿时很惊讶,这个长长的车子要拉1000个人,另外再加50石粮食,这可能吗?

朱元璋一听,却是豪迈的说道:“既然准备了,那就挂上!”

朱标听到这话,连忙低声提醒道:“父皇,要是挂上了,万一开不动,或者开起来太慢,那就不大好吧?”

边上几个离得近,能听清皇帝和太子说话的人听到,都是微微点头,显然是附和太子的说法。

但是很显然,他们所有人都小瞧了洪武皇帝,就听朱元璋毫不犹豫的说道:“怕什么,要是挂上了真开不动,或者开起来太慢,那就再把它解开便是!已经能拉一千个人了,就算拉不动剩下那一车粮食,又有什么可以在意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之后又说道:“这车子只要一次能拉一百人,速度还那么快的话,就已经很满意了!”

朱海军听到朱元璋的这些话,便笑着对朱标说道:“看看,不愧是开国皇帝,伱父皇就是有魄力!”

朱标听了他的话便笑了,不过没和朱海军说话,而是向他父皇说道:“那儿臣让人挂上那节货物车厢。另外还有一个事情,这火车还没有名字,还请父皇赐名!”

说完之后,他一挥手,在他后面站着的梅殷,便亲自端着文房四宝上前,恭请皇帝题名。

朱元璋一听,很有兴趣,先抬头打量了一下眼前这辆安静停在铁轨上的蒸汽火车,然后再看看远处沿着铁轨两边围观的百姓,一直延伸到很远,看不到尽头。

还在远处的天空中,挂着早晨的太阳。红彤彤的,并不怎么刺眼。

忽然,他心中一动,随即便说道:“此等车子,乃开天辟地以来第一个,不光是其运人之多,还是载货之多,都是前所未有。且其速度,远胜马车,逐日而驰,可不眠不休,不吃不喝,犹如夸父逐日一般!故赐名夸父吧!”

说完之后,朱元璋便取了毛笔一挥而就,“夸父”两字,跃然纸上。

是以,在这个位面上,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蒸汽火车,便命名为“夸父”号,而不再是“旅行者”号。

随后,在朱标的安排下,锦衣卫指挥使毛骧带着九九名锦衣卫校尉,先行登上离火车头最近的第一节车厢,随后一节车厢便是皇帝和皇后以及其他皇家子女。然后便按照爵位高低,官位高低,依次往后面坐,一直到坐满全部车厢一千人。

这些客车车厢并没有盖子,并且坐在里面头部刚好可以看到外面的景色,算是临时赶工出来的观光火车。

很自然的,围观的百姓也能看到车厢里的情况,至少全是人头。

他们看着那么多的人,依次进入车厢,然后坐下,一个个都惊呆了。

说真的,算术不好的人,压根就数不清楚到底上去了多少人。总之就一个印象,这个车子上面有好多好多人。

可谁知,这还没完。

就见在这车子的最后面,又有一群工匠推了一辆车子过来,并且和车子最后面连起来,这是又加多了一节车厢。

这一见之下,能看到的那些人,就全都有点炸了。

“这还能再拉人,这也太多了吧?”

“是啊,我都怀疑这车子能不能动了,竟然还要往后面加人,这真是简直了!”

“不对不对,你们看,最后一节车子,不是装人的,而是装粮食?”

“没错,看到没有?他们正扛着一袋袋的粮食,往车上送呢,这得装多少粮食?”

“……”

一时之间,现场都有点沸腾起来了。在那些闹哄哄的声音中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话语中全都带着震惊。

到了后面,甚至现场有很多人都开始打赌,他们就赌这个车子动不了!

虽然理智上说,皇帝让人这么做了,肯定是能动起来的。但是他们眼睛看到了,要拉那么多的人,还有那么多的粮食,这车子怎么可能还能动呢?

要是在这车子的前面,有上百匹马或者上百头牛拉的,那他们或许还可以想象一下!

但是,明明这个车子前面就什么都没有,听说只是烧水而已,这就能拉动这么多的东西?

这怎么可能!

完全可以说,对于现场绝大部分来说,他们在情感上接受不了,超出了他们的认知!

不管他们能不能接受,在粮食装完之后,随着朱标的一声令下,车头那边的工匠便开始操作了起来。

等了一会之后,蒸汽开始从火车头的烟囱中袅袅升起,逐渐弥漫在空气中。

也亏了所有人都知道这个叫做蒸汽火车,是靠烧水拉动车子的,因此他们看到烟囱里面有烟升起时,并没有说什么车子着火了之类的话.

所有人都知道,这个车子应该要开始发力了,因此说话的人慢慢的变少,最后全都安静了。

所有人都盯着那火车头那里,就等着看这个火车头到底能不能拉动这么多的人和粮食?

“嘀……”

突然,一阵响亮的汽笛声划破了宁静,与此同时,火车头那喷出了巨大的烟雾,一下便笼罩住了火车头,以及和火车头相邻的第一节车厢的大部分。

围观的人群看了一惊,以为车子出什么毛病了。可就在这时,就见蒸汽火车似乎颤动了一下,然后便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嘎……吱……嘎……吱……”

在这个声音响起的同时,火车的轮子开始微微转动起来。

所有的人看到这一幕,都情不自禁的叫了起来,带着满满的惊讶。

“看到没有,看到没有,动了,动了,真的动了!”

“啊,我的老天爷,这车子竟然动了!”

“真的是太厉害了,这么多的人和粮食,竟然真能拉得动!”

“今天真的是见证奇迹了,太厉害了!”

“……”

不过他们在最初震惊的情绪释放之后,随即又担心了起来。因为他们看到的火车,速度很慢,就好像一头老牛正在费劲的拉动一车很重的东西一样,让人看了就怕随时可能拉不动而停下来。

因此他们一个个又都不再说话,担着心思或者暗中鼓劲,就怕吵到了火车,让火车没法专心拉车。

虽然是人山人海的场面,但是现场却只有火车头努力拉动车子的声音。

“空……擦……空…擦…空…擦……”

声音越来越快,车轮也转得越来越快,火车的速度在慢慢的提升。

过了一会之后,已经非常明显,此时火车的速度已经超过了普通马车的速度,并且速度还没有到顶的迹象。

到这个时候,围观的大明百姓,还有那些没上车的文武官员,全都松了一口气,情不自禁地欢呼了起来!

就仿佛他们打了一个大胜仗一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20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