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94章 太祖皇帝会扒了朱棣的皮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前几日的时候,差点有灭门之祸,有过绝望的经历,让她之后做梦都会吓醒。

如果说,以后夫君找到了靠山,皇帝都不敢怎么样他了,那他要是再顶撞到皇帝,也就不用那么担心了。

而这个靠山,在人世间绝对是没有的。再大,大不过皇帝的。

但是,如今拜一个看不见摸不着的国师为恩师,那家里就终于了安全感了。

因此,当她看到自己夫君在郑重行礼的时候,她心里就松了一口气。至于到底存不存在这样的国师,她是相信有的,没有也有!

朱海军看着行礼中的方孝孺,心中其实也有点感慨。

他和朱标沟通,就没这么麻烦。但是和方孝孺沟通,却是经历了一番波折,也亏了自己是和他时空通讯,能让他看到现代。

要不然,如果是穿越过去和方孝孺对线的话,就算说得口干舌燥,也未必能让方孝孺这种儒学学问很深的人会接受他。甚至他们这样的人会认为,你这只是杂学,是旁门左道,儒学才是最正经的学问。

毕竟儒学往小里说,能明理,往大里说,能做官;杂学,那能干什么?学好了也只是打杂而已,不说你是奇淫技巧就是有修养的人了。

要想打破他们这种固有的认知,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来看看现代。客观存在的事实,和古代相比是翻天覆地的变化,就算是再顽固的人,也不可能不受震撼!

此时,朱海军看到方孝孺磕头完了,站起来之后,依旧是恭恭敬敬地站着,应该是等他说话。

于是,他便对方孝孺说道:“我先教你一下投影仪的操作,回头你那个位面要你来操作的。”

方孝孺认朱海军为恩师之后,态度大变,一直是恭敬有加,回答道:“还请恩师赐教!”

看他这样子,朱海军知道,这是尊师重教的观念刻在他骨子里,让她随便点都是不可能的事情,因此,他也不多话,当即转动手机,用手机架固定好之后,便对方孝孺说道:“看到桌子上这个东西没有,这個就教你怎么用投影仪……”

方孝孺的表情,慢慢地从恭敬又变为震惊。以他的知识储备,真的无法想像为什么会这样。

朱海军说完一遍之后便问道:“会操作了么?”

听到问话,方孝孺恭敬地回答道:“回恩师,就刚才这些,学生已记住了。”

顿了顿,他带着好奇又问道:“只是学生不知,何以会如此,这其中,都有哪些学问?”

朱海军听了,心中想到,看,朱标就没问这些问题,这个方孝孺是做学问的,态度果然不同。

他这么想着,便回答道:“这里面的学问有很多,一时半会也讲不明白。并且要想做出这个东西,更是要一定的工业基础才行。你那个时代,还远远没有达到这个基础。你要是有兴趣的,回头我可以传一些基础知识给伱。”

方孝孺一听大喜,连忙双手作揖道:“如此,学生先谢过恩师了。”

朱海军不由得想摇头,这个方孝孺的礼节好多,就感觉一板一眼的。

不过他也知道,方孝孺肯定很注重礼节的,因此,他就无视算了,对方孝孺说道:“你先去和朱棣沟通下,这事情接下来怎么安排?晚会,我再联系你问结果。”

方孝孺一听,又是作揖回答道:“学生记下了,学生这就进宫。”

朱海军听了,便对他说道:“我先断开联系了,多存点时空通道能量,回头见。”

方孝孺听到这话,表情微动,欲言又止,最终还是作揖道:“学生恭送恩师!”

他的表情变化,终归是被朱海军看到了,便问他道:“怎么,你还有事么?”

方孝孺一听,便连忙请教道:“学生愚钝,不知何为时空通道能量?”

朱海军听到是这问题,便直接说道:“回头再说了,要不然你问到天黑都不可能问完问题,再见!”

说完之后,他就关闭了时空通道软件。

方孝孺这边,正要再说恭送恩师时,眼前一黑,发现看不到朱海军了。不过最终,他还是作揖,恭敬说道:“学生恭送恩师!”

说完之后,他才站直了身体,转头看到自己夫人,便对他说道:“我奉恩师之命,要进宫一趟。”

他夫人一听,满心欢喜,连忙问道:“那我去准备官服……”

方孝孺听到这话,犹豫片刻之后,还是说道:“不,还是穿孝服吧。不管如何,都要等太祖皇帝宣布了旨意才好。”

他夫人一听,有点头疼自己这个夫君的顽固。不过她转头想了下,都拜国师为恩师了,应该没什么问题,便有点不情愿地应了,去给方孝孺准备孝服去了。

不一会之后,方孝孺便又穿着他原本穿过的孝服出了府门。

府门口这里,有一队锦衣卫校尉把守,不是看管他,而是奉皇帝旨意,防止再有人骚扰方府。

此时,为首的锦衣卫小旗看到方孝孺穿着孝服出门,不由得有点愕然,这是要干啥?

好在没等他问,方孝孺便先说道:“本官要进宫,有要事求见燕王。”

那锦衣卫小旗一听,顿时大喜,因为他得到过吩咐,如果方孝孺要进宫的话,就意味着他们为方孝孺看门的差事要结束了。

于是,他高兴之余,便提醒道:“方大人,是不是换身衣裳为好?”

方孝孺听了,不理他,直接走向府门口的马桩。

在大明初年,哪怕是文官,大部分也是骑马的。方孝孺虽是大儒,却也不例外。

那锦衣卫小旗一见,有点不高兴,却也没办法,当即叫过一个手下,让他飞报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在留下两个人之后,便亲自带人护送方孝孺前往紫禁城。

走到大街上,不得不说,方孝孺穿个孝服,很引人注目,特别是在锦衣卫的陪同下。很快,就有人认出他了。

于是,方孝孺就看到路上的人,大都对他指指点点,碍于锦衣卫校尉在,不敢靠近,但是从他们的言行举止可以看出来,大概是在非议他,甚至有人还有往地上吐口水的,更是明白无误地表达了他们的想法。

很显然,他们没有直面对抗燕王的勇气,但是不妨碍他们鄙视“变节”的方孝孺。

对于这些,方孝孺都视若无睹,对他来说,只要做事问心无愧就成了。

………………

此时,在皇宫内,朱棣其实正在说他。

就听他对一个和尚说道:“……事情大概是这么一个事情了,大师以为如何?”

这个和尚不是别人,就是朱棣的军师道衍和尚。

他本来是在北平的,听到朱棣打下了南京之后,担心朱棣这边应付不过来,就快马加鞭先一步赶来南京。

这不,他刚赶到南京,都还没来得及喘口气,朱棣就抓着他,把方孝儒的事情,包括在大殿上的宁死不屈,以及在锦衣卫诏狱里面的怪异表现,都说了一遍。甚至连方孝儒回到自己府上之后所遇到的事情,也大概说了一下。

道衍和尚听的大奇,虽然说天下之大,无奇不有,但是这个也太奇了呀!

要是换了一般人的话,道衍和尚绝对认为这人是在说假话,是在为求活命而装神弄鬼。但是如果是方孝儒的话,以他对方孝儒的了解,就绝不可能是装神弄鬼。

换句话就是说,方孝儒竟然真的能看到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还有一个不知来历,能驱使巨人的神仙?

他捋了好长一会儿,最终还是摇摇头对朱棣说道:“陛下,此事实在太过匪夷所思。贫僧也难说真假!”

说完这话之后,他就反问朱棣道:“陛下接下来是如何处置?”

朱棣对于道衍和尚自然是非常信任的,就说出心里的想法道:“先等等,看看方孝孺接下来会有什么说法?如果他之前所言是真,我父皇和大哥真的能通过法宝显灵,亲口让朕继承皇位的话,那是再好不过了。”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然后带着一点忧虑说道:“朕就怕事情不会像朕想的这么顺利!如果方孝儒要搞出什么幺蛾子的话,那也只能看招拆招了!”

“朕对其他人都没有说,其实朕登基为帝之后,感觉到了很大的压力,不是说朱允炆那小子有多大能力,而是我父皇留下的人,一个个都非常顽固。不狠狠杀上一批,都不会听话的。虽然现在大部分官员都臣服于朕,但是朕其实心里很明白,他们很多人其实都在看戏,都在看朕的表现。他们觉得父皇在当年大哥没了之后,最终不在我们兄弟之间再选,还是选了朱允炆,也是因为觉得我们的能力不行。”

朱棣说到这里,语气有点坚定起来,表面上好像在对道衍和尚说,但是实际上他似乎是在给自己说的:“朕要让他们看看,虽然我父皇是开国皇帝,创建了大明王朝,但是朕也不差的。我父皇做到的事情,我能做到,我父皇做不到的事情,我还能做到!”

道衍和尚听到这话,便诚恳的说道:“贫僧当年遇到陛下,就知道陛下将来必有成就,绝非他人可比!”

朱棣听到他的话,脸上露出了笑容,点点头,看着道衍和尚,一切尽在不言中。

他和道衍和尚是君臣,但更多的是知己!

道衍和尚也是回视朱棣片刻,之后,便对朱棣说道:“贫僧去往方府一见方孝儒,探听下情况。按理来说,之前约定的时间也差不多到了,或许该能听到他接下来会怎么做了。”

朱棣看着道衍和尚因为日夜兼程赶来京师而一脸的疲倦,他虽然也心急结果,但还是忍不住说道:“要不大师先去歇息,等到明日再去方府吧!”

道衍和尚一听,立刻摇头,表情严肃的说道:“此等大事,岂容耽搁。贫僧无妨,不碍的!”

朱棣也是做大事的人,听到道衍和尚这么说了,便没有再坚持。

道衍和尚正要离去之时,却见内侍前来禀告说,锦衣卫指挥使纪纲带文学博士方孝儒请求觐见。

一听这话,朱棣当即哈哈一笑道:“真是说曹操,曹操到!”

最后他从龙椅上站起来,对道衍和尚说道:“走,我们一起去迎下。”

道衍和尚听到这话,略微有点震惊,君岂有迎臣之理?

朱棣看到他的表情变化,便解释道:“他肯定是带着我父皇或者大哥的消息来的,朕这是去迎我父皇或者大哥,顺便也让方孝儒知道,朕对他很重视。”

道衍和尚听到这话,心中不由的想着:礼贤下士做到这份上,也算是顶尖的一份了。

同时他也明白,方孝儒能不能最终归顺,对于朱棣来说有非常重大的意义。朱棣能不端架子,不顾及身份,表达出对方孝儒的渴求和礼遇,绝对是做大事之人才会这么做的。

因此,他也没反对,便陪着朱棣出了殿门。

这个事情要是反过来,是方孝儒在陪着朱棣,然后朱棣说要去迎接道衍和尚的话,方孝儒绝对会一万个反对,理由很简单,与礼不合。

当然了,朱棣这么做也只是一个姿态,并没有真的说要迎到午门那边去,在他出了殿门不久,就看到锦衣卫指挥使纪纲陪着方孝儒匆匆过来了。

朱棣远远看到方孝儒竟然还穿着那件孝服,不由得眉头微皱,不过他很快就换了个笑容,然后大声说道:“先生慢走,莫急,朕还正想着,迎到午门去才会见到先生呢!”

方孝儒听到,明显愣了一下,脸上不由得出现了一丝感动,不过很快就隐去。

走近朱棣之后,他先看了看道衍和尚,大概猜出了他是谁,不过他并没有和道衍和尚说话,而是转头看向朱棣,开门见山地说道:“恩师刚才联系我了,说后天随时都可以传送法宝过来,让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显灵。恩师问你,接下来怎么安排?”

方孝儒说话还是有点不客气,但是很明显,已经没有他们在上次见面时喊燕贼燕贼的了。

朱棣压根就没在意他的不客气,而是对他话中的称呼感到惊讶,立刻好奇的问道:“恩师,先生是指国师?”

方孝儒听到这话,脸上稍微出现了一点尴尬之色,应该是想起了拜师的过程,不过很快就庄重起来,回答朱棣道:“是国师。”

说完之后,他怕朱棣误会他抱大腿,便开口解释道:“恩师出了十题,结果我都答不出来,便按约定拜国师为师。”

边上的道衍和尚,一听顿时非常好奇。他可是知道,方孝儒的学问是什么水平,竟然会一题都答不出来?

于是,他阿弥陀佛一声,然后便问方孝儒道:“不知国师出的十题是什么?”

要说起来,其实道衍和尚的学问也非常渊博,通儒、道、佛诸家之学,善诗文。甚至可以说,兵法战略,阴谋诡计也都行。

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以道衍和尚的学问,他就非常想知道方孝儒都答不出来的十题,到底是什么问题?

同时,他也存了一个目的,就是想通过那个素未谋面的国师所出的题目上,去推测一下这个国师到底是什么人?

方孝儒听到这话,也不瞒他,马上就回答道:“恩师当时出了十题,第一题为为什么水壶烧开之后,会有气体冒出,我们能从中得到什么学问并加以利用?第二题为……”

不愧是大明朝的读书种子,虽然他年纪已经有点大了,但是他的记性依旧很好,把朱海军对他说的十个题目,全都一字不差的复述了出来。

说完之后,他就看到道衍和尚眉头紧皱。于是,他便问道:“这位大师可能答出一二?”嗯

道衍和尚看了一眼一脸诧异的朱棣,然后看向方孝儒摇摇头说道:“这些题目甚是古怪,闻所未闻,贫僧学问浅薄,实在答不出来。”

朱棣听了,却有点为道衍和尚抱不平,便开口说道:“这算什么题目?怎么总感觉有点……怪怪的。”

他本来是想说胡编乱造,但是马上回过神来,就改为怪怪的。

不过方孝儒岂会听不出他想表达什么,因为他原本也是这么想的,于是他便表情非常严肃的说道:“休得诽谤恩师的学问!此等学问,有改天换地之能!非亲眼所见,不知此等学问之厉害!”

朱棣一听,非但没有不高兴,反而很开心,因为这说明那个国师非常厉害,那传法宝过来,让他父皇和大哥显灵也就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

方孝儒这边说完之后,又催朱棣道:“后天如何安排?我还得回禀恩师。”

朱棣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如此请转告国师,后天早朝在金銮殿上,让我父皇和大哥显灵,如何?”

在他们看来,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要显灵的话,当然不可能让他们提前显灵先说一下,然后再到朝堂上再说一次,真要这么要求的话,估计太祖皇帝会扒了朱棣的皮。

方孝儒听到这个安排,便告辞回去了。而朱棣这边,则传下圣旨,定于后天开大朝议,任何文武官员,全都不能告假。

对于朱棣来说,太祖皇帝显灵支持他当皇帝的事情,当然是越多人知道越好。

两天时间,说短不短,说长也不长,很快就到了。

这日一早,天还没亮,遍布京师各坊的文武官员便纷纷起床,早早赶往紫禁城参加大朝议。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5463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