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15章 税制革新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海军贤弟说母后的药一定要按时按量吃,然后他走了。”

马皇后听了,感慨地说道:“真的不知道如何谢这孩子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握握她的手,安慰道:“能和他认识,也是一种缘分。谁知道以后怎么样,说不定有报答他的机会呢!”

说到这里,他又看向朱标,表情就严肃了一些,问道:“你后来和海军说什么了呢?”

朱标一听,连忙回答道:“儿臣正想和父皇禀告呢!”

说着,他就把和朱海军商量,想要朱海军传送什么东西的事情,给朱元璋说了一遍。

完了,他还提高了嗓门,声音拉大,重点强调道:“父皇,只要传过那个叫电脑的东西,就等于是传了几百万本海军那个时候的书过来啊!这个还可以是我们自己挑选,到时候上到天文,下到地理,三百六十五行,所有的科学知识,我们都能拿到了!”

朱元璋一直认真地听着,直到朱标说完,他才说道:“先用晚膳吧,你把这次的对话写下来,等晚上我们再仔细过一遍,商量下利弊!”

朱标一听他父皇不是马上同意,顿时有点失望。不过他失望也没用,只好答应一声。

朱元璋又叮嘱了马皇后好好休息,亲自看着马皇后把药吃了之后,他才离开。

入夜,他便看到了朱海军写的对话奏章,就电脑相关的那些内容,虽然他已经听过一遍,但是还是又仔细地看了两遍,然后才放下对话奏章,看向朱标说话道:“爹知道你非常想要那个电脑,但是一旦要这个电脑的话,我们必须做出非常大的改变才行的!”

朱标当然是有想过,此时听到这话,便马上问道:“父皇是说我们和海军贤弟那个时候的语言、习俗等的不同么?”

看到他爹点头,他便毫不犹豫地再说道:“儿臣以为,这是天赐大明朝机会,就算要大动干戈,把这些都改成和海军贤弟那个时候一样,也是非常划算的。如此一来,可能有一代人会不是很习惯,但是以后我们接受那么多的科学知识,就不会有任何障碍了!”

说完之后,他怕朱元璋还不肯同意,便马上又补充说道:“再说了,海军贤弟那个时候的语言、问话和习俗等等,都是传承自我们,有很多东西都是相同的,我们现在不改,那也是经过六百来年会演变成海军那个时候。既然如此,我们缩短这个时间,也不算有多出格!”

朱元璋听到他的这些话,便明白他是真的认真思考过,而不是因为有几百万本书就一时冲动,于是,他便带着一点欣慰说道:“既然伱认真想过了,那爹就放心了。改动这些东西,可是大事情,万一爹有什么问题,那你当了皇帝,也要坚持下去。如此经过我们两代皇帝之后,就不会有问题了。”

按照朱海军的说法,他至少还有十五年可以活,那时间肯定是够的。但是,有朱海军的影响,历史已经变得可以改变,那他到底能不能像原本一样再活十五年,谁也不知道。为此,他就有这个说法。

在明白了朱标的决心之后,朱元璋便严肃了脸说道:“那首先一个,就是要再改版《洪武正韵》,一切都按海军那个时候的发音来。也刚好,让他把他们那个时代的启蒙书发过来,我们的教育计划,都按照他那个时代来。这个革新,将是一件天大的事情。”

朱标听得连连点头,见缝插针,表达自己的想法道:“虽然我们大明朝的人都要重新学,但是所有知识都能是现成的。儿臣以为,光是能容易让大明朝百姓因此都能识字,就值得了!”

朱元璋听了,心中其实是不同意的。

如果只是这一点的话,他就不会同意如此大动干戈。但是,能承接朱海军那个时代的宝贵学问,会让子孙后代免去摸索几百年,甚至可以说,以后一直都会遥遥领先于这个世界,那才是无论如何都值得了!

不过,朱元璋并没有把心中的想法说出来,只是对朱标说道:“你来负责《洪武正韵》的修改,爹在此之前,先宣布几项革新。要干,就好好干!”

说完之后,他便和朱标有关具体的事情商量了起来。

………………

第二天一早,朱元璋便召集文武百官于金銮殿议事。

收到旨意的各衙门官员,纷纷赶往金銮殿,一路上,和熟人同僚议论纷纷。

“这又是出什么大事了么,突然之间金銮殿议事了?”

“是啊,金銮殿议事不奇怪,但是临时到金銮殿议事,绝对是有大事!”

“上一次临时在金銮殿议事,好像是太子殿下得天花瘟疫的解决之道吧?”

“对啊,昨天是打摆子瘟疫解决了,莫非是因为这事?”

“本官以为,该是因为神仙又一次显灵的事情,多少总要表示下,朝廷封个什么,让天下各地祭拜吧?”

“也不知道这神仙是道家还是佛家,听说京师城里的和尚道士都要打起来了,都说是各自一边的。”

“……”

整体来说,文武官员对于这次的金銮殿议事,总体上还是乐观的。

等他们到了金銮殿上,等到皇帝驾临之后,却发现太子殿下没有出现,他们就有点奇怪了。

如今太子早已成年,皇帝也早让太子处理政务,每有大事,更是把太子带在身边,怎么这一次就没有带太子呢?

不过没等他们有多好奇,就见洪武皇帝脸色阴沉下来,让大理寺审刑官吴庸宣读盗官粮一案的进展。

这么一来,金銮殿内的气氛,顿时就变了。

此案是沿着一条线追查,从朝廷追查到省级、州府,乃至到县下各地方粮长,所有行贿受贿的,全都一网打尽,规模之大,远超之前的空印案,牵连全国十三个布政司中的十二个,朝中部堂级高官六十一人,全国涉案的贪官污吏达到两万余人。

听着吴庸的介绍,金銮殿上的文武官员,几乎是人人色变。

不过洪武皇帝的威望太高,更不用说,如今因为神仙显灵,皇室不惜以仙丹救治普通百姓,更是让洪武皇帝的威望进一步提升。因此,谁也不敢说什么。

吴庸在宣布案情进展之后,又由都察院都御史赵松这边开始介绍这个案件中的具体违法乱纪之事项,包括巧立名目坑百姓钱入腰包的事情。

不说所有粮长和地方官吏都干,可大部分粮长和地方官吏,或多或少都有借助朝廷的名义,编造一些敛财名目,欺压百姓捞钱,肥了自己的同时又孝敬上一级官员。

等到赵松介绍完毕之后,朱元璋便扫视底下群臣,严厉地说道:“宵小之徒,不念皇恩,不顾民生,以身试法,贪污受贿,中饱私囊。此等败类,实乃国家之蠹虫,百姓之祸害。朕绝不姑息,该杀的,有一个杀一个,有两个杀两个,有多少都杀,如若不信,可试朕之刀利否!”

这番杀气腾腾的话一说出口,金銮殿上顿时鸦雀无声,就连一枚针掉到地上都能听见。

洪武皇帝已经用三大案来证明,他绝不是说说而已!

每个文武官员都在心中暗暗告诫自己,千万别犯在皇帝手里!

朱元璋缓缓的扫视底下每个人,过了好一会之后,才又开口严肃的说道:“之前税法,给贪官污吏留下太多空子可钻,因此朕决意革新税法……”

听到这话,虽然文武百官在这个时候都畏惧朱元璋的威严,但也还是抬起头来,稍微带着一点诧异看向洪武皇帝。

因为税法这东西是国之根本,并且洪武皇帝在开国之后就定下了税法。这才过去没多少年,竟然又要革新税法?

税法可不只是关系到普通百姓,连他们这些文武官员同样是有切身利害关系的,因此每个人都竖着耳朵听洪武皇帝要把税法改成什么样的?

只见朱元璋看着他们,严肃的说道:“以后所有税收全部折成田赋,摊到每亩粮田中,并以户为单位,采用楼梯税法,而不是均摊。且朝廷不再以实物收取,而是以大明宝钞收取……”

他这个话还没说完,底下的文武百官皆露惊讶之色。

因为他们发现,皇帝宣布的这个新税法,竟然是闻所未闻,至少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历朝历代中有哪个朝代是这么做的!

所有税收都要折算成田赋,要以户为单位,还要什么楼梯税法,这些绝对是闻所未闻!

要不是洪武皇帝刚杀气腾腾的说了一番话,指不定他们这个时候就会窃窃私语了。

此时,底下的文武官员都在诧异,但是洪武皇帝却不管他们,继续在说道:“如此一来,百姓便只知有田赋而已,且知道自己的田赋是多少?那些贪官污吏,包括地方土豪劣绅,便无法再用朝廷名义,编造名目去欺压百姓……”

武将们可能还没反应过来,但是那些文官一听这话,一个个又都非常震惊了。

当今皇帝真不愧是从乞丐到开国皇帝的,竟然连这样的法子都能想到?真的只需要朝廷每年公布田赋的数目,然后派出御史巡查,那地方上的百姓就能明明白白的知道自己一共要交多少税。但凡有另外收钱,那就是贪官污吏在欺压他们。

想着这个,他们看向洪武皇帝的眼神都变了。

而朱元璋还在继续说道:“历朝历代,但凡国灭,皆因土地兼并,导致大部分百姓失去粮田,一旦朝廷赈灾不及时或者赈灾出现问题,便会引发饥荒,出现天下大乱。”

“为此,朕有旨意,粮田不得买卖。这还不够,因此便有楼梯税法!”

“何谓楼梯税法?诸卿可想,楼梯乃一阶一阶往上,朕之新税法亦然……”

听到洪武皇帝在解释,他们从来没有听说过的楼梯税法,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全都听得非常认真。

“……大概做法,便是以户为单位,如一户只有十亩,则只需交田赋一贯大明宝钞;如若一户有一百亩粮田,要交的田赋并不是十贯,而可能是二十贯大明宝钞!如若一户是有一千亩粮田,则要交的田赋更不是一百贯,而可能是一千贯大明宝钞。此等楼梯税法,诸卿可明否?”

听到这么详细的解释,不管是文官还是武将,自然都明白这楼梯税法是怎么回事。想起皇帝一开始强调这个新税法针对的是土地兼并,他们稍微细想一下,顿时又是非常震惊,就这税法,以后谁还敢兼并土地?

那是不是说如果没有土地兼并,就少有人饿死,而少有人饿死就没有人造反,就不会天下大乱,那大明朝就能比以往任何一个朝代都要长久了?

一想到这,他们看着洪武皇帝,心中不由自主的想:皇帝到底是怎么样才想出了这样的税法?

听着洪武皇帝还在那侃侃而谈他的新国策,不少官员忽然间想到了,该不会这也是神仙指点的吧?

但是,神仙指点税法,好像也不对啊,从来没有听说过有神仙会指点税法的!

站在文武百官前面的韩国公李善长,却又和别人的想法不一样。在他看来,这个新税法说不定还真是神仙指点的。

他之所以被封为韩国公,又被誉为大明开国第一功臣,就是因为他是类似萧何一样的内政官员。因此他第一时间就听出来了,皇帝的这个新税法,绝对不是凡人所谋划。

但凡能给皇帝出谋划策的,那就一定是文武官员,名人谋士。像这一类人,绝对是拥有很多粮田的。帮皇帝谋划出这个楼梯税法,自己可以多交税?

人性本是自私,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

但如果是神仙来指点,那就不一样了。

神仙在凡间没有利害关系,没有土地,他为皇帝出谋划策,自然就站在皇帝的立场,所以出此楼梯税法,并不会损己神仙的利益。甚至因为大明国力强大,长长久久了,说不定和大明朝交好的神仙也会因此受益。

想着这个,李善长不由得又想到了临安公主手里的封印之物。

神仙该是能算到那封印之物在哪里,如果任由临安公主保存,也就是任由李家保存着的话,那是不是说神仙也和李家有缘,说不定以后也能得神仙机缘?

一想到这,李善长决定回府之后,让儿子旁敲侧击,交代临安公主一定要保管好那封印之物。

…………

在金銮殿议事的同时,皇后这边,没有出现在金銮殿的太子朱标,此时正在和朱海军通话:“贤弟,昨天你说有什么事情要让为兄去办的,尽管说来!”

朱海军看到马皇后的脸色变好,朱标也是带着笑容,就和马皇后生病之前的场景差不多,虽然奇怪朱元璋为什么不在,不过他也终归是放心说自己的事了。

“是这样,之前选中的那些衣裳已经做好,我准备卖这些衣裳,所以在标哥这边,要春夏秋冬她们穿这些衣裳来展现一下,并且表演完节目之后再说一段话,来帮我卖衣裳。”

朱标听到朱海军的话,毫不犹豫地点点头道:“当然没问题,为兄吩咐她们照办便是。”

说完之后,他想起什么,便又向朱海军确认道:“那为兄之前展示的那几套衣裳,是不是也要为兄来展示,然后再说一段话?”

朱海军听了点点头,然后问道:“对,标哥可以吗?”

他之所以这样问,是因为他看过朱标给他的那些文章,知道明朝这边对服饰之类都有严格规定。朱标作为太子,身份高贵,而之前展示的不少衣裳,其实并不是朱标这个身份穿的。之前已经帮着穿了一次,如今又要他去穿着展示,他就不知道朱标到底心里是怎么想的?

很明显,他白担心了。

作为朱元璋调教出来的太子,不可能是顽固,当然懂得变通。更不用说朱标在和朱海军接触了这么久的时间,早已对朱海军这边心生向往,更对朱海军提供了那么多的帮助心生感激,而且。他父皇也有多次教导,让他一定要紧着朱海军这边,拉拢朱海军。

因此,不要说让朱标穿普通衣裳,就是裸奔,只要不去京城大街,只是在皇宫里的话,他也会去做。

此时,朱海军见朱标毫不犹豫地同意,他心中也是高兴,便问朱标道:“标哥,你们想好了没有,要我传送什么东西过去?”

朱标一听,脸上出现兴奋的笑容,当即回答朱海军道:“为兄和父皇商量过了,就传电脑,你用的那个。”

朱海军一听有点惊讶,便问道:“我之前说过的那些困难,你们都考虑过了吗?”

朱标听了,马上点点头回答道:“自然是考虑过的,我父皇说了,一切都以贤弟那个时代为准,我们学你们的拼音和字体等等,就算用两代人的时间来完成这些,也是值得的!”

感谢游侠NOVA的872起点币打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4924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