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85章 经济战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只听朱海军接着说道:“我们华夏的朝贡制度,严格说起来,不是针对国家层面,而是针对皇帝个人而已。”

“你看,其他国家以我们中原王朝为尊,进贡珍稀物品或者特产,给的是皇帝,不是国家;然后皇帝要脸面,赏赐给他们一大堆财物。为了彰显天朝上国的风范,这些财物的价值要远多于他们进贡的贡品价值。皇帝高兴了,他们也高兴了,但是对国家而言呢?”

“你别说皇帝就是国家,实际上,皇帝和国家是不统一的。你皇帝高兴了,舒服了,但国家却亏了,不舒服了。”

“当然,皇帝和国家其实也有联系。比如,把刚才这个例子极端化,皇帝在众多国家朝贡下非常高兴,可国家却亏了大本。伱就能想到,国家亏多了的情况下会怎么样!向百姓多收税,百姓活不下去,然后造反,皇帝镇压得下去继续当皇帝,镇压不下去就换人当皇帝了!当然,刚才说过,这是极端的例子!”

自古以来,封建王朝一直是家国天下,朱海军的这番言论,是从朱标没有想过的一个角度阐述家国天下的关系,让他很是有收获。

不过当朱标听到后面,感觉朱海军说得有点过头了,便下意识地辩解道:“我父皇不是这样,有旨意规定番邦朝贡的次数年限和人数,不会对朝廷有大的负担!”

一听这话,朱海军却是不以为然地笑了下,然后说道:“那又如何?从本质上说,你父皇和你四弟有什么区别?遵从这种朝贡制度,就是要面子不要里子,实际是吃暗亏!”

“除了这经济上的账之外,还有其他方面。比如单方面让番邦来中原王朝学习我们好的文化,制度,他们学成回国之后为他们国家效力,让他们的国家变得更强大。”

“一个例子,就是倭国在唐朝时候就有大量的人来学习,然后他们强大起来了,倭寇就是个问题。等以后,倭寇还会发动对明朝的侵略战争。所以没有原则地让番邦的人来中原王朝学习先进的知识,你中原王朝得到什么好处了?扩大影响力?呵呵,扩大影响力的方式多了去,为什么要干亏本买卖?”

朱标听了,有点不舒服,底气不是很足地说道:“贤弟,这是国家大事,是否别一直用做买卖来说事?”

朱海军一听,不由得愣了下,忍不住喷道:“国家大事怎么了?国家大事就不能看成是买卖了?不要看不起买卖。你以后要是当了皇帝,处理国家大事,其实无非是要做到朝廷的必要收入和必要支出保持平衡,最好是必要收入大于必要支出,这样你的大明朝才会越来越富有,越来越强盛,你才是一个好皇帝。否则就是原本历史上一样,明朝末代皇帝穷死!”

朱标听了,张了张嘴,想要辩解一下,却发现自己的理由好像不是很好,便住口不言了。

朱海军的意思,他大概明白了一些。就是这个朝贡制度之下,皇帝的面子是有了,但是其实是吃了暗亏!如果朝廷富有的时候还无所谓,可要是打肿脸充胖子,那就会影响到天下稳定与否。

想了下,他稳住了心情,虚心地向朱海军请教道:“那以贤弟之见,这个朝贡制度该如何改为好?”

朱海军看他这谦虚的样子,便也改了语气,不再那么大嗓门,回答道:“按照我们这个时代的看法,或者说根据历史的总结,作为天朝上国,那是以军事和经济实力为基础,比其他任何国家强大,自然就是天朝上国,而不是靠别的国家来朝贡才算是天朝上国。”

“别的国家来朝贡没关系,赏赐一些财物也成,但是一定要允许两国之间能做买卖,这个更为重要……”

听到又是做买卖的这话,朱标听得有点刺耳,不过他忍住了,继续听着。

“……比如说,番邦要允许大明百姓去做买卖,要保护大明百姓。番邦有什么需要大明朝帮忙的,也好商量,谈价格,大明朝有的赚就成……”

听到这里,朱标实在忍不住了,当即开口打断道:“为何是大明百姓去做买卖,这与国何益?退一步讲,至少是让官商去做买卖吧?”

听到这话,朱海军忍不住笑了下,看来朱标听进去了一点点。

于是,他便解释道:“之前的时候,我举过例子,商人贩卖物资去别的地方卖,比如去番邦卖,那就会刺激大明朝的百姓生产出更多的物资,就能赚到更多的钱,朝廷也能从中收到更多的税,朝廷和百姓都受益,你说好不好?”

“至于官商,当然也可以去赚钱,但是官商不可能把所有生意都做了,只能主导一些买卖,要有民间买卖作为补充。反正有一个关键是,朝廷要能从中收到税。”

听到这里,朱标心中一动,想到了一个问题,不过他没有马上提出来,而是提出了另外一个问题:“既然这样的话,那会不会我们大明朝的钱被番邦赚走了呢?”

朱海军听到这话,不由得笑了,对朱标说道:“标哥看来不是很清楚,你可以去打听打听,我们华夏地大物博,好东西多的是,和任何一个国家做生意,从来都是我们华夏赚别人钱,而不是别人赚华夏的钱!”

朱标听了,放过这个问题,又马上问道:“那我们要赚他们钱,他们不干怎么办?”

听到这话,朱海军毫不犹豫地说道:“敢对天朝上国说不?那当然是拳头伺候了,打服了他们再让他们赔一笔军费!”

说完这话之后,他马上又接着补充道:“事实上,你那个时代应该根本没有人会意识到国与国之间做买卖亏本的事情。大量华夏精美商品进入番邦,只会让番邦的权贵富人过得更舒服。以我们华夏文明的繁华,甚至能带动一般的番邦所有人都过得更好!”

听到这话,朱标就又听不明白了,便请教道:“不是被我们给赚钱了么,那他们怎么可能还会过得更好了?”

朱海军听到他的问题,想也不想便回答道:“比如南洋的那些番邦,他们原来就过得太差,大明朝商品物美价廉,肯定是能提高他们的生活水平。但是他们劳动所得的钱,不会留在他们国内,而是被我们大明朝赚走。比如说,他们挖银矿所得银子,就会流入明朝;再比如他们没有银子,但是有铁矿的话,那也行,铁料给我们,我们打造成铁器再卖给他们,如此等等。”

说到这里,他提高了一点声音,重点强调道:“实际上,你要是搞清楚了这其中的经济关系,用经济控制住了番邦,那大明朝都不用费一刀一枪,一兵一卒,就能永远控制番邦为大明朝所用!”

朱标听得睁大了眼睛,露出一些不可思议的表情,当即确认道:“当真?”

用兵力慑服番邦,是很费钱粮的。别的不说,就说唐朝时候控制西域,费钱费粮,最后又能控制多久?

如果按照海军贤弟所说,不但能从番邦赚钱,还能永久控制番邦,那这买卖是真的可以做了!

朱标不知道,无形之中,他原本随他父皇对商业的歧视,已经有了转变。

朱海军听了,笑着说道:“那是当然,这中间是有逻辑关系的,我详细给你解释。”

刚说到这里,他眼睛瞄到时空通道能量消耗地差不多了,便有点意犹未尽地说道:“这次没时间了,那我们下次继续说。”

朱标一听,立刻点头说道:“好,我禀告我父皇,最好让我父皇也来一起听听,有不明白的就能直接问你!”

说完这些之后,时空通道能量耗尽,视频就断开了。

朱海军转头看了下电脑,发现两个视频都已经下载完,那下次就可以给朱标看了。

于是,他先让手机和电脑互联,都是一个牌子,一点就能互联,即所谓得万物互联互通,非常方便。

朱海军把这次的视频传到了电脑上进行剪辑,不得不说,在电脑上操作视频要比手机上方便多了。

这不,他不但按照以前一样剪辑了视频,还加上了水印。

这么一来,朱海军的视频就有三重防盗版转发的方式了。

一是小姐姐在表演中间会来句广告词,二是小姐姐的背景板是一道屏风,上面也有正版视频的地址;三就是视频的水印了。

朱海军就不相信了,那些盗版的人,都懒得自己去搞原创,还会沉下心思去学高级剪辑视频技术!

忙完了这个,他便去整理下了私信。

让他意外的是,重现汉唐明汉服的这家竟然给他回私信,稍微修改了下他的方案。

具体是:朱海军提供汉服给他们挑选,由他们负责生产,然后在他们店铺销售,利润七三分成;朱海军这边的橱窗也可以挂他们店铺的商品链接,如果销售出去,合作汉服利润三七分成,其他自有汉服给佣金。

私信的最后,还说他们比较看重朱海军这边汉服的样式很多,古味更浓,如果和朱海军合作的话,会对他们在汉服的样式多样化,搭配等方面有比较大的帮助。

另外,他们相信自己挑选汉服的眼光,能确信他们挑选出来的汉服,肯定不会亏本。

最后,他们还坦言,和朱海军合作能给他们带去新的顾客,有利于带动他们店铺的销售,他们期待和朱海军的长久合作。

朱海军看完这个私信,感受到了对方的坦诚,特别是有那个国风堂的对比,他就没有犹豫,当即回了私信,同意按照他们的方式合作。

回复完了这条私信,朱海军的心情变得很好。

对他来说,其实就是个中间人的身份,只是动动嘴皮子,把现代汉服店铺和明朝那边对接起来,然后把原本属于明朝那边赚的钱给赚了,还不用干那些活。

不管怎么样,这算是预料之外的收入,赚多赚少都是赚。

心情很好的朱海军,又接着处理其他私信。结果没想到,又看到国风堂的私信了,还在和他斤斤计较,想要讨价还价,于是,他想也不想,便直接回复道:“不好意思,已有合作方。”

这两家做汉服的,对比真的很明显。朱海军心中回顾了下,把感受记在了心里。万一将来自己遇到类似的事情,一定要吸取这个经验教训,有的时候,不能斤斤计较。

随后,他便去看视频区的评论。

朱海军一天两个视频上传,如今在他的视频号下,已经有好多视频,每个视频下的评论不少,基本上,他已经有点看不过来了。

对此,他也不意外。因为他看到过,有个做数码类的何播主,还发招聘信息,有不少工作岗位,月薪好多还都是一两万的,由此可见,视频号做大了,背后的团队规模还真不小。

不过对朱海军来说,暂时他还没有成立团队的看法。看不过来,那就先不看,只看他关注视频下的评论。

比如,那个美食视频和吹箫教学视频的评论,就是他重点关注的。

在吹箫教学视频的新增评论中,有一条评论引起了他的注意。

“连这些教学视频都这么仿古,看来古文功底很深,在下俗称对神,敢来对对子么?一乡二里共三夫子,不识四书五经六义,竟敢教七八九子,十分大胆!”

朱海军有点无语,这是个来卖弄文学的,还是说是周星星上头?

有点无聊!

刚想到这里,他的脑海中忽然灵光一闪,又一个点子被他想到了。

就见朱海军兴奋地一拍脑门道:“对啊,古人相对现代人来说,古文功底绝对完胜现代。就比如说,诗词歌赋,现在那现代诗,都不知道是啥玩意,还能得奖,真是对不起老祖宗传下来的文化,不知道的还以为有文化断层呢!

不说其他,诗词方面,完全可以和粉丝互动,让朱标那边的饱学之士来应对。比如说,找个传统节日的时候,让粉丝出题,给他们一些诗词,这总没问题的吧!

想到这个,朱海军觉得互动性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便赶紧记在备忘录上,回头有合适的机会就搞。

随后,他就又去看其他评论了。

………………

明朝位面,朱标在视频断开,写完了对话奏章之后,并没有马上去找他父皇。而是看着对话奏章的内容,思考了很长一会时间之后,才去找他父皇。

朱元璋见到他,略微有点诧异道:“时间花得有点久了,这次又有什么事情?”

朱标还是跟上次一样,先让在边上服侍的宫女内侍退出去,然后一边呈上对话奏章,一边解释道:“儿臣想着以史为鉴,就向海军贤弟请教他对永乐盛世的看法,还真没想,海军贤弟只是评论了一点点,就有很大的收获,请父皇过目!”

朱元璋听到他这话,看了他一眼,没有说话,接过他呈送过去的对话奏章看了起来。

他只是一看开头,朱海军和朱标谈及有关后世军队让游牧民族再也不能成为中原王朝祸害时,他的眉头就不由得一扬,很是意外。

游牧民族的军队有多难缠,朱元璋比任何人都要清楚。虽然此时的他已经把蒙元赶出了中原,但是他却一点都不敢掉以轻心,在北部疆域驻扎重兵不说,还在修长城防卫。

但是,他心中很清楚,修长城并没有太大作用。毕竟以前的王朝也有修过,蒙古草原的敌人不一样破关而入!

那是一群狼,躲在草原上对中原王朝虎视眈眈,稍微不注意,就能扑上来咬一口。在中原王朝强大之时,它们却能躲入草原深处而不得灭。

后世到底是什么样的军队,才能一劳永逸地解决这个祸患?

想到这里,朱元璋忽然想起什么,便抬头看向朱标问道:“你看到后世的车,能在草原上快速赶路么?“

朱标听得一愣,回头想想,如实回答道:“儿臣没见过草原,对海军那边的车子也不是很了解,这个事情不好说。”

朱元璋一听,断然说道:“应该是没问题的,也只有如此,草原部族便逃无可逃,所以才不能为祸中原!”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解释道:“我们的军队同样强大,只是无法和蒙元残余决战,从而消灭他们。如果我们的军队配备后世的那车子,粮草补给不成问题,那车子不像牲畜一样,还可以不吃不喝,如此条件下,照样能让蒙元部族唱歌跳舞!”

朱标听了,没他父皇这么有信心,犹豫地回应道:“但是儿臣听海军贤弟的意思,似乎他们的军队非常强大,不是配备车子不车子的问题。”

朱元璋听到这话,淡淡一笑道:“兵事方面,爹比你强,这个就不用争论了。”

他是有这方面的自信,也一针见血地说出草原部族的优势,但是他却不知道,后世的军队已经不是他能想象了。

在说完这些话之后,朱元璋便又低头去看对话奏章,看着看着,他的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显然是在思考,并且还不是那么容易想明白的那种。

朱标看着他父皇,并没有打扰,默默等待他父皇看完。

过了好一会之后,朱元璋看完了对话奏章,抬起头来看向朱标说道:“不费一兵一卒就能控制他国?是从做买卖着手,还能赚钱?这个倒是要听听!”

虽然他就算不过去,也能通过对话奏章了解内容。但是去听了,可以当场提问,更容易搞清楚情况。

因此,有关后世军队的视频,没法打动他,但是这个朝贡制度引发的后续,却引起了他的兴趣,决定抽出时间去听听。

万字更新,求月票!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7636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