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56章 神兵天降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这一夜,城内城外,注定无眠。

在城外的中军大营这边,不时有火炮营这边赵大牛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出来。

“陛下,外城一号营地乱起来了。完毕。”

“陛下,外城二号营地着火了,有厮杀!完毕。”

“陛下,内城一号营地被轰炸之后并没有动静,该是没什么人了。完毕。”

“……”

崇祯皇帝和各营统领都在中军帐内,听着赵大牛时不时地禀告。

其实,京师城里很乱,动静都已经传到城外了。

城门所在的主要城墙段,满清肯定安排了真鞑子把守的,最多是有一些假鞑子手下。

这些地段的真鞑子力量比较强,虽然城里已经乱起来了,但是城门这些地方都还没有乱。

不过显而易见,估计不会坚持多久,城内的骚乱肯定会影响到城门附近。

城外的明军,依旧按兵不动,夜幕之下混乱之战并不是明军擅长的。等到天亮之后,能看清敌人,火枪射程之内,明军才是无敌的。

因此,崇祯皇帝并没有下旨趁机进攻,只是继续等待时机。

“陛下,内城乱了,似乎有不少人闯民宅。完毕。”

听到赵大牛这话,中军帐内的人都是见怪不怪了。每次乱起,总有人会趁机打家劫舍。

特别是这次的京师里面,各家各户的门板都被鞑子拆了,根本没法防人。不少富户会遭殃,那是显而易见的。

“陛下,皇宫中多了不少人,还在备马之类的,不知道是不是要逃。完毕。”

一听这话,崇祯皇帝终于拿起对讲机,按下按钮吩咐道:“盯着皇宫,看鞑子要干什么?完毕。”

“末将遵旨,完毕。”

中军帐内,骑兵营统领苟文雄出列,双手抱拳,向崇祯皇帝禀告道:“陛下,要不末将去准备下,奴酋要是逃跑的话,也好去拦截!”

崇祯皇帝听了,摇摇头说道:“还是先等等吧,奴酋要逃,也不知道走哪个城门,京师太大了,你绕道过去追赶,肯定来不及。”

苟文雄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奴酋肯定不会冲我们这边,那末将就去相反方向等着。有短波对讲机可以联系,万一不是相反方向,是从其他方向逃走,末将也能及时知道,赶过去的话,至少能杀伤鞑子。”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稍微想想,最终点点头说道:“可以,但是卿要记得,不要硬拼,用火枪能射杀多少算多少。鞑子的战力,还是在的。”

奴酋的护卫,绝对是精锐,逃跑的鞑子,也肯定是骑军为主,虽然己方的火枪射程远,但是对于高速冲锋的骑兵,也没两枪可以开的。短兵相接,并不是太平军擅长的。

因此,崇祯皇帝便有这个交代。

苟文雄知道皇帝不是看不起他,而是为他好,于是,连忙抱拳领旨走了。

又等了一会之后,对讲机里面又传出赵大牛的声音道:“陛下,似乎真的要准备走,他们好像还在准备柴火,好像是要烧金銮殿!完毕。”

崇祯皇帝一听,顿时大怒,鞑子走了就算了,竟然临走之前,还想烧他的皇宫,不知道修起来要多少钱么?

王承恩同样听到了,愤怒地说道:“鞑子这是要我们不得不救火,阻止我们追击!”

但是,如今太平军都还在城外,鞑子要烧皇宫的话,根本赶不及。

崇祯皇帝正要说话时,就听到赵大牛的声音又从对讲机里传了出来:“陛下,末将想空降将士到乾清宫,抓住鞑子皇帝要挟他们。”

“末将有看到,皇宫里的人都是人心惶惶,但是鞑子皇帝和皇太后都还没出乾清宫,应该是在等鞑子准备好之后再上车逃跑。完毕。”

崇祯皇帝一听这话,便立刻按下按钮追问道:“可有把握?完毕。”

稍微安静了一下,赵大牛的声音才传了过来道:“没有把握,但末将看到皇宫里很慌乱,鞑子肯定也不会想到我们太平军将士从天而降,末将以为可以一试。完毕。”

崇祯皇帝听到这话,便没有犹豫,当即吩咐道:“好,那就实施空降!完毕。”

………………

皇宫这边,多尔衮听到城里到处的喧哗声,听着手下来报,他便知道,城里局势失控了。

这个时候,他唯一能信任的,就只有满八旗和蒙古八旗,但是他们的营地被城外的明军砸了一天一夜,如今派人去传令的时候,传令兵竟然回来说营房没人,该是都各自回家了。

这就等于说,这大晚上的,多尔衮的手中,根本无人可用。唯一能用的,就只有皇城的禁卫。

虽然黄马褂的营地也被砸了,但是他们要守卫紫禁城,没法回去,也就成了多尔衮手中唯一有建制的军队了。

听到有喊杀声传来,还有一些地方的火光看见,多尔衮便知道,局势真的失控了。

他手中的禁卫,不可能派出去镇压的,那样紫禁城就没兵力了。

多尔衮回首看看夜幕下的紫禁城,看到身边人脸上的惶恐,他便知道,京师肯定是守不住了。

趁着城内的混乱,还没波及到皇城,他还有一些事情可以做。

于是,他立刻派人,去给城里的亲王贝勒传旨,让他们赶紧到皇宫,准备撤出京师。

然后,他也传旨,让皇宫这边做准备,容易带的财物,都要带走,不能带走的,回头就一把火把皇城烧了。

这些旨意一下,就连紫禁城都乱了起来。

紫禁城里的黄马褂,他们也有家小的,如今摄政王要放弃京师,他们自然立刻想到了自己的家人。要是留在京师,肯定会没命。

因此,很多黄马褂便趁着夜色的掩护,偷偷溜走,回家通知家人去了。

而那些去通知亲王贝勒的人,基本上都扑了个空。因为那些亲王贝勒什么的,因为自己的府邸被天上掉下的石头砸了,就跑去占其他人的府邸休息。

这大晚上的,一时半会内,又怎么可能通知到。但是他们的身份高贵,又不得不找。

这么一来,多尔衮要逃的消息,也很快开始传开了。城里的真鞑子或者他们的家属知道了,自然第一时间担心自己的家人,也无心镇压骚乱了。

在这样的背景下,只要是人,肯定第一时间关心自己的亲人。就连多尔衮,也不例外。

他虽然名为摄政王,实际上是满清的实权皇帝,可谓位高权重,威风八面。

但是,不知道上天是不是和他开玩笑,他竟然一個儿子都没有,唯一的后代,是一个七岁的女儿爱新觉罗东莪。

不用说,多尔衮对这个女儿也是非常宝贝的。

但是此时此刻,他要做的事情,要做出的决断,实在太多了。因此,忙到后来,他不得不吩咐跟随他身边的女儿,让她去和皇太后和福临身边。

等他这边一切处理妥当,要走的时候,再让他们上车走人。

毕竟这时候已经是冬天,外面北风吹着,先在乾清宫里面待着会更舒服一点。

听着外面传来的喧哗声,满清皇太后布木布泰也是非常不安。

她是万万没想到,入关进了京师,在这紫禁城住了才一年多点,竟然又要离开了。并且这个离开,还是如此的狼狈,要借助夜色逃离!

大清还能不能夺取天下,真的是一个疑问了!也不知道这么一折腾,会不会损及大清的气运?

她正在想着时,福临就担心地对她说道:“母后,我怕!”

福临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场景,身边的人都是人心惶惶,自然也影响到他了。

他和多尔衮的女儿东莪同年,此时也是七岁而已。

布木布泰听到儿子的话,立刻回过神来,连忙搂了儿子说道:“你是大清皇帝,有什么怕的,要自信点,我们可是在皇宫里的,外面有摄政王在呢!”

说实话,她其实有些担心的。

如果说在今晚这么兵荒马乱的时候,她儿子出点什么事情,那大清皇帝之位,基本上就会落入多尔衮手中。

多尔衮对皇位有没有野心,她比任何人都清楚。人前人后,付出了不知道多少努力,才稳住了眼下的一切。

本来想着,日子就这么过着,等到将来儿子长大了,再谋求亲政的事情。这些,她也有计划。

只是没想到,那明国皇帝竟然杀了回来,而且还会妖术。如今,他们更是要趁着夜色逃跑。

这黑灯瞎火的,万一他们母子出个什么差错,那真的是多年的心血和付出要毁于一旦了!

她正担心着呢,多尔衮的女儿便到了。布木布泰一见,心中又松了口气。多尔衮把他宝贝女儿送过来,显然不会抛弃她们的了,还算他有良心。

此时的她,对外面的情况一无所知。因此,看到东莪之后,她便从东莪的嘴中套话,问外面的情况。

很快,她就知道了多尔衮的打算。

此时的多尔衮,一边在联系亲王贝勒,让他们一起到皇宫准备撤离,一边又在皇城各宫殿准备柴火,就准备撤离之时放火烧城,制造混乱。

知道了外面的情况,布木布泰觉得还不稳妥,便叫过身边的宫女,吩咐道:“你去告诉摄政王,就说只是烧皇宫还不够,最好全城都要乱起来,明军才会无瑕追赶我们。”

不得不说,有的时候,女人狠起来比男人还要狠。布木布泰的吩咐,又会让多少京师百姓遭殃。

京师本来就够乱了,鞑子这边再制造混乱的话,京师的这场比去年还要大的浩劫,便在所难免了。

去年的时候,大顺军打进京师,是要当京师的主人,因此不会特意破坏;而城内的文武官员,又无心抵抗,因此让京师的骚乱在可以承受的范围内。

而如今,鞑子要逃,故意制造混乱来阻止明军追击的话,破坏肯定是要严重得多。

此时,那宫女听到皇太后的吩咐之后,稍微犹豫了下,随后才答应一声,便准备出殿门去了。

正在这时,她看到殿门口的宫女内侍纷纷抬头看向天空.

与此同时,她也听到了天上好像传来了“嗡嗡嗡”的声音。

随后,就见到殿门口的那些宫女内侍仿佛见鬼了一样,纷纷四散而逃。

虽然她们没有经历过天上落石,掉火油罐等事情,但是肯定是听说过的。此时天上传来动静,殿外广场上的宫女内侍还吓得四散而逃,那就肯定是和明军有关了。

还没等她回过神来,就见殿门口的广场上,有从未见过的东西,夹带着狂风出现在她的面前,那东西的下面,随即跳下一个个身材矮小的人。

一看他们身上穿的,这宫女便吓得“啊”了一声,连忙转头逃往里面,同时大声喊道:“太后,不好了,天上掉明军了!”

她说得没错,在这个位面上,人类第一支空降兵降落在乾清宫正殿院子里。明军将士们,第一时间便杀向乾清宫里面。

此时的乾清宫中,只有宫女内侍,哪会想着去抵抗从天而降的明军,逃都来不及。

最先落地的五个太平军将士,闯进乾清宫之后,用手中弩箭指着里面的人,厉声喝道:“都不准动!”

布木布泰算是非常有城府,平日里喜怒不露的一个人,此时,那是一脸瞠目结舌地看着突然出现在乾清宫的明军军卒。

刚才宫女有喊话,说天上掉明军了,她还以为自己听错了。但是此时此刻,明军出现在她面前,那除了天上掉明军之外,不会再有其他可能性。

不管怎么样,她都没听说明军攻城,皇宫里也还都是大清禁卫守着的,从外面杀进来的话,至少能听到喊杀声不是!

可是,要布木布泰接受明军是从天而降,那真不如告诉她说明军是从什么密道中杀出来还能让她接受!

天上连人都能掉了,那还会再掉什么?

不管她在想什么,明军将士一看她的装束,还有坐的位置,便知道她是什么人。

他们就是不认识多尔衮的女儿,但是看她和鞑子小皇帝一样被鞑子皇太后抱着,就知道身份不会低。

于是,他们一边把宫女内侍逼到角落去,让他们互相帮起来,一边由两个将士看着鞑子皇太后和皇帝,另外的人,便又急忙走出大殿,和后续降落的同袍去守前后门。

多尔衮这边,正在忙着时,忽然就见到有内侍慌里慌张地狂奔而来,直接闯入殿内,他就有一种直觉,怕是有非常不好的事情发生了。

果然,就见那内侍闯入之后,压根顾不得行礼,喘着气,结结巴巴地大声禀告道:“明军……明军从天而降……降,占了……乾清宫了。”

“什么?”多尔衮一听,一下从龙椅上站起来,脸上露出不可思议的表情,下意识就确认道,“你再说一遍!”

那内侍还没来得及说话,又一个宫女闯进殿内,慌张地禀告道:“大事不好了,明……明军从天上掉下来,占……占了乾清宫了!”

多尔衮确认了消息,顿时瞠目结舌。他想过明军能从天上掉石头,掉火油罐,就是没想过还能掉人!

这简直是匪夷所思!

刚来到殿内的豪格反而先反应过来,立刻大声喊道:“还愣着干什么,杀!”

一听这话,多尔衮也回过神来了,当即大喝一声道:“集结人马,随朕赶往乾清宫!”

于是,殿内的黄马褂便立刻赶到外面去传令,只要能见到的黄马褂,都被叫了,然后簇拥着多尔衮和豪格等人,匆匆赶往乾清宫。

这时候,多尔衮从未想过,原来紫禁城竟然这么大,他恨不得一步就能赶到乾清宫。

夜幕之下,紫禁城内,不断地有火把汇聚,最终形成一条火龙,往乾清宫而去。

北风呼啸,吹得火把上的火焰忽明忽暗,犹如此时这些鞑子的心情,很是担心。

真得是万万没想到,明军还会突然出现在他们的后方,把皇太后和皇帝给抓了。

打仗,还能这么打么?

一路上,多尔衮大概了解多了一些情况,知道大概二三十个明军从天上下来,占了乾清宫。

人数是少,要灭掉这些明军也很容易,但是关键的问题是,布木布泰、福临和东莪都在里面,这就非常棘手了。

要是强攻的话,肯定会害到他们三人的。

想了没一会,多尔衮忽然对身边的一个心腹黄马褂说道:“去,把牢房中那两人请来!”

“请来?”那人有点不确定,便连忙确认道。

多尔衮明显有点烦躁,当即厉声喝道:“还不快去!”

“渣!”

多尔衮明白,此时此刻,就只有拿出他的底牌了。本来的话,他是准备在撤出京师的路上用。

因为他知道,明国皇帝肯定不可能让他从容撤走的。因此,他就准备在撤走的时候,当明军追击之时亮出底牌,如此就能保证他安全撤走。

但是,布木布泰、福临和东莪突然被明军控制,就打乱了他的计划了。

事急从权,只能亮出底牌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491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