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369章 坤兴公主时刻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祖大寿接完了崇祯皇帝的旨意之后,便看向他手下的将领,先是扫视一眼,然后开门见山地说道:“之前的反正,是个我们自己争取了赦免的机会。今天的战事,是证明我们是否能坐稳这军职的一战。用不用心,关系到诸位的将来。该如何做,不用本帅说了吧?”

听到这话,有一人有点不满地说道:“我们都拿下了外城,还不够么?这明显是让我们继续送死,为什么城外大军不开进城来,而只是派一小部分兵力过来而已?”

一听这话,祖大寿便立刻转头看向他,盯着他说道:“是你自己拿下的外城么?没有陛下的大军和鞑子大军在城外决战,你能拿下外城?”

一听这话,这人便立刻说不出话来了。

另外一人见此,便连忙劝说道:“大帅休怪,吴老弟的家丁昨天死伤很多,因此难免有些想法。”

在明末这个时候,家丁是将领的命根子。所领军队体现的战力,主要也是体现在家丁上的。因为家丁平时会训练,吃好的,军械也都是最好的。基本上是用全军的钱,养着这些家丁。

因此,祖大寿倒也理解这人,便严肃地开口说道:“昨晚冒大人已经强调了,太平军中不再有家丁,都是陛下的军队,一律同等视之。不过就算想像以前那样干也不行。太平军没有军饷,保证吃喝之外,主要是家里田租只需要交两成,退伍之后,还能去衙门做事领俸禄。这和以前完全不一样,记得么?”

地方上的事情,和军队也没关系。军中将领,伸手也伸不到地方。

但是,要找不公平,自然还是有的,就听有人说道:“大帅,这护甲军械怎么办?”

打仗的时候,盔甲是非常重要的,能保命,也能让人增添勇气,立下更多军功。

祖大寿一听这话,顿时一瞪眼说道:“怎么办,凉拌!先完成陛下交代的事情,要是完不成,你们估计也不可能再留太平军中,想干啥干啥去,就没那么多怨言了!”

见他有点发火了,其他人就不敢说了。于是,祖大寿便布置了作战任务,军队便往东西两边城墙上集结。

城中战事继续,很多外城的百姓,觉得在城里不安全,便纷纷逃出城去。内城的百姓,却没这么好运了,被满清军卒裹挟,只能待在自己家里,还要伺候那些满清军卒,给吃给喝,甚至还有其他,一旦反抗,便是没命!

这时候的这些满清军卒,戾气明显都很大。

大冷的冬天,寒风呼啸,要是有可能,谁也不想出城。

扶老携幼,寒风之中不时呼唤走失的亲人,不知道有多少人在瑟瑟发抖。

战争阴影之下,最受苦的,便是普通老百姓了。

这大冬天的,他们也没有地方可去,就躲在城外,尽量找避风的地方,等到傍晚的时候,再回城去。否则晚上在城外,那是真的会冻死的。

这些动静,自然第一时间便被无人机侦查到,然后便反馈到了崇祯皇帝这边。

但是,崇祯皇帝也是无能为力,军中本身就没什么粮草了,根本不可能拿出余粮来救济。

他派出了儿子女儿,一起前去难民那边,代替他去视察。同时,他也想让儿子去体验人间疾苦,以后接替他当皇帝时,不至于对外界一无所知。

不过朱慈烺对太平军的政策,对他的想法,并不是很熟悉。但他女儿一直跟着他,最是熟悉了。

当五六百太平军将士护送着太子和坤兴公主过去时,难民群便起了骚动,很多人都想逃。

可是,京师城外,茫茫平原,他们又能躲到哪里去?

因此,就只能战战兢兢地看着这支军队的到来。特别是那些男的,更是把帽子拉得很低,免得露出光秃的脑门。

大部分人不敢说话,可小孩却挨饿受冻忍不住大声哭喊,还有他们家长的低声训斥声音。

朱慈烺和坤兴公主过来,便是看到了这么一幕。

这些居住在外城的百姓,是京师最贫穷的群体。粗布麻衣,全是补丁,甚至很多人都是穿着单薄的衣裳,互相之间紧紧靠着,抱团取暖。

朱慈烺看到这一幕,忍不住大声问道:“城外这么冷,你们为什么还要出城?”

没人理他,所有人都低着头,不看他。

坤兴公主见了,便大声说道:“这位是我皇兄,我们大明朝的太子,我是坤兴公主,目前太平军中郎中营统领。你们逃出城来,是因为有军卒骚扰你们,让你们没法在自己家里待着了么?”

这个话,要是朱慈烺来说的话,估计没人会回应。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不要说太子了,就是普通的官,甚至衙役,那都是怕的。

但是,说话的是个女孩子,天然少了一些害怕。并且坤兴公主的事情,早就在京师传开了。说京师城破的那一天,被他亲爹砍断了胳膊,后来还失踪了。

因此,不少人都抬头看向坤兴公主,看到她真的少了一只手,就都有些惊讶。

或许是看到坤兴公主带着微笑,没有一点架子的样子,有一個老者便大着胆子开口回答道:“回公主殿下,我们的门都被清兵抢了去,不少人就进来抢东西。有当兵的,还有江湖好汉,那家里也没法待!”

听到这话,不少人都点头附和。他们说话不敢,但是点点头附和下却是没问题的。

或许是看到有人带头了,坤兴公主也没任何怪罪,依旧是邻家女孩一般,就又有人开口说道:“还担心内城的清兵杀出来,到时候我们想逃都没得逃了。虽然外面是冷了,但是至少能保命!”

其他人听了,又有人点头附和,甚至还有人举例,说他们的邻居什么的,昨晚就遭了兵灾,一家老小都死光了。

坤兴公主听到这话,便大声对他们说道:“你们不用怕,我父皇已经下旨,上午就会夺取内城城墙,到时候,清兵就杀不出来了。”

“至于外城,那些兵都已经反正,如今已经改编为太平军了。有军纪约束的,谁敢骚扰老百姓,轻则军棍,重则斩立决。等会我回去,就向父皇禀告,向外城派出监察队,严肃军规,至于那些地痞流氓,一经发现,必然也饶不了他们。”

“伱们先多忍耐一下,大概中午就能回城了。如果有发现太平军将士有军纪问题,可以直接向监察队检举。“

听到她的这些话,人群便骚动了起来。互相之间窃窃私语,或震惊,或兴奋,或期待。

这时,就听有人忽然大声喊道:“公主殿下,检举会打杀威棒么?”

坤兴公主一听,毫不犹豫地说道:“我太平军中没有杀威棒一说,军纪的维护,不但是监察队监督,也要你们来监督。朝廷的军队,必须对百姓秋毫无犯!”

听到她说得钪锵有力,不少百姓情不自禁地高声欢呼起来。

“说得好!”

“这真的是太好了!”

“皇帝皇恩啊!”

“……”

乱世之中,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军队,真的是凤毛麟角。

以前的时候,京师作为首善之地,没有遭受兵灾,不知道这些有多可怕。

但是,就在短短不到两年的时间,先是被大顺军攻破城池,然后又被满清军队占领,如今朝廷军队又打了回来。

京师的百姓,已经深刻体会到,在这乱世之中,有一支对百姓秋毫无犯的军队,是多么的宝贵!

一时之间,他们都对太平军期待了起来。联想起之前听到一些太平军的传闻,很多人都立刻对太平军好奇了起来。

于是,人群中,有人便大声问起了太平军的问题。反正躲在人群中,胆子还是可以的。

坤兴公主不厌其烦,有人问,她就回答。这不断地一问一答之下,更多的人围向这边,好奇地听着坤兴公主说话。

远处听不到的,就向其他人打听。至少他们看这气氛,就知道是有好事。

在这乱世之中,能有好事,真的是太不容易了。

边上的朱慈烺,默默地看着这一幕,不时盯着自己的皇妹看,眼神中都是诧异。

过了好长一会之后,坤兴公主才告别这些难民,回转太平军大营。

几乎所有的百姓,都站起来相送,挥手告别。

朱慈烺见此,身边已经没有难民,他便非常惊讶地对坤兴公主说道:“大妹,你真的很厉害,为兄都难以相信刚才看到的一幕。”

自己的妹子,没有因为只有一只手而怨天怨地,反而她的身上,带有欢乐,乐观,让人感觉很愿意和妹子相处。

刚才面对难民的从容应对,同样让他刮目相看。朱慈烺自己感觉,他就做不到这些。

坤兴公主听到他的话,便转头看向他,笑着说道:“以前我是什么都不会,大哥应该是知道的。但是跟在父皇的身后,从山寨开始,到登州府一直在做事,就算我再笨,肯定也会比以前好很多了,对不对?”

不等朱慈烺说话,他便又补充说道:“大哥比我聪明,只是被鞑子在地牢中关了半年,以后父皇肯定会安排你做事的,到时候大哥肯定做的比我好多了!”

“父皇说过,多看,多做,多总结,这便是最好的手段。对老百姓好一点,如果全天下的老百姓都拥护我们,那这天就不会塌。”

朱慈烺听到这些话,他有点疑惑,便问自己妹子道:“不是和士大夫共治天下,只要读书人都拥护我们,替我们管好地方,那这天下就不会乱么?”

坤兴公主一听,便笑了,道:“那他们怎么管?不就是要让百姓过得好一点吗?这是我们的责任,只是通过官员去实现。要是官员不听话做不到这点,不是无人之辈,便是贪官污吏!我们被害的国破家亡,不就是因为这些当官的管不好,让天下百姓饿死,不得不造反来寻求活路?你总不能说,天下百姓饿就饿死好了,也不要造反吧?”

朱慈烺听到这话,赶紧摇头。

坤兴公主见了,便诚恳的对她大哥说道:“就像刚才那些难民,如果我们不管他们的话,不知道会冻死多少人,死了亲人的那些人,对我们会有好感吗?”

朱慈烺听了,立刻摇头。他经历过家破人亡,当然感同身受,同时感慨地说道:“妹子懂得真多!”

说话的同时,他也有点好奇。因为按照他妹子的说法,这些道理都是他父皇说的,在他的印象中,以前的时候,他父皇好像不是这么说的。

于是,他把这个疑惑问了出来。

坤兴公主听到他这一问,便笑着说道:“这都是天师给父皇讲的道理啊!自从天师出现之后,父皇就经常向天师讨教的。”

听到妹子聊起天师,朱慈烺便立刻好奇的问道:“你有见过天师么?我发现我不管怎么见,都没法看到和父皇说话的天师。”

“当然不可能见到,只有父皇才能见到天师。不过父皇说了,等过一阵子,他就能把我送到天师那边去,我就能见到天师了。回头也让父皇把你送过去,这样你也能见到了。”

朱慈烺听到这话,不由的大喜。于是,在回去的路上,他就和他妹子聊起了这个天师。

………………

再说京师外墙城头,西便门这里,祖大寿已经领军上了城墙,看着远处和内城城墙相连的部分,也就是内城西南角,有一些鞑子的白甲兵守在那里,虽然人数不是很多,但是深知鞑子底细的祖大寿一下就认出,这些都是鞑子的百战精锐。

并且内城城墙的其他地段的鞑子,也在往这边增援。

一看到这个架势,祖大寿再看看自己这边的军卒。发现他们未战已经先怯了。

很显然,这些原本是绿营兵的他们,也是了解鞑子的兵力构成,知道城墙上的鞑子虽然人数远没有他们多,却一个个都是以一当十的!

也就是昨天,鞑子这些精锐都出城交战了,否则他们很可能拿不下外城。

祖大寿见此,便大声喊道:“不要怕,只要打下了内城,证明了我们自己,以后就是真正的太平军将士了。当太平军的好处,你们都是知道的。陛下还在天上看着我们呢,给本大帅杀!”

然而,他的手下都不敢动,其中有人大声对祖大寿说道:“大帅,鞑子的大炮对着我们呢,只要我们靠近就会轰击我们,这城墙上很难躲啊!”

“是啊,陛下不是说会派怪鸟帮我们么,我们还是等等吧!”

“……”

听到他们的话,祖大寿大怒,正准备发飙时,忽然就看到天上有石头掉下来了,很大的石头,砸在内城的西南角,那些用门板架成的顶棚,犹如纸糊的一样,一下便被砸踏了。

不过也是因为门板挡了下,那顶棚下面的鞑子,基本上没事。另外一个原因,是掉下来的石头,就只有少数几块砸到内城城墙上而已。

看到这一幕,所有第六军的军卒,都不约而同地发出了欢呼。

正在这时,又有人指着西便门外,大声叫道:“陛下派援军来了。”

于是,所有人转头看去,发现城外果然来了一支援军。但是,这援军人数实在有点少了,大概就只有五百来人左右,当时就让很多人大失所望。

他们虽然打仗不怎么样,但是眼光还是有的。他们看出这五百来人的援军身上,根本没有对面鞑子身上带的杀气。

换句话说,以他们的眼光来看,这支援军真不够对面那些白甲兵杀的。

一时之间,这些城头上准备进攻的军卒,士气一下跌了不少。

但是他们知道,他们就算不想进攻都没办法。

好在皇帝派来的怪鸟,还在继续砸内城城墙,甚至丢下火油罐,引燃了架在那里的火炮用的火药。

鞑子见机很快,立刻逃散,倒没死几个人。只是在怪鸟的攻击之下,他们的火炮没了。

他们正在观察内城城墙上的鞑子,对于那五百来援军通过西便门,进入城内,上到城头,大部分人都是爱搭不理。在他们看来,这些人该是来送死,并没有多少区别。

为首那人,是第一军步兵营统领吴二狗,皇帝的心腹之一,见到官职比他大的祖大寿之后,也没行礼,就只是大大咧咧地说道:“陛下派我们来增援你们,等我们把对面的鞑子解决掉,你们就攻过去!”

他这话一说出口,顿时人群中也不知道那些人响起了嘘声。

吴二狗一听,顿时大怒,当即说道:“不信是吧,一会亮瞎你们的狗眼!”

于是,他当机做出部署,让他手下的火枪手上前选择距离,准备给对面的鞑子一个教训。

对面那些白甲兵显然也看到了,又见天上没有再砸石头,便重新聚集到内外城墙的交汇处,等待厮杀。

吴二狗看着他们同样有火枪,盾牌等等,却并不在意,只是回头对祖大寿说道:“一会解决了那些鞑子,就不要愣着,赶紧攻过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0860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