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45章 纺织业的重大变革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第二天早上,朱标这边,和朱海军例行进行时空通讯,先忙完了朱海军的事情之后,朱标便急忙笑着说道:“海军贤弟,这个短波对讲机真的太神奇,太好用了!”

听到他的话,在场的朱元璋也是笑着说道:“我家老四带着一个短波对讲机已经北上,昨天傍晚在扬州通话过,今天早上又继续北上,快到高邮了,还是能清晰地通话。”

说到这里,他便拿起短波对讲机,按下按钮问道:“老四,到哪了?”

很快,对讲机里面传来了朱棣的声音:“父皇,离高邮大概还有三十里!”

听到这话,朱元璋放下了对讲机,用非常满意的表情,感慨地说道:“贤侄啊,你给的这个好东西,真的是价值连城啊!”

朱海军听了一笑,说道:“能帮上忙就好,这东西在我这里不贵,就一两千块钱而已。”

说到这里,他想起什么,便又提醒道:“对了,这个对讲机是会受天气因素影响的,刮风下雨打雷都会影响通讯距离和通话效果。”

朱标听到这话,便连忙回答道:“父皇说,回头找机会再试试贤弟所说的刮风下雨打雷时候的情况!”

说完之后,他又笑着说道:“贤弟你是真不知道,昨天的时候,魏国公、信国公他们五个国公一起赶过来,就想知道老四到了扬州还能不能通话,看他们的样子,是不知道结果晚上就肯定睡不好觉的那种。”

朱海军一听,顿时眼睛一亮,当即要求道:“那什么时候让我看看你们大明朝的开国名将,最好都各自来一段自我介绍,我好保存起来。”

他不打算发网上去,只是自己保存起来。要不然,上传视频中的人太多,又都高大威猛,气质独特,会引起一些不必要的猜忌。

最为关键的是,这么做对他来说,并没有增加多少实质好处。赚钱这块,有春夏秋冬四个小姐姐,最多加上朱标、朱元璋以及马皇后就足够了。

此时,朱标听到他的话,自然是满口答应下来。

随后,他想起什么,便又笑着对朱海军说道:“贤弟,伱之前教我的时候,说什么喂,喂,老鹰呼叫小鹰,我还以为是短波对讲机的代号,结果就这么教我父皇了。亏了母后发现不对,才没有继续这么叫下去了!”

朱海军一听,忍不住哈哈大笑,然后才说道:“我这是学影视剧里面的,亏了我没学动摇动摇,洞拐洞拐的,要不然你更迷惑。”

说到这里,他便解释道:“这个确实是代号,但是这是因为可能有很多对讲机,你不先称呼要呼叫的人,别人就不知道你和谁说话。还有不想让人知道你是谁,所以就不称呼姓名,而用代号了。你们那就只有你们才有对讲机,就无所谓这个了。”

朱标听到这个解释,也是笑了,道:“原来如此!”

说完之后,他忽然想起来,便马上追问道:“那哦法又是什么意思呢?”

朱海军被他问得愣了下,随后回过神来,当即笑着说道:“那是over,是结束的意思,你也可以在通讯的时候,当你说完话之后,就用完毕来告诉对方,你说话结束了。”

他说到这里,想起一些细节上的东西,便马上补充说道:“对了,用这个对讲机通话,适合短句,避免说老长的话,有可能会出现长句中有漏词。”

朱标听了,又是应下。

朱海军见了,便笑道:“那话不多说了,存点能量,回头再给你传手摇发电机过去,要不然你们的对讲机就要没电了!”

朱标听到这话,连忙点头,然后转头对朱元璋说道:“父皇,要是没事的话,这次对话就结束了。”

朱元璋听了,点点头说道:“好!”

他的话音一落,马皇后这边却赶紧说道:“等等,我想和海军说个话。”

朱元璋、朱标和朱海军一听,都有点意外。

因为自从可以通话以来,马皇后一直只是旁听,从来没主动要求说话过。

于是,所有人都看着马皇后,等她说话。

只听马皇后带着诚恳之色说道:“海军啊,婶子看了你传过来的投影仪,看到你们那边有女夫子教书,感触很深。如今婶子在这宫中,也就是带着宫女们纺织纺织,其他事情也干不了,你看,婶子还能干些什么事情,方便做的,力所能及的事情?”

朱元璋一听,顿时眉头一皱道:“妹子,你管好宫里就可以了。你不想想,上次出宫,要不是有贤侄的帮助,我都要没妹子了!”

朱海军听了,倒是眼前一亮,也不管朱元璋的意见,便直接对朱标说道:“你娘在宫里纺织,这个提醒我了,我给你一个纺织机的图纸,或者说从纺纱,织布,都有新的机器,很简单的那种改进,这效率就能提高几十倍,这么一来,只要原料够,很快你们大明朝人人都有新衣穿!”

听到这话,朱标顿时也是高兴,他也不管朱元璋刚才说话中透露出来的意思,当即看向马皇后说道:“母后,海军贤弟说了,他能改进您的纺纱机,还有织布机,效率能提高几十倍,只要原料足够,我们大明朝的百姓都会不缺新衣裳了!”

黄道婆在元朝元贞年间对纺纱机进行了改良,总结出“错纱、配色、综线、挈花”的织造技术。不仅改进了纺织技术,还制造了擀、弹、纺、织等专用机具,推动了长江流域棉纺织业和棉花种植业的迅速发展。

刚好,马皇后就是长江流域的人,当然知道黄道婆。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黄道婆不说是马皇后的偶像,但是也绝对是敬佩之人。

因此,她此时听到儿子说,朱海军能帮助她,在黄道婆成就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时,顿时就欣喜万分地说道:“要是这样,就真的是太好了!”

说完之后,她不忘看向朱元璋,带着满脸期待地说道:“这个总可以吧,不用出宫就可以,好不好?”

说话间,甚至都带了一点撒娇的意味。

朱海军一见,有点眼瞎,都老夫老妻了,竟然在他这个单身狗面前撒狗粮!

朱标倒是对他父皇母后的一些事情,已经司空见惯了,淡定得很。

朱元璋看着马皇后,见她的眼神中满满的都是无声的话语,想着这个是纺织,应该不会有危险,便点点头说道:“既然妹子喜欢,那当然是可以了!”

马皇后听到这话,竟然露出了少女般的欣喜,明显是非常高兴。她转头看向朱标面前,连忙说道:“那就麻烦海军了!”

朱海军听了,便马上回答道:“不麻烦,我就是查点资料而已。对了,不过要提醒一点。这个纺织业的改进,在原本的历史上是工业革命的开端。会促进棉花的大量种植,最后产能过剩,就是人人都不缺衣裳穿,国内都买不出去。那个时候,就需要向国外卖了。”

听到朱标的转述,朱元璋却满不在乎,甚至有点欣喜地说道:“那也要等到人人都不缺衣裳穿再说!”

这种情况,对于古代人来说,那是皇帝的一项极高成就。

其实,就算是后世,也有很长一段时间,压根就没有新衣裳,只有逢年过节才可能有新衣裳;甚至有的贫困地区,一家人就只有一条裤子,出门的人才能穿。

朱海军想想,明朝也是人口众多,要想到产能过剩的那一步,估计也得好多年。如今在自己的提醒下,有计划地引导,应该不会有什么坏处。

于是,他便不再多说,当即从电脑上搜出珍妮纺纱机的结构图,还有和这个对应的飞梭。

其中珍妮纺纱机是从棉到纱的过程中,提高效率的大杀器;而飞梭则是织布中的大杀器,都是十八世纪中期的发明。

朱海军搜了出来之后,用手机对准电脑屏幕,让朱标看了清楚,同时对他说道:“这个珍妮纺纱机的动力,可以是人力,也可以是水力或者蒸汽动力,如果是后两者的话,只要原料不缺,就能源源不断,日夜不停地开工。”

介绍完了这些之后,这次的对话就结束了。

朱标这边,自然就给他母后画出珍妮纺纱机和飞梭,由他母后这边操心这个事情。

这种事情,只要有结构图,宫里随时能调动能工巧匠,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样品机就打造出来,再稍微调试下,就可以开工了。

珍妮纺纱机能够同时操作多个棉纱线轴,甚至理论上都没有上限,这机器一开动之下,哪怕是人力,也让马皇后大吃一惊。

听说和真实再现,感觉真的不一样。

宫里存着的棉花,本来是马皇后带着宫女可以纺织一个月的量,结果半天时间不到,就全都变成棉线了。

震惊之余,马皇后立刻派人叫去了朱元璋,把她的成果展现给朱元璋看。

朱元璋见了之后,也是大吃一惊,这个速度,真的超乎了他们的想象。

就见马皇后欣喜地对朱元璋说道:“有了这两样东西,那真的如同海军所说,只要棉花、羊毛什么的足够,就能用最快的速度变成布匹,并且价格会降低非常之多,老百姓估计也就有钱能置办新衣了!”

朱元璋听了,仔细打量了一番之后,便当即决定道:“如此,就再设官办纺织织布作坊。另外,江南地少,北方地多且能种植棉花的,就多种植棉花,朝廷全部收购,就能保证他们有钱可用!”

说到这里,他想了想又说道:“北方田地,种植粮食的亩产不高,改为种棉花,朝廷收购的价格,要提高一些,但是这个钱可以从纺织、织布中补回来,就算如此,衣裳的价格也能降低不少,而种棉花的百姓却能赚多点钱。不错,就是这样!”

说完之后,朱元璋转头看向马皇后,笑着说道:“妹子,你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啊!”

马皇后听了,却是摇头道:“这是海军的功劳,要说,也是海军为天下百姓做了一件大好事!”

朱元璋听到这话,却是笑着坚持道:“你不说,他就想不起来,所以还是你的功劳。这事情,就以你的名义来做好了。什么珍妮纺纱机,以后要叫妹子纺纱机,哈哈!”

能听出来,他心情显然很好。

毕竟这个事情中,种棉花的百姓能受益,买衣裳的百姓也能受益,朝廷在这个过程中,不但能收获人心,还能赚到钱,真的是一举数得。

也就是原先的布商,估计要亏钱了。但是,在这洪武朝初年,不要说布商比较少,就算多,估计朱元璋也不会怎么在意他们的感受。

此时,马皇后听到朱元璋的话,忽然心中一动,对朱元璋说道:“你看,这些活都可以是女人来干的活,要不,这个新设的官办纺织织布作坊,就雇佣女人干活,也可以给百姓家里多一份收入,你看怎么样?”

不管是朱元璋,还是马皇后,都是从穷苦乱世过来的,当然明白普通老百姓家里,都恨不得一个人掰成两个人来用。如果说,家里的女人也能赚一份钱补贴家用,那肯定是好的。

因此,朱元璋想想,便点头说道:“可以!”

于是,他便回转文华殿那边,准备召集户部尚书议事,结果,还没到文华殿内,就听到身边捧着短波对讲机的宦官那,有声音传出来:“父皇,儿臣已经到徐州了,能听到说话么?完毕!”

在朱海军解释之后,说话结束时用的完毕,就被他们用上了。

朱元璋听到说话,便拿过了对讲机,按下按钮,笑着说道:“听得清楚,完毕!”

从京师到徐州,差不多有上千里路了,这个距离之远,真的远超想象。

就在朱元璋欣喜之时,就听到朱棣那边又对他说道:“父皇,短波对讲机提醒,电量不足,及时充电,完毕。”

这是已经用了三天时间,按照朱海军的说法,确实电量用得差不多了。

因此,朱元璋没有意外,当即吩咐道:“那成,你回京师吧。完毕!”

“父皇,这个法宝真的太神奇了。有了这法宝,草原之战,必胜!完毕!”

朱元璋能听出来,自己儿子在这时候一定非常兴奋。

他也期待草原胜利的那一刻,由他四个儿子灭了蒙元王廷,那这个事情就完美了!

如今,新式火器正在训练,不断扩大火器军队,联络用的短波对讲机也试验过,确实好用。算是一切准备事宜都差不多了。

于是,朱元璋便下旨,传秦王、晋王、周王赶回京师。

五天之后,燕王朱棣风尘仆仆地赶回了京师。

刚从船上下来,他就感觉好像有点不对:街上怎么多了好多女人?

不是说街上平时没有女人,而是他今日所见,明显比走之前要多。并且看到大部分女人,都是在家人的陪同下,往京师城里去的。

不过,朱棣也就是这么好奇了一下而已,女人多,关他啥事!

此时的他,关心的是挂在胸口的法宝,在路上已经彻底没有电了。他担心的是,和大哥要好的神仙,有没有赐下新的法宝可以给这个法宝充电。

要是没有的话,他就只能闯国子监去抢那边的电用了!

心急之下,朱棣便在亲卫的簇拥下,一路快马加鞭地赶往紫禁城。

过正阳门大街,前往午门的路上时,他就看到,在户部衙门那排着长长的女人队伍。

这下子,朱棣就真是奇怪了。

他是看出来了,那些从外地赶来的女人,都是来户部衙门这边排队的,她们是要干什么?

这种事情,绝对非常少见,甚至可以说,以前压根就没有过。

为此,朱棣虽然不关心女人,但是也免不了多看几眼。

结果他又发现,在离户部衙门不远的女人队伍那,起了骚乱,就好像是街上突然有了老虎,人群害怕躲避一样。

当然了,这个说法有点夸张,但是大概是这种场景。

朱棣看得有些奇怪了,在户部衙门这边,还有人去骚扰这些女人?

带着疑惑,一路奔驰之时,他就关注骚扰的动静。

离得近了之后,朱棣看清楚了,不由得勒马减慢速度,驱马走了过去,然后大声喝道:“常茂,你在搞什么鬼?”

常茂,大明开国猛将常遇春的庶长子,因为常遇春死得早,从小受到抚恤,和太子亲王一起读书、饮食,可以说,洪武皇帝对常家是恩宠有加了。

可这常茂,此时却沿着女人队伍评头论足,看到几个合心意的,甚至还出手挑逗,以至于引发了骚乱。边上维持秩序的户部衙役上前阻拦,反而被他的家丁一顿威胁而不敢靠近。

此时,常茂听到喝声,抬头一看,认得是燕王朱棣,便哈哈笑道:“看到没有,好多女人,平日里见多了莺莺燕燕,如今看这些穿粗布麻衣的,还真别说,别有一番风味!”

这个月写了34w多字,每天日万,今天就更新一章,算是休息一下,喘口气。明天开始是下个月,我争取再像这个月一样日万。

ps:月票就差点点没达到一千票,还有月票的,看在更新可以的份上投了吧,一千月票才有用,作者可以抽奖一次,最低一百块钱。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109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