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89章 妥善处理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4

在靖难之役中,燕王朱棣曾在围攻济南时,遭到山东参政铁铉顽强抗击.朱棣久攻不下,命人将劝降书用弓箭射入境内。然后济阳诸生高贤宁作《周公辅成王论》,显然是得到铁铉同意,用弓箭射回城下。

换句话说,其实很多建文朝的文武官员对于建文帝的削藩是不满的。燕王朱棣起兵清君侧的时候,也赢得他们同情。

按照他们的意愿,如果朱棣最终是效仿周公辅成王的例子,那这是他们希望看到的。

但是等到朱棣攻破南京之后,却很快自己登基称帝了。这就让不少文武官员都为之失望,也是方孝孺质疑朱棣,最终导致朱棣恼羞成怒,说是他家事的原因。

这一点,在高贤宁被逮捕以后的表现也能说明一二。

当时朱棣想封他官职,但高贤宁宁死不屈,于是,他派高贤宁的同学纪纲前去劝降。

纪纲与高贤宁在一起读书时,两个人相处很友善。纪纲被老师逐回家后,两个人一直有书信来往。纪纲好言相劝高贤宁接受官职,高贤宁说道:“君被学校驱逐,造反故应尔,我食朝廷俸禄多年,决不能负义投降。”

他的言论,就代表很多人的观点。而方孝孺在大殿上的质疑,也是如此。

说起来,就是他们都忠实执行了朱元璋定下的规矩。不违背这个规矩,朱棣只是摄政,那都还行,但是自己当皇帝,那不行!

此时,朱元璋没想到兜兜转转,还是他当初的决断有问题,没有认清新任接班人的无能,才有了靖难之役。

这些事情的前因后果,虽然他没经历,但是已经听朱海军说过。

此时,听到方孝孺的质疑,他犹豫片刻之后,只能回答道:“此乃特例,以后还是嫡长继承。”

方孝孺一听,立刻追问道:“可燕王开此先例,难保后世不学,到时候生灵涂炭,国家动乱,为大明江山社稷计,此例绝不能开啊!”

朱棣这边,听到方孝孺的话,还看到方孝孺似乎是急了,如果他不是装神弄鬼,而是真的和父皇在对话的话,那岂不是说,父皇是同意自己当皇帝了?

一想到有这个可能性,朱棣不由得狂喜。

他的继位,要是能得到他父皇的承认,那对他来说,就是天大的好处了。

因此,此时此刻,他真愿意相信方孝孺绝对不是装神弄鬼了!

甚至朱棣都不敢打扰方孝孺,不敢发出一点声音,仔细盯着方孝孺,听他继续说话。

朱元璋这边,听到方孝孺的话,也是为难。不得不说,方孝孺说得有道理。

边上一直吃瓜的朱海军看到这里,便开口对朱元璋说道:“叔,朱棣在历史上解决了这個问题,其实也还是削藩,把所有藩王都当猪养,只享受荣华富贵却没有一丁点权力。”

朱标听他说过,还分析过好坏,因此,他马上给他父皇转述之后,便补充对他父皇说道:“海军贤弟分析过这么做对江山社稷的危害,其实就儿臣来说,不可行!”

听到他们的对话,方孝孺诧异地看看那个慵懒的人,然后又看看向太祖皇帝父子,一时之间,他有点惊讶。

他看得出来,这个奇怪的人,在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心中的份量绝对不低。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之后,却是脑海中灵光一闪,当即便对方孝孺说道:“你告诉老四,他要定下规矩,藩王全部就藩海外,国内不能有宗室之累,又能善待他们,朕就同意他当皇帝。”

朱海军一听,眼睛顿时一亮,这个老朱同学,还真是现学现用啊!

至少在他看来,这是个好主意。就是让永乐朝以后也走洪武朝的路,以扩张代替内耗。

但是,方孝孺却不知道洪武朝发生的事情,这一听之下,顿时很是不解,当即确认道:“陛下的意思,是把藩王都流放到海外?这……”

要是这话是别的皇帝说的,他绝对能喷,有这么对待宗室的么?

但是,这话可是开国皇帝说的,所有的藩王,都是他儿子辈的。老子处置儿子,在他看来,怎么都可以。

朱元璋当然知道,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理解,便耐心地向他解释道:“非是流放,而是去海外建国。有海军贤侄的帮助,我们大明朝的战力会远超他国。且海外也非莽荒之地,多的是宝地,这一点,也可以由海军贤侄给老四介绍一下。我们的脚下,叫做地球,是我们大明朝疆域的几百倍都有,有的是给藩王宗室就藩的地方。”

方孝孺听得有点傻眼,看看那个慵懒的人,他真心怀疑,他有这么大的能耐?

他还在想着呢,就听朱元璋又对朱海军说道:“贤侄,看来还要麻烦你帮下老四那边了,你看可以么?”

话语间,是带着请求的意味。

方孝孺听到之后,又是大惊。他是真没想到,连太祖皇帝都是用求人的口吻和那慵懒的人说话。

这……

对他来说,又是有点破三观了。

朱海军听了,也没多想,点点头说道:“没问题,我可以帮他!”

永乐朝也有很多遗憾,要是能经过他的调教,弥补永乐朝遗憾的话,那他其实也是乐意的。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转述之后,连忙说道:“那又要贤侄破费了!要是对老四那边有什么需要的话,尽管向他开口便是!“

朱海军听了,还真有个想法,把永乐大典搞过来保存!

不过他知道,估计回头洪武朝这边也会搞一个洪武大典,这两者会有很多重复。

朱元璋这边,又接着对方孝孺说道:“朕已有安排,方卿还有何话要说?”

说到这里,他想了下补充说道:“你不用质疑海军贤侄的能力,等日后你和他接触,你便会知道他有多厉害!”

朱海军听到朱元璋这么夸他,倒有点不好意思了,便开口说道:“我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而已!”

方孝孺听得又是震惊:什么,这个慵懒的人,竟然以巨人为奴仆?

回过神来之后,他犹豫片刻之后,最终还是转身看向朱棣,盯着朱棣看了一会,才缓缓地说道:“太祖皇帝有旨,从你以后开始,所有藩王宗室全部分封海外建国,你若愿意,便可为帝!”

朱棣一直带着一些期待,忐忑等等复杂的心情,在看着方孝孺的动静,听着方孝孺说话。

等到方孝孺转头看他时,朱棣的心情,莫名地紧张了起来。哪怕他之前领军厮杀时,也没有什么犹豫的。可此时此刻,是真有点紧张起来。

当方孝孺表情复杂地看向他时,他表面上似乎很镇静,但是内心又有点忐忑起来。

不过等到朱棣听到方孝孺说话之后,他的心情顿时就转为惊讶,当即问道:“藩王宗室全部分封海外建国,这是何意?”

“太祖皇帝的意思,伱夺位开了个坏头,又会继续削藩夺兵权,此法也不可取。因此让你把藩王宗室都分封海外建国。”

朱棣听到方孝孺似乎不甘心地转达这些话之后,心中有些震惊。

他登基称帝已经八天,当然有考虑过,接下来其他藩王该怎么处置,虽然还没定下最终的想法,但是削藩是肯定的了。

朱棣脑海中极速想了一会之后,便马上接着说道:“藩王宗室就藩海外建国,谈何容易?就算朕同意了,藩王肯定也不会同意!”

他们两人的对话,朱标一样是能看到的,因此,他有同步给朱元璋转述。

朱元璋听到朱棣这话之后,便对朱标说道:“看到没有,老四还是实诚人,并没有先答应下来,而是提出了他的疑惑。”

朱标听了,没说什么,只是继续看着。

方孝孺听到朱棣的问话,便回答他道:“太祖皇帝请了一人会帮你!”

朱棣一听,顿时有些奇怪。分封海外建国,这难度不是一般地大,请一人就能做到这事,那这人得有多大的本事?就算是道衍大师,也不可能做得到吧!

于是,他便连忙问道:“此乃何人,有何本事?”

“此人名叫朱海军,太祖皇帝称之为贤侄,孝康皇帝称之为贤弟,据他本人说,你亦叫他哥。他的本事,大概是能驱使巨人为他所用!”

朱标:“……”

朱海军:“……”

朱棣听了,虽然有些疑惑,但是马上回应道:“果真如此,那便太好了,还请这位朱海军……哥出来一见,朕必以国师待之!”

在他想来,能驱使巨人的话,那就是神仙之流了,安排个国师就比较合适。

至于叫哥,他并不在意,没听到说他父皇都叫他贤侄么!

方孝孺听到朱棣的话,便看向朱海军,张口想问,结果这嘴巴一张开,却不知道如何称呼了,就一下愣在了那里。

直呼名字,那绝对是不对的。虽然这人看着年轻,但是他的身份肯定非同小可。

但是不直呼名字,又该称呼什么呢?

好一个方孝孺,脑子确实转得快,立刻想到了一个称呼,便开口说道:“国师,能否过来一见?”

朱海军听得无语,都说方孝孺是读书种子,但是在他看来,这个方孝孺脑袋都装满了儒家知识,在接受新事物的时候,远没有朱标来的快!

心中如此想着,他便回答道:“我倒是想去你们那位面玩玩,但是我过不去啊!”

朱标那边也有点无语,给他父皇转述了下,朱元璋听到,便有点好奇地问朱标道:“方卿还没明白情况?”

事实上,他当初也是用了好久的时间才明白是怎么回事的。

方孝孺是能听到他们说话的,这一听之下便知道自己有什么地方搞错了,便只好先回答朱棣道:“他过不来!”

朱棣听了,立刻又要求道:“那能否让我父皇显灵一见,朕很想他!”

此时的他,已经不满足方孝孺写诏书了,要是他父皇亲自显灵帮他说句话,那效果就更好!

这一次,方孝孺不用再问了,看看朱元璋和朱标那边之后,自己就回答朱棣道:“太祖皇帝应该也没法过来!”

朱棣一听,又再问道:“那我大哥呢?”

“孝康皇帝也过不来!”

听到方孝孺这话,边上一直不说话的纪纲忽然开口说道:“你可真是好大胆子,原来编了这么多,皆是装神弄鬼来糊弄陛下!”

方孝孺一听,脸色一变,立刻回应道:“我方孝孺一生行事,何须糊弄别人?”

纪纲还要再说,却被朱棣拦住了。就见朱棣露出笑容,对方孝孺说道:“不能过来相见也是无妨,朕是信你的。那还请先生写诏书了吧?”

说完之后,他正要让人去备笔墨纸砚,但是方孝孺却忽然开口了,当即严肃地说道:“你们是不是以为我方孝孺贪生怕死,所以编排了这等事情为自己找不死的借口?”

纪纲听了,露出一脸那种你以为呢的表情。

朱棣却是立刻摇头,断然否认道:“先生勿要多想,先生之品行,我大明朝何人不知,何人不晓?”

然而,方孝孺却是不干了,当即看向朱元璋那边说道:“太祖皇帝陛下,微臣所言,无有凭证,怕是世人不信,如之奈何?”

要是以前的话,这个问题还真是问题。但是如今来说,这个问题却不是问题了。

就见朱元璋听了之后,便立刻问朱海军道:“贤侄是否可以给方卿传送投影仪和太阳能充电宝?”

朱海军听了,知道他是什么想法,便回答道:“现在不可以,应该也是要存储足够多的时空通道能量之后才可以。如果照第一个位面的经验,大概要五六天的时间才可以。”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转述,便高兴地说道:“那就要麻烦贤侄了,可以拍一段叔和你标哥的视频,然后传送给老四那边,如此一来,就能妥善地解决这事了!”

朱海军一听,便笑着说道:“没事,也不算麻烦!”

在他们两人说话的时候,方孝孺听得一头雾水,什么投影仪,什么太阳能充电宝,这是啥?到底怎么妥善地解决了?

因此,虽然他听出来好像是有解决之道,但是真听不懂怎么回事,他也没法转述。

另外,连道衍和尚都称他为读书种子,说明他很好学,是天下读书人的楷模,这不,在听完太祖皇帝和那个叫朱海军的人说话之后,他不得不说道:“微臣愚钝,不知道这投影仪,还有那什么太阳能充电宝是何物,还请太祖皇帝陛下指点一二!”

他这一说话,朱棣听出来了,他是真的在和他父皇说话,要不然,也不会说出这个请教的话。并且这个请教的话中,说什么头硬姨,太阳能冲点保又是什么?

朱棣也听不懂,看看身边的纪纲,还有郑和,发现他们两个人的表情也都是迷茫。

于是,他也没办法,就只能等着看方孝孺到底会继续说出一些啥话来。

这个时候,方孝孺是转身面对他的,因此,他能看到方孝孺的表情。

朱标发现,此时方孝孺的表情,有点像他当年学四书五经时候,先生在教,他在听着的那个表情。

这一见之下,朱棣心中都是惊讶了,连大明朝最有学问的方孝孺,竟然也露出了他当年的那种表情,他这是遇到多难听懂的学问了?

一时之间,他非常好奇,不知道方孝孺到底是看到了什么,父皇又在对他说什么?

等了好长一会时间之后,就见方孝孺的表情依旧是有点茫然的样子,对朱棣说道:“大概五六天之后,太祖皇帝和孝康皇帝会投影过来,由太祖皇帝亲自向文武百官说明你继位的事情!”

一听这话,朱棣不由得大喜,连忙用他能理解的话确认道:“就是说,五六天之后,我父皇和大哥会一起显灵?”

方孝孺听了,心想大概是这个意思吧,便点了点头。

朱棣一听,心中狂喜。他父皇和大哥一起显灵说明让他当皇帝,那就太好不过了!

然而,正在这时,纪纲却开口说道:“陛下,这方孝孺所言有诈。”

听到这话,朱棣和方孝孺都一起看向他。

就听纪纲向朱棣奏道:“刚才方孝孺说太祖皇帝不能显灵,又说过不来,可如今又改口说能显灵,这前后矛盾,显然是他在装神弄鬼!”

这时候的朱棣,最是不想方孝孺其实是在装神弄鬼,听到纪纲的话,他自然也是记起来了.忽然之间,他心中一动,顿时,他的热情犹如被凉水泼了一般。

但是,表面上,他还是保持着正常,只是问方孝孺道:“你的意思,是父皇会在五六天之后附身到你身上,借你之口来传话?”

投影不投影的,他真不懂。但是附身到人身上来说话,这种是有听闻的。并且他还知道,有好多人说是请神上身,但是其实是骗人的。

此时,他就担心方孝孺是要坏他好事,他要是真信了,回头就改口,以他父皇名义把他真打成燕贼,那就是搬起石头砸自己脚了!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20522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