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设置
书架
听书
欢迎使用听书服务

发声

  1. 小美
  2. 小宇
  3. 逍遥
  4. 软萌
  5. 小娇
  6. 米朵
  7. 博文
  8. 小童
  9. 小萌
  10. 小贤
  11. 小鹿
  12. 灵儿
  13. 小乔
  14. 小雯
  15. 米朵
  16. 姗姗
  17. 小贝
  18. 清风
  19. 小新
  20. 小彦
  21. 星河
  22. 小清
  23. 南方

语速

  1. 适中
  2. 超快

音量

  1. 适中
播放
评论

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 分类:军事 | 字数:0

第107章 清算血仇

书名:手机里的大明朝 作者:叫天 字数:0 更新时间:01-06 21:13

朱元璋一听大喜,连忙说道:“好好好,就要这个,就要这个!”

不管是朱标,还是朱海军,对于地图的认知,绝对没有他来得深刻。

毕竟他可是开国皇帝,马上打下的江山。不说别的,就朱元璋来说,每次打仗,勘探地形是必须的,这个时候,没有一个好地图,那就相当关键了。但是以元末明初这个时代来说,根本不可能有什么好地图,大都是要主帅亲自去勘察地形才行。

这一点,唐太宗李世民也是相当重视的,甚至还有记载,李世民去查看地形敌情的时候,撞到敌人的情况。

朱元璋开国之后,面对自己打下的疆域,到底是个什么样子,没有地图的话,绝对也没多少概念。刚好,这个时代的地图,又是非常简陋的。

如果朱海军能提供非常精美详细的地图,至少他根据朱标的描述,已经有个概念。因此,他对能拥有最好地图的感觉,绝对是如同天上掉宝被他捡到了一般。

朱标见他父皇高兴的,想起他父皇的交代,便对朱海军说道:“贤弟,如今这边要烧制水泥玻璃,还要冶炼钢铁,打造火器等等,都离不开火。而火的话,都是用柴火烧的。但是贤弟怕是不知道,如今江南一带,甚至可以说,很多人口一直比较多的地方,这柴火长得不如砍得快。不知道贤弟那边,又是拿什么来烧火的?或者说,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

朱元璋听到这话,便认真地听着了,因为这个事情就是他交代要问的,因此他也很关切。

朱海军听了,想也不想地说道:“我们这个时代的话,大都用煤炭,天然气这些,柴火很少。”

朱标一听,当即确认道:“贤弟所说煤炭是指石炭么?就是黑乎乎的石块,能烧着的那种?还有,天然气又是什么?”

元朝的大部分地区是把煤炭叫石炭的,但是明朝时候,煤炭的称呼有石炭和煤炭两种了。在洪武年间,朱海军称呼煤炭,朱标大概就知道是什么了。

此时,朱海军听到朱标的问话,当即点点头说道:“没错,就是煤炭。至于天然气,你那个时候就算了,不好处理,比较麻烦,也危险。”

听到儿子转述过来的话,朱元璋便皱了眉头,对朱海军说道:“煤炭倒是可以,但是大部分地方并无煤炭,算是远水难解近渴的。不知道还有其他什么没有?”

朱海军一听,想也不想地说道:“没有的地方运过去不就好了么!”

说完之后,他才想起来,便马上补充道:“哦,我想起来了,以你们那个时代的运力,根本没法把煤炭往远处运。”

只有铁路运煤炭,才会划算。当然,船也可以,但是煤炭并不在沿海地区。

要是用马车、牛车之类运煤炭,那是会疯了的。

朱海军没等朱元璋他们说话,便笑着说道:“之前我答应过给火车设计图的,我已经准备了的,现在就给。不过我怀疑你那边打造的时候会遇到很多问题,不是一时半会能搞出来的。”

自从上次答应朱元璋和朱标之后,他就在网上搜索蒸汽机车设计图。

一开始的时候,他还有点瞧不上最开始的蒸汽机车,觉得既然是他提供资料给明朝那边,那怎么得都要给好点,结果这一搜索之下,他就直接傻眼了。

网上并没有具体的设计图,但是有不少介绍后来蒸汽机车的原理视频,他看了一些之后,便直接放弃了后面的那些蒸汽机车。因为太复杂了,就怕他是现代人,都看得有点望而生畏。他怀疑,以明初那个时代,绝对搞不出来的。

最终,他把目光又重新定向了人类历史上第一台蒸汽机车,也就是旅行者号蒸汽机车,这个就简单多了。

但是,网上搜了半天之后,也没有找到具体的设计图纸,没办法之下,他去了悬赏网站悬赏才拿到了具体的图纸。

此时,他说完之后,先给朱标看他拿到的一叠设计图纸,然后还给朱标看了一个蒸汽火车工作原理的介绍视频。这其中,不少结构非常巧妙,真的是算人类智慧的结晶了。

朱标看了之后,倒没什么困惑,感觉就这样,便对朱海军说道:“贤弟,这个视频说得很清楚,为兄明白了!”

朱海军听了,还是提醒道:“这个蒸汽机车的打造,其实是建立在钢铁冶炼和加工的基础上。这方面,伱那边的基础也是非常薄弱,要先重视这个钢铁冶炼和加工。”

朱标一听便笑了,当即回答他道:“贤弟放心,父皇已经放出了风声,会设匠人爵位,如今水泥玻璃、火器以及钢铁冶炼等处的匠人,积极性都非常高着呢!”

一听这话,朱海军倒也高兴,朱元璋能走出这一步,看来是真的有改变了。

不过他倒是知道一个常识,便又提醒朱标这边道:“对了,钢铁冶炼的时候,燃料不能直接用煤炭,会因为煤炭中含有的硫化物让钢铁变脆,质量不好,需要先处理煤炭,变为焦炭才好。”

整个明朝,北方的钢铁质量一直不如南方,比如佛山钢铁厂,究其原因,就是北方用煤炭作为燃料,而南方树木多,依旧是以木炭为燃料。不过那个时候,并不知道为什么会这样。

朱元璋和朱标听到这话,都是暗自稀奇,竟然在这煤炭中又有学问,便自然又问怎么做。

于是,人类好不容易摸索出来的知识,直接便由朱海军几句话给解决了,至少朱标这个位面是这样的。

从蒸汽机车开始,大部分是朱标在问了,朱元璋虽然也听朱标的传话,但是更多的是在思考。

此时,等到朱海军说完了焦炭的事情之后,朱元璋知道朱标这边大概没什么问的了,他就问朱海军道:“贤侄,叔感觉这些事情一做起来的话,需要大量的劳力才行。可如今来说,这个劳力实在有点紧张啊!”

不说水泥烧制了,光是修水泥路,就不知道要多少劳力,更不用说,挖煤,钢铁冶炼等等了。

如果是原本的历史进展,人口的解决,是羊吃人之后,催生出了大量无产阶级,才有了工业化的人口资源。

但是,既然是朱海军在主导明朝的工业化进程,他当然不愿意把原本的历史重走一遍,因为那是血淋淋的人类历史。

于是,朱海军便对朱元璋说道:“明朝没有劳力,那可以去其他地方找啊!你们不是还跟蒙元在打仗吗?抓了俘虏让他们挖矿不就行了,并且我还知道有一种人特别擅长挖矿!”

朱标一听,很感兴趣,便马上追问道:“什么人擅长挖矿?为兄倒是没听说过!”

朱海军听到他的问话,便认真的对他说道:“你想,挖矿的话,身材高大不行吧,肯定要身材矮小的才方便挖矿,对不对?那个倭国的倭人,他们个子就普遍矮小,正适合挖矿!”

朱标一听,顿时无语,他没再对此发表意见,只是把朱海军的话传达给他父皇听。

朱元璋听了,也是有点无语。因为他从朱海军这边,已经不止一次听到朱海军在怂恿他攻打倭国。

于是,就听朱元璋问朱海军道:“贤侄啊,莫非你和倭国人不对付,他们欺负过你?所以你对他们有深仇大恨,非要灭了倭国才行?”

如果他没记错的话,朱海军就怂恿他去刺探倭国的消息。说倭国对明朝有觊觎之心,后来还发兵攻打朝鲜,想从朝鲜进攻大明。

另外又跟他说,倭国那边有什么石见银山,全是银子,又怂恿他为了银子去攻打倭国。

如今竟然又以倭人矮小,适合挖矿为理由,再一次怂恿他去攻打倭国。

没一点仇恨的话,不至于三番两次的怂恿他去出兵攻打倭国,至少朱元璋是这么认为的。

朱海军听了,并认真的回答朱元璋道:“我和倭国没有私仇,而是公仇。只要是华夏人,没有不想清算倭国的。”

朱元璋一听有点意外,便露出感兴趣的表情问道:“怎么讲?”

朱海军听了,便侃侃而谈起来。

“从远的来说,我们华夏沿海经常有倭寇,包括你们那个时候,也有倭寇,对不对?”

朱海军说到这里,看到朱标和朱元璋点点头,他便继续说道:“其实倭寇的问题,终明一朝基本上一直存在。另外明朝万历年间,倭寇那边结束战乱,有一个叫丰臣秀吉的人,统一全国,然后觊觎大明,便侵略朝鲜,试图借道朝鲜进攻大明。”

“当时的朝鲜是大明的藩属国,向大明求救。万历皇帝就调集兵马救援朝鲜,史称抗倭援朝。”

“虽然最终把倭国打回去了,但是明朝也损失了不少精锐,特别是驻扎辽东的精锐损失的差不多,以至于野猪皮努尔哈赤崛起,最终灭亡了明朝,屠杀了几千万华夏人,这笔账不但算在他们身上,也要放在倭人头上。”

听到这话的时候,朱标表情有点严肃,给他父皇转述完了话之后,他们父子俩还对视了一眼。

朱海军这边,还在继续给他们讲道:“等到了近代时,我们华夏处于内乱之中,军阀割据。倭国再次攻占了朝鲜,然后大规模出兵,攻下辽东,然后攻占了几乎大半个华夏,屠杀了我们华夏不知道多少人。不说别的,就说你们明朝的京师,当时倭寇就屠城了,有统计是被他们杀了三十万华夏人。”

“后来我们华夏虽然打败了倭寇,但是倭寇转头抱了一个强国的大腿,以至于我们没法清算他们,没法报仇。然后倭寇还跟在那个强国的屁股后面当狗,对我们华夏一直有敌意。”

朱海军说到这里,非常严肃的问道:“所以只要有良心的华夏人,会对倭寇有好感吗?要是有机会,能不想着报仇吗?”

说到这里,不等朱标和朱元璋发表看法,他就又继续说道:“倭寇的地理位置就决定了,他们肯定会向往大陆,脱离岛国的限制。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倭寇要么不强大,只要倭国强大起来了,就一定会视我们华夏为敌!”

朱标听到这里,在给他父皇传话之后,他难得的发表了意见道:“父皇,这些倭寇如此可恶,儿臣觉得海军贤弟说的没错,就要趁着我们大明强大的时候,先灭了倭国为好!”

听到这话,朱海军马上开口补充道:“有我给你们的那些火器改良之法,足以随便蹂躏倭寇了。”

朱元璋听到这话,表情严肃的点点头说道:“倭国确实可恶,叔在刚开国的时候派出使者,结果就被倭国所杀。就算两国交战,尚且不斩来使。由此可见,野蛮如倭国,必须是要教训的!”

说到这里,他顿了一顿,似乎是想了一下,然后又开口说道:“等到叔打残了蒙元残余,收复辽东之后,再和高丽商谈借道,出兵攻打倭国!”

听到这话,朱海军想也不想就建议道:“还和高丽商谈什么?直接灭了就行了。不想直接占领的话,大不了封个藩王过去,也能解决国内的一部分宗室问题。”

朱标一听,顿时眼睛一亮,很明显,他对这个提议很感兴趣。

这不,他给朱元璋转述了之后,又建议道:“儿臣觉得海军贤弟这建议不错,分封近一点还能回来看看父皇母后。再大不了,也可以把辽东划过去。”

朱海军一听,顿时无语,连忙开口说道:“辽东可不能分给别人,那可是个大粮仓!都是黑土地,非常肥沃的!只不过你们那个时代还没发现而已,不说别的,在我这个时代,大部分的粮食产量都是源自于辽东那边。”

朱标一听,愕然了一下,然后就赶紧给朱元璋转述,免得他父皇听到他刚才的建议同意了,那再反悔就会比较麻烦。

朱元璋听了,也是想不到,当即确认道:“辽东那里会是大粮仓?那不是酷寒之地吗?”

朱海军听了,稍微在电脑上查了下资料之后,才回答道:“我们这个时候,辽东那边的粮食产量占了全国的四分之一左右。当然你们那个时候应该还不行,需要科技辅助。但是你们这个时候不行,不代表你们以后还不行,对不对?”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之后,又马上补充道:“等我给你们传过去地图之后,我会把粮食产地的那些地方标出来,那些粮食产地,至少是你们这个时候应该想不到的!”

纵贯明朝整个历史,是以辽阳为中心,这是很靠南端的。但是后世产粮的大平原,都在更北方。

此时,朱元璋听了,很是期待道:“那好,那就等贤侄的地图了!”

说完这话之后,感觉这次要问的事情,基本上问的差不多了,他转头看看殿外,发现依旧是大雨滂沱。

于是,朱元璋想起什么,便转回头,问朱海军道:“这两天雨下的很大,而且据报,长江上游那边也在下雨,贤侄看看,京师是否会有水灾?”

问这话的时候,他其实也没抱什么希望,因为就以史官的那个德行,基本上都是寥寥几笔,如果不是特别大的灾害,可能根本就不会提。就算提了,也可能很含糊。

朱海军听了,便去电脑上查了一下,发现不好查,便根据时间去查明史,结果还真有点意外。

于是,他连忙对朱元璋说道:“史料上有记载,说乙卯,河决荥泽、阳武。长江这边,倒是没有记载。”

说完之后,朱海军想了一下,还是补充道:“对了,这个明史是明朝后面的朝代写的,因为反清复明一直存在,这个明史花了上百年的时间才差不多写完,并且中间还大兴文字狱,毁掉了很多书籍资料。以这个朝代的尿性,大概率是改了很多历史资料,所以这个明史中的事情真假不好说。”

朱元璋听了,点点头说道:“叔心里有数,这种小细节应该不至于去篡改。而且叔有收到消息,黄河流域也一直在下大雨。”

说到这里,他站了起来,然后才说道:“乙卯,是这个月吧?没多少天了,叔得赶紧派人去盯着,一旦黄河决堤,不知道多少人会流离失所,还有田地房屋等等被淹,事情太大!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

朱海军知道朱元璋说的不错,这种事情真的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

朱元璋说完之后,就匆匆走了。朱标见此,便也不再多问其他事,只是问朱海军道:“那贤弟预估,我们这次对话之后,多久再联系?”

朱海军听了,心中估摸着:准备的视频文章等资料,至少可以用八九天。朱标这边,今天也给了他不少资料,够他忙活的了。

想到这些,他便回答朱标道:“那就先暂定八天吧,如果在这中间过程中,我发现传送物品的功能可以用了的话,我会提前联系你。”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0.031469s